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通常是情與欲的對照,愛情由情愛和性愛兩個部分組成,情愛是愛情的靈魂,性愛是愛情的附加屬性,并不是必要存在的,情愛才是愛情的根本與核心。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有關讀寶黛愛情的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面厴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姣喘微微。閑靜如姣花照水,行動如若柳扶風。心較比甘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總虛化?一個妄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起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紅樓夢》里,第三十六回《識分定情悟梨香院》是非常重要的一回,在我看來,它簡直就是賈寶玉感情的分水嶺,使他的感情從“與生俱來的一段癡病”變成了有過生命體驗與深刻思考的選擇。至此,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關系也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小兒女的慪氣斗嘴一下子上升到生命的相互欣賞與依戀。
《紅樓夢》里有那么多出色的女子,不少都和賈寶玉毫無感情糾葛,但是她們都是賈寶玉喜歡的女子,牽動了賈寶玉對于生活的柔情,可見這并非是一部以愛情為主題的書。我覺得《紅樓夢》真正想表述的是對于生命的感慨,對于生命之美之虛幻的感慨。
賈寶玉一生下來就有著強烈的悲劇意識,在溫香軟玉的包裹中,他又依戀又彷徨,因依戀而更彷徨,因彷徨而更依戀,他知道生命的本質是必然消逝。知道這世上種種最后都必然成空,所以當命運使你身陷幸福,其實就是將你陷入沒頂,在它釜底抽薪之際,要怎樣的靈魂才能承受?
一開始寶玉的人生理想是在女孩子里混,混一天算一天,女孩子是最美好的事物,有著最純潔的特性,每當賈寶玉挨打的時候,他總是“姐姐妹妹”的亂喊,他覺著這名字便抵得過痛。皮肉之苦以此化解,人生的大悲傷也是如此,只要能和姐姐妹妹們在一起,他就能忘記時光的流逝,死亡的逼近,他的夢想是讓死亡成為一個不速之客,拜訪他的'那一瞬,他依然身處于女子們的溫柔馥郁之中,他還發(fā)狠說,那一刻之后就讓他徹底消失吧,化成飛灰――飛灰還不好,還有形有跡、有知有識,不如化成一股輕煙,風一吹也就散了。
對于生命的大孤獨,賈寶玉是生而知之,他第一個對策是靠女孩子的好來忘卻,他希望所有的好女子都能團結在自己身邊。有一回他看襲人的表妹好,就想怎么也得把她弄到園子里才好,被襲人一通搶白之后,雖然絕了向外發(fā)展的念頭,在園子內部,卻依然是“看每一朵花開,看每一個女孩”,四處討好,樣樣操心,不但落下“無事忙”的名聲,還讓顰兒也生氣,寶兒也多心,還害得金釧跳井,自身被笞,他的第一策略就此山窮水盡。
一份生命怎么可能承載這么多的愛,不管我們怎么為賈寶玉辯護,也不得不承認,他的策略里仍有幾份富家公子的任性,不懂得生命與生命是相互成全的,是付出與收獲相輔相成的,一對一時才能夠傾注全力,得到一個最飽滿的結果。
賈寶玉的“博愛”精神是佛家所說的“所指”,非得血淋淋地砍掉了,才能得到“能指”,對于他來說,命運如一個過于嚴厲的老師,在給了他一個教訓之后,才會告訴他真理。在賈寶玉犯下一系列錯誤之后,他終于遇到了一個感情范本,只是重要的事件多半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發(fā)生,當賈寶玉因與金釧逗趣反落得沒趣的那個下午,當他隔著花蔭看見那個單薄的女子苦苦畫“薔”時,他并不知道這一刻對自己意味著什么。
謎底在數日后揭曉,這中間賈寶玉已經首先被他老爹飽揍一頓,只是政老爹的皮鞭似乎并沒對這個不孝之子發(fā)生什么作用,像賈寶玉這樣的天才,能給他啟悟的總是那些最天然純粹的事物。
然而挨了一頓打之后賈寶玉的心情怎么著也不會好,百無聊賴中就想去聽一出《牡丹亭》還就想聽齡官的,可是就有不買帳的,齡官不但聲稱“嗓子啞了”,不肯唱,還站起來躲避,賈寶玉從來沒被人這樣厭棄過,他突然發(fā)現并不是每個女孩都愿意拿感情來葬自己,向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他又難堪又詫異,他不知道這是為什么。
兩段迷惑是一個謎底,而這個謎底是如此動人,這個無依無靠的女孩愛上了賈府里的公子,愛得深沉絕望,他不在身邊的時候,他的名字就是她唯一的鑰匙,一筆一劃寫出來就是豁然開啟,她從這里走進他心中,可是同樣是寄人籬下的他能給她什么天長地久的承諾?她是一個戲子,是愛情使她勇敢,別扭著,使著小性子,可那都是愛而不能得的焦躁與不安,因為她想用眼淚葬的那個人不能給她這個資格,這樣強烈的感情,怎能不使賈寶玉相形見絀?
