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 HT1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聽課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

數學教研會組織了同課異構教研活動。聽了陳玉芝和封惠兩位數學老師的執(zhí)教的《平均數》一課,此次聽課收獲很大,受益匪淺,不僅讓我領略到了兩位數學教師的講課風采,也讓我從中發(fā)覺到了在課堂教學方面自身的淺薄與不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jié)課,向身邊的優(yōu)秀教師學習。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第一、教師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為教學服務。提高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了求知欲,進而促進其思維。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真正為教學服務,如果只是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種假的教學情境。

在這兩節(jié)課里,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并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chuàng)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在質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學到知識。

第二、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fā)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聽課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些數學教師教學方法的與眾不同,也充分體現了“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聽了2節(jié)課,每堂課細細的聽下來后,感覺每位授課教師都煞費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細致的準備,所以每堂課都有很閃光的亮點供我們參考、學習、借鑒,當然有比較就會有鑒別。所以我會把其中的精華加以吸取,嘗試運用到以后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

總之,平時一定要多學習新課改理念,認真鉆研教材,挖掘教材,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授課能力,多聽同任教

師的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以后的教學中取得好成績。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2

8月21、22日兩天,四位領導專家殷茁雄、劉明、廖先祥、韋麗在學校多媒體教室進行了《堅持科學以展,構建和諧教育》、《用現代教育理念看課堂教學》、《課堂觀察技術及其應用》、《以人為本,依法治校,推進學校管理工作科學化》的專題培訓,專家們用生動的案例剖析了當前的一些教育、教學現象,受益匪淺。特別是柳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書記、特級教師劉明專家在培訓互動活動中提到的一幅畫,給我的感觸很大。

這是一幅我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思空見慣的畫面,盡管我們常常說,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要讓學生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要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但是作為我個人來講,除開實驗課、有領導聽課特別注意以外,其它的課堂或多或少都存在著類似這幅畫面的情形,滿堂灌的、一言堂的隨處可見,有時候還給自己找很堂皇的理由;“他們總是這樣的,上課總不發(fā)言的,他們不講,只好我自己一個人講了,總不可能你望我、我望你一節(jié)課吧。”“時間不夠用,哪可能給他們慢慢地想,再慢慢地講”等等。

其實“成功的教學應該是學生帶著不同的問題走進教室,學習后在更高層面上產生不同的新問題?!薄敖處熛驅W生講授‘為什么’,遠不如學生向教師提出‘為什么’”。要想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并不難,我認為最基本的就要在備課的時候能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比如低年級段(二年級)的《平均分》我就是這樣設計的:

先讓學生分小棒,通過觀察想一想我們分東西的時候會出現哪幾種情況?學生就會發(fā)現,無論怎么分東西,都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每一份數量同樣多,另一種是每一份數量不一樣多,這時再觀察主題圖中分食物的結果,引出“平均分“的含義,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分一分已經知道數量的面包和水果,學生非常快地就分好了,學生們有的用加法,有的用乘法,有的用除法,無一例外都用計算的方法來算,可到了分糖的時候,學生就搞不清楚“為什么就不能用計算的方法來分了?”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發(fā)現,原來我們不知道糖有多少顆,只能用逐一分的方法來分了,在課的最后讓學生思考:“這里有12瓶水,請想一想,如果讓你來分均分這些水,你可以怎么分?”

如何才能把課堂還給學生?

1、真正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

我們時常強調“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可真正要落實到課堂上卻絕非易事。在實際教學中,老師總是放不下心,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探索,無法控制課堂怎么辦?浪費課堂教學時間怎么辦?學生沒有遵循老師設計的教學行進怎么辦?在這節(jié)課上敢于擺脫原有知識范圍與思維定勢,轉變了自己的教學理念,允許學生質疑,鼓勵學生猜想、發(fā)現,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自主思考機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發(fā)展了學生的潛在能力。學生學得主動,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2、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是《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精神的體現,從創(chuàng)設現實情境入手,為學生提供了各種各樣的食品,按小組進行合理分配,使學生產生一種積極參與的愿望。在分的過程中,各組自由選擇物品,思考怎樣使每組都得到一份,通過具體分配感受同樣多,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讓學生說分的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參與知識產生和形成的過程,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3、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還給學生主體地位。

提出問題實際操作交流匯報再實踐,教師在其中起到了引導的作用,學生真正是學習的主體。我們都知道操作活動是手與眼的協(xié)同活動,對客觀事物動態(tài)感知的過程,又是手與眼配合,把外部活動轉化為內部語言形態(tài)的智力內化方式。由于兒童的思維還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濾的階段,他們還不能脫離實際操作去進行思維活動,所以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操作,使操作成為學生創(chuàng)新的源泉,讓新知在操作中產生,讓創(chuàng)新在操作中嘗試。盡管有的學生操作不規(guī)范,表達不夠準確,但學生通過操作發(fā)現了平均分的特點,在操作中發(fā)揮了自己聰明才智,尤其是在操作中體現了自己的主體作用。

4、學習內容與手段的開放。

教學中新知的提出來源于學生,問題的產生來源與學生,嘗試解決問題具有可選擇性,因此整過學習過程是活潑的、個性化的、開放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教學的目的不是解決一道題目,得到一道題目的答案,而是期望學生能掌握一種方法,會利用這種方法去解決問題。

5、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當今世界,知識的更新日新月異,網絡通訊技術的發(fā)展,對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師,不但要對所教的課程有精深的認識,還應有廣博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讀書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讀書的目的是促進自己專業(yè)的發(fā)展,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有效地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讀一讀《給教師的一百個建議》、《柳州教師培訓讀本》,讀出人生的哲理和教育的智慧;讀一讀《新課程標準》,把教學理念真正落實在自己的教學行為中;讀一讀《小學數學教師》、《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法》、《教學案例集》、《小學數學教學參考》等教學書刊,就像是和若干個數學大師在進行交流,學習他們是如何把所學的理論運用到教學當中去,數學教學不僅僅局限于學生獲得教材上解題的知識和簡單的技能,更應該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審視現實生活,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讀一讀《引領心靈》,讓我對教育教學有了更透徹的理解!我們的工作過程實際上是師生之間心與心的碰撞,心與心的交流;讀一讀于丹解讀的《論語》,努力用一顆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正確地面對人生的遺憾……

