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里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劉備,關(guān)羽,張飛,曹操,諸葛亮。其中,我最喜歡里面的諸葛亮。他知天文、曉地理、識人心,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guān)于《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生活在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文明國度,華夏子孫用他們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多少令人折腰的勝景與巨作。輝煌燦爛的敦煌壁畫,巧壓天工的蘇洲園林;凝聚著人類高度智慧的古長長城使我們流連忘返;然而這只是美麗的大中國的一部分,它也造就了文學的“奇葩”,其中三國演義是我最鐘愛的一朵。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是明代四川人楊慎的詞作,清人毛宗崗將它加進小說《三國演義》,作為卷頭詞。電視劇《三國演義》又以此作為片頭曲的歌詞,使之家喻戶曉。
剛開始讀《三國演義》時,只是囫圇吞棗,只了解三個國家的興衰歷。小說以魏蜀吳三國斗爭為中心,曹劉矛盾為主線,出色描繪了三國時期大規(guī)模的政治軍事斗爭,勾畫出東漢末年到西晉統(tǒng)一的時代風云,寄托著希望國家從_走向統(tǒng)一的理想。再一次細致地閱讀《三國演義》,進一步了解人物和情景。
通過這本書,很多人認為曹操是奸詐之人,但我卻不以為然。這或許有點作者的情感,也或許是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華的人,他愛惜人才,有很高的軍事才能。在幾十年的征戰(zhàn)中占領(lǐng)了長江以北的大面積土地,使少數(shù)民族都臣服于他,是他使晉國成為三國中盛的國家,為后來晉統(tǒng)一天下奠定基礎(chǔ)。
很多人也對曹操的我“寧教天下人負,勿讓天下人負我”這句慷慨激昂的話心存厭惡。但拿破侖不是有一句“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的嘛!人要有理想才有前進的動力。他很重視人才,對人才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自古以來的君王都是靠賢臣幫忙治理天下的,但人才難覓,所以曹操“唯才是舉”不考慮出身只要是有才能的都重用,即使身上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他也不在乎。經(jīng)過一番努力,曹操身邊的謀臣不勝枚舉,曾經(jīng)得罪過他的,他也不計前嫌。
還有曹操的樂觀豁達,這正是我所需要的。赤壁戰(zhàn)敗后,他并沒有愁眉苦臉,而是笑著說“今北方仍有我掌控”,他并沒因此一蹶不振。我們也學過他的好幾首詩,我都很喜歡。
再說另外一個人,此人身長八尺,頭戴綸巾,面如冠玉,手執(zhí)鵝毛羽扇,被劉備“三顧茅廬”請下山之人——諸葛亮。有多少人敬佩他,是他令周瑜發(fā)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但劉備死后,為了輔佐扶不起的阿斗——劉袢,他因過度勞累而死。
諸葛亮也是人,他也有擔驚受怕的時候,人們似乎忽略了空城計里的細節(jié)。在城墻上,木案上清煙縈繞,香燭靜靜的燃著,輕輕搖羽扇顯得自信從容,殊不知也遮掩著孔明流著虛汗的臉,額頭的隱隱汗珠,城門口揮舞著掃帚軍士的荒亂,他司馬懿也沒注意到,如果換作曹操,諸葛亮這次就難光一劫。
因為諸葛亮幫助劉備橫插一手,中原大地才會征戰(zhàn)多年,民不聊生,他們可否顧及百姓感受,最后也落了個不好的下場。如果他幫助有實力的一方統(tǒng)一天下,那就會國泰民安。
寒假中,我讀了一本名著《三國演義》,作者是羅貫中。三國演義為中國歷史演義小說的經(jīng)典之作,通過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錯綜復(fù)雜的政治和軍事爭斗、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演繹了三國時期各種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zhuǎn)化。