這一刻,他終于明白,這一輩子,不能指望所有的人都陪著你,更不能指望所有的人都用眼淚葬你,只能夠期待一個生命來與你的生命對照,“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只要有一雙眼睛看到過你的靈魂你的人生,即便終有一天灰飛煙滅,你的這一生也就真實地存在過了。
這雙眼睛屬于林黛玉,魯迅說《紅樓夢》,華林之中,遍布悲涼之氣,呼吸感知于其間者,惟有寶玉一人。在我看來,卻不盡如此,可以這么說,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不是緣定三生,不是木石前盟,這些不過是作者的修辭,他們的感情是建立在對于生命之美的共同感知與不舍上的的,他們不關心塵世的經濟學問,仕途前程,他們永遠直接地逼向生命的本真,去為所有美好的生命扼腕可惜。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殘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當這些句子一字不落地吹進林黛玉耳中時,她心醉神癡,眼中落淚,她的靈魂不期然與賈寶玉的靈魂到了一處,而等到她隨口念出那首葬花吟,感慨生命的奢華與殘忍時,竟能讓賈寶玉意亂情迷,慟倒在山坡上,他們這一刻的相通,不只是一對戀人的相通,而是兩個有著共同的生命哲學的人的相通,這其實是寶黛愛情的真正主旋律。
以往官方紅學認為寶黛都是封建社會里的叛逆人物,他們之間的自由戀愛并不容于當時的封建社會,因此才被封建制度的維護者們所扼殺。這樣的觀點宛如他們所批判的八股文一樣,空泛籠統(tǒng),毫無新意,按這樣的說法,封建社會里無論什么樣的愛情悲劇都可以用這個公式往上套。實際上所謂封建社會不允許自由戀愛,也只是遵從父母之命,體現的是對父母的孝道,因此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做法,并不是有法律規(guī)定不允許自由戀愛。換句話說,如果自己家的孩子看上哪家的姑娘了,和父母說明,只要父母同意,走一下“三媒六證”的手續(xù),這家的姑娘就可以娶進門了。在《紅樓夢》里薛蟠和夏金桂就是這樣的例子。兩人并不是包辦婚姻,薛蟠在外出貿易時遇到夏金桂,兩人私定終身,薛蟠回家就像母親薛姨媽求娶夏金桂。薛姨媽本來不同意這門婚事,但耐不住薛蟠的軟磨硬泡,最終還是答應了。所以不管夏金桂過門之后和薛蟠打成什么樣,至少薛蟠還是爭取到了自己想要的婚姻。
所以我們再來看寶黛之間的愛情,不得不說兩人沒走到一起也不能全怪社會。他們倆也都有責任,當然賈寶玉是要負主要責任的。林黛玉是個孤女,沒有家庭可以依靠,也沒有力量去爭取自己的愛情與婚姻。她所能做的也只有緊緊抓住賈寶玉,不讓他對自己有二心。比如她曾視薛寶釵為仇敵,對史湘云也不爽。但后來她發(fā)現無論是薛寶釵還是史湘云都是心地善良之人,和賈寶玉也沒有那層意思,所以她也就和和薛、史兩人和解,成了閨中密友。之后的日子是林黛玉人生中過得最舒服的一段時間,真正是拋開煩惱,無憂無慮。和賈寶玉以及一幫姐妹吃喝玩樂,吟詩填詞,而且又認了薛姨媽當干媽,和薛寶釵成了姐妹,讓她感受到了久違的家庭溫暖。
但林黛玉沒有想到的是對她和賈寶玉的愛情威脅最大的既不是薛寶釵也不是史湘云,而是榮府的高層。只有他們才有權決定誰是寶二奶奶。在這個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還是賈母。賈政和王夫人雖說是賈寶玉的父母,但也得聽老太太的,即使是他們給賈寶玉選個媳婦也要爭得老太太的同意。所以在薛姨媽說要給寶黛說媒時,屋內的婆子也跟著起哄:“姨太太雖是頑話,卻倒也不差呢。到閑了時和老太太一商議,姨太太竟做媒保成這門親事是千妥萬妥的?!毖σ虌尩溃骸拔乙怀鲞@主意,老太太必喜歡的。”不過薛姨媽并沒有去賈母那說媒,因為她畢竟是個外人,對于賈寶玉的終身大事關系到這個家族的未來,因此她在賈母態(tài)度不明之前也不敢貿然去說。
