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下載

| 新華0

教案中需要注重教學過程的安排,包括導入、授課、互動、練習、總結等環(huán)節(jié),確保教學過程有序。優(yōu)秀的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下載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下載,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下載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理解圖形按一定的比進行放大或縮小的原理。

2、能按一定的比,將一些簡單圖形進行放大或縮小。

【教學重點】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教學難點】

按一定的比把圖形放大或縮小。

【教學準備】

多媒體

【自學內容】

見預習作業(yè)

【教學預設】

一、自學反饋

1、什么叫做比例尺?

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2、怎樣求比例尺?

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最簡整數(shù)比。

3、一棟樓房東西方向長40,在圖紙上的`長度是50c。這幅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1)學生嘗試獨立求比例尺。

(2)匯報交流

50c:40=50c:4000c=1:80

(3)你是怎么想的?

二、關鍵點撥

1、求比例尺。

(1)怎樣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先寫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再化成最簡整數(shù)比。

(2)比例尺有什么特點?

比例尺是前項或后項為1的比。

(3)比例尺可以怎樣表示?

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1:500000)或(線段比例尺)

2、求實際距離。

(1)在一副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圖上,量得兩地間的距離大約是10c,這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

(2)學生嘗試獨立列比例解答。

(3)匯報交流

解:設這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x厘米。

=5000000

5000000c=50

(4)你覺得在求實際距離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實際距離一般用千米做單位。

3、求圖上距離

(1)學校要建一個長80米,寬60米的長方形操場,你會畫操場的平面圖嗎?

(2)學生嘗試畫操場的平面圖。

(3)匯報交流

你是怎么畫的?【根據圖紙大小確定比例尺,可以是數(shù)值比例尺也可以是線段比例尺,根據所確定的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再畫圖,畫圖后還要標上比例尺?!?/p>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53頁練習八第1題求比例尺。

2、課本第52頁做一做第1題。

3、課本第52頁做一做第2題。

四、分享收獲暢談感想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聽課隨想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下載篇2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能力目標:

能運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會組比例。

情感目標:

感受數(shù)學的奧秘,培養(yǎng)數(shù)學興趣。

教學重、難點教學

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能根據比例的意義寫比例.

突破重點、難點設想根據上學期“比的認識”,怎樣的兩張圖片像的問題、讓學生明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相除關系,且它們的比值相等時,這兩個比組成比例關系。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教學活動及主要語言預設學生活動預設

一、創(chuàng)境激疑

上學期學習“比的認識”時,我們討論“圖片像不像”的問題。請同學們聯(lián)系比的知識,再想一想,怎樣的兩張圖片像?(比值相等)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深入探究。

回顧

產生疑問

二、互動解疑

1、比例的意義

在情境中感受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要求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提出要求。

(1)寫出每個圖片的長與寬的比

(2)求出各比的比值

(3)觀察特點,寫出規(guī)律

板書:

圖片A:6:4=3:2=1.5

圖片B:3:2=1.5

圖片C:8:3=2.66……

圖片D:12:8=3:2=1.5

圖片E:12:2=6

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用“=”連接起來,這種等式叫做比例,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比例的相關知識,板書課題。

結論:像12:6=8:4,6:4=3:2這樣表示兩個比值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鞏固練習:

(1)要求每個學生寫出一個比例,教師巡視指導且批閱。

(2)要求每個學生寫出一個比例,同桌交流。

(3)做一做教材表格的題,完成后由教師批改。

2、認識比例各部分名稱

組成比例的四個數(shù)叫做比例的項。在12:6=8:4中,12,6,8和4都是該比例的項。

在比例中,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例如:12:6=8:4中12和4是比例6和8是比例

觀察

先獨立思考

指名匯報

共同發(fā)現(xiàn)、小結

理解

自主思考

小組內交流探究

匯報交流

獨立填寫

同桌交流

指名匯報

三、啟思導疑

1、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判斷兩個比是否成比例的方法?(比值相等)

2、這節(jié)課我們一直類比著比學習比例,比與比例僅一字只差,它們會有什么區(qū)別呢?(比是兩個數(shù)相除,是一個算式;比例是兩個比相等,是一個等式)

指名談發(fā)現(xiàn)

理解

識記

四、實踐運用

(一)填一填。

1、在4:7=48:84中,4,7,48,84,叫比例的(),其中4和84是比例的。7和48是比例的。

2、用6,3,9,8組成一個比例是()。

(二)下列那幾組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為什么?

(1)4:5和8:20

(2)15:30和18:36

(3)0.7:4.9和140:20

(4)1/3:1/9和1/6:1/8

(三)按要求寫一寫。

1、先寫出比值是3的兩個比,再組成比例。

2、根據1.2×25=0.6×25寫出兩個比例式。

獨立思考

指名匯報

評價訂正

五、總結評價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什么樣的兩個量成正比例關系?

自由小結

板書設計:比例的認識

12:6=8:4

6:4=3:2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下載篇3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shù),能正確地讀寫正數(shù)和負數(shù),知道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2、初步學會用負數(shù)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能借助數(shù)軸初步理解正數(shù)、0和負數(shù)之間的關系。

重點難點

負數(shù)的意義和數(shù)軸的意義及畫法。

教學指導

1、通過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學生對負數(shù)的認識。

負數(shù)的出現(xiàn),是生活中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需要。教學時,教師應通過豐富多彩的生活實例,特別是學生感興趣的一些素材來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出現(xiàn)負數(shù)的必要性,并通過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對比,初步建立負數(shù)的概念。在引入負數(shù)以后,教師要鼓勵學生舉出生活中用正負數(shù)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實際例子,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并通過大量的事例加深對負數(shù)的認識,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把握好教學要求。

對負數(shù)的教學要把握好要求,作為中學進一步學習有理數(shù)的過渡,小學階段只要求學生初步認識負數(shù),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負數(shù)的意義,初步建立負數(shù)的概念。這里不出現(xiàn)正負數(shù)的&39;數(shù)學定義,而是描述什么樣的數(shù)是正數(shù),什么樣的數(shù)是負數(shù),只要求學生能辨認正負數(shù)。關于數(shù)軸的認識,這里還沒有出現(xiàn)嚴格的數(shù)學定義,而是描述性的定義,只是讓學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線上表示正數(shù)和0的經驗,遷移類推到負數(shù),能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正數(shù)、0和負數(shù)所對應的點。

3、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創(chuàng)設了開放性的思維空間,在解決問題時應著眼于讓學生自主地理解數(shù)學信息、尋找解題思路。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尋找答案,對于學生有道理的闡述,教師要積極鼓勵,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內驅力。

課時安排

共分3課時

教學內容

負數(shù)的初步認識

(1)(教材第2頁例1)。

教學目標

結合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正、負數(shù)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重點難點體會負數(shù)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情景導入

1、教師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教材第2頁主題圖。(有條件的可播放天氣預報視頻)

2、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說出圖中內容。(教師:觀察上圖,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

3、引出課題并板書:負數(shù)的初步認識

(1)新課講授教學教材第2頁例1。

(1)教師板書關鍵數(shù)據:0℃。

(2)教師講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開始結冰的溫度。比0℃低的溫度叫零下溫度,通常在數(shù)字前加“—”(負號):如—3℃表示零下3攝氏度,讀作負三攝氏度。比0℃高的溫度叫零上溫度,在數(shù)字前加“+”(正號),一般情況下可省略不寫:如+3℃表示零上3攝氏度,讀作正三攝氏度,也可以寫成3℃,讀作三攝氏度。

(3)我們來看一下課本上的圖,你知道北京的氣溫嗎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是多少呢隨機點同學回答。

(4)剛剛同學回答得很對,讀法也很正確。

(5)了解了北京的氣溫,下面我想請同學告訴我哈爾濱的氣溫,它與上海氣溫比較又怎樣呢用手勢告訴大家好嗎

學生討論合作,交流反饋。

(6)請同學們把圖上其它各地的溫度都寫出來,并讀一讀。

(7)教師展示學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用“+”和“—”就能準確地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

課堂作業(yè)

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第1題。組織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溫度低。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下載篇4

教學內容:

教材第4頁的例2和“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二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納稅和稅率,理解和掌握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納稅意識,繼續(xù)感知數(shù)學就在身邊,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

2.培養(yǎng)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3.進一步體會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的應用價值,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百分數(shù)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地運用百分數(shù)的知識進行納稅的計算。

預習題:弄清什么是納稅?怎樣納稅?納稅的意義是什么?(課前布置學生上網查詢相關信息)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納稅的一些資料;教學光盤及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認識、了解納稅

納稅是根據國家稅法的規(guī)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用于發(fā)展經濟、國防、科學、文化、衛(wèi)生、教育和社會福利事業(yè),以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保衛(wèi)國家安全。因此,任何集體和個人,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稅收的種類主要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yè)稅和所得稅等幾種。我國的稅收逐年增長,到20_年,全年稅收收入已達到30866億元。(進行納稅意識教育)

提問:你知道生活中到稅務部門納稅的事嗎?那么究竟什么是納稅,納稅額應該怎樣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納稅的有關知識。板書:納稅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2

出示例2:星光書店去年十二月份的營業(yè)額約為50萬元。如果按營業(yè)額的6%繳納營業(yè)稅,這個書店去年十二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約多少萬元?學生讀題。

提問:想一想,題里的營業(yè)額的6%繳納營業(yè)稅,實際上就是求什么?怎樣列式計算?你們會做嗎?試試看!

