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讀書心得1000字

| 陳惠21147

人間詞話》是近代極富盛名的文學理論批評著作,它集中體現(xiàn)了王國維的文學,美學思想,使中國古典文藝美學的歷史上里程碑的重要作品。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人間詞話》讀書心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人間詞話讀書心得1000字

《人間詞話》讀書心得1

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種境界:第一種“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第二種“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種“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后人歸之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國維的三境界論,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劃分法:知之、好之、樂之;豐之愷認為:“物質(zhì)、精神、靈魂”這是人生三層境界;有人認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也有人說為知、為己、為人;有人認為理想、事業(yè)、愛情;還有人形象地比喻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钡鹊?,林林總總,琳瑯滿目。

掩卷思之,漫漫的人生歷程,是個復雜而多變的過程,對于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種境界是針對孩子說的,初識世界,純潔無瑕,一切都是新鮮的、陌生的,眼睛看見什么就是什么,你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有一個小故事很能說明這點:一群大人在進行智力競賽,主持人說“6”“9”不掉頭,就出了個題:“6+9=?”,大家都在想,智力競賽題目決不會就字面那么簡單,結(jié)果誰都不敢立即搶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個6歲的小女孩爭著說等于15,人們都向她投去異樣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寶貝的答案正確時,人們才收回目光,并責怪自己的思想太復雜了,錯過了搶答的時機。這里說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边@種境界是針對中年人說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增多,人們的思想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了,尤其是在物欲橫流的社會,爾虞我詐,互不信任,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孩提時代相比,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不再輕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腦去認識這個世界。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感覺到社會并不那么單純,現(xiàn)實也并不那么美好,經(jīng)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無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行,好人無好報,惡人活千年。進入這個階段,人是激憤的,不平的,憂慮的,疑問的,警惕的,復雜的。人不愿意再輕易地相信什么。此時,人們看到的山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山,水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水了,叫做看山感慨,看水嘆息,以致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借古諷今,指桑罵槐,指鹿為馬的故事。有些人,站在這山望著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凈,欲壑難填,永遠也沒有滿足的境地。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边@是針對那些走過大半輩子或經(jīng)歷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經(jīng)歷了種種事件,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有了一種曾經(jīng)滄海的感覺,茅塞頓開,回歸自然。也許經(jīng)歷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會為無謂的事或無傷大雅或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事而傷腦費神。任爾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面對蕪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這個時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他們更明白,更懂得,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事物,明白如果跳出是非圈子,以觀棋者、看戲人的角度來看事物,也許事情會簡單許多,正如蘇軾所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蓖鯂S所道“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人們都希望能到達人生的最高境界,即這第三境界,體味那戰(zhàn)勝自我,超越極限后一覽眾山小的勝利感,然而在這自我提煉、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中,許多優(yōu)秀的品質(zhì)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悠悠歲月中,我們都是匆匆過客,所有的故事都沒有結(jié)果而結(jié)果,我們只有從容走過,無需彷徨,無需猶豫,無需茫然。我們應當往第三種境界發(fā)展,這才是人的最高境界,“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任天外云卷云舒。”人從煩惱和執(zhí)著中來,應到無煩惱無執(zhí)著處去。其實凡事看開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不正說明了人應當看戲者,觀棋者嗎。也許別人是對的,但我們也沒有錯,很多事情都無法挽回,再偉大的事情最終也成云煙,所有瘋狂之后總歸于平靜,我們除了平靜又能怎樣呢?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對一切,平靜珍惜一切。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面對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透秋云春夢,接受世事無常。正如徐志摩《再別康橋》的人生境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p>

《人間詞話》讀書心得2

評的是詩詞,話的卻是人間?!度碎g詞話》一書,在近百年的時光里,被不斷傳頌、解讀,同時也映襯了王國維先生對人類社會、歷史文化、人之命運的苦思與總結(jié)。這是他的“人間”,也是我們的“人間”。

境界,是王國維先生最為看重的一個詞語,也是全書的核心?!坝芯辰缱猿筛吒?,自有名句?!贝搜砸怀?,如金石擲地,慷鏘有聲。書中有云: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贝说谝痪骋??!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说诙骋病!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贝说谌骋?。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也。這三種境界,不僅僅是王國維先生對詩詞之境的感悟,亦是他對人生境界的真實感悟。

