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散文選集》個人讀后感

| 陳惠21147

季老的散文不像小說那樣有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吸引人一口氣讀完。讀季老的散文適合午后坐在藤椅上,捧一杯清茶;或晚上斜倚床頭,伴一盞清燈。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季羨林散文選集》讀書心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季羨林散文選集》個人讀后感

《季羨林散文選集》讀書心得1

季羨林大師是享譽中外的著名學者,他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季先生的人品和才華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

“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緬懷季老之時,人們不禁會想起這段2006“感動中國”給先生的頒獎詞。確實,這幾句話,先生足以擔當。

回顧季老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片段:他是農(nóng)民的兒子,小時候家中沒有一本書;他幼時離家,從貧困山村遠赴濟南,投奔叔父;叔父決定供他上學,他的命運出現(xiàn)了第一個轉(zhuǎn)折;他曾因為討厭讀書而離開學校,后為了校長的一幅字而重返課堂;他同時考取了清華和北大,艱難選擇之后在清華度過了最難忘的大學時光,而余生卻都站在北大的課堂上教書授課;家庭給了他一個包辦的婚姻,十二年與妻子分隔兩地,卻終能相濡以沫共度一生;十年浩劫,他受過牛棚的煉獄之苦,走出之后依然笑容滿面;一生醉心于學術研究,使他成為著名的學者、大師。

如今,我們敬仰、緬懷季羨林先生,不僅因為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桃李滿天下、享譽海內(nèi)外,更因他精神的感召,道德的力量。透過他生前留下的一本本著作,一篇篇文章,我們仿佛能看到一顆純真的赤子之心,澄澈如水。

世人皆知季老是著名的學者、教授,其涉足領域之廣世間罕見且都卓有建樹,令人驚嘆。然而他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靠的不是聰明,而是鍥而不舍,孜孜不倦的精神。惜時如金,以勤補拙,是他的成功秘訣。我們總記得,季老常一身中山裝,幾十年樸素如一老農(nóng),連他自己都笑稱自己為一名“土包子”。然而,正是這位從田間走出來的農(nóng)民的兒子,卻成為了聞名遐邇、世人敬仰的學術宗師。農(nóng)民一樣質(zhì)樸的季羨林,也像老農(nóng)一樣遵守著時間規(guī)律,只為了能在收獲時節(jié)多有所得。幾十年來,每天凌晨四點,季老便準時開始工作。不論刮風、下雨、天晴、天陰,幾十年來,他從來都是如此。幾十年如一日,認真得讓人無法置信。

《季羨林散文選集》讀書心得2

季老散文集中的許多篇章讀后都不愿釋懷,《我的家》《贊‘代溝’》《留德十年》《老貓》《論壓力》《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一條老狗》以及一些悼念性的文章和抒懷集(《七十抒懷》、《八十抒懷》、《九十抒懷》)都是季老“我以我手寫吾心”的最佳代表,讀后為之動容。在《八十抒懷》中,他寫道:“十年浩動后,我成了陶淵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詩我很欣賞‘縱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懼’我一定要做一些對別人有益的事,絕不想成為行尸走肉。”這是一代愛國老人的心聲。在《悼巴老》中寫:“在學習你的作品時,有一個人絕不會掉隊,這就是九十五歲的季羨林?!北磉_出老一代知識分子孜孜以求,活到老學到老的風骨。

季老不僅經(jīng)受過國內(nèi)的“饑荒”,而且身受德國的“洋罪”,吃過人造黃油,曾在電影院遭遇“出虛恭”的尷尬。季老不僅愛花草樹木,還憐惜風中枯藤,他在文中說過:”自己生存,也讓別的動物生存,這就是善。只考慮自己生存不考慮別人生存,這就是惡?!八麗圬埲缫殉?,把貓視為家庭成員,最大限度地寬容病貓,縱使小便失禁的病貓尿在他的稿紙上或褲腿上,他也不忍心拍打一下心愛的貓兒。故鄉(xiāng),在母親的籬笆院落門前守候的一條老狗,以至于能夠長達七十年之久縈繞在季老的腦海里。季老的博愛之心躍然紙上,力透紙背。季老早年出外求學,遠離親娘,遠離家鄉(xiāng),但他的心中永遠愛他的母親,愛他的故鄉(xiāng)。他說過:“我的家鄉(xiāng)在山東。泰山精神實際上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焙沃褂诿祝嗥谝圆琛?

親近季老的歷練人生感悟和崢崢處世風格,敬佩季老”爬格子不知老已至,名利于我如浮云。“的精神境界。季老說過:”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幾十年來,我已經(jīng)爬出了上千萬的字。這些東西都值得爬嗎?我認為是值得的。我爬出的東西不見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醐,吃了能讓人飛升成仙;但是其中絕沒有毒藥,絕沒有假冒偽劣,讀了以后,至少能讓人獲得點享受,能讓人愛國、愛鄉(xiāng)、愛人類、愛自然、愛兒童,愛一切美好的東西。“這就是一代文人給后世子孫留下的瑰寶。

《季羨林散文選集》讀書心得3

對于季羨林先生,我一直是十分敬仰的。近日,讀了《季羨林散文》,對他又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季老一生,真可謂是歷經(jīng)坎坷了。生于滿目瘡痍的舊中國,長于戰(zhàn)火紛飛的人世間,而唯一有希望能顯得美好些所謂的留學生涯,也因法西斯的炮火充塞著二戰(zhàn)的硝煙。輾轉(zhuǎn)回國,也沒有過幾年安生日子便遭遇了十年動亂。晚年的許多時光,卻也只能在病榻上熬過。所幸,人生的苦難往往與成就成正比。