學生嘗試練習,集體訂正,教師板書算式。

強調:求應納稅額實際上就是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也就是把應該納稅部分的總收入乘以稅率百分之幾,就求出了應納稅額。

2.我們怎樣計算呢?

方法1:引導學生將百分數(shù)化成分數(shù)來計算。

方法2:引導學生將百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來計算。

3.做“試一試”

提問:這道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200元的10%是多少?再加上5200元就是買摩托車共付的錢。

學生板演與齊練同時進行,集體訂正。

4.學生在課本上完成練一練。

三、同步練習

1.練習二的第1、2題。

指名學生讀題,讓學生說明算式里的每個數(shù)據的意思。

學生獨立思考后練習,交流時請學生說說解題思路,教師及時了解學生解答情況。

2.練習二第3題。

學生讀題后,教師簡單介紹個人所得稅的知識。

學生獨立思考并列算式計算,然后交流。

四、拓展提高

1.練習二的第4題。

我國20_年10月公布的個人所得稅征收標準:個人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稅。月收入超過1600元,超過部分按下面的標準征稅。

不超過500元的5%

超過500元~2000元的10%

超過2000元~5000元的15%

------

李明的媽媽月收入1800元,爸爸月收入2500元,他們各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在這道題中,李明的媽媽應納稅的收入是1800元嗎?為什么?全班展開討論李明媽媽的納稅的收入應為多少元?稅率是多少?那么爸爸的收入是2500元,應納稅額為多少?他的稅率又是多少呢?

介紹分段納稅,最后讓學生分別求出李明的爸爸媽媽各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將三段不同的收稅看作三個檔次,先用總收入減去1600,看超過的部分是屬于哪個檔次,如果超過的部分少于500,屬第一檔次,用超出的部分乘以5%;如果超過的部分大于500小于2000就屬第二檔次,第一檔次的稅肯定要交,用500乘5%,再用(超出部分-500)乘10%,然后相加;如果超過的部分大于2000小于5000就屬第三檔次,第一、二檔次的稅肯定要交,用500乘5%,1500乘10%,(超出部分-2000)乘15%,再相加。

關鍵是這里第一、二檔次的,要全額交稅。

五、課堂回顧

提問: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內容?認識到什么?如果沒有納稅,國家就籌集不到必要的資金為大家辦事。因此,我國憲法規(guī)定每個集體和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希望同學們長大了爭當納稅先鋒,為祖國的繁榮貢獻力量!

六、布置作業(yè)

課內作業(yè):補充習題

板書設計:

納稅問題

營業(yè)額×5%=營業(yè)稅

60×5%=3(萬元)

答:應繳納營業(yè)稅3萬元。

爸爸月收入2500元,應分兩段來納稅:

2500-1600=900元

500×5%=25元

(900-500)×10%=40元

25+40=65元

答:爸爸應繳納個人所得稅65元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下載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分數(shù)應用題的復習,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分數(shù)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題思路;

2、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尋找出簡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題思路;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4、讓學生了解到生活與數(shù)學的關系,體會到數(shù)學的價值,培養(yǎng)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關鍵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復習分數(shù)乘除法應用題,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找準單位“1”

教學步驟

一、基礎訓練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對分數(shù)應用題做一下全面的復習。大家想一下我們解答分數(shù)應用題最關鍵的是什么?

專項訓練:

課件:練習:已知根據條件,說出把哪個數(shù)量看作單位“1”,并說出有關的數(shù)量關系式。

在每道題后追問:從信息中你還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并作評價:說一說你們找單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我們以信息中的第6題為例,誰來說說,應該怎樣畫線段圖呢?根據線段圖教師問:線段圖畫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還剩的噸數(shù)應該怎樣做?

常規(guī)性基本訓練,復習找單位“1”訓練:為新知識做鋪墊。

二、根據看線段圖列式

師:誰來說說,根據線段圖應該這么列式呢?出示線段圖【教學課件演示】

注重線段圖的應用,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寫出乘法數(shù)量關系式。同時,向學生滲透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

三、基礎練習

基礎練習只列式不計算

師:用我們剛才復習的&39;方法做。(學生做完后教師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誰看作單位“1”?單位“1”的量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計算?

歸納總結:請同學們把這4道題分分類,并要說出分類的依據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進行小組討論,有能力的就獨立完成。學生進行思考;在學生回答時要引導學生說出分類的依據是什么,這類題目應當怎樣解答。

嘗試練習,然后提問:這道題你是怎樣想的?分數(shù)和比聯(lián)系在一起會出現(xiàn)許多的新問題。出示:文藝書和科技書本數(shù)的比是1∶4。誰來說說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學課件演示】

培養(yǎng)學生審題要仔細,弄清數(shù)量關系。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掌握分數(shù)應用題分類的依據是。

四、對比練習

1)讀題,分別找到兩道題的單位“1”,并說說這兩道題有何不同?2)根據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然后列式計算,全班講評。

通過兩題對比,突出較復雜應用題的難點,幫助學產生加強審題意識,提高分析能力。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下載篇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shù),能正確地讀、寫正數(shù)和負數(shù);知道0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shù)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結合負數(shù)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shù)學情感和數(shù)學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負數(shù)的意義。

教學設備:班班通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

談話:同學們,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數(shù)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中都存在著相反的情況,請看屏幕:(播放圖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激烈的賽場上有輸也有贏……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xiàn)象嗎?

二、教學新知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實例。

談話:如果沿著剛才的話題繼續(xù)“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數(shù)學,我們一起來看幾個例子(出示)。

①六年級上學期轉來6人,本學期轉走6人。

②張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虧損200元。

③與標準體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華輕了1.8千克。

④一個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shù)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嘗試。

怎樣用數(shù)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

請同學們選擇一例,試著寫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認識正、負數(shù)。

(1)引入正、負數(shù)。

談話:剛才,有同學在6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6人,添上“-”表示轉走6人(板書:+6-6),這種表示方法和數(shù)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6”這樣的數(shù)叫負數(shù)(板書:負數(shù));這個數(shù)讀作:負六。

“-”,在這里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埃笔钦枴?/p>

像“+6”是一個正數(shù),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6)。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shù)都是正數(shù)。

(2)試一試。

請你用正、負數(shù)來表示出其它幾組相反意義的量。

寫完后,交流、檢查。

3、聯(lián)系實際,加深認識。

(1)說一說存折上的數(shù)各表示什么?(教學例2。)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出一組相反意義的量,并用正、負數(shù)來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發(fā)言板書。

這樣的正、負數(shù)能寫完嗎?(板書:……)

強調指出:像過去我們熟悉的這些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等都是正數(shù),也叫正整數(shù)、正小數(shù)、正分數(shù);在它們的前面添上負號,就成了負整數(shù)、負小數(shù)、負分數(shù),統(tǒng)稱負數(shù)。

4、進一步認識“0”。

(1)看一看、讀一讀。

談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屏幕: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氣溫情況(出示)。

哈爾濱:-15℃~-3℃

北京:-5℃~5℃

深圳:12℃~23℃

溫度中有正數(shù)也有負數(shù),請把負數(shù)讀出來。

(2)找一找、說一說。

我們來看首都北京當天的溫度,“-5℃”讀作:“負五攝氏度”或“負五度”,表示零下5度;5℃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溫度計上找出這兩個溫度所在的刻度嗎?(出示溫度計,沒有刻度數(shù))為什么?

現(xiàn)在你能很快找出來嗎?(給出溫度計的刻度數(shù),生到前面指。)

說一說,你怎么這么快就找到了?

