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對于一個十幾歲的中學生來說,想讀懂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里面有很多內容也是晦澀難懂,并且夾雜著很多時代背景。下面給家分享一些關于《圍城》讀書心得體會,方便大家學習。
《圍城》的直接時代背景是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國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時期。但要理解《圍城》,必須追溯到近代特別是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在帝國主義列強大炮軍艦之下,被迫地、卻歷史性地開始了與世界的接觸,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與西方文明開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鋒、碰撞、沖突以至交匯、融合。這種文化現象在一大批留學生——錢鍾書正是他們中的一員——的身上具體地、活生生地體現出來,因而具有值得解剖的典型意義。
作為一個學貫中西的大學者,錢鍾書幾乎必然地要從文化上來認識“圍城”的精神困境,從而產生深刻的孤獨感和荒誕感,在全書的結束部分,方鴻漸在經歷了教育、愛情、事業(yè)和家庭(婚姻)的失敗后,這樣感嘆:在小鄉(xiāng)鎮(zhèn)時,他怕人家傾軋,到了大都市,他又恨人家冷淡,倒覺得傾軋還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就是條微生蟲,也沾沾自喜,希望有人擱它在顯微鏡下放大了看的。擁擠里的孤寂,熱鬧里的凄涼,使他像許多住在這孤島上的人,心靈也仿佛一個無湊畔的孤島。
這里已經明顯地引入了存在主義哲學的人生感嘆。但這種文化困境、精神困境,卻是發(fā)生在衰微積弱的老大中國與近現代資本主義文明的劇烈沖突中的,于是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幅令人深省的畫面:經過一家外國面包店,廚窗里電燈雪亮,照耀各式糕點。窗外站一個短衣襤褸的老頭子,目不轉睛地看窗里的東西,臂上挽個籃,盛著粗拙的泥娃娃和蠟紙粘的風轉。
還有全書結尾處那只的祖?zhèn)骼乡?,方鴻漸的爸爸作為結婚禮物送給兒子兒媳的寶貝鐘,每小時“只慢7分鐘”的“很準”的鐘,這會兒已經慢了5個鐘頭的鐘: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于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有些西方批評家說《圍城》寫了西方文化影響下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危機,也有中國批評家說表現了西方現代文明在中國的失敗,從而證明了資本主義文明不救中國的主題。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錢鍾書似乎并不是采取非此即彼的立場,他更著力于嘲諷偽文化人的可笑、可憐和可恥,更多地是要寫出中西文化沖突中的尷尬、窘迫和困境。而從更廣闊的文化意義上來體認,《圍城》更主要的是寫“圍城”困境,其藝術概括和思想意蘊超出了狹隘的個人經驗、民族的界限和時代的分野,體現了作者對整個現代文明、現代人生的深入思考,也凝結著作者對整個人類存在的基本狀況和人類的基本根性的歷史反思。
文人讀,文人寫,寫文人。
“婚姻是圍城”只是婚姻失敗者困頓不堪后的無力呻吟,從始至終,都是自己作繭自縛。方鴻漸想要擺脫現狀卻又無力擺脫的困境是自食后果,可憐卻又理所當然。如趙辛楣所說,“你不討厭,卻也毫無用處”,方鴻漸不壞,只是個無用的“好人”,而如今,多的是,無用的“好人”。不會對社會有什么危害,卻也談不上什么用處,是人口統(tǒng)計時里的一個平淡無奇的數字。
縱觀方鴻漸這一生,毫無意思,白活了一遭,可若是從來一次,只怕還是同樣的結局,同樣的可有可無。知道自己一無是處,想要從圍墻上找到一個缺口逃出去,卻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尚在留學時,不知生活艱辛,悠閑度日;輾轉多個校區(qū),不求甚解;畢業(yè)在即,肚中的墨水卻不及章魚的十分之一,買了個文憑,騙騙家人,美其名曰安家中人心。留學伊始,他的犬儒主義性格便已初現端倪,而往后的故事更是讓他把“犬儒主義”的帽子戴牢了。毫無志向可言,毫無生活目標,隨遇而安是他標準的生活方式,唯一可貴的是赤子之心尚未丟失。這赤子之心令他不似李梅亭一流那般令人嫌惡,卻也讓他與這社會格格不入。 一生糊涂,糊涂一生,如此形容他也是不為過的??粗康暮康厣?,糊涂地工作,卻未曾想他能如此的糊涂地結婚。一步步地掉進孫嘉柔挖好的坑里,雖有著辛楣的提醒,卻還是不可阻擋的掉了進去。生活早已是困頓不堪,而這婚姻則更是讓他將自己圍困,難以逃離出來了。孫柔嘉是馭夫的好手,卻也只是半吊子,只是將丈夫綁在身邊,卻未能得到他的愛,還令他成了一座孤島,荒蕪的孤島。這婚姻徹底地使方鴻漸被圍在城中心,只他一個,朋友,家人都在城的那一頭。