6、常態(tài)課是教學教研的重點。

學校在三年規(guī)劃中提出了教學要體現“活的教育+美的教育”,不難看出我們在實驗課、開放課中,很多時候為了體現“活”,把原來很簡單的事情變成了復雜化,我認為應該以常態(tài)課為主,圍繞學校的發(fā)展目標,在教研中重視:課堂結構力求清晰、整體性強,教學題材扣住重點,以挖掘課本、重組教材為主,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綜合運用,教學活動的展開是層層推進,突出重難點,注重活動的實效性,學生學習愉快、主動、學有成效。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3

3月17日,我與錢培麗老師一起參加了在太倉市新湖小學舉行的“改進課堂,發(fā)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主題研討活動,活動中聽取了新湖小學朱濤老師和金倉湖小學劉菊老師執(zhí)教的《100以內數的順序》一課,很受啟發(fā)。朱濤老師親切細致,對學生循循善誘,劉菊老師大氣溫婉,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同課聽了這兩堂課,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重視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這兩節(jié)課聽后發(fā)現,兩位老師都非常注重學生語言表達,比如:朱濤老師在讓學生探索規(guī)律時,學生在回答時,都會用“從左往右,從上到下,數怎樣變化”這樣標準的語言來表述,說明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是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重視學生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平時在教學中,我們也應該注重對學生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給孩子創(chuàng)設實踐與觀察的機會,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提供觀察發(fā)現的時空,讓學生在觀察、發(fā)現、驗證的過程中,得出規(guī)律,發(fā)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三、重視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提升

對于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提升,我們可以從數學知識、方法、應用、態(tài)度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同時,重視組織學生的探究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反思等成為數學學習的主體,逐步學會學習。

這次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同時鞭策自己在教學道路上不斷努力,勇往直前。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4

11月11日,我到實小參加了“xx市小學數學教學評優(yōu)活動”,聽了三位老師精心準備的數學課,讓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F就這三節(jié)課談一談我的體會。

一、語言簡練,具有啟發(fā)性。

第一節(jié)是周老師執(zhí)教的《溫度》。周老師很善于運用富含哲理的語言激活學生的思維,為學生思考問題解決疑難鋪路搭橋。在知識的關鍵處、理解的疑難處、思維的轉折處和規(guī)律的探求處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引導學生的思維逐步展開,認識逐步深化。如:零上和零下這兩個詞有什么不同?”“它們在這里具體指的是什么意思?”“要是去掉它們,會產生什么變化?”

二、激勵性的教學語言,給學生勇氣和信心。

第二節(jié)是張老師執(zhí)教的《時間與數學》。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張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很注重用激勵性的語言給學生信心和勇氣。如,當遇到學生不大敢大聲回答提問時,她走到那位學生的身邊輕輕對他說:“不要緊,你可以輕輕地將答案告訴老師?!睂τ诨卮鸩粔蛲昝赖膶W生,張老師則把答案稍加修正,并充分肯定學生思維勞動的成果:“說得有道理,其他同學再補充補充吧!”

三、適當的課堂評價,幫助學生發(fā)展。

第三節(jié)是洪老師執(zhí)教的《比賽場次》。洪老師很善于運用各種評價語言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態(tài)度、方法、過程、效果等方面進行點評,這對于整堂課教學效果的提高起到了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如:當學生回答完問題,張老師評價說:“老師發(fā)現你的思維很獨特,思路也非常清晰”“坐著的同學也很善于傾聽”等。

總之,本次小學中青年數學評優(yōu)課,讓我受到了很大的感觸,感觸最深的就是覺得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努力加強學習,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不斷改進,使數學課堂更精彩,更具有藝術性。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5

在全面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的大形勢下,作為數學教師,只有向教改要效率,充分利用好課堂40分鐘,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鼓勵學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帶進課堂,嘗試著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引導學生把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應用到生活實踐中,使學生能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領悟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的樂趣,進而感受生活數學之美?,F就談談自己聽課后的一些心得體會。

1、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guī)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的過程。從課堂教學中,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從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到能力目標,體現了依托教材以人為本的學生發(fā)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處理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2、教學過程精致

從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布置作業(yè)課后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物理知識的結構體系。能根據自己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注重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yǎng)相結合

當今中考命題的命題指導原則是,有利于高校對人才的選拔,確立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題指導思想,這就加大了對能力的考查,為此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了這個問題:在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去歸納、去概括、去總結,讓學生先于教師得出結論,從而達到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的目的。

4、使教學向理論聯(lián)系實際方向傾斜

數學學科本來是與實際聯(lián)系緊密的學科,針對近年來題中出現大量聯(lián)系實際的試題,聯(lián)系實際日益成為考試題內容改革的一個明顯發(fā)展方向,教師,已開始加強知識實際應用的教學,使教學恢復它的本來面貌。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6

小學數學優(yōu)質課聽課反思x月xx日,我有幸參加了x小學舉行的“威海市小學數學優(yōu)質課評選活動”。對參賽的幾節(jié)課進行對比學習反思之余,發(fā)現這幾節(jié)課的設計思路竟然有幾處不謀而合。

一、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激發(fā)探究欲望。

榮成于老師的《雞兔同籠》一課,通過向學生展示自己的特長,“你想擁有老師這樣的本領嗎?”這個問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