(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3℃嗎?

(3)提升認識。

請學生觀察溫度計,說一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強調:以0℃為分界點,零上溫度都用正數(shù)來表示,零下溫度都用負數(shù)來表示。(或負數(shù)都表示零下溫度,正數(shù)都表示零上溫度。)

“0”是正數(shù),還是負數(shù)呢?

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強調:“0”作為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分界點,它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4)總結歸納。

如果過去我們所認識的數(shù)只分為正數(shù)和0的話,那么今天我們可以對“數(shù)”進行重新分類:

(完善板書。)

5、練一練。

讀一讀,填一填。(練習一第1題。)

6、出示課題。

同學們,想一想,今天你學習了什么新知識?認識了哪位新朋友?你能為今天的數(shù)學課定一個課題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并選擇板書課題:認識負數(shù)。

7、負數(shù)的`歷史。

(1)介紹。

其實,負數(shù)的產生和發(fā)展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配音播放):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和運用負數(shù)的國家,早在20__多年前,我國古代數(shù)學著作《九章算術》中對正數(shù)和負數(shù)就有了記載。魏朝數(shù)學家劉徽在該書的注文中則更進一步地概括了正、負數(shù)的意義:‘兩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負以名之。’古代用算籌表示數(shù),這句話的意思是:‘兩種得失相反的數(shù),分別叫做正數(shù)和負數(shù)?!⑶乙?guī)定用紅色算籌表示正數(shù),黑色算籌表示負數(shù)。由于記錄時換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紀,數(shù)學家還創(chuàng)造了在數(shù)字上面畫斜杠來表示負數(shù)的方法。國外對負數(shù)的認識經歷了曲折的過程,并且也出現(xiàn)了各種表示負數(shù)的形式,直到20世紀初,才形成了現(xiàn)在的形式。但比中國晚了數(shù)百年!”

(2)交流。

簡單了解了負數(shù)的歷史,你有什么感受?

三、練習應用

今天,負數(shù)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依然有著廣泛的用途。讓我們就一起走進生活,感受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題。)

通常,我們規(guī)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為0米,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記作_____________;吐魯番盆地大約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應記作_____________。

2、表示溫度。(練習一第2題。)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溫度是零上126℃,記作_________℃,夜間的平均溫度為零下150℃,記作_____________℃。

3、(出示電梯按鈕圖)小紅的家在五樓,儲藏室在地下一樓。如果她要回家,按哪個按鈕?如果到儲藏室取東西呢?

4、表示時間。(練習一第3題。)

5、“凈含量:10±0.1g”表示什么意思?

四、總結延伸

1、學生交流收獲。

2、總結。

簡要、具體地評價學生的收獲,并強調:關于負數(shù),生活中還有更廣泛的應用;走進負數(shù),還有更多的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會有更多的收獲。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下載篇7

單元目標:

1、使同學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征;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

使同學理解求圓柱的側面積和外表積的計算方法,并會正確計算。

使同學理解求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容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單元重點:

掌握圓柱的外表積的計算方法和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單元難點:

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1、圓柱

(1)圓柱的認識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12頁圓柱的認識,練習二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圓柱體,認識圓柱的特征和圓柱各局部的名稱,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2、培養(yǎng)同學細致的觀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

3、激發(fā)同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看懂圓柱的平面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已知圓的半徑或直徑,怎樣計算圓的周長?(指名同學回答,使同學熟悉圓的周長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圓的周長(教師依次出示題目,然后指名同學回答,其他同學評判答案是否正確)

(1)半徑是1米(2)直徑是3厘米

(3)半徑是2分米(4)直徑是5分米

二、認識圓柱特征

1.整體感知圓柱

(1)談談圓柱.你喜歡圓柱嗎?請同學說說喜歡圓柱的理由。(美觀、實用、平安、可滾動……)

(2)找找圓柱,請同學找出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

2.圓柱的外表

(1)摸摸圓柱。請同學摸摸自身手中圓柱的外表,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指導看書:摸到的上下兩個面叫什么?它們的形狀大小如何?摸到的圓柱周圍的曲面叫什么?(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的曲面叫側面。)

3.圓柱的高

(1)課件顯示:一根豎放的大針管中的藥水由高到低的變化過程,引導同學考慮:藥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關?

(2)引導小結: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關.

(3)結合課本回答什么叫圓柱的高。(板書: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4)討論交流:圓柱的高的特點。

①課件顯示:裝滿牙簽的塑料盒,問:這些牙簽是圓柱的高嗎?假如牙簽細一些,再細一些,能裝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對圓柱的高,你想說些什么?

歸納小結并板書:圓柱的高有無數(shù)條,高的長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對這數(shù)不清的高,丈量哪一條最為簡便?

老師引導同學操作分析,得出丈量圓柱邊上的這條高最為簡便,同時課件上的圓柱體閃爍邊上的一條高.

4.圓柱的側面展開(例2)

(1)動手操作:請同學分小組拿出橡皮、蠟筆、水彩筆、固體膠水等有商標紙的圓柱形實物,分別把商標紙剪開,再打開,觀察商標紙的形狀.

反饋后討論:展開后得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樣剪的?展開后得到平行四邊形的是怎樣剪的?

┌長方形

板書:沿高剪┤斜著剪:平行四邊形

└正方形

強調:我們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長方形與圓柱的關系.

(2)尋求發(fā)現(xiàn).展開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系.

①師生一起把展開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面,再展開,在重復操作中觀察。

②同學再觀察電腦演示上述過程.(用彩色線條突出圓柱底面周長和高轉化生長方形長和寬的過程。)

③同學交流后說出自身的發(fā)現(xiàn):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3)延伸發(fā)現(xiàn).展開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和正方形的邊長與圓柱的關系。

①討論:平行四邊形能否通過什么方法轉化生長方形?

課件顯示:平行四邊形通過割補轉變生長方形,再還原成圓柱側面的動畫過程。

②想一想:當圓柱底面周長與高相等時,側面展開圖是什么形?

③引導小結:不論側面怎樣剪,得到各種圖形,都能通過割補的方法轉化生長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三、鞏固練習

1.做第11頁“做一做”的第2題。

2.做第15頁練習二的第3題。

教師行間巡視,對有困難的同學和時輔導。

3.做第15頁練習二的第4題。

四、安排作業(yè)

完成一課三練P15的1、2題。

板書:

┌長方形

沿高剪┤斜著剪:平行四邊形

└正方形

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長

圓柱的高→長方形的寬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下載篇8

教學內容:

教材2-4頁例題及“做一做”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shù),了解負數(shù)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shù)的需要和方便。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知道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shù),又不是負數(shù)。正數(shù)都大于0,負數(shù)都小于0。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正數(shù)和負數(shù)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教具學具:

溫度計、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現(xiàn)象)

1、游戲:我們來玩?zhèn)€游戲輕松一下,游戲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戲規(guī)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①向上看(向下看)

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③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

2、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①我在銀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識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

④零上10攝氏度(零下10攝氏度)。

3、談話:老師的一位朋友喜歡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幾個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幫他留意了一下這幾個地方在未來某天的最低氣溫,以便做好出門前衣物的準備。下面就請大家一起和我走進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片頭)

例1

1、認識溫度計,理解用正負數(shù)來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溫度。

看教材:首先來看一下南京的氣溫。

這里有個溫度計。我們先來認識溫度計,請大家仔細觀察:這樣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攝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現(xiàn)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攝氏度嗎?(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個0,表示0攝氏度)。

上海的氣溫:上海的最低氣溫是多少攝氏度呢?(在溫度計上撥一撥)撥的時候是怎樣想的呢?(在零刻度線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氣溫比0℃要高,是零上4攝氏度。

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氣溫:北京又是多少攝氏度呢?與南京的0℃比起來,又怎樣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個手勢來表示它和0℃的關系嗎?(對,北京的氣溫比0度低,是零下4攝氏度)你能在溫度計上撥出來嗎?