書中女性形象的刻畫也是入木三分,精彩所在。蘇小姐高傲卻又市儈,耍得一手好心機,而到頭來確是,落得一片白茫茫真干凈。唐小姐得到了作者的偏愛,活潑通透,不是計算人心的小聰明,是女性在生活中少有的大智慧,最喜她的這樣一句話:“女人不傻絕不因為男人浪費擺闊而對他有好印象——可是,你放心,女人全是傻的,恰好是男人期望的那樣,不多不少”這樣的一番話,通透而留有余地,是蘇小姐與孫小姐這樣的富有小聰明的女人說不出來的。汪太太,一張紅唇,十指蘭蔻,極具風情,頗為干練,也是個聰明的女子,有著蘇小姐的神韻,卻無蘇小姐的家世。嫁了個大自己二十來歲的丈夫,生活寂寞,玩弄男子于股掌,厭倦了如斯生活,借著辛楣撕破臉皮,破罐破摔。范小姐確實不足一提,庸庸婦人,搬弄口舌,耍弄小聰明,虛榮是她。而孫小姐的”千方百計“的用錯了人,告誡女人要先千方百計的選對人,再千方百計的嫁給他。本是可憐人,不受家中重視,一切都得依靠自己去爭取,不爭不搶,不耍弄心機,一切就都不屬于自己,這是生活教給孫嘉柔的。有哪個女子不想躲在父母親的懷中撒嬌,不爭不搶,優(yōu)雅度日;有哪一個女子喜歡整日算計,不想在丈夫的懷里調笑,只是生活所迫,迫不得已。其實說什么生活使然,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境罷了,又有多少如孫小姐一般境地的人,單純無二,笑待生活呢。如唐小姐一般通透的妙人兒已是不多,給了方鴻漸確實可惜了,作者好手筆。
妙語連珠,確實不假。書中的比喻帶有著的濃濃的諷刺意味,隔著書頁,也是能聞到的。最愛他的比喻,巧妙而深入人心,那些不可言喻只可意會的東西都讓他寫進了心底,又像是文人之間的無傷大雅的玩笑。
《圍城》這本書我讀了很多遍,這次讀完以后,對這本書又有了些新的認識。
有的報道說,方鴻漸就是作者的化身,甚至有的人還懷疑作者的博士單位是否也是虛構的。但無論如何,方鴻漸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形象這句話是無容置疑的。但正因為他是知識分子,而且是那種帶著玩世的態(tài)度處世又有點良心的知識分子,才構成了他一生的第一圈“圍城”。他希望做個大人物,這樣的性格,似乎就決定了他的一生。
方鴻漸的第二圈“圍”就是給他帶來多災多難的假學位。方鴻漸到底是個知識分子,在買假之前,他也問問良心,他為自己起了最好的籍口:“父親是科舉中人,要看報條,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據?!币运约旱目跉?,就是“說了謊話,還要講良心?!闭f謊就說謊嘛,講了良心這謊話就變得不倫不類了。既然講良心,就干脆別買學位了。既然都不講良心了,就干脆把學位發(fā)揚光大吧害得自己當個副教授忍氣吞聲的,兩頭不著岸。
方鴻漸一生的第三圈“圍城”,我想沒有人會反對,是他在處理感情問題時候的玩世態(tài)度。也許從第—,圈“圍城”建立時,就決定了會有第二圈圍城,就決定了會有第三圈圍城了。在那個到處是“小人物”的時代,做個大人物并不是每個人都有能耐的??墒撬€是希望做個大人物,買時,希望自己能夠使家翁感覺光耀門楣;買了,又覺得有損道德。
世道的艱險,可是并沒有好好地去接納它。他們嘗試去改變,就好像方鴻漸想知道韓學愈的真?zhèn)?,以此找回自己的公道一樣。熟不知道,人家早就設定了陷阱等他踩進去。
或許《圍城》的文學價值也正在此。它寫出了人們不愿意正視的,真實的社會環(huán)境。
很早就聽過《圍城》,一直都沒有看過,現在看完了,感觸頗深。翻完合上書時覺得結局像是還沒完全揭露出來似的,意猶未盡。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句一直是視為經典的語句“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書中方鴻漸與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的感情糾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言亦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計的孫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后自食婚姻苦果。這座感情圍城,曾經令方鴻漸向往,之后又無奈于城中的無聊。而在三閭大學著實是一座事業(yè)的圍城,這里面充斥著爾虞我詐、明爭暗斗,時刻讓人感到壓抑,令本性善良卻怯懦的方鴻漸不堪忍受,但當他離開那里,面對的卻是一個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責任,事業(yè)的衰敗,多層混雜的社會大圍城之中,讓他更加覺得無所適從,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只無情的大手掌控著。本就無材的方鴻漸也只會牢牢地屈服于這只手,逆來順受的承受朋友的施舍,義無反顧得踏入愛情陷阱,事業(yè)低谷。整本書中,除了他對唐小姐的追求尚顯出些他試圖征服命運的思想外,其余的,指示方鴻漸徒勞的思想斗爭和軟弱的行為罷了。所以也就有了如此悲涼的結局。