季羨林先生是深受北大師生愛戴的一代宗師,又是享譽中外的語言學家、翻譯家、佛學家,還是別具一格的散文家,像季先生這樣學識博大精深,被稱為中國學界的“人間國寶”的人物,卻十分親切自然。其實人的偉大,更多時候不完全是源于事業(yè)上的成就,而是人格上的高山仰止。

這位慈愛長壽的老人,將那數(shù)年的心酸甜蜜,以那最優(yōu)雅的散文創(chuàng)作,或抒情,或狀景,或言志,或懷人,動之以情地表現(xiàn)他內(nèi)心深處的天地。那平淡無味的黑字,略帶俏皮的言語,真真切切的情感,無不充斥著我的內(nèi)心,這大概便是季羨林的文章吸引人的地方吧。

《留德十年》的灰暗歲月聽他一一道來娓娓動聽,《牛棚雜憶》將莫大的憤懣寫得似乎不值一提。并不圓滿的人生軌跡,在季老看來不過是宇宙間的滄海一粟,尤其是在一個常人已無法企及的年齡上。荷花是季老的愛戀所在,《清塘荷韻》是季先生于1998年榮獲全國好新聞一等獎的得意之作,寫出了荷之生命令人振奮不已,讀這篇文章,眼前總浮現(xiàn)出一池亭亭玉立,生命力極強的荷花和一位身穿藍色中山裝的老人,慈祥的雙目謙和地微笑著,睿智博學的頭頂飄動著銀絲,漫步在曲徑通幽,荷花盛放的荷塘之畔……《神奇的絲瓜》處處透著童真,儼然一個懵懂孩子對新鮮世界的憧憬之作。心中有佛,才能看到佛;心中有美,才能發(fā)現(xiàn)美;也只有純潔的靈魂所支配的軀體,才能寫下這樣一份純真?!毒攀鰬选凡节吰陬U之年尚筆耕散文不輟,寄托著無限的生命情緒,表達了他對世事人生的深情。

《季羨林散文選集》讀書心得4

許久沒有在空間里寫寫心情,有一個朋友問我,為什么好久沒有見我寫的日志,只是因為忙嗎,想必這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罷了。解釋的多了,有時候往往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

最近在讀季羨林老先生的散文,從談人生到再談人生,從人世間的世態(tài)炎涼到為人處世的寬容,著實讓自己受益匪淺?;赝^去的日子,留下很多的遺憾,但更多的是自己的稚嫩帶來的種種困惑。他說[人一生要處理的關系只有三種,第一種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第二種是處理好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系,第三種是處理好自己的思想與感情的沖突。"我個人認為,第一件事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大家做的最可笑的,因為我們總是以強盜式的姿態(tài),來對待處理這兩者的關系;第二件事,是大家每天都在忙著處理的,也是大家最在乎的,我們就是這樣,喜歡活在別人的嘴邊,為了那一句并不是發(fā)自真心的稱贊,我們?yōu)橹冻龅氖菚r間,那些本應該和親人、朋友呆在一起的時間。為什么我們總是這樣呢,寧愿浪費大把的時間在陌生人或者僅僅是見面點個頭的家伙的身上,卻不愿意將部分時間用來和自己的家人、朋友、愛人呆在一起呢,我們這是怎么啦,第三種,會因背景、閱歷、性格的不同而不同,思想與感情的沖突是與年齡成正比的。小時候幾乎很少會在這些事情上煩惱,長大后,在做每件事情之前,或多或少的會去權衡做這件事情的利弊,往往就是這轉(zhuǎn)瞬間的思考,讓我們經(jīng)歷了更多的心靈上的折磨,情感上的無奈。

三件看似簡單的事情,一輩子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的懂得,而我的理解也是那么的淺顯,我能做的就是[盡人事而聽天命"。

《季羨林散文選集》讀書心得5

讀了季羨林的散文之后,自己內(nèi)心激動不已收獲頗多,無論在人生的感悟或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或是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都有所提升。季老的散文是以十分簡潔、通俗的百姓語言娓娓道來的,通篇難以找到時下一些教科書是的人生哲學教材中充斥著的概念和說教。正如鐘敬文所說:“文學的最高境界是樸素,季羨林的作品達到了這個境界。他樸素,是應為他真誠?!?/p>

在人與自然關系的問題上,季羨林贊成張載“民胞物與”的世界觀,也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觀點。把自然界看作是人類的伙伴,對自然界的利用要使用和平的手段,而不是強制的手段。也就是說,是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否則,人類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或懲罰。

在人與人的關系問題上,季羨林提出:“能為國家、為人民、為他人著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著想,百分之四十為自己著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為他人著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絕無僅有。反之,為自己著想而不為他人著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壞。”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在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系上,季羨林的化解之法是,惟有消滅私心,“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在傳統(tǒng)文化方面,季老主張我們應該繼承和弘揚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并將其發(fā)揚光大,但卻又不要求我們因循守舊,老守著老祖宗的東西不放而停滯不前,他鼓勵創(chuàng)新,順著歷史的長河發(fā)展規(guī)律的同時將老祖宗的好東西保留下來,使之生生不息。

正是基于這種人生觀,季羨林對人生具體境遇的態(tài)度,無論是對人生的不完滿、世態(tài)炎涼,還是對愛情、老年等等的論述,都顯得豁達、寬容、樂觀和實用。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和實現(xiàn)自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這個意義和價值基于平實的真理。季羨林的人生哲學也許不是無懈可擊的,但卻是平實而真摯、引人向善、切實可行。


《季羨林散文選集》個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季羨林散文心得體會范文

《季羨林談人生》讀后感作文5篇范文

學生讀書心得感悟范文精選5篇

讀后感與讀書心得總結(jié)

中學生讀書筆記心得體會1200字5篇

67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