比較:現(xiàn)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三個地方的最低氣溫。仔細觀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氣溫,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個在0℃以上,一個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氣溫比0℃高,是零上4攝氏度,我們可以記作+4℃,讀作正四攝氏度,寫的時候先寫一個正號(指出是正號不是加號,意義和讀法都不同了)再寫一個4(板書),大家跟我一起來比劃一下。+4也可以直接寫成4,把正號省略了。所以同學們所說的4℃也就是+4℃。(板書)

②北京的氣溫比0℃低,是零下4攝氏度。我們可以用-4℃來表示零下4攝式度(板書-4)。跟老師一起來讀一下。寫的時候可以先寫一個負號(指出是負號不是減號)再寫一個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劃一下。

小結:通過剛才對三個城市的溫度的了解,我們知道記錄溫度時,以0℃為界線,用象+4或4這些數(shù)可以來表示零上溫度,用-4這樣的數(shù)可以表示零下溫度。

2、試一試:學生看溫度計,寫出各地的溫度,并讀一讀。

3、聽一段中央臺的天氣預報,將你聽到城市的最低和溫度記錄下來。

4、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得出:以零攝氏度為界線,零上溫度用正幾或直接用幾來表示,零下溫度用負幾來表示。

三、學習珠峰、吐魯番盆地的海拔表達方法(P4第2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從山腳到山頂,氣溫相差很大,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關的。最近經國家測繪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2、我們觀察課本上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從圖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們再來看x疆的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圖。你又能從圖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導學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記錄一下這兩個地方的海拔嗎?

(1)交流: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可以記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記作:-155米。(板書)

(2)小結:以海平面為界線,+8844.43米或8844.43米這樣的數(shù)可以表示海平。

面以上的高度,-155米這樣的數(shù)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組討論,歸納正數(shù)和負數(shù)。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收集到了一些數(shù)據,我們可以用這些數(shù)來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還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們觀察一下這些數(shù),它們一樣嗎?你們想幫它們分分類嗎?

2、學生交流、討論。

3、指出:因為+8844.43也可以寫成8844.43米,所以有正號和沒正號都可以歸于一類。提出疑問:0到底歸于哪一類?(引導學生爭論,各自發(fā)表意見)

①如果都同意分三類的,老師可以出難題:我覺得0可以分在4它們一類啊,你們怎么來說服我?

②如果有學生發(fā)表分三類的,有的分兩類的,可以引導他們互相爭論。

4、小結:我們從溫度計上觀察,以0℃為界限線,0℃以上的溫度用正幾表示,0℃以下的溫度用負幾表示。同樣,以海平面為界線,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們用正幾來表示,低于海平面我們用負幾表示。0就象一條分界線,把正數(shù)和負數(shù)分開了,它誰都不屬于。但對于正數(shù)和負數(shù)來說,它卻必不可少。我們把象+4、4、+8844.43等這樣的數(shù)叫做正數(shù);象-4、-155等這樣的數(shù)我們叫做負數(shù);而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板書)正數(shù)都大于0,負數(shù)都小于0。這節(jié)課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正數(shù)和負數(shù)。(板書:認識正數(shù)和負數(shù))

五、聯(lián)系生活,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2、3題

2、你知道嗎:水沸騰時的溫度是____。水結冰時的溫度是____。地球表面的最低溫度是

3、討論生活中的正數(shù)和負數(shù)

(1)存折: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以原來的錢為標準,取出了800元記作-800;存入了1200元記作1200元,還可以記作+1200元)

(2)電梯: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平面為界線,地平面以上一層我們用1或+1來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層)。老師現(xiàn)在要到33層應該按幾啊?要到地下3層呢?

六、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正數(shù)和負數(shù)。在我們的生活中,零攝式度以上和零攝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與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義,我們都可以用正數(shù)和負數(shù)來表示。

七、布置作業(yè)

《家庭作業(yè)》第1頁的練習。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下載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反比例關系的意義,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特征,能依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成不成反比例關系。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綜合和概括等能力,讓學生掌握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特征。

教學過程

一、在情境中感受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

用x,y表示長方形相鄰兩邊的邊長,表1是面積24cm2的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的變化關系,表2是周長為24cm的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的變化關系。

1.根據兩個長方形的邊長變化情況把表格填寫完整。

2.填完表以后思考:

(1)說說從數(shù)據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表1和表2中,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相同嗎?

3.小結:長方形的一條邊的長隨著鄰邊長的增長而減少,在變化過程中,面積24cm2的長方形的相鄰兩邊長的積都是24。周長為24cm的長方形相鄰兩邊長的積都不相等,但他們的和相等。

二、自主探究:

1.王叔叔要去游長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時間如下表,你從表中發(fā)現(xiàn)什么?

自行車大巴車小轎車速度/(千米/時)106080時間/時1221。先讓學生同桌之間交流,再指名學生口答討論的結果。

(1)需要的時間隨著交通工具的速度的變化而變化。交通工具的速度越慢,需要的時間反而擴大;交通工具的速度越快,需要的時間反而縮小。

(2)可以看出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是: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時間的積總是一定的。因為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時間的積都是120。提問:這里的120是什么數(shù)量?誰能說出這里的數(shù)量關系式?想一想,這個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路程一定時,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時間的乘積一定)

3、總結。

像這樣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變化時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積一定。我們就說這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反比例?

追問: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關鍵是什么?(乘積是不是一定?)

4、想一想。

買蘋果的總錢數(shù)一定,蘋果的單價與數(shù)量成反比例嗎?你是怎么想的?與同桌說說。

三、鞏固練習

1.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說明理由。

(1)煤的總量一定,每天的燒煤量和能夠燒的天數(shù)。

(2)張伯伯騎自行車從家到縣城,騎自行車的速度和所需的時間。

(3)生產電視機的總臺數(shù)一定,每天生產的臺數(shù)和所用的天數(shù)。

(4)長方形的面積一定,它的長和寬。

(5)鋪地面積一定,方磚邊長與所需塊數(shù)。

2.奇思讀一本書,已讀的頁數(shù)與剩下的頁數(shù)的情況如下。

已讀的頁數(shù)1234……剩下的頁數(shù)797877……

提問:已讀頁數(shù)和剩下頁數(shù)能不能成反比例?為什么?

3.有600毫升果汁,可平均分成若干杯。請把下表填完整

分的杯數(shù)/杯65432……每杯的果汁量/ml100……

(1)表中有哪兩種量?

(2)分的杯數(shù)是怎樣隨著每杯的果汁量變化的?

(3)這兩個量成反比例嗎?

4.請舉一個成反比例的例子,同桌相互說說。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的是什么內容?反比例關系的意義是什么?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關鍵是什么?

教學目標

1、利用正比例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感受正比例關系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能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結合豐富的事例,認識正比例。

教學重難點

1、結合豐富的事例,認識正比例。

2、能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學過程

活動一:在情境中感受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

(一)情境一

1、觀察圖,分別把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面積與邊長的變化情況填入表格中。請根據你的觀察,把數(shù)據填在表中。

2、填完表以后思考: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面積與邊長的變化是否有關系?它們的變化分別有怎樣的規(guī)律?規(guī)律相同嗎?

說說從數(shù)據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結: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都隨邊長的增加而增加,在變化過程中,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的比值一定都是4。正方形的面積與邊長的比是是一個不確定的值。

(二)情境二

1、一種汽車行駛的速度為90千米/小時。汽車行駛的時間和路程如下:

2、請把下表填寫完整。

3、從表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說說你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路程與時間的比值(速度)相同。

(三)小結

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并且它們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我們就說兩個量正比例。

(四)想一想

1.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成正比例嗎?面積與邊長呢?為什么?

師小結:

(1)正方形的周長隨邊長的變化而變化,并且周長與邊長的比值都是4,所以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成正比例。

請你也試著說一說。

(2)正方形的面積雖然也隨邊長的變化而變化,但面積與邊長的比值是一個變化的值,所以正方形的面積和邊長不成正比例。

請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2、樂樂和爸爸的年齡變化情況如下:

樂樂的年齡/歲67891011爸爸的年齡/歲3233

(1)把表填寫完整。

(2)父子的年齡成正比例嗎?為什么?

