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聽庭審的心得體會

| 孟杰0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旁聽庭審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旁聽庭審的心得體會

旁聽庭審的心得體會精選篇1

上周二,有幸到恩平人民法院聽審一刑事案件——故意傷害案。使我受益匪淺(盡管沒有最后的判決)。

案件主要內(nèi)容是:有兩個青年男子(其中一個未成年)在酒吧喝酒時,看見自己喜歡的女孩和一個陌生男子一起喝酒,借著酒性想教訓那個陌生男子。最后這個陌生男子被刺成重傷(切了一個腎)。

當我走出法庭時。我就一直在想:為什么他們因這么點小事而傷害他人身體(導致重傷)?難道他們就一點也不怕法律制裁嗎?其實,細心想想,他們兩個當中一個沒有讀過書,一個小學畢業(yè)。由于法律意識淺薄,意氣用事是導致他們犯罪的原因。此時,我在想:中國,甚至全世界究竟還有多少像他們兩個人的人??!怎樣才能讓這些犧牲品減到最低?

法律是神圣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會生活中,我們不僅受法律的制約,而且受法律的保護。學習法律知識,使自己成為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是當代學生的義務。學好法律知識,不僅能使自己受益終生,而且能幫助別人解決簡單的法律問題。

案件中的兩個青年男子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深刻地反映出了社會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成為一個很好的反面例子供我們借鑒。假如我們不懂法,跟他們就沒什么區(qū)別?,F(xiàn)在是法制社會,當我們遵守法紀的時候,就覺察不了它的存在。其實它無時無刻不在保護著,制約著我們。正因為有了它的存在社會才會健康有序地發(fā)展。

在社會主義社會違法犯罪屢見不鮮,法律作為制裁的工具?!胺o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處罰”。社會發(fā)展越快,法律對我們的作用就越大。作為現(xiàn)代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我們只有努力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四有”新人,為社會主義事業(yè)添磚加瓦。

法律,為我們的人生保駕護航!

法律,為我們走向成功提供條件!

法律,為我們的人生編章增加色彩!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認真學習好法律知識,成為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吧!

旁聽庭審的心得體會精選篇2

5月13日,我們參加了原龍游縣水利局副局長潘正成受賄、貪污一案審理旁聽。從公訴機關指控的情況來看,潘的受賄頻率之高、數(shù)額之大、行賄的人員之多,可以說是觸目驚心,使我們在思想上法制上得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

一、老板“再好”,最終是為了他自己。

從潘的受賄時間看,主要都集中在過年、中秋節(jié)、住院、女兒上大學等時候??雌饋磉@些老板都非常懂“人情”,在這些“關鍵”的時候沒有忘記你,在送錢財時也沒有馬上要求你給他辦什么事,所以收起錢來沒有感到很“燙”手。但最終在這些老板碰到什么事時,你就要想方設法甚至用違法的手段給他解決,老板們要得到你十倍仍至百倍的回報,受損的是國家。

二、辦法想得“再好”,最終仍逃不脫法律制裁。

潘在受賄過程中,為了逃避法律制裁,想了很多辦法。如在過年、中秋節(jié)、住院、女兒上大學等時候送禮,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tǒng);買房錢不夠時向朋友“借錢”也說得過去;“借錢”還不出,我用房屋抵押符合常理。但這一切都離不開其擔任公路段段長這個基礎,正如公訴人所說的:“如果你不擔任公路段段長,他會送你錢嗎”?最終都被檢察機關認定為受賄而受起訴。

通過參加這次警示教育活動,我們深受教育,體會良多。古人曰:“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不達”。人的欲望離不開物質(zhì),這是唯物主義的必然昭示,但是人的欲望可以憑理性的修養(yǎng)來控制,這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為此我們要不斷地加強學習,使自己懂得更多更新的東西,從而不斷地修正自我完善自我,自覺地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改造。加強制度的建設與完善,接受各個方面的監(jiān)督,做制度執(zhí)行的模范,在權力的運行中要慎重、規(guī)范,在陽光下運作,潘的受審印證了一句老話:“勿伸手,伸手必被捉”。

