關于職場勵志心得體會故事

| 麗麗21147

  職場上別在用工作侵占你僅剩的8小時睡眠了。一家讓你持續(xù)熬夜加班,讓你身體質量迅速下降的公司,不管多大名氣,不管多豐厚的收入,不值得呆,至少不值得長久呆。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guī)砺殘鰟钪拘牡皿w會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職場勵志心得體會故事1

  工作無非為了生活,別給自己那么大壓力。

  春明,我的第二任上司,與老盧不同,他是個如鄰家哥哥一般親切的人。

  我從沒見他發(fā)過脾氣,當我們在各地被客戶折磨得死去活來時,他一次次奔赴現(xiàn)場支持,與客戶斡旋,打通內部隔閡,確保客戶滿意度及項目執(zhí)行。

  每次來,都是熱情滿滿,令人如沐春風。

  印象中,春明總是慢悠悠的,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工作無非為了生活,別給自己那么大壓力?!?/p>

  他始終對整個部門踐行這句話。但凡任何人有事,就算他自己往上頂甚至不惜得罪客戶,也會優(yōu)先顧及下屬利益,讓我們離崗先處理好自己的私事。

  沒有人能料到,就是這樣一個人,2009年的五一期間,竟從公司頂樓天臺躍下,沒留任何只字片語。

  至今,我仍清楚記得第一眼看到公司群發(fā)的通知郵件時,內心的驚愕與茫然,還有久久的不肯置信。

  因工作壓力而輕生的事情并不鮮見,可,怎么能發(fā)生在春明身上?怎么能?!

  他本是我們所有人心中,至為溫暖又陽光的存在;他明明一再和我們說,工作無非為了生活,別給自己那么大壓力……

  所謂take it easy,原來只是對別人說的么?你自己為何扛了所有不能承受的壓力,最終還鉆了牛角尖?

  若干年后,當我自己也開始管理團隊,及至現(xiàn)在創(chuàng)業(yè)做了老板,才漸漸明白:孤獨本是管理者必然的宿命,那些壓力與隱憂,確實永遠沒辦法跟下屬坦誠分享。

  騙下屬,是管理藝術;但騙自己,是挽回信心,繼續(xù)直面生活的艱辛與暴擊啊。

  春明,你這個騙子。

  我多希望你能繼續(xù)騙我們,騙你自己??赡恪瓍s不肯了。

  惟愿,你在天堂,安好

  職場勵志心得體會故事2

  馬云關于996的福報論,引來大家的普遍不適。

  996,指的是上午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上6天班的工作模式。用兩個字概括就是“加班”。

  馬老師的發(fā)言很長,大家可以網上搜來自行解讀。

  我覺得大家反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馬云的身份,假如他是一個創(chuàng)業(yè)中的普通人,自主選擇996無可厚非。

  可是,從一個大佬的身份,說出996是福報這樣的話,就難免讓大家吐槽了。

  畢竟,沒有一個職員喜歡被老板加班。

  996讓我想到了985。

  我的手機里保存著一張圖片,來自于高三家長群。

  這是一張高校就業(yè)質量報告圖,數(shù)據(jù)來源是否可靠不詳,但代表了一定的趨勢。

  數(shù)據(jù)顯示,985的畢業(yè)生,首選的企業(yè)是華為。

  華為的薪水高,加班也變態(tài),網上流傳這樣的段子:

  華為某部門高薪聘請了一位日本專家。日本專家上任的第一天,在全體會議上做完自我介紹后,又說到:我是個工作狂,經常加班,請大家盡量配合我的工作!說完深深鞠了一躬。三個月后,日本專家辭職了,辭職的時候只說了一句:你們這樣加班,是不人道的!

  考上了象牙塔頂層的985,過上了加班加點的996,面臨身體垮掉住進icu的風險。985.996.icu,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