(3)爸爸的年齡=樂樂的年齡+26。雖然小明歲數(shù)增加,爸爸歲數(shù)也增加,但是小明歲數(shù)與爸爸歲數(shù)的比值隨著時間發(fā)生變化,不是一個確定的值,所以父子的年齡不成正比例。

活動二:練一練。

1、判斷下面各題中的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說明理由。

(1)輪船行駛的速度一定,行駛的路程和時間。

(2)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3)小麥每公頃的產量一定,小麥的公頃數(shù)和總產量。

(4)礦泉水瓶中喝掉的水和剩下的水。

2、根據下表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高相對應的數(shù)值,判斷當?shù)资?厘米的時候,它們是是成正比例,并說明理由。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隨高的變化而變化,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高的比值不變,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高成正比例。(也可以用公式進行說明)

3、圓的面積與半徑成正比例嗎?你是怎么想的?與同伴交流。

4、分別舉一個成正比例和一個不成正比例的例子,同桌相互說說。

活動三:課堂小結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解比例的意義。

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會解比例。

3、強調解比例的書寫規(guī)范和計算中的靈活性,以提高同學們的審美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2、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下列各比例改寫成乘法等式。

3∶8=15∶40

二、探索嘗試,解釋交流。

1、師:同學們,進行“物物交換”活動,看圖你能找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寫出你的想法。

師:假設14個玩具汽車可以換x本小人書,你能寫出一個比例嗎?這個比例中x是多少呢?請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1)自己動腦寫出想法。

(2)小組交流。

2、師:哪個小組展示本小組的想法。

板書:4:10=14:x

解:4x=140

x=35

答:14個玩具汽車可以換35本小人書。

3、總結:

師:在比例里,如果已知任何三項你能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

對,先寫成乘法形式,再求出未知數(shù)的值。這種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三、課堂練習

1、解比例

2、根據下面的條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6和8的比等于36和x的比。

(2)比例的兩個內項是0。4和0。3,兩個外項是6和x。

(3)比例的第一項是4,第二項是8,第三項是x,第四項是10。

四、總結:

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數(shù)學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奧數(shù)試題、最全小學語文知識點

盡在“”微信公眾號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空間與圖形》數(shù)學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空間與圖形》數(shù)學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對稱、平移、旋轉、放大與縮小等圖形變換的特征;學會運用對稱、平移、旋轉、放大與縮小的特征進行圖形的變換。

2。在豐富的現(xiàn)實情境中,經歷觀察、操作、欣賞、分析、想象、創(chuàng)作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欣賞圖形變換所創(chuàng)造出的美,進一步感受對稱、平移、旋轉、放大與縮小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shù)學的文化價值,感受數(shù)學的美。

4。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討、交流、反思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對稱、平移、旋轉、放大與縮小的特征。

【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對稱、平移、旋轉、放大與縮小的特征進行圖形的變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整理復習了圖形的認識與測量,這節(jié)課繼續(xù)整理和復習圖形與變換的知識。(揭示課題)

二、回憶整理,再現(xiàn)舊知。

1。欣賞圖案:(出示課件)小精靈:“同學們好,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艘恍┢恋膱D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顯示五個圖案,分別為人教版“課標”教材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科書第3頁的京劇臉譜、第6頁的紫荊花圖案、第7頁的花邊圖案,天安門圖案、第五個圖案是三個模樣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奧運福娃,依次從小到大排成一排。)

討論交流:你們能用數(shù)學的眼光來分析一下,在這些漂亮的圖案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概念?(同桌同學互相交流,教師巡視,適當參與學生活動)

反饋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演示動態(tài)課件)

生1:花邊圖案是其中一個圖案連續(xù)向右平移得到的。

生2:京劇臉譜是經過軸對稱變換得到的。

生3:天安門城樓的圖案是一個軸對稱圖形。

生4:紫荊花的圖案是其中一個花瓣繞中心點向逆時針方向旋轉得到的。

生5:三個大小不同,模樣相同的奧運福娃是按比例放大縮小后得到的。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平移、軸對稱、旋轉、放大與縮小

提問:誰能說說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設計意圖:通過六年的學習,學生已在不同學段學習了圖形變換的知識,所存在腦子中的也是一些零散的記憶,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案素材,分別出示5幅觀賞性強,并藏著不同的變換特征的圖案,引導學生觀察,讓學生在欣賞圖案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再現(xiàn),避免學生空想,不僅給學生以美的熏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體會圖形的變換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對小學階段所學的平移、軸對稱、旋轉、放大與縮小的特征系統(tǒng)地進行整理。在此過程中,感受我國的民族文化。)

三、綜合運用,復習舊知

欣賞課本第104頁板報花邊圖案。

師:剛才我們欣賞的這些圖案大多是設計師們設計的,瞧,這是一位同學利用圖形的變換設計的板報花邊,仔細觀察,你們知道他利用了哪些變換的知識嗎?(出示課件)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教師巡視,適當參與學生活動。

反饋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演示動態(tài)課件)

生1:他利用了平移的知識,把第一個圖形連續(xù)向右平移5次就得到了這一排花邊。

生2:他利用了旋轉的知識,首先在豎直方向,從上至下依次畫好三個不同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將這一組三角形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旋轉45度7次就得到了這個圖案。

生3:旋轉的每一組三角形是依次按比例縮小排列的。

生4:旋轉的每一組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生5:其中的每幅圖案是大小不同的三個正方形繞中心點旋轉得到的。

小結:這個板報的花邊是綜合運用了圖形變換知識進行設計的。其實人們在生活中利用圖形的變換可以設計出許許多多漂亮的圖案,讓我們至身于這繽紛多彩的世界之中。

(設計意圖:在上個環(huán)節(jié)中將所學圖形變換的知識一一再現(xiàn),回顧特征,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充分利用書上提供的板報花邊圖案,呈現(xiàn)的是圖形與變換內容綜合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獨立觀察思考,小組合作交流圖形變換的過程,并借助多媒體進行驗證,發(fā)現(xiàn)這個圖案綜合運用了平移、軸對稱、旋轉、放大與縮小的知識,從整體上進一步掌握對稱、平移、旋轉、放大與縮小等圖形變換的特征,再次感受到這些變換的魅力所在。)

四、鞏固提高,拓展思維

1。做一做。

要求:仔細觀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互相交流想法。

2。練習二十第1題。

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全班交流匯報。

小結:有的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只有一條,有的不只一條。

3。練習二十第3題。

要求:先獨立想一想,如果還不能解決,在小組內可以利用學具轉一轉。(教師巡視、指導。)

反饋: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反饋

(設計意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空間感較弱的學生通過學具的操作和多媒體課件的演示,知道旋轉可使一個平面圖形變成立體圖形,切身體會到變換的趣味性和數(shù)學的好玩,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悟。)

4。練習二十第6題。

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全班交流匯報時請學生演示是怎樣畫的。

五、小小設計家。

師:今天要請你們當一回小小設計家,利用圖形的變換來設計一些你喜歡的圖案,請同學們分小組選用學具開始設計,完成之后將你的設計方法說給小組的伙伴聽聽。學生在小組內活動,教師巡視參與學生活動,并及時交流。學生作圖后展示作品,并張?zhí)诤诎迳先嘈蕾p交流。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是現(xiàn)代素質教育的追求,也是成功學習的內在規(guī)律。本堂課最后,設計一個小小設計家的環(huán)節(jié),把本課所復習的知識融入到生動有趣、樂此不疲的設計圖案當中,不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讓學生經歷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過程,在活動中一方面加深了對圖形變換知識的認識,另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圖形的變換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領會數(shù)學的神奇與玄妙。)

六、評價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呢?如果有,把你的收獲寫下來和這節(jié)課的作品一起存進成長記錄袋中。

七、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第2題。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求實際距離》數(shù)學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求實際距離》數(shù)學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利用比例尺的知識求實際距離。

2、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里的應用,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從實際生活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認識比例尺。

教學難點:

設未知數(shù)時對長度單位的正確使用。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復備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1、談話

上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比例尺?誰還記得什么是比例尺?

2、教師提問

在生活中你在那些地方看到過“比例尺”?讓學生舉例,并說一說比例尺前項、后項的倍數(shù)關系和比例尺的實際含義。

【從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導入新課,能發(fā)現(xiàn)比在生活中的應用,從中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

二、體驗合作,自主探究

1、出示信息窗2,學生觀看大屏幕。

提問:從屏幕中你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

(學生回答)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板書:雛鷹少年足球隊需要幾小時到達青島?

2.師:怎樣解決雛鷹少年足球隊從濟南到達青島時所用的時間?

生可能會答道:

(1)要用路程除以速度。

(2)需要先求從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

(3)要求出實際距離,得先量出圖上距離。

師:同學們的想法很正確,下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小組合作解答,教師巡視)

3、匯報交流。

師:哪個小組先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解答的?

生:我們組先量出圖上距離是4厘米,再用列方程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實際距離,然后用“路程÷速度”求出時間。解法如下:

解:設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為x厘米。

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列方程為:

4/x=1/8000000

x=8000000×4

x=32000000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時)

師:還有不同解法嗎?

可能會有學生這樣解答

4×8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時)

師: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想的?

教師對學生的精彩發(fā)言進行鼓勵性評價。結合學生的發(fā)言,師生再共同完整的分析這一思考過程。

教師在巡視時,注意挑選出完成較好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其余學生在教師對同學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找差距、修改、看齊。

4、師:想想上面的幾種解法,說說你喜歡哪種解法。為什么?