文登侯老師《比的基本性質》中,由于這部分內容有些枯燥,所以教師也是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設計了手工課上剪紙的一個情境,小紅剪4個時,小明剪2個。按照這樣的速度,小紅剪6個時,小明剪幾個?小明剪6個時,小紅呢?學生馬上會思考出兩人之間的數量關系,而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正好引領大家復習了除法中商不變的規(guī)律和分數中分數基本性質兩方面的舊知。從而遷移到比的基本性質中來。

二、實現知識遷移,化解教學難點。

還說《雞兔同籠》一課,從探究課前問題開始,引導學生逐步掌握“一一列舉”的數學方法后,過渡到買票問題中的“跳躍列舉法”和假設法;最后遷移到“雞兔同籠”問題中,自然而然地輕松解決了這道歷史名題?!侗鹊幕拘再|》一課中,通過讓學生聯(lián)想、猜測、觀察、類比、對比、類推、驗證等方法探討“比的基本性質”這一規(guī)律。由于在推導比的基本性質時要用到比與除法、分數的聯(lián)系,除法的商不變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等知識,因此教學新課時對這些知識做了一些復習,引導學生回憶并運用這兩條性質,為下一步的猜想和類推做好了知識上的準備。事實也證明,成功的鋪墊有利于新課的開展。學生通過比與除法、分數的聯(lián)系,通過類比,很快地類推出比的基本性質。這樣一來節(jié)省了很多的時間,二來也讓學生初步感知了新知識。

整節(jié)課無處不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無時不滲透著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不論是學生對比的基本性質的語言描述,還是對化簡比的方法的總結,都留下了學生成功的腳印。同時采用講練結合、說議感悟、對比總結、質疑探索、概括歸納的方法,掌握知識、應用知識、深化知識,形成清晰的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學生學的輕松,教師教的愉快!

三、“猜想——驗證”,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幾節(jié)課的設計中都著重體現了“猜想——驗證”這一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例如《雞兔同籠》一課,在探究課前問題時,先讓學生猜想5元和2元的張數。學生的猜測也不全是盲目的,至少他們知道總張數應該是8張。最后老師將學生無序的猜測有序排列起來,并逐一驗證。而《比的基本性質》中,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商不變的規(guī)律和分數基本性質來猜想比的基本性質,然后再進一步驗證猜測。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7

20xx年9月27日,由市教育局教研室組織的中學數學基本功大賽評比活動在敖漢旗新惠二中舉行,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觀摩活動??吹絽①惖拿恳晃焕蠋煻家宰约旱奶厣忈屩鴶祵W課堂教學中生命的對話,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置身于會場中,傾聽著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里,我親身領略著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著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著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fā)了我對課堂最優(yōu)化的思考。

回顧教師們的優(yōu)秀課堂,我們可以看到每位老師的特點。有的老師擅長設計各種活動環(huán)節(jié)提高課堂氣氛,有的老師課堂語言幽默豐富惹人好感,有的老師課堂緊湊主題突出,還有的老師激情飽滿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也讓聽課的教師們連聲贊嘆,佩服他們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內,不僅完成課堂教學的設計,還配有畫面優(yōu)美的課件教學。并且參賽老師都能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的表現形式,大大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在應用現代化教學工具的同時,并能很好的與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手段相結合,做到嚴謹和生動相結合,既提高了教學效率,又達到了解決數學問題的目的。

我覺得先不論學生的配合與否,光從老師身上我們就能感受到數學的多樣和精彩。

1、扎實的基本功游刃于課堂,同時老師們具有優(yōu)美圓潤的音色,親切大方的教態(tài),靈活的教學機智,拉近了學生和教師的距離,容易讓學生產生親切感,更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動腦、動口、動手、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

2、豐富的教學語言激情于課堂。教學語言的確是一門值得我們潛心研究的藝術,運用得恰到好處的教學語言能把學生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

3、重視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為學生提供活動的舞臺,調整學習的方向,是關鍵時刻予以適當點拔的學習過程的支持者。在課堂學習中,學習的材料來源不再是單一的教材,更多的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來。導入的設計既具實用性又具時效性。再加上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將融入此處,用生活中的數學,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鞏固了剛學過的知識,而且還為后面的知識埋下伏筆。

4、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中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在老師的課堂中,我們不僅能看到教學環(huán)節(jié)精彩的設計,老師對于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也尤為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但這種學習方法也容易流于形式。老師在活動前明確提出"怎樣分工合作,才能做得快",讓學生有意識地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合作,再通過傾聽一個小組的合理分工,對其它小組進行指導。不僅使活動開展有序,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并為以后的合作活動提供范例。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本次活動反映了新課改以來,老師教學方式的多元;數學教學以生活為源泉,更重視數學本質,注重挖掘蘊涵的數學思想;重視引發(fā)學生認知沖突,注重學生的認知變化。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啟發(fā)引導,緊緊圍繞學生的興趣,圍繞數學本質,注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這些課中,參賽老師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清晰,教學方法靈活,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每節(jié)課都是氣氛活躍,學生參與互動性強,每節(jié)課我們看到的是老師和學生的互動,看到的是老師和學生的交流,不再是以前的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兩個過程,而是一個統(tǒng)一體。老師并不是一味的向學生講解知識點的重要,并不是一味的指導學生如何解題,更多我們看到的是老師在引導學生慢慢發(fā)現問題,體驗數學的本質。

我對此次學習感觸頗深,認為短短的一天多的時間,收獲多、收獲的質量高、學習的感悟深,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更強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我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學習新課程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結合我校實際,認真反思我的工作,虛心向各位老師學習,特別是在如何關注學生的學習困難,如何通過現有的教學設施高效課堂教學,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多作探索,力爭為我校中學數學的發(fā)展作出自己的力量。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8

