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rèn)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穆斯林的葬禮》是回族女作家霍達(dá)的長篇小說,曾獲第三屆茅盾文學(xué)獎。這一次看時因為看過了電影知道了情節(jié)所以看的比較快。只是感覺三代人的感情交雜,不是那個時代的話可能會是另一種情景。作者給全書設(shè)置了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背景。巧妙地將玉與月作為線索貫穿整部小說,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fā)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nèi)容卻又交錯扭結(jié)的愛情悲劇。玉器梁是一個本本分分的琢玉高手,在他接受制作鄭和下西洋制作時,不是為了錢,而是因為鄭和也是回民,看出了他的愛族精神。而徒弟韓子奇是個有抱負(fù)的人他在看到別人用自己的勞動賺的很大差額的時候,能夠下定決心一爭高下。同時是一個有仇必報的人,在自己的努力下為師父為自己報了仇。
其實我對于回民并不陌生,在我生活的市里就有很多回民,還有清真寺。他們對我的感覺就是愛干凈,不吃豬肉,頭上戴一個白色的帽子。還有就是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清真寺禮拜,我并沒有機(jī)會去看一看,因為我的回族同學(xué)告訴我,不是回民的不得進(jìn)入大殿。還有比較讓我向往的是他們做的羊肉,羊湯,各種爆炒羊肉等等。他們很信仰真主安拉,感覺就像崇拜一樣。他們不能讓我理解的是對于回漢通婚的問題上。書里也暗示了不可以跟漢人結(jié)婚?,F(xiàn)實中,我跟回族同學(xué)交往中得知,他們不成文的規(guī)定是回族男子可以娶漢族的.女子。可是漢族的男子要是娶回族的女子會有很大的阻礙,要經(jīng)過很多的繁瑣禮儀才可以。
整本書來看,這是一個悲劇,一個三代人的悲劇。這樣的愛情悲劇相互獨立可是又同時錯綜復(fù)雜環(huán)環(huán)相扣。
很厚的一本書,拿在手上,感覺沉甸甸的。
很深的一段情,讀完之后 ,心里沉甸甸的。
《穆斯林的葬禮》展現(xiàn)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fēng)情,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兩代人的故事,章節(jié)交錯的方式,讓故事有穿越的感覺;民國的故事,不經(jīng)回想起老北京那些各行各業(yè)的老字號和文化;北大燕園的美麗景象,不僅人人憧憬大學(xué)的美好時光;避難倫敦,讓人想起世界的戰(zhàn)爭,然而,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主人公新月的命運和她與楚老師之間的愛情。
新月是父親眼里的掌上明珠,是哥哥心目中的月亮,她是那么的善良,面對母親的冷如冰霜,她除了懷疑自己的身世外就剩下包容理解和毫無保留的愛著這個母親;她是那么的自信,追求自己的夢想,報考學(xué)校時第一志愿填報北京大學(xué),而且不填第二志愿;她是那么的堅強(qiáng)執(zhí)著,從骨子里愛著英語,即使病魔纏身,依然堅持著自己的.翻譯事業(yè),當(dāng)愛情來臨時,她的生命已經(jīng)一點一點的走向終點,她堅守著那純凈美好沒有一絲一毫雜質(zhì)的愛情。
雁歸有時,潮來有汛,唯獨明月不在升起,她走了,誰也留不下,穆斯林的葬禮莊重而簡單,新月與楚雁潮的心是連在一切,即使生死也無法將他們分開,好多年后,新月的墓前,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樹影旁,響起輕柔徐緩的小提琴聲,如泣如訴,如夢如煙,琴弓吻著琴弦,述說著一個流傳在世界東方,家喻戶曉的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