而林黛玉是個女孩家,不可能去主動和賈母說要嫁給賈寶玉,但賈寶玉是可以和賈母去說的,遺憾的是賈寶玉自始至終都沒有主動去爭取。更讓人不解的是賈寶玉甚至沒有和林黛玉正式表白過,只是旁敲側擊地用兩句閑書中的話試探:“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鴛帳,怎舍得疊被鋪床?”林黛玉以為這是在調戲自己,又羞又氣,也沒搭理他。賈寶玉可以說既沒有和林黛玉正式談表白過,更沒有對兩人未來生活的打算。而且他和林黛玉也有點犯相,動不動就大吵一架,很大原因也是由于兩人之間缺乏溝通。雖然是林黛玉無理取鬧的時候多一些,但賈寶玉太不定性,沒有讓林黛玉感覺到安全感也是主要原因。而每次吵架賈寶玉并沒有把林黛玉哄好,只是不停地為自己解釋,但卻沒有給她什么保證,唯一的一個保證就是“你死了我當和尚去?!苯Y果后來真應驗了,但這又有什么意義呢?
當然對于林黛玉來說也有自己的問題,她確實不如薛寶釵懂事。她從來沒有主動去關心過長輩。也可以說除了賈寶玉以外她也沒有關心過任何人。比如對賈政和王夫人夫婦乃至于賈母都從來沒有主動去問候過。她和賈政基本沒有交流,盡管賈政是她的親舅舅。她和王夫人關系更一般。金釧出事后薛寶釵第一時間到王夫人那看望,但林黛玉卻沒露面。如果說林黛玉品性清高,不屑于搭理王夫人,那么賈母是最疼她的外祖母,生活中一直關照她,而在書中我們只看到賈母如何關照林黛玉,卻看不到林黛玉主動去關心賈母。要知道在這個地方,賈母是自己最親近的人,而且年事已高,而林黛玉卻從來不關心這位自己唯一的親人,不得不讓人感到很奇怪。
所以賈母最終選擇薛寶釵而不選林黛玉也是有理由的,正如她所評價薛寶釵時說的那樣,“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有人認為通行本后四十回賈母由一個慈祥的外婆突然變成了“狼外婆”,支持王熙鳳的“掉包計”,間接造成了林黛玉之死是篡改了原作。我倒覺得賈母選擇薛寶釵是合情合理的,賈母對薛寶釵的喜愛從開始貫穿到最后,最終選薛寶釵也并不奇怪。
所以寶黛之間的愛情悲劇盡管有外力的成分,但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的原因。他們既沒有經營好自己的愛情也沒有為自己的愛情去爭取。因此他們的愛情基礎其實是很脆弱的,稍有外力的干擾就變得不堪一擊。而這其中最悲催的還是林黛玉,賈寶玉畢竟還有薛寶釵,但林黛玉除了他就再也裝不下第二個人了,最終也為愛情而死。這樣的女孩也的確很讓人心疼。她的悲劇是也是因為太過癡情,以至于自己情深不壽。其實賈寶玉這個公子哥并不值得她如此付出,她還是自己心理出現了問題,鉆進了牛角尖里出不來。
寶黛兩人是自由戀愛,在當今時代這是很平常的事,但對于兩百多年前的他們來說,是公然違反倫理道德的,是大逆不道的,這也正是寶黛愛情悲劇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他們的愛情不能修成正果是必然的。
不管兩人彼此之間愛得有多深,在當時都是不可能被社會和家庭所允許并認可的,等待他們的只能是分手的悲劇。他們的愛戀已經觸碰了道德的底線與根基,作為名門望族的賈氏家族,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fā)生的。
從這個層面上講,木石前盟成空與寶釵沒有任何關系,即使是寶釵不來賈府,與寶玉成婚的也絕對不會是黛玉,把寶黛這對有情人未能成眷屬的罪名強加到寶釵頭上,實際是不公平的,可謂是千古奇冤。
寶玉黛玉的前生緣,作者是在《紅樓夢》第一回中交待的,說黛玉前世是西方靈河岸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草,寶玉是赤瑕宮的神瑛侍者,因為寶玉天天用甘露灌溉絳珠草,使它延長了歲月。
由于絳珠草得受天地之精華,又得以雨露滋養(yǎng),時間久了,便脫去了草胎木質,修煉成了一個女子,終日游弋于離恨天之外,饑餓時以蜜青果裹腹,口渴時飲灌愁海水為湯。
后來,因為神瑛侍者動了凡心,想到人間去“造歷幻緣”,絳珠(草)仙子便對警幻仙子說,“他既然下世為人,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彼砸恍斜娙讼群竺撎サ饺耸篱g,演繹了這出愛恨交織的紅樓夢。
《紅樓夢》,我也是看了好久,今天看到了九十七回。紅樓夢的結局我也是大概知道的。即使我知道寶玉最后沒和黛玉成親,但是當我今天真正看到這里的時候,我的天啊,我真的好氣呀!為啥就不行?!王熙鳳這王八蛋出的什么狗主意?!什么金玉良緣?!玉的丟了,我覺得不就是上天想成全這兩個人么?非得騙他干啥,寶玉就是想和黛玉在一起,為啥就這難?兩個人真的就是你情我愿,誰離開了誰都不能活,賈母這些人應該知道吧?那你就非得拆散他倆?!非得弄個雙雙都不能活?