只有自己端正認識,學會算經(jīng)濟帳、生命帳、親情帳、良心帳,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筑牢自我防線,方能使自己成為一名無愧于黨的教育培養(yǎng),人民養(yǎng)育之人。

旁聽庭審的心得體會精選篇3

在5月23日這一天,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去法院旁聽的活動,聽完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不能平靜下來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被告原告的年齡太??;一是他們受到的教育,文化水平低。

這是一個刑事訴訟,原告、被告的年齡都在20歲以下,被告好像是13歲,還算是成年人(好?。疬@次訴訟的原因僅僅因為一個女孩子。被告他們在一家酒吧里,看到他喜歡的那個女孩子和原告在一起,就想著教訓他(原告)一下,唉,真不明白他們那么小,就有那么多的喜歡與不喜歡,他們是真懂呢,還是根本不懂。一個被告唆使另一個被告去打架,于是,那個被告就拿刀去捅了原告一刀,左下方,腎那個部位,因此,原告少了一個腎,沒有了。天啊,這造成的可是蓄意傷害罪,他們懂不懂法律,知不知道害怕?。∥艺娴牟荒芾斫?,他們還那么小,那么小就犯罪了。

一直聽下去,才知道,兩個被告一個沒讀過書,一個只是讀了小學,可以說他們幾乎沒受到過教育,怎么會有法律意識呢?他們做的一切,就是逞一時之快,沖動地傷害了他人,沒考慮過后果,可恨又可憐的兩個人。原告提出的這個訴訟,是索賠的,一聽,這醫(yī)藥費就差不多10萬了,還有其他呢,原告沒有了一個腎,怎么賠呢,失去的工作,怎么賠。以后呢?怎么辦?看被告的樣子,他們的家境可能也不是很好,他們怎么賠?打工仔一個,要打多久才有那么多錢賠,天啊,自己闖出的禍只能自己承擔了。我們那天聽,還沒有具體的結果,要是他們賠不了,是不是要坐牢?坐多久?

一個人,是應該有法律意識的,不要你記得,只要你知道,不要知法犯法就行了,要在法律的范圍內(nèi)做事,自覺守法。那兩個被告,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法律意識可說全無,他們做事只能是怎么想就怎么做,不計后果不理法律。

近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頻率越來越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人不懂法或者法制觀念淡薄。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也是作為一名合格的高校學生的起碼條件。這個學期我們開了“法律基礎”這門課程,通過學習,可以分清什么是合法行為,什么是違法行為,什么是法律允許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能夠提高法律意識,以法律己。同時,通過學習,懂得如何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自身權益首都非法侵害時,就不會手足無措,就可以依法請求有關國家機關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旁聽庭審的心得體會精選篇4

10月16日,我參加了由國資委、交運集團、巴南區(qū)法院聯(lián)合組織的20__年度法治理論知識學習考試集中抽考領導干部旁聽法庭審判活動,整個庭審氛圍莊嚴和諧、庭審程序嚴謹有序,庭審方式公開透明,讓我心生對法官的敬畏,對法律更加敬畏,更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領導干部知法、學法、懂法、守法、護法的重要性,明白了在以后的工作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guī)辦事。

上午10時庭審開始,由書記員宣布法庭紀律,更給莊嚴的法庭添加了一些神圣的味道。陸續(xù)進入法庭的審判員、審判長等、身穿整潔的黑色西服、佩戴著神圣的國徽,給法庭又增加了一份威嚴,不容藐視、不容褻瀆,庭審在場的所有人都自覺起立。