新月走了,但她卻永遠(yuǎn)活在每個人心中。他讓我們明白一個真實的道理,愛情以及人性中美好的東西可以超越宗教和種族的,雖然在現(xiàn)實中經(jīng)常會被槍殺,但正因為現(xiàn)實的殘酷,才越發(fā)覺得這東西的美好。
美的從來都是悲的,那種無法讓人忘懷的美。
拿到這本厚厚的書時手上沉甸甸的,合上這本書時淡淡悲傷和壓抑久久蕩在心頭?;暨_(dá)這位偉大的女作家用她淡淡的清新的筆觸向人們講述了從二十世紀(jì)二十年代初期開始,一直到改革開放的七十年代末大約六十年間的興衰一家三代人的愛恨情仇、榮辱興衰,玉與月向世人展現(xiàn)一幕幕哀傷的愛情悲劇。
質(zhì)樸無華的葬禮讓我認(rèn)識了穆斯林,從未了解過的宗教與信仰也在這本書中緩緩展開在我的眼前,宗教的傳統(tǒng),政治的交鋒,愛恨的交織。
故事的開端從一個虔誠的穆斯林老人帶著年幼的韓子奇引出,墓地里楚雁潮緩緩的琴聲與天上的新月相交輝映著讓這命運的舞臺緩緩落幕,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在場終結(jié)了,而當(dāng)我靜靜回首書中的一幕幕,‘玉王’韓子奇艱辛的創(chuàng)業(yè),對玉的執(zhí)著,對感情的無奈,直至死前含淚而終。
有著不同觀念的姐妹,迂腐梁君璧為信仰毀掉了兒女的婚姻和愛情,帶著新觀念大膽追求自由和愛情的梁冰玉是新一代青年的象征,卻漂泊他鄉(xiāng);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老姑媽終究守候著一家人直至病死;韓天星和陳淑彥這對被命運硬拼成的夫妻帶著悲傷活著;而那個十九歲的花季聰穎美麗的少女韓新月卻因先天性心臟病早早凋謝了生命之花,那一輪新月之下,楚雁潮緩緩的拉著提親……
在文章的最后:‘梁冰玉輕輕地走過去,心里只想著自己的女兒。和那個人一樣。暮色悄悄的降臨,婆娑樹影漸漸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滿目雄渾的黛色,滿目溫馨的清香。西南天際,一彎新月出現(xiàn)了,淡淡的,朦朧的,若有如無?!粲谖倚牡椎氖菍ξ磥淼囊粋€憧憬,一個新的希望,期待著幸福與美好的明天,正如文中那個熱愛生活的早逝少女。
“雁歸有時,潮來有汛,唯獨明月不再升”。天為什么還沒亮,楚,手掌抹平坑底與周圍……那一刻,潸然淚下,這是怎樣的一種心痛,情投意合卻要生死相隔?!拔液芟矚g你,但也只能是喜歡而已了”
楚雁潮那肝腸寸斷的痛令人心碎……明知沒有結(jié)局,仍飛蛾撲火,愛的無所顧忌,只為延長新月的生命,哪怕用一生去守侯!故事始于情,止于情。始于葬禮,也止于葬禮。凄美的愛情,心靈的葬禮,純粹,干凈。新月的死讓我在黑暗長夜中流淚,而當(dāng)接近四十歲頭發(fā)已有花白的楚雁潮在墓園中拉奏《梁祝》時,我的心就像灌滿了水的海綿,沉重的不敢觸碰,念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因為有情,梁與?!敖裆p綿意”報于“來世蝶雙飛”;因為有情,陸游與婉妹只能“人成各,今非昨”;因為有情,雖貴為天子,卻也只能“此恨綿綿無絕期”。世間百態(tài),人間情真!
不認(rèn)同故事的男主人公韓子奇,雖然在生意方面精明能干,但在情感方面自私,懦弱,不負(fù)責(zé)任。失去了最起碼的道德倫理法責(zé)。更可笑的是,他最愛的還是他的“玉”堅守一生,到最后還是落得白茫茫大地一片……
女主人公梁君壁本性善良,乖巧,懂事,卻被生活打磨的日益刻薄和兇悍(在兵荒馬亂的年代,丈夫和妹妹同時離開了她。自己一個人獨自撫養(yǎng)著孩子支撐整個家,最后還要撫養(yǎng)丈夫和妹妹的孩子…?)我無法想象對于她的內(nèi)心那是何種的創(chuàng)傷和折磨……
妹妹梁冰玉表面上純潔善良骨子里卻也是極致的自私,不考慮親人的感受。(受西方思想的'澆灌,她隨心所欲,以愛為先)她的為所欲為注定了她凄涼的一生,在那個特有的時代或許她也是無可奈何吧!
愛是一種感覺,但生活需要理性!