看的我真的好煩,而且這不也是毀了寶釵?讓一個她明明知道不喜歡自己的人和她成親。非得這樣?她也知道她只是在成親的時候假裝黛玉,這tmd弄得這3個人都不好過,這些“大人”是智障?什么玩意?作者就不能寫點讀者想看的?你就非得惡心讀者,讓讀者覺得很難過?
難道就只有悲劇很偉大么?作者就是想一次一次的逗讀者么?秦可卿死了,司琪死了,晴雯死了,尤二姐死了,尤三姐死了,元春死了,迎春死了,林黛玉死了,賈母死了,香菱死了,王熙鳳死了,妙玉被拐走,探春遠嫁…是不是好點的人都tm得死?!干脆都死光得了,你還寫這小說干啥?你咋這么能扯呢?死一兩個得了,沒一個有好下場的!就不能寫的美好點么?真的很折磨我這種讀者,真的要不是我看這么長時間了,放下太可惜了,不然,我真的不想看了,你這也太坑了吧?!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清代作家曹雪芹創(chuàng)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金玉緣》《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閑情為脈絡,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刻畫了以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正邪兩賦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劇美。通過家族悲劇、女兒悲劇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劇,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機。
在讀紅樓夢中,我最喜愛的便是林黛玉,林如海之女,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通稱林姑娘。她生得傾城傾國容貌,兼有曠世詩才,是世界文學作品中最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林黛玉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因母親早亡,賈母疼愛,接到賈府撫養(yǎng)教育,與賈母、賈寶玉同住。賈元春省親后,林黛玉入住瀟湘館,在大觀園詩社里別號瀟湘妃子,作詩直抒性靈。林黛玉與賈寶玉青梅竹馬,由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慢慢發(fā)展成愛情。
但讓我最心疼的也是黛玉,因母親過世后來又死了父親,從此常住賈府,林黛玉一個孤女帶著林家的百萬嫁妝住進賈府,卻不料賈府正大光明的私吞林家財產,讓她以為自己在賈府白吃白喝寄人籬下,甚至被下人諷刺她小氣,王夫人面慈心狠極其不喜黛玉,更何況賈府眾人各有算計,黛玉小小年紀感受不到多少溫暖關心,養(yǎng)成了孤標傲世的性格。絳珠還淚的神話賦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詩人氣質,為寶黛愛情注入了奇幻浪漫色彩,同時又定下了悲劇基調。林黛玉是一個才華橫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則是她的寫照。她從小失去雙親,寄居在榮國府,雖然賈母對她疼愛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個性,她常生“寄人籬下”的傷感。她多愁善感,常常為別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傷流淚。