這本書中有生動有趣的故事。其中劉、關(guān)、張的桃園結(jié)義,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草船計箭。”還有“借東風”、“空城計”等等,這些故事不但流傳民間,還一直是戲劇題材的重要來源,數(shù)百年來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桃園三結(jié)義”。主要內(nèi)容是:當時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叫張角,一名叫張寶,一名叫張梁。此時瘟疫流行,張角散施符水,為人治病,自稱“大賢良師”。后來追隨張角的人越來越多。張角和兩個弟弟私自創(chuàng)造黃旗,趁亂奪取天下。一時間,四五十萬百姓跟張角造反。靈帝知道后,便招幕義兵。榜文貼出后,引出一位英雄,劉備,字玄德。幼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以販賣草鞋、編織草席為業(yè)。后來又遇到張飛和關(guān)羽,他們?nèi)硕际莵硗侗?。三人共同說出了志向,張飛便說,他莊后有一片桃園,花開正盛,明天我們?nèi)@中祭告天地。三人結(jié)為兄弟,協(xié)力同心,共圖大事。三人齊聲說好。三人結(jié)為兄弟后,帶著人馬武器。投奔太守劉焉……
這段故事中還告訴我們,答應(yīng)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像張飛一樣,劉備和關(guān)羽去辦事。劉備給張飛下戒酒令,可張飛還喝酒。敵人來偷襲,張飛喝醉了,丟了徐州。
這本書中,我還喜歡諸葛亮的草船借箭。書中講到周瑜借曹操之手殺了蔡瑁和張允后,十分得意。魯肅剛到諸葛亮的住處,諸葛亮便說,曹操中了都督的計。殺了蔡瑁和張允,江東至此無患了。魯肅聽了暗暗吃驚,回去見了周瑜,把諸葛亮的話告訴了他。周瑜很吃驚,諸葛亮料事如神,將來必為東吳心腹大患,這個人不能留。魯肅很忠厚,勸他不要殺他。怕曹操恥笑。周瑜便說自有妙計。第二天,周瑜請諸葛亮來談事,馬上要和曹軍進行水戰(zhàn),請問先生,哪種兵器更合適。諸葛亮回答道:“自然是弓箭?!敝荑ゑR上就說,“正合我意,不過我軍中缺箭,煩請先生在十日之內(nèi)造10萬支箭。這是公事,望先生不要推托。”諸葛亮便說道,“十天太長了,我保證在三天之內(nèi)造出10萬支箭?!敝T葛亮料事如神,知道這幾天,江面會起霧,借曹操之手得到10萬支箭……
《三國演義》這本書的確好看,我建議大家都去讀一讀。(王瑾)
《三國演義》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一朵耀眼的奇葩,它不僅向讀者展示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建立中一個個生動的故事,還向我們揭露了一個為人處世必須有的道理——面對一切事物都要冷靜面對,結(jié)合實際情況分析而不能盲目處理。
小皇帝面對內(nèi)憂外患手足無措,慌亂之中竟然招董卓進京護駕,這就是病急亂投醫(yī),缺乏理性的思考才鑄成大錯。在官渡之戰(zhàn)中曹操軍中糧草已盡,但他并沒有自荒陣腳,而是理性地聽取許攸的建議火燒烏巢,為勝利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劉關(guān)張三兄弟面對事情則不夠冷靜,先是關(guān)羽盲目自大而敗走麥城,再是張飛報仇心切被部下陷害,最后又有劉備氣急敗壞而被陸遜火燒連營,這都是盲目的結(jié)果。五虎大將中的黃忠也是如此,只因劉備的一句“小將將以取代老將”就帶幾輕騎去先鋒營請戰(zhàn),結(jié)果被吳將弓箭所害。馬超攻打曹操時也缺乏思考,先是報殺父之仇心切,不料放跑了曹操,又是中了曹操的離間計羽叔父韓遂反目成仇,伐曹以失敗告終。
相反,趙云則是理性分析的代表人物,在新野他為詐敗引曹軍深入而用草藥抹臉,營造出自己面黃肌瘦的模樣。長坂坡,甘夫人死后他防止曹軍找到夫人尸骨而推土墻去埋枯井。他從荊州帶兵去益州支援劉備,從白帝城引兵就大敗的劉備,可以說劉備文有諸葛武有趙云,沒有趙云的沉著冷靜就沒有劉備的輝煌今天。
因此,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應(yīng)該冷靜理性地思考,根據(jù)客觀事實做出正確的選擇。
讀了《三國演義》后,我懂得了一個歷史規(guī)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認識了三國時代群雄割據(jù)互相殘殺的歷史背景,令人驚心動魄。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先有董卓、袁術(shù)稱帝后都失敗。此時,曹操袁紹兩雄崛起。但于200年官渡之戰(zhàn)曹操大敗袁紹。曹操平定北方后,南下欲一統(tǒng)河山,此時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孔明出山,又于孫權(quán)聯(lián)手,以周瑜之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于是三國鼎立的之勢逐漸形成。繼而劉備又用龐統(tǒng)之計奪取西南五十余州,與東吳達成聯(lián)盟,后因關(guān)羽失荊州被孫家斬首,張飛遇害。劉備冒然絕定討伐東吳被陸遜火燒連營八百里,逃亡白帝城故世。諸葛亮受先主之托南征北戰(zhàn),七擒孟獲,七出祁山終未成功,病逝五丈原。263年蜀國劉禪因荒廢政事終止滅國。265年司馬氏專政,廢曹家,自稱帝,改國號為晉,司馬炎即晉武帝。蜀國已滅,吳國可謂唇亡齒寒,280年降孫皓,三國遂一統(tǒng)歸晉。