【通過學生自主探索,探究多種方法,使學生在解題時放開思路,加深對數(shù)量關系的理解,靈活解答。】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完成“自主練習”第1題

2、完成“自主練習”第2題

【利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組織練習,使學生所學知識不僅得以鞏固,而且得以運用?!?/p>

四、全課總結

請同學們說一說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讓學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見解,同時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體會學習的樂趣?!?/p>

板書設計:

求實際距離

雛鷹少年足球隊大約需要幾小時到達青島?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列方程為:解:設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為x厘米。

1/8000000=4/x

x=4×8000000

x=32000000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時)

答:大約需要3。2小時到達青島。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解比例》數(shù)學教案》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下載篇10

教學內容:教材14頁例4和練習二余下的練習。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解決一些有關實際生活的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柱的側面積怎么求?(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圓柱的表面積怎么求?(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3、練習二第14題:根據已知條件求出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只列式,不計算)

二.教學例4

(1)出示例4。學生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已知圓柱的高和底面直徑,求表面積)

(2)求的是廚師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廚師帽沒有下底面,說明它只有一個底面)

(3)指定兩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獨立進行計算.教師行間巡視,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數(shù)是否計算正確。(做完后,集體訂正。指名學生回答自己在計算時,最后的得數(shù)是怎樣取得的。由此指出:這道題使用的材料要比計算得到的結果多一些。因此,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這道題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進1。這種取近值的方法叫做進一法。)

①側面積: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積: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積:1758.4+314=20__.4≈20__(平方厘米)

5.小結:

在實際應用中計算圓柱形物體的表面積,要根據實際情況計算各部分的面積.如計算煙筒用鐵皮只求一個側面積;水桶用鐵皮是側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油桶用鐵皮是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進一法取值,以保證原材料夠用.

三、指導練習

1、練習二第9題

(1)學生通過讀題理解題意,思考“抹水泥的部分”是指哪幾個面?(側面和下底面,也就是只有一個底面積)

(2)指名板演,其他學生獨立完成于課堂練習本上。

2、練習二第17題

先引導學生明確題意,求用彩紙的面積就是圓柱的表面積減去(78.5×2)平方厘米,再組織學生獨立練習,集體訂正。

3、練習二第13題

(1)復習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公式: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2)學生獨立完成第13題:計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表面積,并指名板演。

4、練習二第19題

(1)學生小組討論:可以漆色的面有哪些?

(2)通過教具演示,使學生明白圓柱及長方體表面被遮住的部分剛好是圓柱的三個底面積。因此,計算油漆的面積就是計算長方體表面積與圓柱側面積之和減去圓柱的一個底面積。

(3)提醒學生將計算結果化成以平方米為單位的數(shù),并可根據實際情況保留兩位小數(shù)。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第10、15、20題

第三課時教學反思

學生有上一節(jié)課扎實的表面積教學作基礎,這節(jié)課例4的學習顯得十分輕松。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共提出兩個有價值的問題:“求做這樣一頂帽子需要多少面料,也就是求哪幾部分的面積總和?”“結果20__.4按四舍五入法保留整十數(shù)應該約等于20__,可為什么教材中應是約等于20__?”我在此環(huán)節(jié),將教學重點放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思考所求問題到底是求什么,即要求學生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教學完例題后,運用一組選擇題,提升學生靈活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練習題目如下:

做通風管需要多少鐵皮

圓柱形水池的占地面積

做無蓋的圓柱形水桶需要多少鐵皮

做圓柱形油桶需要多少鐵皮

衛(wèi)生紙中間硬紙軸需要多大的硬紙板

求水池底部和四周貼瓷磚的面積

壓路機滾筒滾動一周的面積

(1)求側面積;(2)求1個底面積與側面積的和;(3)求底面積;(4)求2個底面積與側面積的和

指導練習內容較多,難以在一課時完成,所以準備再補充一節(jié)練習課。

兩個驚喜

1、沒想到班上有一名同學(數(shù)學科代表袁文杰)通過比的知識發(fā)現(xiàn)了底面積與側面積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從而利用這一關系提高求表面積的速度。因為底面積=πr2,而圓柱體的側面積=2πrh,所以S底:S側=(πrr):(2πrh)=r:2h,2S底:S側=r:h。當已知圓柱體底面半徑和高求表面積時,如果先求出圓柱體側面積,就可用側面積÷h×r快速求出兩個底面的面積,從而提高計算速度。

2、沒想到班上居然有一名同學(數(shù)學科代表江賜陽陽)會用課前我查找資料中所介紹的轉化方法來推導圓柱體的表面積。在他的帶領下,同學們推導得出新的表面積計算公式:圓柱體的表面積=圓柱的底面周長×(高+底面半徑)。正因為了解到這種方法,在練習中計算已知底面周長3.14米,高5米,求表面積時,全班前30名同學完成的同學不約而同地采用了這種方法,體現(xiàn)出這種方法對于已知周長和高求表面積的簡便之處。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下載篇11

教學目標:

1、加深對圓錐體積計算公式的理解,能應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2、進一步理解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之間的關系。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體積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2、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

二、基本練習

1、填空

(1)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的體積相差12立方分米,這個圓錐的&39;體積是()立方分米,圓柱的體積是()立方分米。

(2)等底等高的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的體積和是96立方分米,圓錐的體積是()立方分米,圓柱的體積是()立方分米。

(3)把一個體積是18立方厘米的圓柱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削成的圓錐體積是()立方厘米,削去()立方厘米。

(4)一個圓柱的體積、底面積與一個圓錐相等,圓錐的高是9厘米,圓柱的高是()厘米。

(5)圓錐的底面半徑是3厘米,體積是6.28立方厘米,這個圓錐的高是()厘米。

2、判斷。

(1)圓錐的底面半徑擴大3倍,體積也擴大3倍。()

(2)一個正方體和一個圓錐的底面積和高相等,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是圓錐體積的3倍。()

(3)圓錐的底面周長是12.56分米,高是4分米,它的體積是(12.56×4×1/3)立方分米。()

三、綜合應用

1、一塊圓錐形巧克力,體積是6立方厘米,底面積是4立方厘米,它的高是多少?

2、一個圓錐體積是640立方厘米,高是20厘米,它的底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八課時教學反思

教材中圓錐體積的相對練習較少,但在實際解決問題中卻常常需要學生能夠靈活應用,所以特別增加了一課時練習。

教學中的一組填空題,對于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等底等高圓柱與圓錐的聯(lián)系很有價值。通過練習,學生們明確了圓柱與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和為4個圓錐的體積(或4/3個圓柱的體積),而它們的體積相差2個圓錐的體積(或2/3個圓柱的體積)……。掌握這些知識對于解決實際問題很有幫助,如將圓柱削成最大的圓錐,求削去部分的體積是多少,就可直接用圓柱的體積乘2/3(1—1/3)從而使計算簡便。

教學中,我也遇到一些阻力——就是學生不愿用方程去解答需要逆向思考的問題,可用算術方法列式又常常對“1/3”發(fā)憷。為了更好與初中銜接,我在本節(jié)課綜合應用環(huán)節(jié)儼然是一位“推銷員”,不斷給學生強化方程解法的優(yōu)勢,但在實際應用中全班不足五人愿意采納這種方法。而用算術方法解答,則必須首先明確:若圓柱和圓錐體積和高(或者是底面積)相等,那么圓錐的底面積(或高)是圓錐的3倍。

[再教建議]針對學生思維習慣,在教學填空第4小題時不僅要講清原因,而且應要舉一反三,促使學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切實掌握體積相等的圓柱與圓錐之間的聯(lián)系。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下載篇12

教學內容:

第43頁例4,完成“試一試”“練一練”和練習十的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比例的“項”以及“內項”和“外項”。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3、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引導觀察,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比例的基本知識。

1、復習:

師:什么叫比例?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出示:

1/3∶1/4和12∶91∶5和0.8∶47∶4和5∶380∶2和200∶5

學生根據比例的意義進行判斷,教師結合回答板書:

1/3∶1/4=12∶97∶4≠5∶31∶5=0.8∶480∶2=200∶5

2、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1)介紹“項”:組成比例的四個數(shù),叫做比例的項。

(2)3:5=18:30學生嘗試起名。

師介紹:比例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3:5=18:30

內項

外項

(3)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shù)的形式,你還能指出它的內、外項嗎?