正如小說中所描寫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這一點?;ㄩ_花謝本來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卻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歡離合、聚散無常。她為落花嘆息,她把寶玉引為知己,同看《西廂記》,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寶玉身上。她深愛著寶玉,但又感到很難如愿。于是,她因想爭取自己的位置但又多次失敗而顧影自憐,暗泣于無人之處。她的內心世界似難捉摸,但也常常將其顯露于外。若寶玉“得罪”了她,她便生氣,淚水漣漣,甚至為他而生病。表面上這樣,其實內心仍是掛念著他,借口去看他。寶玉一病,她為之而傷心,為之而哭泣。但由于封建禮教道德的約束,她不得表白,不得自已,最終在寶釵出閣之日,賈寶玉、薛寶釵大婚之夜淚盡而逝。
林黛玉最大的性格特點就是其叛逆性,這也是她一直孤苦伶仃,“自矜自重,小心戒備”,“孤高自許,目下無塵”,的原因。
賈寶玉作為榮國府嫡派子孫,他出身不凡,又聰明靈秀,是賈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繼承人。但他認為以男子為中心的貴族社會是那樣虛偽、丑惡和腐朽無能,使他因自己生為男子而感到終身遺憾;另一方面,少女們的純潔美好又使他覺得只有和她們在一起才稱心愜意。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讀四書、五經,但家塾的內容和風氣是那樣的腐朽敗壞,那些循著這個教育路線培養(yǎng)的老爺少爺們是那樣的庸陋可憎,他對于封建教育的一套,在感情上就格格不入。他從小生活在貴族式的大家庭,卻不喜歡讀賈政及私塾老師要求強行學習的“八股”之類的正經書,因為他從內心鄙視和抵觸所謂的功名利祿,卻喜歡作詩作詞,并且他很少接觸做官的父親,畏之如虎,敬而遠之。
他認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鐘于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在這種駭世驚俗的思想指導下,寶玉終日“在內幃廝混”,并鐘愛和憐憫女孩子,鐘愛她們的美麗、純潔、洋溢的生氣、過人的才智,憐憫她們的不幸遭遇,憐憫其將嫁與濁臭的男子,他甚至為自己生有一個男子之身而感到無可挽救的遺憾。在他的生命歷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無疑就是與林黛玉的相愛了。這場戀愛,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為。寶、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戀愛中背離了封建社會的人生之道。他們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后導致了兩人的悲劇結局。
而且賈寶玉只企求過隨心所欲、聽其自然,亦即在大觀園女兒國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對許多少女都多情,喜歡林黛玉,暗慕薛寶釵,欣賞史湘云,尊重襲人、晴雯、紫鵑、麝月,同情平兒、香菱、鴛鴦。賈寶玉生長在少女群中,多所眷愛,即使他的愛并非只是男女之愛,但對黛玉細膩敏感的性格來說,卻是致命的,這也是寶黛愛情悲劇的一個原因。
當時封建禮教對于人們心靈的壓抑與折磨是多么的殘酷,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這些無不捆綁了年青人向往自由公平的腳步,這些腐朽的封建制度,不僅僅是限制了人們的自由,也是對他們精神的束縛,更不用說寶玉和黛玉的自由愛情,他們的愛情和思想在當時可以說是大逆不道的、是不容于世的,所以本來喜歡林黛玉的賈老太太放棄了林黛玉更不用說本就不喜黛玉的王夫人了,寶黛愛情最終悲劇。當某樣東西某種思想第一次出現在社會上時,就像往平靜的水面扔進一塊大石頭,結果激起了大波浪,但有時候這些是不被人們承認接受的,結果可能是抵不過社會的抵制而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