案件大概是說原告在工地上發(fā)生事故致骨折,遂向該區(qū)人社局申請工傷認定并得的確認由被告承擔保險責任。被告認為與原告無用工關系,不符合認定條件,進而起訴,請求撤銷該區(qū)人社局工傷認定書。在經(jīng)過原告、被告充分的證據(jù)提交以及質(zhì)證后,最后審判長宣布該區(qū)人社局的工傷認定書合法有效,認定原告受傷情形屬于認定范圍,由被告承擔保險責任。

通過本次法庭庭審旁聽,我對庭審程序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也更加熟悉了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和義務。

1、對庭審的有關程序和過程及庭審紀律和禮儀有了一些了解,懂得了如何出庭,出庭應該做什么,如何做好,注意哪些事項等等。這些雖然是程序性模式的事情,但如果沒有做好,或者做得不到位,也會影響到整個庭審的效率,特別是庭審的紀律和庭審前的準備工作尤為重要,要打有準備的仗。

2、庭審前應認真分析案件材料,對要審理的案件要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作好準備,抓好庭審的重點。在庭審中沒有重點,就沒有頭緒,就不能引導雙方當事人解決爭議。

3、在庭審過程中,要仔細的聆聽雙方當事人的辯論,理解他們的觀點,把握他們的心理,認真分析案情,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公正判案。這也是庭審的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庭審前的好的準備工作只是一種計劃,而庭審的過程才是最關鍵的,而且是動態(tài)的,隨時變化的。我們要在動態(tài)中比較、甄別、分析案件的全過程,判別誰對誰錯,最后得出一個能讓雙方當事人都滿意的公正的審判結果。這個過程也是對雙方當事人和參與庭審的其他人員法制宣傳教育的好時機,這也達到了旁聽庭審的目的。

通過法制宣傳教育,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威嚴與權威性,在實際的工作中,開始思考更多地運用法律手段去解決問題,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守法的公民,同時也要學會用法律依法維護企業(yè)和自己的合法權益?。

旁聽庭審的心得體會精選篇5

20__年11月1日,在我們老師的帶領下,我們?nèi)チ速惡眳^(qū)人民法院進行了觀摩庭審。中午吃完飯,我們兩個班的同學一起坐著公交車就出發(fā)前往法院了,雖然離得比較遠,但是我們還是到的比較早,我們就在外面等了一下時間后經(jīng)過了嚴格的檢查。我們進入了這個神圣又莊嚴的地方,開始了這場具有深刻意義的觀摩庭審。審判法庭的審判區(qū)正面設審判臺,審判臺方右側(cè)設公訴臺,審判臺的正前方是書記員的席位,書記員的席位前是犯罪嫌疑人的席位。原告和被告所在的位置分別在審判臺的兩方,原告在正對審判臺的左方,被告在審判臺的右方。兩個位置都比審判臺略低,旁聽席與審判區(qū)由一條欄桿隔開。

這次觀摩的庭審是一場行政訴訟案件,首先,審判長宣讀了一下法院規(guī)則,宣布正式開庭,確認雙方出庭人員階段,原告通過法定程序宣布了對于被告出庭人員打的出庭異議。但是由于被告的代理人因為特殊原因,不能出庭,所以改為他人出庭,審判長因此駁回了原告的異議,庭審繼續(xù)進行。原告對于此次雙方的糾紛做了一個簡單地陳述。被告對于原告作出的關于原告的建筑對于環(huán)境有污染狀況作出作出的公告違反了正常的法定程序,請求法院進行行政復議 ,緊接著,雙方對于這個問題各自進行了舉證,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異議。法庭進入辯論階段,雙方對于是否按照法定程序進行的公告進行了詳細的辯論。

通過這次觀摩庭審,我認識到了律師的相關情況:律師的辯論發(fā)言應緊緊圍繞著案件爭議焦點和庭審調(diào)查的重點進行,應從事實、證據(jù)、適用法律等不同方面進行分析,闡明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同時必須援引確切的依據(jù)以支持自己的觀點,但決不要反反復復重復自己的論點,因為重復很可能會使法官感到厭煩,而且浪費了庭審的時間。辯論發(fā)言要切中要害,具有針對性,論證要準確,反駁要有力,觀點要鮮明,邏輯要嚴密。