理想: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昨夜西風凋碧樹”,秋天來了,就好像人生處于低谷一樣。秋天是“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的出征游子思鄉(xiāng)之時;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的女子思念情郎之時;亦是“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思婦盼歸的思念之時。即使現(xiàn)實如此殘酷,他們?nèi)耘f有著自己的夢想:出征的游子渴望回鄉(xiāng),多情的女子思念情郎,孤獨的思婦盼望著丈夫的回歸。縱然望斷天涯路只能看見山長水闊,但人生無論處于多么困難的低谷,心中也要有一個目標,一個理想。就像周星馳在《少林足球》中說的一樣:做人沒有理想,那跟咸魚有什么分別。所以,無論什么時候,人都不能只做一條“咸魚”就滿足了,必須要樹立遠大的理想。這大概就是王國維先生說的第一重境界:理想。

執(zhí)著: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在“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之后,仍舊“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不但沒有等到歸人,而且也沒有人理解自己的孤寂。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時刻,看不到前途與光明,也沒有知音好友相伴,有的只是無盡的寂寞和孤獨,就如同《荒野獵人》中的小李子一樣,在曠野中孤獨地前進。即使如此,我們?nèi)浴耙聨u寬終不悔”,哪怕“為伊消得人憔悴”。就像蘇軾所說的那樣,“古今之成大事者,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亦或像屈原說的那樣,“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正如王寶強在《士兵突擊》中扮演許三多時那句臺詞一樣:堅持的過程就是不拋棄,不放棄。這也是王國維先生說的第二重境界:執(zhí)著。

豁達: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眾里尋他千百度,是方向不對?是付出不夠?還是時機未到?無論什么原因,大多數(shù)人的成功都必須經(jīng)過千辛萬苦的磨難,也只有經(jīng)過這樣的磨難,取得的成功才愈加珍貴。那個人也許一直在你的身邊,只是你還沒有找到,那么你要“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這個人也許已經(jīng)在你的生命里出現(xiàn),只是你付出的努力還不夠,那么你要“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等你經(jīng)歷了這些,“驀然回首”,才會發(fā)現(xiàn)“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美好。其實,人的一生亦是如此:你只有樹立了遠大的理想,經(jīng)歷了諸多的磨難,才能品嘗到收獲的喜悅。不需要你刻意地追求,等你驀然后首時,你會發(fā)現(xiàn)一切已剛剛好,不早不晚,不多不少。

古今欲成大事者,都必先經(jīng)歷“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的迷茫,孤獨而不知前路幾何;然后再經(jīng)歷“衣帶漸寬人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執(zhí)著,憔悴卻執(zhí)著追求忘我奮斗;最后經(jīng)歷“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豁達,幾經(jīng)磨煉而明察秋毫,豁然頓悟功到事成。這三重境界本質(zhì)上就是展示了人生道路中的立志、磨練和頓悟三個層次。而我們做人做事也需要發(fā)揚這三重境界帶給我們的精神:就像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一樣——要先慢慢的讀書積累,雖然迷茫,也要堅持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下去,經(jīng)過長時間的文學積淀,到了一定時候就會豁然開朗。有了所謂的感悟,舉手投足之間都透露出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

其實,詩詞是這樣,做事是這樣,人生亦是如此

《人間詞話》讀書心得3

人間詞話》宛若月下紛揚的落花,華美絕倫卻又悲喜交集。——衛(wèi)琪

《人間詞話》 是一部被人們奉為古典文學批評里程碑式的作品。 初讀 《人間 詞話》 就讓我沉浸于那精簡卻又華美的語句中, 王國維不僅將其深厚的美學功底 盡展其中,而且段段匠心獨運。

《人間詞話》以小段形式呈現(xiàn),甚至是只言片語,但其間不斷流露出作者 犀利見解的睿智。 那些詩文的巨匠所創(chuàng)造的千古絕句與王國維的深刻見解穿過歷 史合二為一。 那宛若天成時而震撼人心的詩句加之王國維的唯美語句使 《人間詞 話》 散發(fā)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 平靜了那些在喧囂塵世中躁動的心靈。 讓那些 被光明與黑暗折磨的筋疲力盡的人們找到了一處歇腳之地。

想要全面的了解《人間詞話》就必須了解作者王國維。王國維給我的第一 個感覺就是一位令人可敬卻又令人無奈的學士。又是我覺得他和我是如此的親 近, 有時又是如此的疏遠。 王國維作為一個中國古典文化結(jié)束的強音, 自然是才 高八斗,古文功夫爐火純青的。