  職場勵志心得體會故事3

  昨天,《2019國人工資報告》上了熱搜,有條數(shù)據(jù)特別扎心,工作10年以上的受訪者中,月薪過萬的比例不足三成。

  有人說,二八法則再一次在現(xiàn)實中被印證。80%的資源和財富只屬于20%的人。

  有人事業(yè)做得風生水起,成了大廠的香餑餑,有人淪為職場炮灰,每天不是擔心被裁,就是等錢還債。頭發(fā)不停掉,皺紋不停長,可工資卻穩(wěn)如狗。

  怨氣深重,在所難免。

  其實,在我看來,月薪過萬,并不算丟人的事,北上廣很多年輕人都在這個薪水區(qū)間徘徊,可怕的是,工作10年,薪水還這么少。

  每次全民薪資報告出爐,總會有人把自己工資低的鍋直接甩給老板,覺得他們摳門,自己不辭辛勞,熬了這么多年,老板卻總是視而不見。

  可另一邊,也總能聽到老板們抱怨,為什么現(xiàn)在員工這么難搞,明明干得不怎么樣,還每天想漲錢。

  顯然,很多人不明白一個道理,在老板眼里,老從來不代表好。想讓老板漲工資,你的星級還不夠

  職場勵志心得體會故事4

  與其拼經驗,不如拼洞察

  你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

  “很多人說起來有10年工作經驗,但實際上他只是把1年的經驗重復使用了10年?!?/p>

  這講的就是經驗的質量。

  很多工作了八九年的人,簡歷上風光無限,又是大公司總監(jiān),又是團隊靈魂人物,但如果細究去問,答出來的東西往往都經不起推敲。這樣即使簡歷上寫著有8年經驗,10年經驗,實際上能力和一個剛畢業(yè)兩三年的人沒有區(qū)別。

  最近我好幾個獵頭朋友跑過來跟我吐槽,說現(xiàn)在面試的中高級管理者越來越水。

  比如有一個面試者工作了10年,簡歷上寫著過去一年帶領團隊創(chuàng)造了300%的增長業(yè)績。

  然而,就這一句話結束了。

  我朋友問他具體是什么東西的業(yè)績,這個業(yè)績是屬于他領導的部門還是和其他部門合作的,是什么樣的改革或契機讓他在短時間內創(chuàng)造如此顯著的增長,他在這個過程中具體起到了哪些作用……

  竟然,一個都答不上來。

  我這獵頭朋友著急啊,她找這個職位的人選找了大半年,但這位候選人半桶水的狀態(tài)又讓她隱隱擔心。

  后來她經過多方打聽終于知道,這個面試者確實是前公司里的一個總監(jiān)領導,可能力很一般。雖然工作了近10年,但屬于渾水摸魚的類型。公司業(yè)績的增長更多是依靠其他團隊的配合,他只是參與了其中而已,并未有什么突出貢獻。

  我們不能說這個人簡歷造假,但這種含糊不清的說辭在職場中很常見。

  如果碰到HR新人,這樣做或許可以蒙混過關,可現(xiàn)在經濟大環(huán)境不好,所有公司對HR和獵頭的專業(yè)度要求也越來越高了。

  這個專業(yè)度,不僅是“找人方法”的專業(yè)度,更是對“業(yè)務理解”的專業(yè)度。比如我在面試HR的時候經常遇到的問題是:

  1、你做的這個項目遇到過什么困難?

  2、其他人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想的?

  3、為什么你的想法和其他人不同?

  4、為什么你相信自己是對的?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對方是HR,說這個提問者是業(yè)務部門的老板我都信。

  你再也不能把HR面試當做走過場的形式,也不要妄想拿著網上“如何給面試者留下好印象”的套路就蒙混過關了。

  如今是拼真刀真槍的時代,沒點干貨的人一定會被淘汰。“X年經驗”這種東西,只有參考意義,更重要的是你要對行業(yè)有洞察。

  經驗人人都有,只要時間呆的夠長就可以;洞察并非人人都有,它需要思考,打磨,推翻,重啟,實踐,論證,優(yōu)化。。。。。。 每一步都是對自我知識的更新,得出的每一條結論都能切中行業(yè)的要害和頑疾。

  這種人才,最有價值。

  那如何培養(yǎng)自己對行業(yè)的洞察呢?回歸到工作的日常:

  a)從細微處總結洞察

  工作無小事,這是我的觀點。

  說沒有小事,是因為你要學會從任何小事中總結出大事。工作流程,做事方法,合作模式甚至溝通方式,每一件日常背后都能挖掘出值得思考的東西。

  這些不斷積累的總結,最后將匯總成這個行業(yè)的底層運行邏輯。越早看清楚的人,機會越多。

  比如一個簡單的跨部門合作,遇到其他部門不愿意配合的情況,你可以用一系列問題來開啟連環(huán)思考:

  1、它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為什么不愿意配合?是我計劃不夠周密,還是時間安排有問題,或是資源分配上出現(xiàn)分歧?

  2、這個問題會造成哪些連鎖反應和影響?會不會影響項目的整體進度?會不會在之后的合作上出現(xiàn)裂痕?

  3、這個問題會牽涉到哪些人,他們各自的立場都是什么?不愿意配合是對我這個人有意見還是對整個事情有意見?

  4、如果我要解決這個問題,我需要得到哪些支持?是找大老板直接求助?還是我過去和他們部門領導溝通?或者我甩手不管,等其他人出面幫我解決?