我覺得這次庭審實踐活動十分有意義。作為一個學法律的學生、未來的法務工作者多參與類似的活動十分有必要。審判觀摩也是學生旁聽法庭真實案件的審理,能使學生親身體會到法庭的威嚴,感受庭審各階段的進程,加深對實體法和對程序法的'把握?,F(xiàn)階段我們主要是學習理論知識,參加實踐活動是對課堂教育的延續(xù)。從法學本身來看,法學是關于法律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的科學,實踐性是法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再從法學教育的性質(zhì)來看,法學教育特別是法學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標是培養(yǎng)從事法律工作的專門人才,這決定了法學教學的最基本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應該是學生的法律實踐工作能力。所以我建議在課堂教學之外,有必要舉行和開展審判觀摩、辯論技巧、法律診所、司法交流、法律咨詢和案例討論等實踐性法律教學活動。

旁聽庭審的心得體會精選篇6

20__年1月19日,我參加了本院組織的書記員庭審觀摩學習培訓活動。按照安排,我抽到的案件是一起房屋拆遷安置補償糾紛案件,案件審理中,被告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與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了此案。

在案件開庭審理前,我首先根據(jù)案件材料理定自己的庭審提綱,在庭審中,帶著自己的庭審提綱對整個庭審過程觀摩學習,庭審結束自己寫出審理報告。通過庭審觀摩,自己體會都很深,大有收獲?,F(xiàn)就自己對這次庭審能觀摩的學習心得如下:

1、對庭審的有關程序和過程及庭審紀律和禮儀有了一些了解,懂得了如何出庭,出庭應該做什么,如何做好,注意哪些事項等等。這些雖然是程序性模式的事情,但如果沒有做好,或者做得不到位,也會影響到整個庭審的效率,特別是庭審的紀律和庭審前的準備工作尤為重要,要打有準備的仗。

2、庭審前應認真分析案件材料,對要審理的案件要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作好準備,抓好庭審的重點。在庭審中沒有重點,就沒有頭緒,就不能引導雙方當事人解決糾紛。

3、在庭審過程中,要仔細的聆聽雙方當事人的辯論,理解他們的觀點,把握他們的心理,認真分析案情,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公正判案。這也是庭審的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庭審前的好的準備工作只是一種計劃,而庭審的過程才是最關鍵的,而且是動態(tài)的,隨時變化的。我們要在動態(tài)中比較、甄別、分析案件的全過程,判別誰對誰錯,最后得出一個能讓雙方當事人都滿意的公正的.審判結果。這個過程也是對雙方當事人和參與庭審的其他人員法制宣傳教育的好時機,這也達到了庭審的目的。

要做到以上幾點,我們必須努力學習,力求上進。具備一名書記員到法官所應有的基本素質(zhì)和好的修養(yǎng),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必須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zhì)。政治素質(zhì)是進行審判活動的思想觀點、政治立場、及政策水平與素養(yǎng)。政治素質(zhì)是勝任審判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沒有良好的政治修養(yǎng),就會失去工作的方向性和目標性。要做到司法為民、公平公正,勢必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黨的各種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地遵守各項法律法規(guī),努力學習各種先進的思想理論。

二是必須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就是心理修養(yǎng),在司法審判中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的分析案情及審判過程,既要尊重人民賦予的司法權力,又要寓情與人民之中,正確處理好二者,那就要求我們不奢求別人給予,敢于伸張正義,剛正不阿,有大無畏的精神,不為世俗偏見所影響,不為權利、利益所動搖,正確理解和處理法與情理融合的尺度,關注弱勢特殊群體,樹立人民法官的良好的公眾形象。

三是必須具備較好的業(yè)務素質(zhì)。只有具備扎實的法律專業(yè)知識,掌握了好實體法和程序法,對審判理論和實務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在司法審判中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地學習各種先進的審判理論和掌握各種審判技能,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增強自己的工作業(yè)務能力。