衛(wèi)琪有言王國維是“一個只認死理腦筋不轉(zhuǎn)彎”的人。他執(zhí)著,他才能有 資格成為研究國學和史學的大師, 正如他所言之第二境界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 伊消得人憔悴” 。 王國維的一生剛好經(jīng)歷了清王朝的覆滅。 他是個恪守傳統(tǒng), 拒 絕革新的人, 他不能理解革命, 也幻想著清王朝能夠復辟成功, 可惜他的愿望一 一破滅。 我想王國維如果當年未聽取羅振玉的勸告而未盡棄前學去研究新學。 王 國維也許就會成為一個承載文明啟新時代的大師了。 1924年廢帝溥儀被馮玉祥 逐出紫禁城, 王國維認為這是奇恥大辱, 想自殺被家人嚴密監(jiān)控而未遂。 到 1927年,北伐進軍華北,北洋軍閥即將崩潰,王國維最后的希望破滅?!敖?jīng)此世變, 義無再辱”——自沉于頤和園昆明湖。

《人間詞話》傾注著王國維的心血,才情高絕。其中對讀者影響最大以及 最成名之段莫過于 “古之成大事者, 大學問者, 罔不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 其實我對這三段話也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 雖稱不上大事業(yè)大學問, 但也足以以小 見大。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钡谝环N境界說的是入門前, 心中惶恐不安, 不知從何開始。 曾記高一虛度光陰之后, 各科成績盡是讓人心碎 的, 高二時幡然醒悟想努力一番考個好成績, 然而面對千瘡百孔的學業(yè)卻不知從 何補起。彷徨、痛苦與渴求正如此。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不執(zhí)著無以成,王國維正是憑借 著這份執(zhí)著與隱忍, 才成就了他近代史上獨一無二的大師地位。 而我高一那段暗 地里奮斗的時光,那些狠追尖子生的拼勁才使我能夠在期末取得好成績。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边@是一種豁然開 朗的頓悟, 往昔追尋之中的種種艱辛苦楚, 在頓悟瞬間得到了完美補償。 這種釋 懷的感覺尖子生們必然感受到, 正如題海戰(zhàn)術之后, 突然靈機一動, 看透各種題 目中的真諦,然后觸類旁通,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了。

《人間詞話》中的真諦如是。

王國維帶著中國最后一個傳統(tǒng)士大夫蒼老而悲涼的背影,在一汪碧藍如玉 的湖水中,漸漸地沉沒,消失,永不再現(xiàn)。而我們只需守住對《人間詞話》的青 睞,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中,靜靜的感受那一份無聲的悲喜。

《人間詞話》讀書心得4

四言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又律、絕,律、絕敝而有詞。此古往文學演化,先真樸而趨工巧,王國維先生對于古代詩詞進化有著極深的了解,他直接道出了進化的本質(zhì):后人寫作會泥于原有的風格與形式,而不能寫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于是就開拓了新的領域以自解脫。依我拙見,詩與詞雖詩在前,詞在后,卻難以評價兩者優(yōu)劣,因文體不同的,風格不同的,總各有千秋,未嘗有文體能達到萬事所具的地步,在我看來詞之所以情感更為隨性自然,與它的表現(xiàn)形式也是密不可分的,它不再拘泥字數(shù)的整齊劃一,因而更為隨性所欲。

文學體裁之所以一代代的衰落、更迭,是因為當一種文體在文學界流行起來,有太多的文學作者去嘗試和使用,這樣的后果一方面可以使這種文體發(fā)展的越來越繁盛,產(chǎn)生許許多多的堪稱瑰寶的優(yōu)秀作品,但一段時間之后,幾乎所有新奇的方式都被用盡,后人再也無法寫出更加超越的作品,有新意的作品,所以這種文體會陷入衰落。與此同時一些善于創(chuàng)造的想要有更寬闊展示空間的文人,就創(chuàng)造了新的文體,以發(fā)揮更多的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新文體的輝煌時代。以此類推,代代更迭。這種再平常不過的的文學界的更迭現(xiàn)象,王國維卻能看到它的本質(zhì)原因,并且分析得極為到位,這讓我本人很佩服。同王國維一樣我不贊同文學后不如前,我認為無論四言,楚辭,古詩,律絕還是詞,它們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它們代表了每個時代每種文體中的最高水平。至于為什么會被取代,絕對不是因為文體本身有什么缺陷,而是因為它發(fā)展到了極盛極高的難以超越的完美水平,所以文人只好另辟蹊徑罷了。所以我認為文體之間是不可以被比較的,他們只是形式不同,時代不同,“不以是而分優(yōu)劣”。