20xx年10月19至20日,剛參加工作的有幸加入我校組織的“陽光師訓”教師培訓活動,地點是涇洋小學。兩天總共聽了四節(jié)數學課。我深深感受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由于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鉆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因此,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的情境,目的明確,完全為教學服務。例如:略陽小學的熊敏娜老師上三年級《秒的認識》一課,她在課件里呈現了“神舟九號”倒計時的畫面,避開了由于小學生對春晚倒計時比較陌生的尷尬,而直接根據小學生對國家大事特別關心這一特點,其情境的內容和形式的選擇都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也迎合小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的心理特點。整個教學過程都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非常具體,有新意和啟發(fā)性。特別之處,是熊老師在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并運用于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不但激發(fā)了他們了學習的欲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享受著學習。這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學生。

這節(jié)課整體設計上非常連貫,環(huán)環(huán)相扣,能夠讓學生跟著一起走進情境,本節(jié)課首先從新聞“神舟九號”發(fā)射倒計時引入時間單位秒,然后認識秒針,觀察秒針的特點,模仿秒針轉動的聲音,在一秒內可以做些什么,老師從形象可見的鐘表入手,過渡到抽象的1秒,學生實現了從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學生有思考及自由表達的時間和空間,并且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得到思維的鍛煉。學習秒和分之間的關系所使用的方法生活化不是讓學生生硬的記住,通過觀察秒針,分針的轉動。探索秒分的關系,在觀察的一分鐘內,學生的注意力特別集中,所以時分秒的關系,學生會有深刻的印象。而不是簡單了解不會成為過眼云煙,學過就忘記了。要把“秒的認識”送回到生活中去講,要讓學生在生活運用,學以致用,體會到學習的作用,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想,授課的四位老師,都能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并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chuàng)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chuàng)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tài)。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涇陽小學的楊梅老師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啟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tài)轉入積極狀態(tài),由自發(fā)的好奇心變?yōu)閺娏业那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fā)展。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在質疑中思考,“山重水復疑無路”,在思考中學到知識,尋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傊@些展示課的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9

10月26日、27日這二天是我教學生涯中最終生難忘的日子。因為我在這二天的時間里,張齊華等老師的數學課讓我感受到了數學課堂的快樂與美好!

聽課之前,就有同行說,聽張老師的課簡直是一種享受!終于輪到張老師上課了,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眼前這個站在講臺上戴著高度近視眼鏡、穿著干凈整潔的文靜“大男孩”竟會是數學界傳說中大名鼎鼎的張老師?臺下也是一片竊竊私語聲!“張老師怎么這么年輕!”、“不會吧?這應該不會是張老師!”……正當臺下老師們大惑不解時,張老師解了圍,“我就是來自江蘇實驗小學的……很高興來到長沙……”。一場“張式”風格的幽默介紹后,臺下的掌聲更熱烈了!上課前,他應邀對于與他“同課異構”的年輕老師曠老師課侃侃而談、對于年輕老師的課他給予極高的評價,同時不忘提出自己中肯的意見!一貫的恢諧幽默之余還不忘調侃自己!

緊接著,他給五年級的學生上了一節(jié)六年級的課“負數”的認識。在我看來,“負數”并沒有什么好上的,結果這節(jié)課硬是讓他上的風聲水起!首先他直接入題,在黒板上畫上一個圓,寫上幾個負數,讓同學們聯(lián)想生活中看到的類似的數,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負數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接著讓學生們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理解”負數、0、正數”的概念,學生們用極形象的比喻來理解所所學的知識。在練習中,張老師也開枝散葉般地列出蘊含許多學生應該掌握而即使連聽課的老師也想不到的題目!比如:張老師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目:我的銀行卡—2無、要求學生自己來理解。有一學生是這樣闡釋這一題的:我去買一件100元的衣服,手中只有98元,這地還差2元,如果刷卡,卡上顯示的就是—2元。聽到學生自信的解釋這道題,臺下老師報以雷鳴般的掌聲。這掌聲是送給這個學生的,更是送給我們這個學生的引導者的!

我認為張老師是一個聰明的教者兼學者。他上課的從容、淡定是有理由的。他說,他上好一節(jié)課之前,往往圍繞一個知識點要翻看四、五本書!這也就難怪他對一些知識能信手拈來、也難怪他對于學生提供的素材能用得得心應手了!……有些學生上課時提供的“素材”有時往往會成為一些沒有經驗的老師的“定時炸彈”,到了張老師這,往往會潤物細無聲地成為他的教學資源!我想,他上課時體現出來的幽默與自信、從容與淡定也應該是他有足夠的底氣的一種表現吧?

“瞧,他坐得多直!”

“瞧,他笑得多美!”

“瞧,他想得真周到!”

……

這些具有親和力的語言何償又不值得聽課者一學呢!一節(jié)淡而寡味、枯燥的數學課硬是讓他上得生動有趣。聽了他的課,誰還敢說“生動有趣”是語文課上的專利?張老師的課告訴我們:只要用心,數學課也可做得到!

第一次聽他的課,我也成為他的迷了!向他學習!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0

有幸聽了兩位優(yōu)秀教師許老師、陳老師的兩節(jié)課,受益頗深。

第一節(jié)“比的意義”許老師從學生最熟悉的和感興趣的老師的年齡著手,讓學生自己提出和兩位老師年齡有關的問題,從而非常自然的引出兩個數之間除了差和倍數之外的又一種關系“比”,這一選材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過程中,許老師第二部分“自學提綱”的設計讓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得以發(fā)揮。概念課是枯燥的零碎的,然而她放手給學生,學生卻能從中找到樂趣和成就感。他們自學,自我總結,并在徐老師的引導下完成了“比”“除法”“分數”三者聯(lián)系與區(qū)別的對比表格,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陳老師的數“學廣角——搭配(一)”也結合了學生的特點,設計符合低年級的動畫PPT。因為低年級孩子小,陳老師步步細心引導,授課內容條理清晰,教學目標順利完成。任老師的“四邊形”通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出了四邊形的特征,而后一系列的判斷,包括“隱藏——猜想”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積極性,鞏固了四邊形特征。最后通過比較提出正方形長方形這兩個特殊的四邊形。整堂課思路清晰,內容充實,學生對知識掌握比較牢固。教學目標完成的很好。