出示:3/5=18/30

(4)已經知道了比例各部分名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規(guī)律或者性質,有興趣嗎?

師:剛才,你們是根據比例的意義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斷的。老師不是這樣想的,可很快就判斷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嗎?告訴你們,老師是運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質進行判斷的。

二、教學例4

1、提問:你能根據圖中的數(shù)據寫出比例嗎?

(1)引導學生寫出盡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書,同時說出它們的內項和外項。

(2)引導思考:仔細觀察寫出的這些比例式,你能否發(fā)現(xiàn)有沒有什么相同的特點或規(guī)律呢?

2、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探究規(guī)律。

(板書: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3、驗證:是不是任意一個比例都有這樣的規(guī)律?

⑴課件顯示復習題(4組):

1/3∶1/4和12∶9;1∶5和0.8∶4;7∶4和5∶3;80∶2和200∶5

學生驗證。

⑵學生任意寫一個比例并驗證。

教師將學生所舉比例故意寫成分數(shù)形式,追問:哪兩個是內項,哪兩個是外項,讓學生算出積并結合回答板書。通過交__連線使學生明確:在這樣的比例中,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表達為:把等號兩端的分子、分母交__相乘,結果相等。

師:老師也寫了一個比例(板書:3∶2=5∶4),怎么兩個外項的積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你們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可能是有問題的。

引導學生得出:你舉的`例子從反面證明了我們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是正確的。因為3∶2和5∶4這兩個比是不能組成比例的。只有在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師:很有道理!同學們很會觀察,很會猜想,很會驗證,自己發(fā)現(xiàn)了比例的基本性質。

板書:在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⑶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項,即a:b=c:d,那么這個規(guī)律可以表示成什么。

(4)完整板書: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質。

讀書P44頁,勾畫

5、小結:剛才我們是怎樣發(fā)現(xiàn)比例的基本性質的?(寫了一些比例式,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再驗證)

6、比例的基本性質的應用

(1)比例的基本性質有什么應用?

(2)做“試一試”:出示“3、6:1、8和0、5:0、25”。

A、先假設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

:讓學生自己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如果能組成比例就寫出這個比例式。提問:3、6:1、8和0、5:0、25能組成比例嗎?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能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嗎?

b、說出寫出的比例的內項和外項分別是幾,再分別算出外項和內項的積。

C、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組成的比例是否正確。

三、綜合練習:

1、完成練一練

(1)學生嘗試練習。

(2)交流討論。使學生明確:可以把四個數(shù)寫成兩個比,根據比值是否相等作出判斷。也可將四個數(shù)分成兩組,根據每組中兩個數(shù)的乘積是否相等作出判斷,其中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進行判斷比較簡便。

2、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1、5:3=():4

12:()=():5

先讓學生嘗試填寫,再交流明確思考方法。

3、補充一組靈活訓練題:

A、如果讓你根據“2×9=3×6”寫出比例,你行嗎?你能寫出多少個呢?

B、你能用“3、4、5、8”這四個數(shù)組成比例嗎?若能,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C、你能從3、4、5、8中換掉一個數(shù),使之能組成比例嗎?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真行!不僅探索發(fā)現(xiàn)了比例的基本性質,還能自覺地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去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去求比例中的未知項。

能告訴我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嗎?你覺得學了它有什么用處?

五、課堂作業(yè)。

1、做練習十第1、3題

2、獨立完成2、4題

板書設計:

比例的基本性質

3:5=18:30

內項

外項

6:4=3:24:6=2:34:2=6:33:6=2:4

3×4=6×2

a:b=c:dad=bc

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下載篇13

教學內容

(1)負數(shù)的初步認識

(2)(教材第3頁例2)。

教學目標

通過呈現(xiàn)存折上的明確數(shù)據,讓學生體會負數(shù)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體會負數(shù)的含義。

重點難點

體會引入負數(shù)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負數(shù)的含義。

情景導入

教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一起學習了氣溫的表示,誰能說一說溫度都是怎樣讀寫的組織學生討論回憶上一課內容。

師:很好,大家都很棒。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負數(shù)知識。引出課題并板書:負數(shù)的`初步認識(2)

新課講授

1、教學例2。

(1)教師出示存折明細示意圖。(教材第3頁的主題圖)教師:同學們能說說“支出(—)或(+)”這一欄的數(shù)各表示什么意義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后指名匯報。

(2)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像20__,500這樣的數(shù)表示的是存入的錢數(shù);而前面有“—”號的數(shù),像—500,—132這樣的數(shù)表示的是支出的錢數(shù)。

(3)教師:上述數(shù)據中500和—500意義相同嗎(500和—500意義相反,一個是存入,一個是支出)。你能用剛才的方法快速而又準確地表示出向東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進20步和后退25步嗎說說你是怎么表示的師把學生的表示結果一一板書在黑板上。

2、歸納正數(shù)和負數(shù)。

(1)你能把黑板上板書的這些數(shù)進行分類嗎小組討論交流。

(2)教師展示分類的結果,適時講解。像+8,+4,+20__,+500,+100,+20這樣的數(shù),我們把它們叫做正數(shù),前面的+號也可以省略不寫。像—8,—4,—500,—20這樣的數(shù),我們把它叫做負數(shù)。

(3)那么0應該歸為哪一類呢組織學生討論,相互發(fā)表意見。師設難:“我認為0應該歸為正數(shù)一類?!?/p>

歸納: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它是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分界點。

(4)你在什么地方見過負數(shù)教師鼓勵學生注意聯(lián)系實際舉出更多的例子。

課堂作業(yè)

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第2題。組織學生動手填一填,在小組中交流檢查。答案:

4+4151負數(shù)有:—7?

3正數(shù)有:+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第2課時負數(shù)的初步認識

(2)正數(shù):+8負數(shù):—8

+4—4+20__—20__+500—500+100—100+20—20

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下載篇14

教學內容:

課本第99頁例9和“練一練”,練習十六第7-10題。

教學目標:

懂得商業(yè)打折扣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與“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相同,并能正確地解答這類應用題。

教學重點:

按折扣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對折扣的理解,并正確列出算式。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春節(jié)假期是人們旅游和購物的好時機,許多商家都看準這一機會,搞了許多促銷活動。課前我讓同學們去了解一些商家的促銷手段,有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了解到的信息。

剛才很多同學都說出了一個新的詞:打“折”。同學們所說的“打八折、打五折、打七六折、買一贈一、買四贈一”等都是商家的一種促銷手段——打“折”。

二、實踐感知,探究新知

1、提問:看到“打折”兩個字,你會想到什么?

學生全班交流。

小結:工廠和商店有時要把商品減價,按原價的百分之幾出售。這種減價出售通常叫做打“折”出售。

出示:華聯(lián)超市的毛衣打“六折”出售。

提問: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那如果打“五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呢?

小結:“幾折”就是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

提問:一件襯衫打“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打“七六折”呢?

質疑:剛才很多同學課前了解到的的信息中都有打“折”一詞,現(xiàn)在請你說說你了解到的信息是什么意思?

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打折信息的意思。

提問:說一說下面每種商品打幾折出售。

①一輛汽車按原價的90%出售。

②一座樓房按原價的96%出售。

③一只舊手表按新手表價格的80%出售。

2、教學例9。

學生自己讀題。

出示例9的場景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獲取到哪些信息。

提問:你知道“所有圖書一律打八折銷售”是什么意思嗎?

提問“現(xiàn)價是原價的80%”這個條件中的80%是哪兩個數(shù)量比較的結果?比較時要以哪個數(shù)量作單位1?這本書的原價知道嗎?你打算怎樣解答這個問題?

學生獨立嘗試。

全班交流算式和思考過程

解:設《趣味數(shù)學》的原價是ⅹ元。

ⅹ×80%=12

ⅹ=12÷0.8

ⅹ=15

答:《趣味數(shù)學》的原價是15元。

3、引導檢驗,溝通聯(lián)系。

啟發(fā):算出的結果是不是正確?你會不會對這個結果進行檢驗?