對于王國維閱世深淺論,大多數(shù)人持反對觀點,認為詩人應該將事實與藝術主觀能動性相結(jié)合,李后主不經(jīng)過國破家亡之痛何來“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等佳句?哪能以血書詞?但我個人認為,這其中的閱世并不一定特指參與世俗事務,有人生經(jīng)歷。閱世深者,即知識面廣,所見人生更多元,接觸各行各業(yè)的人物,其作品多反應世態(tài)眾生,生動形象地刻畫人間滄桑。而所謂閱世淺者,應是保持自己與生具來個性,用真性情寫真感受,無所顧忌直抒胸臆的人。亦或閱世僅是一種創(chuàng)作取材的手段,閱世有時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閱世后是否對其進行進一步思考以“鐫諸不朽之文字”。歸根結(jié)底,藝術上沒有絕對的事物,凡事都是相對的。

王國維說“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贝司湓捊榻B的是由古而來的文體的轉(zhuǎn)變。王氏在以后為我們解釋文體“自成習套”,豪杰之士為解脫而作他體。

不難想象,文學的發(fā)展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一為新起,二為繁榮,三為衰敗。而此正是由于長期發(fā)展文體再無創(chuàng)新,文人再無樂趣于其中,所以后衰。這也體現(xiàn)了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某一方面的深入發(fā)展缺乏創(chuàng)新性。

但話不能絕對。以宋代為例,宋詞是這一時代文學的最高成就的體現(xiàn),但你并不能就此否決宋代在詩的方面仍然有不可磨滅的成就。

幸好王國維在最后總結(jié)中提到“就一體論”,表明了單個文體在自生發(fā)展歷程中始盛中衰的現(xiàn)象。

“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 “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王國維的這兩句話頗具爭議,且多集中于后一句話上。

李后主是南唐亡國之君,如果沒有經(jīng)歷了國破家亡的慘痛,怎能使他寫出憂憤深廣的詞來?主觀之詩人,正是要經(jīng)歷了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磨難,才能有對人對事的深切之感,故能“真切如此”;而若閱世愈淺,那么性情之真就只是無痛呻吟而不能為世人千古傳誦了。

客觀之詩人,更多的是對材料的整合,故需要多閱世,這樣才能豐富材料內(nèi)容。但對他們而言,就不需要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么?所以客觀之詩人亦不可缺少真性情。

《人間詞話》讀書心得5

人間詞話是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所著的一部詞學批評著作,也是晚清以來最有影響的論詞著作之一。

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境界。王國維開篇即講: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稱高格,自成名句??梢哉f,弄懂了境界二字,就抓住了本書的牛鼻子。

不過,這句話說的很含糊,和古人常說的氣象、格局一樣,聽起來很有道理,但真要追問概念,又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王國維在第六則補充了一句: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有了這句注解,我們就可以把境界隱藏的內(nèi)涵挖掘出來,也就是一個字“真”。你或許會覺得,真有什么難得?不就寫大實話嗎!小學老師教作文,第一條就是要有真情實感。其實不然,你所感所想和你真正傳達出來的效果是有差別的。就好像很多人通過話筒講話,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聲音有“失真”的現(xiàn)象。

我們一般人看到春天里嬌紅的花朵,趕緊拍照,然后發(fā)朋友圈:“這一樹紅花開的真美啊?!边@句話很真誠、很真實,但無法傳遞給其他人。其他人無法通過這句話,復原當初的畫面和心情。那么詞人怎么處理呢?