聽了二位優(yōu)秀老師的課,我只能說: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加油吧姑娘!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1

聽了徐老師的課,給我的總體感覺是徐老師教態(tài)和藹,語言具有親和力、感染力,學生在良好的氣氛中很樂學。

本節(jié)課徐老師創(chuàng)設學生身邊的情境導入:昨晚上的數學作業(yè)得A的15人,得A+的10人,貼近學生的生活,易于學生接受。然后讓學生將這兩個等級的人數做一個比較,讓學生通過對已有知識與經驗的回顧,使學生認識到用減法可以表示兩個數量的相差關系,用分數或除法可以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而比又是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的又一種數學方法。這樣的設計激起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從而提煉了比這個概念,實現概念的內化。

徐老師特別注重知識的自主建構。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較多,不僅要讓學生理解比的意義,還要學會比的讀寫、比各部分的名稱、求比值的方法以及比、除法和分數之間的關系等,這么多的內容,如果全部由老師教給學生,就會顯得多、雜,并且枯燥??紤]到這些內容的難度不大,學生能夠通過看書自學解決問題,所以在教學完比的意義后徐老師大膽放手,最大限度給學生以自學的機會。在教學比各部分名稱,求比值時采用自學為主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思考、討論、交流等活動,這樣既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又拓展課堂的寬度,同時也使教學重點得到強化。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2

近日,我校開展了光盤課觀摩活動,學校領導為我們提供這樣一個學習的平臺,使我們有一個學習同提高的機會。我有幸聆聽了小學數學優(yōu)質光盤課,現在我把聽課后的心得體會向老師們作一個匯報。老師們都知道,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鉆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我也不具備教學專家那樣的水平,我從以下四個方面談談這次觀摩光盤課的收獲。

(一)還數學課堂安靜

聽完課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課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優(yōu)質課在我眼里是熱鬧有加,整堂課如雷貫耳的掌聲、贊揚聲、小組合作討論聲,游戲高興地叫喊聲,真的聲聲入耳,還有那變幻莫測能刺激視覺的課件,一個比一個美,讓我們可望不可即。而今課堂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東西。課堂返璞歸真,已經安靜了很多,留給學生安靜思考時間,回歸數學課堂抽象性或邏輯性。課堂變成了一個師生共同“享受”知識能量,傳遞信息的空間,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樸素與扎實。

(二)課堂教學體現數學味道

很多老師心里想,數學課堂肯定體現數學味道,這還用說。老師們都知道,為了迎合課改的精神,一些公開課,老師為了讓數學課堂更加充實生動,更加吸引學生,老師在教學中加入大量生活方面知識;為了擴展學生知識面,老師又加入了相關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為了豐富課堂語言,有感情,用著詩意一般語調講課;為了節(jié)省時間,用了大量畫面精致的課件。一節(jié)課下來,涉及的科目很多。學生不知這節(jié)課到底是什么課,數學課也像,自然科學也像,綜合課也像,最終成了“四不像”。但這些課卻體現了數學應有的味道,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這次講課內容多樣,不像以前公開課那樣多講幾何知識,或講簡單數學認識。對于一些抽象代數知識是避之若騖。這次不僅講一些比較抽象知識——如比、用字母表示數、有余數的除法、百分數的意義、中位數等。還講了一些比較有難度的知識如可能性的大小、雞兔同籠、莫比烏斯圈、郵政編碼等。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二是重視數學語言表達,教師語言簡潔精煉,言簡意賅,沒有多余的話,最大特點是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注意學生語言的嚴謹性。

(三)是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間變化的關系

這次聽課另外一個感受是:發(fā)現學生的課桌的擺放跟我們平常教室一樣,一排十人,三排,共三十人。不再是五六個學生圍坐在一起,以前一見到這樣的大型公開課,為了方便小組間合作、交流。往往是五六張課桌拼在一起。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為了迎合課改的精神,一些老師把合作學習看成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認為課堂上有了小組合作就有了課改意識,就是一種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課堂,把學生獨立思考說成是一種封閉的弧軍備戰(zhàn),是一種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于是在課堂上,特別是公開課,任課教師把合作學習到了“隨手拈來”,“動轍合作”的地步,從而忽視了學生的獨立思考。這次競賽課上很好的處理了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間的關系。就是需要討論的地方采取了同桌間互相討論。不需要討論的問題一律強調學生獨立思考。不像以前一節(jié)課鬧哄哄地多次合作、討論。事實上,新課改所倡導的小組合作與學生獨立思考并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靈活運用才能發(fā)揮最佳效果。我們不能因為盲從合作學習而丟棄獨立思考,首先應該要求學生獨立思考。一個人如果失去了獨立思考,他還有什么創(chuàng)新呢?