情犢初開時,愛,善良、純粹,干凈。而人間煙火時,愛,更是一種深思熟慮的智慧。
很久以前,隱約聽過《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但一看到書的厚度,就望而卻步了,后來,學(xué)校規(guī)定讀這本書,耐著性子讀完了這本書,卻感覺仿佛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
一本好書,真的可以讓人留連忘返??赐辍赌滤沽值脑岫Y》,看到最后,淚水止不住地流下來?!赌滤沽帧方o人的是一種感動和遺憾。我不是一個穆斯林,可我深深的喜歡這本書,我不善于評價,但我敢說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這是一本作者用心寫作的書,在閱讀的時候,我仿佛真的進(jìn)入了另一個世界,聽不到身邊的任何聲音,眼前是書中的人,耳中是書中的聲,自己的喜怒哀樂,全被牽引著,仿佛走進(jìn)了一個巨大的電影中,竟然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存在。
看多了浮躁的文字,翻一翻這些獲獎巨著,感覺腦中一片清新?!赌隆返奈淖志S美流暢,文中用于描寫景物的文字的`比較多,不時地帶給人詩一般的意境。作者對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細(xì)膩刻畫,深深地打動了我。
霍達(dá)一個了不起的作家,無論是唐詩宋詞還是成語典故,她都能信手拈來,而且運用的惟妙惟肖。讀她的小說不僅是一種享受,更能從中了解到許多知識。在《穆》中我看到了許多有關(guān)回族人的生活習(xí)俗、宗教信仰的細(xì)致描寫,使我對這個民族、這個宗教有了重新的、進(jìn)一步的認(rèn)識,有了想探究的興趣。
月是個多么善良純潔開朗的女孩啊。她對每個人都那么好。她對未來的向往,對事業(yè)的熱愛,都在她的了心臟病后破滅了,她是個沒有未來的人。而她并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更加積極地面對一切,做她有權(quán)利做的事??墒敲\卻從不眷顧任何人,她最終還是帶著遺憾,帶著她對所愛的人的依戀離開人世,而活著的所有愛她的人,都不得不痛苦的承受這一切。
我們有未來,有生活的權(quán)利,因此,我們就擁有一切。熱愛生命,善待生活,善待自己,關(guān)愛身邊每一個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延續(xù)新月的生命。
仰望天空,仿佛湛藍(lán)的天幕上被“玉魔”老人揮筆勾出了一彎新月;腳踏實地,好像自己正懷著一顆虔誠的心走向穆斯林的基地?;孟胫?,不禁心靈在顫動;冥思中,不禁心靈被折服……
這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或許是真主嫉妒她的美貌,從而培了她一顆不健全的心臟;這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少女,或許是真主嫉妒她的聰穎,從而培了她一個匱乏愛的人生。
一個孩子,從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無時不需要母愛的溫暖,面對人生的挫折坎坷,又多么渴望得到母愛的支持,可她卻什么也沒有。拿到高考報名單,她得到的是“母親”冷漠的反對;病魔纏身,卻依然被“母親”視為累贅;在最渴望愛情的時候她有幸擁有了愛情,卻又因“母親”無情的“不許可”而以淚洗面。她得到的關(guān)愛太少了,除了姑媽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和哥哥的體貼,父親幫不了她,“母親”也不會幫她。
16年的折磨,她終于倒下了,在父親的病榻旁倒下了。這個脆弱的少女已經(jīng)禁不起任何打擊,失去父親就等于失去了雙親!躺在病房里,呵護(hù)她的只能是愛,生存的希望只能是愛。楚雁潮帶著她的所需出現(xiàn)了,他的出現(xiàn)帶培了新月多少歡樂,他的出現(xiàn)讓新月在一天天欣喜的期待中度日。可誰能想到,這個獲得的愛微乎其微的少女卻奉獻(xiàn)了如此多的愛:她愛自己的.朋友,愛自己的老師,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的事業(yè)。她是最終因得知自己的生母無從尋覓而死去了。在死前,她依舊懷著對愛的向往。