宋祁的朋友圈是這樣的:“紅杏枝頭春意鬧”。看看,畫面感不一樣了吧。王國維在下面點贊:“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這個鬧字,讓我們感覺到了一種熱烈的氣氛,甚至好像聽到蜜蜂在花心震動翅膀的聲音。

再加上后面一句,“長恨浮生歡愉少,肯愛千金輕一笑”,更有一種及時行樂的瀟灑感覺了。其實,詩人詞人的努力,無非是更明白的再現(xiàn)自己的觀感,同時讓每個字都能向讀者傳遞出更豐富的物象和可能。

這種真實和豐富,就是境界。按照王國維的分類,境界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造境”和‘寫境’。

寫境比較好理解,就是把看到的事情,原原本本寫下來,也就是說自然本身就構(gòu)成了境界。

造境就比較微妙了。有的時候,心里細微的感覺,客觀世界的景物是不足以安放的,這就需要詞人創(chuàng)造出超自然的境界。比如,李商隱的“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這句話本來是描寫一個美女化妝,但僅僅如此嗎?其實從整個詞里面,我們可以讀出一種感受:美人不得君王喜愛,但讓然莊重梳洗,不肯自暴自棄。

這種感受不只是美人的感受,更是溫庭鈞對自己仕途不順,卻依然不肯自暴自棄的寫照,但他卻沒有直說,而是創(chuàng)造了這樣一個閨房布景來詮釋心情。這個閨房是真實的嗎?不得而知,可能是真,更可能是幻,畢竟古代女子化妝的時候,是不可能讓一個陌生男人在一般干瞅著。這就是造幻境來表達真實。

第二種,是“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

從字面上看,這一組的區(qū)別在于有沒有“我”。簡而言之,就是環(huán)境和人,也就是物和我的關系不一樣。好吧,對于這種很玄的說法,我們只好來舉例子。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這句話是說,我含著淚水跟花說話,但花不回答,卻化作一片片花瓣,飛落到墻外。是有我之境。

“采菊東籬下,悠然現(xiàn)南山”。這句,就是無我之境。

你可能要問了,不對啊,這明明兩句都有我。如果我們細細體會,這兩個我是不一樣的。第一句,是我問花,我和物之間有互動,有影響,所以是有我之境。第二句,我和南山之間沒有互動,沒有影響,只是我在那里,南山也在那里。所以,是無我之境,如此而已。

這就是“以我觀物”和以物觀物的真實含義。我的心里難過,那么我描寫的景物和我也是一樣的心情。我難過,夕陽也在發(fā)愁;我傷心,小鳥也在悲鳴。如果渲染成功了,就是有我之境的寫法。

相反,如果我們認識到我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小小的情緒也只是世間百態(tài)之一,外物沒有必要呼應我的感情,我難過的望著浮云,看到天地原來這么大,嘆了一口氣,世界沒有響應,不如讓所有煩惱也隨風而去。用這種態(tài)度描寫出來的就是無我之境。

那么兩種境界,哪種更好呢?王國維給出了答案:無我之境,人惟于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yōu)美,一宏壯也。也就是說,沒有優(yōu)劣之別,就像川菜和粵菜,普洱與龍井,各有各的口味。

第三種,就是人們經(jīng)常引用的讀書三境界了。

王國維說,做學問,做事業(yè)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引用的是晏殊的《鵲踏枝》,告訴我們想做大事,首先要懂得跳出那個亂花漸欲迷人眼的世界,經(jīng)過孤獨的思考,看到你真實想要的東西。簡而言之:跳出紛擾,找到目標。

第二重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柳永的詞,同樣是一首《鵲踏枝》。其實,做事業(yè)和談戀愛是一個道理,看到目標以后苦苦去追求,哪怕付出一切也不后悔,不會因短期的得失斤斤計較,也不會為最終沒有得到而悔恨,重要的是享受這個過程。

第三重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辛棄疾的《青玉案》。大意是說,我找了她這么久,突然發(fā)現(xiàn)就在一個很尋常、很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想要的東西。當然,這是王國維給出的一個喜劇結(jié)果,其實人生大多數(shù)時候,能夠得到的往往是“衣帶漸寬終不悔”。從另一種層面來講,這里最終的得到,或許并不是當初以為的那個目標,而是經(jīng)歷了苦苦思索和探尋之后的頓悟。

我們可以說,王國維是在借詞說人生,這也是為什么他的詞話跟別人的不同,他用詞句里面的意像、情節(jié),搭起了一個新的臺子,來唱自己的戲。借別人的詩詞來造境,安放自己對人生的體悟。

##


人間詞話讀書心得1000字相關文章:

《人間詞話》讀書心得600字范文5篇

《人間詞話》讀后感600字五篇范文

初中生讀書心得體會最新5篇

讀書筆記心得1000字5篇

讀后感與讀書心得總結(jié)

關于初中生讀書的心得體會5篇

晨訓心得體會800字5篇

7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