(四)多媒體的大量運用

最后我簡單地說一說有關多媒體的運用,老師們都知道,數學課堂上運用課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二是直觀形象展示給學生。這次的課件制作水平相當高,而且使用效果好,克服以前課件華而不實的現象,學生的專著力只在課件表面的畫面上,沒有起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作用,課件成了擺設。課件是教學的輔助手段,為教學服務,不能主次顛倒。

以上是我這次聽課后的感受??偠灾n堂教學改革走到今天,已經由當初的羽翼末豐逐漸成熟起來,我們感到由衷的欣慰。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3

這一輪的中心校數學評優(yōu),讓我的內心產生了很多的想法,對于我們一線的數學教師來說,如果都能如講評優(yōu)課這般用心用力,我想,我們的課堂教學又怎么會不吸引人呢?然而,從另一個方面,也暴露出了我們在課堂仍然嚴重存在著關注老師的完美的設計而忽視學生學習過程本身的巨大誤區(qū),誰都知道我們所要面對的是學生,是活生生的人,而非我們課堂的配角,非我們教師演繹自己的舞臺,可我們偏偏用一種非理性化的思維去面對自己自以為是的生本。

一、精心設計知識的鋪墊是十分重要的。

一位講四年級《分數的意義》的老師,對于復習舊知部分設計的周到而巧妙,從三年級所學的分數的意義本身到分數的各部分名稱,以及與這節(jié)課分數意義的延續(xù),都進行了深入地復習,讓同學們感受到一種清晰的學習脈絡,而在學習中,能夠讓學生形成一種階梯性的認識,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再開始新知的學習,學生就不會再對所學的知識感到困惑,就會用一種飽滿的情緒去迎接新的學習。

二、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對于分數的意義的學習,尤其是四年級在三年級中把一個物體看作單位1的基礎上,把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孩子們的認識是很難的,雖然對于我們成年人來說很簡單,但是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強,更多的需要依靠動手來幫助自己更清晰地理解和認識,在學生動手分的過程中,學生才能深入地體會到平均分與怎樣分,才能具體地體會到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分,其中一份是單位1的幾分之幾,一份是幾個,幾份是單位1的幾分之幾。我們的動手讓孩子們去親身實踐不是為了給課堂增添必要的花樣,而實實在在的是為了要把我們孩子們的理解由形象思維上升到自己的認識,只有在形象的思維學習中,才能讓孩子們對于分數的意義做到深入而實際。

三、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小學生的學習永遠都不會是一種我們成年人眼中的只注結果的學習,如果我們仍然用一種功利化的想法來進行教育教學,那我們的教育只能是一種失敗的教育。無論我們多么關注我們自己的成功,無論我們需要通過孩子達到自己怎樣的目的,都不要忘記了教育的根本,不要忘記了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本真,更不要忘記了我們的教育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我們。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們需要做的很多,而讓我更感受到責任的就是,在每一節(jié)課前,我們老師究竟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讓我們的教育教學成為孩子們生命成長的沃土!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4

11月,我們六位老師結伴來到了美麗的西子湖畔杭州參加了“‘千課萬人’全國小學數學‘新課標課堂’研討觀摩會”。本次活動匯聚了全國著名教育專家、名師、教授、學者等?!扒дn萬人”對于我來說是第一次,我滿懷期待地走進了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qū)逸夫體育館的觀摩現場。雖然那幾天天氣陰冷,但是我仍然很興奮。

當鏗鏘有力的鐘聲想起時,當我在《參會指南》中看到許許多多專家、大師的名字時,我的心情無比激動。我為自己能近距離感受大師們獨特的教學魅力,耳聞目睹他們在課堂上的精彩演繹,能學到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而激動不已。短暫的四天時間,專家名師們通過自己精彩的課堂和激情澎湃的講座,給予我最前沿的引領,最智慧的啟迪。

四天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鄭毓信給我們帶來了《數學教師的三項基本功》,讓我明白了數學教師要善于舉例、善于提問、善于比較與優(yōu)化;南京師范大學教授趙凱的講座《堂堂精彩,人人滿意——基于學生心理的有效課堂教學》,他的講座激情四射,給我強烈的震撼,他風趣幽默道出有效教育的真諦;浙江杭州市著名特級教師朱樂平,如春風化雨,讓孩子們在“圓”的海洋里翱翔;北京市基礎教育研究中心,著名特級教師吳正憲展示的《方程的認識》,她柔和的聲音,親切的笑容,貼近生活的事例,精湛的設計,不厭其煩地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路,如一汪清泉涓涓細流,潤人心田;安徽蚌埠高新教育集團,著名特級教師鄭桂元,從生活情景出發(fā),引出“近似數”,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凸顯了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

在這些精彩紛呈的課堂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天津市紅橋區(qū)教師進修學校,著名特級教師徐長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退”中的教學》:

徐老師首先用有趣的魔術表演導入新課,引發(fā)想象。他拿出一張白紙,在隱蔽處撕成若干片,讓學生猜變成幾片?讓學生逐一回答,教師追問,引導學生回答并表演,配上“刺啦、刺啦”的撕紙聲,教師給予肯定,從而形成認知矛盾。這時教師拿出紙片,明確答案。接著徐老師提出規(guī)則:每片紙都可以并且只能變成4片,問:照這樣變下去,能變出20xx、20xx、20xx嗎?鼓勵學生大膽說出答案。然后師生嘗試解決,引導學生提出辦法:撕一撕。要撕成20xx片太難了。這時徐老師出示華羅根照片,幽默地提出“知難而退”策略:“退、退、退——進、進、進——回頭看——找規(guī)律。”由一片被撕成4片,從4片中拿出一片再撕,從而變成7片……引出規(guī)律,1=3n。讓學生利用規(guī)律進行判斷。最后徐老師解釋策略,引發(fā)反思,讓學生用動作模仿文字,用肢體記憶策略,結合生活教育孩子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可以利用“退”的策略來解決。

徐老師的課,讓我震驚,原來數學課可以上得如此精彩:他那幽默有趣的語言,時時吸引學生,也時時吸引著我;他那精彩的魔術表演,輕松地將我們帶入了奇妙而快樂的數學王國。整堂數學課我們時常能聽到一陣陣發(fā)自內心的笑聲,老師上得很投入,學生玩得很投入,我們也聽得很投入。徐老師通過一堂課的精彩演繹,讓我們看到了策略形成的過程。

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天,但是專家、名師們給我?guī)淼木翊蟛?,讓我享用不盡,受益匪淺。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會積極總結經驗,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們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5