多少年后,新月的生母回來了;多少年后,她的生母和楚雁潮——兩個最愛她的人一同在新月的墳前“名祭”。一輪艨朧的新月高高升起,載著這位少女圣潔的靈魂,真主會讓她前往天國。祝福她在天國中享受在人世間未曾得到的一切……
有段時間不讀這類的作品,我通常喜歡把文字分類。輕松的、沉重的、激勵的、消沉的……這本書是被我化為沉重的一類,我不大觸摸這一類,心情難以平靜。
記得上大學(xué)的時候,友人推薦我看這本書。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拖到今天。當(dāng)翻開這本書,讀過第一章,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伏案苦讀了三天,今天早上終于淚眼婆娑的結(jié)束了這部作品。但是一直到下午我仍回旋在故事當(dāng)中,感受著一個個主人公的生與死,愛與恨。
回族女作家霍達(dá)用玉和月兩條鮮明的主線,以獨特的結(jié)構(gòu)闡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60年代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以及在不同的宗教信仰下的愛情悲劇。當(dāng)看到書的題目時,我認(rèn)定這是個悲劇,葬禮,從字面意思看,肯定有主人公死了。看完才明白,書中的葬禮不僅僅是生命的結(jié)束,還埋葬了漢人與回回之間不同宗教信仰下的愛情。愛情在那個年代,穿不過倫理、世俗和信仰的鴻溝,悲劇一個接一個的產(chǎn)生。無論你愛的多么執(zhí)著,那么激烈。我不禁為美麗而聰穎的新月和才華橫溢的楚老師惋惜,也為玉兒和韓子奇感到悲哀。
作者的筆法也令人佩服,該書以玉和月為主線,自然也少不了對他們的描述。玉給人以純潔、靈氣的感覺,月給人以恬靜、幽美,但是玉是易碎的,月是悠遠(yuǎn)的。故成就了如此讓人回味、清美憂傷的作品。
記得上學(xué)的'時候?qū)懽x后感通常是把書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拿出來評論一大段。我不知道真正的讀后感是不是該那樣,那時是為了完成任務(wù)湊齊字?jǐn)?shù)。如今不會去在意那些,真正對穆斯林的葬禮有興趣的人會親自去領(lǐng)會其中的意境的。何須咀嚼別人品嘗過的呢?
這篇文章里我最喜愛的人物就是,視玉如命,一生都在為玉獻(xiàn)身的人——回回族的玉器行家梁亦清。
梁玉清是個愛玉如命的人。假如他不愛玉,那樣他將不會一生勞于做玉,一生沉迷于水凳之中。假如他不愛玉,他也不會對玉那樣熟知,并且能依形雕刻出栩栩如生的玉器,令人真假不分。假如他不愛玉,他也不會由于三保太監(jiān)鄭和手臂一斷,就一口鮮血飛濺出來,駕鶴西去。
梁亦清是個執(zhí)著的人。他用三年的時間去完成一個大件,《鄭和航海圖》。他在這三年不辭辛苦,認(rèn)真雕刻那羊脂玉。其中有著各種各樣的艱難:生活費不足,差點吃不上飯……這些他都一一挺過,并還執(zhí)著的繼續(xù)雕刻。
梁亦清是個愛自身民族的人。假如他不愛族,他也就不會同意蒲綬昌的任務(wù),雕刻回回族人,三寶太監(jiān)鄭和的航海圖。他若不愛族,他也就不會由于易卜拉欣——韓子齊打碎一個玉杯還無動于衷。
梁亦清是個勤勞的人,由于這樣,所以他才會,一生制造,雕刻許許多多的作品把玉器梁發(fā)揚光大。
梁亦清是一個不愛財?shù)娜?。只有這樣梁亦清才不會由于韓子齊失手打碎一個玉杯,而生氣,降罪于他。也只有這樣他才不會由于蒲綬昌給做玉船的訂錢少而和他討價還價。
梁亦清是一個重情義的人。他不會由于想賺錢,就對蒲綬昌背信棄義,自身與亨利·沙特,做買賣。失信于蒲綬昌,不給他做玉船,自身創(chuàng)業(yè)。
梁亦清是一個老實的人。假如他不老實,他就會聽從韓子齊的計劃。讓他,和他自身創(chuàng)業(yè)弘揚梁家,讓齊珍齋,玉器梁變成響當(dāng)當(dāng)?shù)牡胤胶腿宋铩<偃缢焕蠈?,他就會偷偷的`去和亨利·沙特說玉船是他做的,并且要與他長期合作,給他制作玉件,并且狠狠加價。
梁亦清還很...... ......
梁亦清,這《穆斯林的葬禮》中的傳奇人物!
這為玉而生的傳奇人物!
我近期讀了朋友推薦的小說《穆斯林的葬禮》,我手捧這本書時,我首先閱讀了書的內(nèi)容介紹及作者簡介,我佩服作者的才華,讓我佩服的更是作者是位女作家,不尤的讓我敬佩幾分!喜顏巾幗不讓須眉之感慨!