里面對人物的刻畫細致生動,出現的每個主要角色都有明顯的人性弱點。例如:看似頗有學識但品行放蕩為人自私小氣的李梅亭;學歷頗高修養(yǎng)似乎不錯的大家閨秀蘇文紈,最后也沒擺脫婚后顯露出的庸俗;外形木訥老實但內心陰險、唯利是圖的假洋博士韓學愈;道貌岸然老奸巨滑的三閭大學校長高松年。就是最大的主角方鴻漸也難逃被貶低的“噩運”,他就像趙辛楣所說的,他并不讓人討厭,只是全無用處。他抱有著那個時代所謂的知識青年所具有的正義感,盡管這正直常在諸多生活瑣事所迫下屈服。也正因為這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的正直,他在現實生活中處處碰壁,處處受到冷遇,無論是三閭大學,還是報館,他混得甚至還沒有他的夫人好。而且作者把人性的虛榮諷刺得淋漓盡致。對于大學教授,他們借著兵災來吹噓:汪處厚得意地宣揚他南京的房子;陸子瀟流露出戰(zhàn)前有兩三個女人搶著嫁他;李梅亭在上海補筑洋房;方鴻漸也把故鄉(xiāng)老宅放大了好幾倍……“日本人燒了許多空中樓閣的房子,占領了許多烏托邦的產業(yè),破壞了許多單相思的姻緣”。對于方鴻漸的兩個弟媳,則是開了自己嫁裝的虛賬,調查孫柔嘉的陪嫁。人物形象是那么鮮明。
《圍城》從“圍城”這個比喻開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類的“圍城”困境: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換,其間交織著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zhí)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皣恰崩Ь掣嬖V我們人生追求的結果很可能是虛妄的,這看起來好像很有點悲觀,但骨子里卻是個嚴肅的追求,熱忱深埋在冷靜之下,一如錢鐘書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終極理想、終極目的的虛妄,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過程不再僅僅成為一種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義得以被認識和承認,使我們明白追求與希望的無止境而義無反顧,不再墮入虛無。
當我讀完全文后,感到意猶未盡,故事戛然而止了。是啊,一切就這樣都“結束”了嗎?對于主人公的故事,對于整個《圍城》,讓人去細細地思索、靜靜地品味、慢慢地鑒賞。全文最后一句話:“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于一切語言、一切啼笑?!边@種時間上的巧合不正是反映了世事的蒼涼與變遷嗎?
依然是那句充滿哲理的話“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被圍困的城堡有很多種解釋,或許是封建禮教,或許是愛情,那些城里城外的人便是一些熱血沸騰,想改變命運,依然尋找成功途徑的人。愿我們能好好的把握好、珍惜好今天的生活,這樣我們的生活會更快樂更美好的。
早就知道《圍城》是一部現代文學經典小說,說的是有關男女婚姻的事,書中最經典的就是那句“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里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第一次了解《圍城》,知道有這么一本書,知道中國文學史上有位叫錢鐘書的作家,是大哥推薦了錢鐘書的《圍城》,其他的就不怎么記得了。不知那時是因為什么原因竟然未讀?,F在想來真是可惜啊!說到錢鐘書,我覺得有點對不起他老人家,因為我一直把他和錢學森搞混淆?,F在想起來覺得當時是多么的幼稚和無知,一位是當代著名的學者,作家,而一位是”導彈之父“,著名科學家。
我一向不太喜歡讀長篇小說,這也許跟我的性格有關系,總覺得太長了,沒耐心看下去,平時也只看些短篇或微型小說。這可能與我經常喜歡寫些東西有關,我寫的最多的莫過于一些心情雜文了。我想當初,如果多看些書,尤其是那些經典名著,那時我的作文修為可能更高一些。我一直不看長篇小說,直到這個暑假,恰好妹妹從學校帶了本《圍城》,我空閑之余就拜讀起幾年前本該早就讀了的《圍城》,并一口氣讀完了。
其實上網的時候,曾看過《圍城》,那時也只是在上網時斷斷續(xù)續(xù)讀過,不過不知怎么,也不知為什么,后來就沒有讀下去,所以直到這個暑假我不算真正讀過一部小說。盡管以前也曾翻閱過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如梭的《懺悔錄》、錢鐘書的《圍城》,但我以為這個暑假所讀的《圍城》,才是我真正意義上讀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圍城》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相關文章:
★ 圍城
★ 讀書心得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