前幾天,我有幸赴實驗小學,欣賞了許朝暉、楊艷銳、雷書紅三位教學標兵、能手的的數學巡回展示課,讓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下面我就談一談聽取了許老師這節(jié)課后的感受。

一、常態(tài)長效

許老師的課堂教學呈現,可以用一個形象的詞語來概括:樸實無華、課如其人,這也正是對許老師人品與課堂作品的概括和總結。樸實更顯典雅和莊重,無華更增添了教學藝術返樸歸真的魅力。新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緊張進行著,常規(guī)、高效的課堂正處于構建階段。我經常外出聽課,而許老師的課堂教學是首次讓我感受到了常規(guī)、高效課堂理念的重要性。許老師整堂課的教學形式就是一堂常態(tài)課、家常課,沒有更多的修飾和虛華的成分,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動畫,沒有臨場作秀的氛圍,自然、得體、和諧,這是我應該努力去學習的。

二、理性教學

理性教學是許老師課堂教學的一大亮點,許老師講的是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這節(jié)課,上課伊始,許老師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面五星紅旗。五星紅旗對于每個學生來說太熟悉不過了,每周一站在國旗下,每天從國旗下經過,她的形狀、顏色足以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然后,許老師引導學生,自己根據剛才腦海中的情境,提出相除關系的問題。緊跟著,許老師讓學生把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啟發(fā)學生把想到的問題和數學學習相聯(lián)系,嘗試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剛才的問題。

這樣,就把數學知識系統(tǒng)的連在了一起,不僅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而且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引發(fā)的情境,帶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們用自己的數學知識去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興趣油然而生,興致高漲。教師即時又通過畫重點內容、標重點字詞等理解概念的意義,尤其在比的讀法上許老師并沒有刻意糾正,而是讓學生讀,發(fā)現問題讓學生糾正,又激發(fā)了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嚴謹認識,學生學的積極,教師課上的流利、連貫、自然。這也正是教師教學藝術的充分體現。

三、道法自然

數學課堂教學,忌教師和學生背道而馳。許老師的課堂,讓我體會到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靈動性,教師自上課至課終,老師始終圍繞學生運轉,學生一直環(huán)繞老師運行。教師對學生并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lián)系是自由進行的,學生占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脫離軌道,沒有脫離教師精妙設計的運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了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天職。

聯(lián)想自己的數學課堂教學,我想了很多:

1、沒有備好課

對于備課,我感覺到了它的重要性,許老師之所以課堂上運用自如,就在于她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宗旨和理念,掌握了教學內容的要旨,而我平時備課還達不到這種嚴謹的態(tài)度,今后我會盡力做到。

2、不懂角色換位

平日的數學課堂上,我很少做到真正的和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很少把自己的角色當做學生去體驗自己的教學過程,而從許老師身上,我看到了這種教學態(tài)度的必要性。

3、教學效果不好

許老師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收益頗多,既學到了數學知識,還掌握了方法。我在課堂上很少涉及這么多,唯恐時間不允許,造成了包辦的情況,致使課堂效果不好,今后我應努力研究的教學方法,熟悉了解學生,做到課堂教學向自然高效邁進。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6

9月25號在合肥市海頓學校開展了與肥西衛(wèi)德彬名師工作室聯(lián)誼活動:首先是由解正兵老師給八年級學生上了一節(jié)平均數的課,接下來是聽課老師代表評課,最后聽取了衛(wèi)德彬老師關于新課程實踐的報告會。

我校組織全體八年級教師去聽課、聽報告,通過聽課,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這節(jié)課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情境,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并運用于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課堂上教師能根據學生暴露出的思維活動進行方法引導。

這一次聽課活動給我的啟發(fā):

1、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語言要做到嚴謹簡練,并且要具有親和力,對孩子要多表揚,多鼓勵。解正兵老師雖然是一名男教師,但語言很輕柔,很具有親和力,并且能夠及時的表揚孩子,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2、數學源于生活,最后必須要回到生活當中。學習知識是為了運用,如果脫離實際來學知識的話,其學習的意義不大。所以在數學課上,必須讓學生知道在現實中的應用。

3、通過聽評課活動也讓我對上課老師做的大量工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對評課程序有了很好的認識和學習。

總之,此次聽評課活動,讓我受到了很大的觸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努力加強學習,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不斷改進,爭取早日成為一名新課程理念下的優(yōu)秀教師。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7

4月23日上午,我有幸觀摩了長青小學數學開放月公開課的活動,這樣的公開課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

第一堂課是熊老師的《認識負數》,本課為六年級下學期的第一課。熊老師笑起來特別和善,聽他的課如沐春風。特意關注到他的課全程只用了兩張PPT,更多的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依次來表達每個負數的意義,這些負數表示什么,用自己的方式畫出一個負數,并描述出來。

第二堂課仍然是六年級的內容《比例的意義》。

這堂課是由鐵路小學的李老師上的,課的一開始,李老師便出示自己旅游當中的照片,一下子引起了同學的興趣,興致勃勃的開始幫老師分析為什么另幾張照片看起來更別扭。從而引出比例,再順勢引導學生算一算這幾張照片的比例……

接下來是來自北師大附小的劉老師,一開場,她的聲音清脆悅耳,非常好聽。這堂課研究的是一個新的課題《展開與折疊》,雖然數學課本上沒有本堂課的內容,但我覺得這節(jié)課很有趣,受益匪淺,不僅學到了很多關于魔方的知識與規(guī)律,而且給我打開了另一種新的思路和理念,使我對數學課有了一個新的思考。

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謂: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廣闊舞臺,令各家可一展風采。同時也是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機。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傊?,數學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采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fā)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8

近段時間,數學組開展生本課堂的聽評活動,我們先聽取了田露老師的《快樂復習》一課,課堂環(huán)節(jié)流暢,師生配合默契,呈現了一堂生動、豐富、好玩的數學復習課。