先讓學生獨立進行檢驗,再交流交驗方法。

啟發(fā)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驗:可以求實際售價是原價的百分之幾,看結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原價15元乘80%,看結果是不是12元。

4、指導完成“練一練”。

先讓學生說說《成語故事》的現(xiàn)價與原價有什么關系,知道了現(xiàn)價怎樣求原價。再讓學生根據例題中小洪的話列方程解答。學生解答后交流:你是怎樣想到列方程解答的?列方程時依據了怎樣的相等關系?你又是怎樣檢驗的?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六第7題。

指名口答。

2、做練習十六第8題。

讓學生獨立解答,再對學生解答的情況適當加以點評。

四、課堂總結

提問:回憶一下,打折是什么意思?一件商品的現(xiàn)價、原價與折扣之間有什么關系?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十六第9、10題。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下載篇15

第一單元負數(shù)

第一課時負數(shù)

教學內容:

教材2-4頁例題及“做一做”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shù),了解負數(shù)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shù)的需要和方便。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知道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shù),又不是負數(shù)。正數(shù)都大于0,負數(shù)都小于0。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正數(shù)和負數(shù)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教學具準備:

溫度計、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現(xiàn)象)

1、游戲:我們來玩?zhèn)€游戲輕松一下,游戲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戲規(guī)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

2、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①、我在銀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識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④零上10攝式度(零下10攝式度)。

3、談話:老師的一位朋友喜歡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幾個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幫他留意了一下這幾個地方在未來某天的最低氣溫,以便做好出門前衣物的準備。下面就請大家一起和我走進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片頭)

例1

1、認識溫度計,理解用正負數(shù)來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溫度。

看教材:首先來看一下南京的氣溫。

這里有個溫度計。我們先來認識溫度計,請大家仔細觀察:這樣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攝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現(xiàn)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攝式度嗎?(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個0,表示0攝式度)。

上海的氣溫:上海的最低氣溫是多少攝式度呢?(在溫度計上撥一撥)撥的時候是怎樣想的呢?(在零刻度線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氣溫比0℃要高,是零上4攝式度。

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氣溫:北京又是多少攝式度呢?與南京的0℃比起來,又怎樣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個手勢來表示它和0℃的關系嗎?(對,北京的氣溫比0度低,是零下4攝式度)你能在溫度計上撥出來嗎?

比較:現(xiàn)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三個地方的最低氣溫。仔細觀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氣溫,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個在0℃以上,一個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氣溫比0℃高,是零上4攝式度,我們可以記作+4℃,讀作正四攝式度,寫的時候先寫一個正號(指出是正號不是加號,意義和讀法都不同了)再寫一個4(板書),大家跟我一起來比劃一下。+4也可以直接寫成4,把正號省略了。所以同學們所說的4℃也就是+4℃。(板書)

②、北京的氣溫比0℃低,是零下4攝式度。我們可以用-4℃來表示零下4攝式度(板書-4)。跟老師一起來讀一下。寫的時候可以先寫一個負號(指出是負號不是減號)再寫一個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劃一下。

小結:通過剛才對三個城市的溫度的了解,我們知道記錄溫度時,以0℃為界線,用象+4或4這些數(shù)可以來表示零上溫度,用-4這樣的數(shù)可以表示零下溫度。

2、試一試:學生看溫度計,寫出各地的溫度,并讀一讀。

3、聽一段中央臺的天氣預報,將你聽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溫度記錄下來。

4、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得出:以零攝式度為界線,零上溫度用正幾或直接用幾來表示,零下溫度用負幾來表示。

三、學習珠峰、吐魯番盆地的海拔表達方法(P4第2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從山腳到山頂,氣溫相差很大,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關的。最近經國家測繪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2、我們觀察課本上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從圖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們再來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圖。你又能從圖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導學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記錄一下這兩個地方的海拔嗎?

(1)、交流: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可以記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

魯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記作:-155米。(板書)

(2)、小結:以海平面為界線,+8844.43米或8844.43米這樣的數(shù)可以表示海平。

面以上的高度,-155米這樣的數(shù)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組討論,歸納正數(shù)和負數(shù)。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收集到了一些數(shù)據,我們可以用這些數(shù)來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還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們觀察一下這些數(shù),它們一樣嗎?你們想幫它們分分類嗎?

2、學生交流、討論。

3、指出:因為+8844.43也可以寫成8844.43米,所以有正號和沒正號都可以歸于一類。提出疑問:0到底歸于哪一類?(引導學生爭論,各自發(fā)表意見)

①、如果都同意分三類的,老師可以出難題:我覺得0可以分在4它們一類啊,你們怎么來說服我?

②、如果有學生發(fā)表分三類的,有的分兩類的,可以引導他們互相爭論。

4、小結:我們從溫度計上觀察,以0℃為界限線,0℃以上的溫度用正幾表示,0℃以下的溫度用負幾表示。同樣,以海平面為界線,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們用正幾來表

示,低于海平面我們用負幾表示。0就象一條分界線,把正數(shù)和負數(shù)分開了,它誰都不屬于。但對于正數(shù)和負數(shù)來說,它卻必不可少。我們把象+4、4、+8844.43等這樣的數(shù)叫做正數(shù);象-4、-155等這樣的數(shù)我們叫做負數(shù);而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板書)正數(shù)都大于0,負數(shù)都小于0。這節(jié)課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正數(shù)和負數(shù)。(板書:認識正數(shù)和負數(shù))

五、聯(lián)系生活,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2、3題

2、你知道嗎:水沸騰時的溫度是____。水結冰時的溫度是____。地球表面的最低溫度是。

3、討論生活中的正數(shù)和負數(shù)

(1)、存折: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以原來的錢為標準,取出了800元記作-800;存入了1200元記作1200元,還可以記作+1200元)

(2)、電梯: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平面為界線,地平面以上一層我們用1或+1來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層)。老師現(xiàn)在要到33層應該按幾啊?要到地下3層呢?

六、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正數(shù)和負數(shù)。在我們的生活中,零攝式度以上和零攝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與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義,我

們都可以用正數(shù)和負數(shù)來表示。

七、布置作業(yè)

《冠魔新干線》第1頁的練習。

第二課時負數(shù)

教學內容:比較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大小。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借助數(shù)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shù)、0和負數(shù)之間的大小。

過程與方法:初步體會數(shù)軸上數(shù)的順序,完成對數(shù)的結構的初步構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負數(shù)與負數(shù)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數(shù),指出哪些是正數(shù),哪些是負數(shù)?15-85.6+0.9-+0-8283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黃山的氣溫由上午的零上2攝氏度下降了7攝氏度,這天傍晚黃山的氣溫是____攝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學例3:

1、怎樣在數(shù)軸上表示數(shù)?(1、2、3、4、5、6、7)

2、出示例3:

(1)、提問你能在一條直線上表示他們運動后的情況嗎?

(2)、讓學生確定好起點(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學生畫完交流。

(3)、教師在黑板上話好直線,在相應的點上用小圖片代表大樹和學生,在問怎樣用數(shù)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系?(讓學生把直線上的點和正負數(shù)對應起來。

(4)、學生回答,教師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shù),再讓學生說說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shù),讓學生對數(shù)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shù)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5)、總結: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shù)、0和負數(shù),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shù)軸。

(6)、引導學生觀察:

A、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依次是?你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B、在數(shù)軸上分別找到1.5和-1.5對應的點。如果從起點分別到.5和-1.5

處,應如何運動?

(7)、練習:做一做的第1、2題。

(二)教學例4:

1、出示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把未來一周每天的最低氣溫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并比較他們的大小。

2、學生交流比較的方法。

3、通過小精靈的話,引出利用數(shù)軸比較數(shù)的大小規(guī)定:在數(shù)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shù)從小到大的順序。

4、再讓學生進行比較,利用學生的具體比較來說明“-8在-6的左邊,所以-8〈-6”

5、再通過讓另一學生比較“8〉6,但是-8〈-6”,使學生初步體會兩負數(shù)比較大小時,絕對值大的負數(shù)反而小。

6、總結:負數(shù)比0小,正數(shù)比0大,負數(shù)比正數(shù)小。

7、練習:做一做第3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4、5題。

2、練習一第6題。

3、實踐題記錄小組同學的身高和體重,以平均身高體重為標準記為0m或(0kg)。超過的記為正數(shù),不足的記為負數(shù),然后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四、全課總結

(1)、在數(shù)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shù)從小到大的順序。

(2)、負數(shù)比0小,正數(shù)比0大,負數(shù)比正數(shù)小。

五、布置作業(yè)

《冠魔新干線》第2頁的練習。

第三課時

內容:認識負數(shù)練習

1、先讀一讀下面這些溫度,在寫下來。

汽油蒸發(fā)的溫度是四十攝氏度。()

汽油凝固的溫度是十八攝氏度。()

金星表面的最高溫度是四百六十五攝氏度。()

2、先讀一讀,再把這些數(shù)放入相應的框內。

正數(shù):()

負數(shù):()

509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