本書內(nèi)容是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fā)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內(nèi)容卻又交錯扭結(jié)的愛情悲劇,這部長達(dá)五十余萬字的長篇小說,以它獨特的視角與真摯的感情、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辛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的心路歷程。書中著力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壁、梁冰玉、楚雁潮等一系列人物群像,血肉豐富,栩栩如生,如泣如訴,曲終掩卷,回腸蕩氣,余韻繞梁。
本書從“月夢”“月冷”“月清”“玉魔”“玉殤”“玉緣”一直到“月魂”每讀一篇都被進(jìn)入一個莊嚴(yán)偉大的世界,我不懂玉的無價,但從中讀懂玉王韓子奇的愛玉如命,情系一生,有不少的朋友都被故事打動而流淚,而我沒有,當(dāng)真沒有嗎?不!當(dāng)我深讀到新月之死,天星,新月的哥哥那斯心裂肺的吶喊時,我情不自禁的流淚了!那是怎樣的一個純情靈魂、幽靜的靈魂,美的靈魂!新月之死,是祝臺之死,是纏綿的,又是壯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上蒼天泣血。我還清晰的在“月落”中新月的`遺體抬出“博雅”宅后,運往挖掘的墓穴,最后,一個悲涼的聲音,昭示亡人的親人要給亡人的試坑時,盡這項義務(wù)的,只有亡人的至親,被悲哀摧毀了的天星跳下墓穴、被痛苦粉碎的楚雁潮跳下墓穴!我又一次的流淚了!在最后的與戀人與世分別那肝腸寸斷,天感動了、地動搖感動了。愛情是那么的美好,雖然沒有花前月下,雖然沒有海誓山盟,可兩顆真摯的心永遠(yuǎn)在一起的!
本書從頭到尾以玉引玉,玉的長河、也是人生的長河、命運的長河、悲劇的長河!把人生的真諦寫的那樣深邃,那樣動情!
小說讀完了,可我那悲愴的心無法釋懷,我還久久沒有走出書境,還沒有走出自我,我的心沉沉的!
一部葬禮,一曲悲歌,如泣如訴!
讀《穆斯林的葬禮》,感覺這是一場人間悲劇,一場跨越三代的悲劇
梁亦清一輩子兢兢業(yè)業(yè),苦苦守著奇珍齋的名號。有著兩個天生麗質(zhì)的閨女,梁君壁、梁冰玉,人名如玉。虔心向著麥加方向朝拜,最后卻未得到真主安拉的庇護(hù),面對功虧一簣的寶船,口吐鮮血,含恨而去!
昔日的易卜拉欣,今天的韓子奇,不辱師命,保住了搖搖欲墜的奇珍齋,并發(fā)展到梁亦清生前所想不到的盛況。一場覽玉盛會,贏得玉王稱號,并抱得美人歸。誰知一代玉王,以后命運如此坎坷。為保住那比他生命還要重要的玉,忍受與妻兒十年分離之痛;在倫敦與梁冰玉的結(jié)合,又欠下一生無法償還的情債;婚姻不幸之恨,老年喪女之痛,對兩個女人心存內(nèi)疚之苦。最終落了個玉損人亡的結(jié)果。成也玉,敗也玉!
韓新月,天生麗質(zhì),聰慧過人。雖無衣食之憂,卻有著外人無法理解的痛楚:她感受不到母親的愛,她疑惑照片上的母親是那么溫柔可親,現(xiàn)實中的母親卻如此冷淡無情。雖如愿走進(jìn)北大校園,徜徉于未名湖畔,還未好好享受汲取知識的快樂,卻被病魔纏身。在病中與老師楚雁潮的相戀,給了她繼續(xù)存活下去的勇氣,卻無法戰(zhàn)勝殘酷的命運。臨死之際,得知自己的身世之迷:自己的`母親、照片中的母親竟是梁冰玉,是自己一直認(rèn)為漂流海外的小姨!十七年的疑惑終于解開,也算是一種安慰??蛇z憾的是等到生身母親來找她時,她已在墳?zāi)怪邪蚕⒘藬?shù)十年。
梁君壁、梁冰玉、韓天星,他們的人生又怎么不是一出悲劇呢?如此多的痛楚不幸集中于這一家,卻讓人感受不到刻意做作之假,給人的只是一聲聲嘆息。一出穆斯林的葬禮,一出悲??!相信這一不幸的穆斯林之家,定能在天園相會,那里再沒有痛苦,畢竟前生受過太多的苦,那里再沒有不幸,畢竟前生遭遇了太多不幸。天下非主,唯有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