  我把這種思考方法,叫“從一個小點,擴散出一個宇宙”。你不是每一個問題都要回答好,但每一個問題都要先想到。

  這就是洞察。

  洞察是對所有信息的歸納、總結和提煉,從而找到背后最本質的原因。它不是對信息的照本宣科,而是對信息的多次理解和加工。

  表面上看“不愿意配合”只是一個日常的工作矛盾,實際上可能是整個業(yè)務戰(zhàn)略方向上的分歧問題。

  解決它的方法,絕不是你偷偷發(fā)一封投訴郵件給大老板然后去撕逼,而是大家坐下來詳細討論各種可能性,在大方向上先達到統(tǒng)一。

  這是我的親身經歷。

  培養(yǎng)自己的洞察力,最好就從身邊最簡單的事情開始總結起。把它們寫在隨身帶的小本子上,或者做個電子備忘錄。時間久了,你對這個行業(yè)的理解會越來越深刻,這才是你最寶貴的財富。

  以小見大,積跬步足以致千里。

  b)具備反方思維

  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有人跟自己唱反調的情況。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被情緒所左右,光顧著去吵架了,卻少有人冷靜下來思考。實際上,如果我們站在反對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往往會得出讓人驚喜的答案。

  比如我曾在一次會議中主張用高舉高打的方法推廣一個新產品,可對面的一個同事一直跟我唱反調。

  他認為把廣告費全花在電梯屏,地鐵站,APP開屏廣告上并不能產生直接的轉化效果,反而做一些垂直社區(qū)的內容植入會更精準有效。

  后來我們的解決方法是兩者并行。先做垂直社區(qū)的內容植入,小步快跑看看效果,然后再決定是否高舉高打趁勝追擊。

  這就是反方思維的運用,它是對自己不斷的查漏補缺。

  理解你的“反方”,從情緒中剝離出有道理的東西,然后結合你的思考提出新的觀點。

  這是另一種培養(yǎng)洞察能力的方法。

  我最喜歡用的一個問句就是:

  “我如果是別人,我會怎樣反駁自己的觀點?”

  百試百靈

  職場勵志心得體會故事5

  前兩天和一讀者聊天,我叫他李哥,因為他確實比我大,今年36歲,目前正在找工作,上一份工作月薪3500,沒有獎金,沒有年終獎,干了三年。

  他對我訴苦:我這年齡出來找工作真是太難了。

  李哥在四月份面試了8家公司,全部折戟,其實他給幾十家公司投遞了簡歷,最后給他機會面試的只有8家。

  36歲的人找工作,就這么不受待見嗎?

  是的,職場上有一種現(xiàn)象:35歲現(xiàn)象,很多用人單位會在招聘信息上明確標注年齡在35歲以下。

  從公司的角度來講,我能夠理解這樣的偏見,有時候,偏見存在,即意味著合理。

  35歲現(xiàn)象:被嫌棄的中年人

  為什么35歲的職場人被人嫌棄呢?

  首先是體力。

  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大多已經在職場上侵淫了多年,身體已經沒年輕人那么耐操了,你每天工作十個小時就在心里告訴自己要注意保養(yǎng)了,而那些愣頭青能工作十七八個小時,還樂此不疲。

  其次是精力。

  處于這個年齡段的人大多已經有了家庭,這就意味著多了很多牽絆,你下班就想著準點回家給孩子做飯,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而那些剛畢業(yè)的年輕人,還不到30歲的年輕人,他們可以生活里全是工作,為了夢想,全力以赴。

  再者是潛力。

  很多公司寧愿給新人漲1000,也不給老員工漲500,因為年輕人可挖的潛力大,性價比高,而中年人身上的價值已然不大,更多地是在靠經驗工作。

  中年職場人最大的優(yōu)勢:經驗、人脈、資源。

  尷尬的是,很多工作了十年的人,他們只有一兩年的工作經驗,然后將這經驗用了十年而已,成長空間小到可以忽略不計,而人脈和資源更是少的可憐。

  除非你可以自己帶客戶、資源過去,能夠給新公司帶來可看到的實際收益,不然還真難以找到滿意的下家。

  最后還有一點,就是掌控力,在職場上待久了,或多或少會沾染上一些職場老油條的習性出來,沒有年輕人那么好掌握。

  企業(yè)給年輕人畫大餅,他們會聽得熱血沸騰,很賣力地干,但職場老鳥一聽,就在心里說,又騙我,我待了多少家公司了,都這樣。

  而且,他們還可能將這些職場經驗分享給團隊里的年輕人,這樣公司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就會下降。

  中年人跳槽、換工作其實挺尷尬的,就是因為有很多的限制在里面

關于職場勵志心得體會故事相關文章:

1.學習榜樣心得體會優(yōu)秀范文

2.關于《老人與?!肪x5篇心得體會800字

3.關于扶貧題材電視劇花繁葉茂心得體會總結5篇

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