旁聽庭審的心得體會精選篇7

在電視大學學習法律專業(yè)已經(jīng)兩年了,雖然沒有全日制學校學習的那么細致,但是,還是受益匪淺的。特別是在我們今年的社會實踐--模擬法庭上,我榮幸地被臨時“任命”為“審判員”,真是開心極了。根據(jù)電大對法學本科畢業(yè)生法律實踐的要求,我們20__屆法學本科班十八位同學在陳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們于20__年4月26日晚7點30分在福安電大的教室里舉辦了模擬法庭的實踐活動。這次我們模擬法庭的案件是這樣的:“陸一系公交車司機,20__年3月5日,因乘客張二上車后始終站在車門附近影響了其他乘客上車,陸一與張二發(fā)生爭執(zhí),張二在爭執(zhí)中揮拳毆打正在駕駛的陸一,擊中陸一的臉部。陸一被打后,置行使中的車輛于不顧,離開駕駛座位,與張二扭打在一起。公交車因無人控制沖出道路,先當場撞死騎自行車的王三,后與出租車相撞,沖毀一段圍墻,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2萬元”。

這次模擬法庭考核前,我們同學和老師也進行了好幾次的彩排,同學們都很認真,并且大家都積極對劇本的內(nèi)容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建議,我們的模擬法庭劇本也在陳老師的指導下反復修改了多次。被選為審判員后,我也感覺壓力很大,也翻找了一些材料。從中我知道了審判員是人民法院審判案件時的法官?!斗ü俜ā返?條給出法官的定義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審判員是指在人民法院審判案件所組成的合議庭中,負責組織審判活動的審判人員。但審判員不是固定的職稱,是為審理某一具體案件而臨時設定的.。設立審判員的根本目的就是完成人民法院的工作職責,審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審判員有兩種:第一種是由同級人大常委會任命的;第二種是由其所在法院院長任命的,又稱助理審判員。

此次模擬法庭考核,學校請來了兩位專業(yè)從事法律工作的老師給我們做專業(yè)點評。在書記員沉穩(wěn)的走向書記員臺,宣讀法庭規(guī)則后,我們的考核就正式開始了。考核開始后我有點緊張,其實大家都有點緊張,不過隨后也都慢慢的也進入了狀態(tài)。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法庭審理過程中,大家都很認真,也都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最后,在審判長宣布由合議庭合議產(chǎn)生的判決書,模擬法庭的庭審就此劃上了句號,這時我才意識到我們不過是在模擬法庭而已,整個模擬法庭的程序合法、執(zhí)法嚴謹,是一次成功的法律實踐活動。而且兩位老師點評時也都給了我們肯定的評價,說我們大家的表現(xiàn)都很老練,整個庭審過程很通順。但是兩位老師也庭審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我們很多的不足,也說了我們審判員的不足,例如我們審判長、審判員在庭審過程中缺少一些交流、詢問時表現(xiàn)的有點刻意,也給了我們很多的意見和建議。

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都有很大的收獲,也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更重要的是在整個審判活動的過程中,同學們對之前學習過的各種法學知識加以靈活運用,并且鞏固了之前學習過的法學理論知識,最重要的是通過此持模擬法庭活動,明確了法律公平公正的精神,更堅定了我們要運用法律手段伸張正義的信念。我深刻的了解到法院庭審時所必需的程序步驟,將實體法第一次運用與實踐中;我同時也熟悉了一些法庭辯論的技巧和訴訟的方法;我們的綜合能力如口才表達能力、應變能力、思維能力、運用綜合知識的能力等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運用法學理論和法律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有句俗話說“可以不用,不可不學”。我想,知識多了,總是有好處的。如果不是來了這個學堂,我也不會有今天的模擬法庭,當然我就當不成“審判員”了!感謝電大給我提供這樣一個學習的平臺,感謝電大給了我另外一種人生的體驗。