讀了這本書我欣賞關(guān)羽的勇敢。他降漢不降曹、千里走單騎、五關(guān)斬六將、,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后又刮骨療毒他的英雄氣概震撼了我我要學習他的勇敢不拍困難的精神,在我日常生活中如果面對困難就會退縮,而不像我們心目中的大英雄關(guān)于那樣勇往直前對困難毫不畏懼,只有像這樣才能成為像關(guān)羽那樣的人人崇拜的大英雄!
當然我也很欣賞智慧的化身諸葛亮。在我們的眼中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他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雖然他足智多謀,對蜀國忠貞不二,但因最后積勞成疾,病死在五丈原軍中留下了千古遺憾。在我們的現(xiàn)在的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學習諸葛亮的聰明機智,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困難,我們不要去蠻干,一定要想好辦法巧妙地解決問題。我們還要學習諸葛亮的忠誠,在現(xiàn)在無論你答應(yīng)別人什么條件都應(yīng)該中與對方,不要不信守諾言背叛對方。
這天,懷著激動的情緒,我又一次翻開了我國的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從《三國演義》里,我們能夠看到那一幕幕精彩好戲:劉關(guān)張結(jié)義、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三氣周瑜、火燒赤壁、空城計……這些好戲讓我留連忘返,直呼過癮!
每一出戲都有精彩的主角,每一個主角都有獨特的性格。比如: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劉備的愛民如子,曹操的敢作敢為,司馬懿的陰險狡詐,趙云的英勇善戰(zhàn),張飛的粗中有細,關(guān)羽的忠勇,魯肅的敦厚等等。每一個人物的性格都被羅貫中刻畫得淋漓盡致,如同一幅幅動人的畫卷,令人讀后贊嘆不已!
而這天,我要著重說一下曹操和劉備。曹操和劉備,一個是將相之首,一個是漢室之后,但結(jié)局卻大不相同。
曹操心胸狹窄,甚至于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這樣的話,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他的多疑。而正是他多疑又心胸狹窄,從而導致一個個名士之死:楊修是他肚里的蛔蟲,偶爾跟他開點小玩笑,結(jié)果卻被他殺死了;華佗好心為他剖顱治病,卻被他起疑心殺死了……這一個個充滿鮮血的故事讓將士們又驚又怕,不能不說是導致魏國衰敗的一個原因。
反觀劉備,論才智,他沒有曹操聰明;論謀略,他沒有曹操出色;論武功,他也沒有曹操高強。但他心胸寬廣!三請諸葛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還有,他在長沙誠懇接收降將黃忠,從刀下救下魏延的命等等,這一個個充滿仁義的故事讓將士們又驚又喜,不能不說是蜀國從弱小一步步走向強盛的一個原因。
如果,曹操擁有劉備的胸懷,那么三國的故事是不是會不一樣呢?
《三國演義》真不愧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每讀一遍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想。從曹操和劉備的身上,我們又能想到哪些呢?
在生活中,不好為了得到一點小便宜而沾沾自喜,目光短淺;在學習中,不好為了取得一點成績而驕傲自滿,裹足不前;在與人相處方面,不好為了一點點小事就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在班級內(nèi)部,不好為了沒選上干部而心懷不滿,從此孤立自己。
法國偉大的作家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我國的俗話也說過“宰相肚里能撐船”。讓我們一齊發(fā)奮,做一個心靈比海洋更遼闊、比天空更高遠的“船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