旁聽庭審的心得體會精選篇8

4月20日下午,我們法學專業(yè)同學們在古淑惠、葉輝華兩位老師的帶領下,到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一則刑事附帶民事案件進行了旁聽。

案情很簡單,是一個故意傷害案。雖然是共同犯罪,但其他共犯人因早已捉拿歸案并審理終結,故這次庭審的被告人只是其中一個。

其實我覺得,只了解案件概要去聽庭審除了對訴訟程序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外,對于案件本身卻會很迷茫。只記得公訴人的舉證(包括被告人供述和證人證言)指向被告人是糾集人去毆打被害人的主犯,而被告人卻反復辯解說他只是被人叫去撐場面并基本沒有動手打人的小雜兵。他和他的辯護律師只是以其片面之詞訴說其無辜,就是舉不出關鍵證據(jù)。被告人一直在說什么店的老板能出來作證,而主審法官卻對此置之不理?;蛟S是因為法官心里已對該案定性有底,清楚知道被告人是在狡辯??杉词谷绱?,為何連一句“不予采納”都不說。那時候真的有種想向公訴人借該案件卷宗來看看的沖動。也許是受到傳統(tǒng)偵探片的影響吧,總覺得對于案件的定性的決定性關鍵是在證據(jù)與證言形成的相互印證上。

然后,印象最深的還有幾件事。其一是開庭押送被告人進法庭前,被告人的腳應該是被鐵鏈鎖著的吧??赡苡捎谧髯C時會被叫到,似乎被押過來的人不止一個。當那幾個人,幾個腳上帶著鎖鏈的人一起走動時,鎖鏈與鎖鏈,故意傷害罪刑事辯護。鎖鏈與地面摩擦發(fā)出的當當聲,卻讓人毛骨悚然。不知道為什么,那種冰冷的聲音讓我無比厭惡,仿佛被鎖著的不是什么罪犯,而是來自地獄彼方的惡靈。的確,鎖鏈是很好的阻止犯人逃脫的工具。但罪犯也有人權,感覺用此鎖鏈,卻鎖住了他們的尊嚴。

第二件事是在被告人作最后陳述時,向被害人的妻子說了聲對不起。沒想到被害人的妻子此時沖動地大聲喊出“你以為道歉就完事了嗎”這樣一句話?;蛟S用沒想到這個詞不太合適,會沖動地在法庭上喊出這樣一句話也是情理之中,畢竟,這樣一句話,承載的`是一個家庭的重量。看著那位喪夫的女子,腦子里會不由地想到,她與丈夫曾經(jīng)一定有幸福的生活。而這樣甜蜜的日子卻被一場由爭吵引起的毆打傷害致死而永遠逝去。于是,國家司法機關對于這件事的介入,國家刑罰權對這個案件的審判對于挽救,或者說是是補償對被害人家庭的重要性。刑法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眾多法律中的最后一道盾牌,如果在此過程中,國家司法機關不能公正處理,那對于被害人一方無疑是雪上加霜。

最后一個是庭審完畢時,被告人被押著起身離開。而被告人卻笑著對同在旁聽案件的一位中年婦女說了聲“我走了啊”。我不清楚那位婦女和被告人的關系,但被告人的笑容卻讓我很不是滋味。就像他是無罪的,被當庭釋放般。抑或是不想讓他的親人們擔心吧。故意傷害致人死亡,這不是像打翻別人的茶杯那樣小的事,失去的是一條鮮活的人命。即使他不是主犯,或者根本沒有動手砍人,但在如此莊嚴神圣的法庭上,卻完全沒有一絲沉重與后悔,讓人匪夷所思。真的希望這位被告人能在之后的勞動改造中端正思想,重新做人。對于這次庭審,我收獲最大的是對于一些現(xiàn)象的思考。學習法學也快兩年了,卻覺得自己的法律思維還沒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在以后的學習中,我會努力提高自己!

52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