復習課是將書“從薄讀厚,從厚讀薄”的過程,是學生全面梳理知識、認識自我的階段。田老師先出示本學期的全部知識內容,讓學生討論重、難點,回顧數學知識;之后又著重復習了乘法口訣及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最后鼓勵學生認真復習,為學生加油打氣。整節(jié)課教師教姿教態(tài)自然,教學組織策略得當,教學方法適合學生,從而使得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聽完田老師的復習課,讓我不禁陷入深思:復習課究竟該怎么上才能高效呢?經過與本組教師討論,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首先,上好復習第一課。

與開學第一課一樣,要讓學生明白復習階段的方法方案,明確重點與難點,這是把書“從厚讀薄”的過程,提升學生的總結能力。建議教師讓三年級以上的學生自己制定適合的復習預案,內容要有復習目標與復習日程安排,后一項要詳盡,羅列每一天復習的內容。

第二,復習要詳略得當。

這與學習新課的重、難點不同,那時是針對全班同學及教材內同制定的,此時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程度不同,詳略不同。例如,三年級的八個單元中,混合運算、加與減、乘與除、乘法、認識小數五個單元都是計算,我也特別注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口算、豎式及方法多樣化每節(jié)課都要練習,所以學生的計算能力普遍較強,觀察物體與周長比較簡單,最難的是年、月、日,雖然與學生日常經驗息息相關,但知識繁多,特別是判斷閏年與平年,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在三年級下冊才會深入學習,所以對孩子來說算是超綱。所以,復習的時候,年月日這一單元就用了兩個課時,是最多的。其它的單元,我更注重學生的自主復習,為孩子“減負”。這是把書“從薄讀厚”的過程,但也要適當“厚此薄彼”。

第三,復習要注重總結。

開學初,我送給學生九字箴言:多練習、勤反思、會總結。復習恰巧是提升總結能力的好時期。鑒于我班平時單元小結做的扎實,所以學生的總結能力相當優(yōu)秀,我就徹底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期末總結,畢竟最了解自己的就是自己嘛。

通過這三項復習策略,我的復習工作還算順利,教師適當放手,不必多費心費力,學生親力親為,成長頗快,何樂而不為呢?在復習中,制定適合的復習方案與方法,讓學生愛上復習。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9

20xx年10月19日到20日與其他三位數學老師一起到廈門六中參加第十屆全國"相約名師聚焦課堂"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對我來說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我也從教學觀摩會中得到了許多值得學習的收獲和體會,對此我做出如下討論及交流。

一、教師的語言魅力

從名師與我們平時和孩子溝通的語言對比中可以知道,他們與孩子對話中有一種無形的拉近距離感,能讓孩子們從乏味的教學中,主動學習起來。每一位名師包括施銀燕老師、張齊華老師、劉延革老師、強震球老師還有劉偉男老師在與孩子們上課前都會親近的與他們攀談,不僅從中連接孩子與他的熟悉感,還深入孩子的心靈深處,了解他們想要的是什么,懂得了什么。原來老師扣人心弦的過渡語言,烘托了課堂的氣氛,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習興趣,為學生理解內容奠定了基礎。課堂語言的簡潔、準確,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

二、教師的教學設計

從施銀燕老師的四年級《認識負數》一課中,我們可以知道,她從生活中的知識著手,從設計了"電塔里的負數"、"室內溫度計的的測量",以及"信用卡的—10"、還有"小明身高—2"不僅貼近了生活還讓學生懂得原來生活中有這么多的負數。這些實際情景中的問題不僅了解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應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參與中明確感悟到正、負數的應用價值。我一直在想如何能讓學生直觀地認識溫度計上所表示的度數這一環(huán)節(jié),又要怎么使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溫度計上讀寫出所表示的攝氏度,并說出各攝氏度所表示的意義,比較溫度的大小等,順利完成了對概念的初步建構,這也就是教師在上課中傾聽學生的發(fā)言、關注學生的表情、關注學生的思維及時的加以放大,努力使問題公開化、明確化,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來,我還非常佩服施銀燕老師的最后的那個時鐘設計,到此還使我無法忘懷,原本以為那個計時器只是一個計時器原來暗藏玄機的總結了一堂課提前下課就是"—1"分鐘,加深學生對負數的了解,并且總結了一節(jié)課。

張齊華老師五年級中《用字母表示數》從在課堂上,完全了解他如何將自己融入教學,整個課堂渾然一體,既清新又自然,看不出一絲一毫加工的痕跡。他聽起來既親切又有鼓動性,這樣輕松的語言,細致的點撥,大氣的闡述,快樂的笑聲使學生的興趣被"挑逗"得一波高過一波……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識。以一個儲蓄罐為引子,讓學生在感受愉悅的過程中學會了用字母表示數的含義,就這個課題而言,難就難在應該如何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數?字母可以表示那些數?怎樣用字母表示數?張老師用他獨特的構思,把算術與代數的關系演繹地非常透徹,巧妙的將他的年齡與兒子年齡關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來,更讓人回味的是將神秘人與他的年齡關系的設計,又增添了種種無限的遐想,讓孩子自己懂得在"變化中找出不變",他不愧為"數學王子"。

劉延革老師的《周長認識》其實就是我想去學習的其中之一,因為我教的就是三年級,不僅能從劉老師的觀摩課上得到教學的啟發(fā),還可以學以致用一下。劉老師創(chuàng)設了小明鍛煉的計劃:繞運動場跑一周,采用"慢鏡頭"的手法分別出現沒有繞邊線跑、沒有跑完一圈和正好沿邊線跑一圈的三種情形,讓學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圖形的一周。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新知,將數學知識放在一個生動活潑的情境中去學習,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經歷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把生活原型轉化為數學模型的過程,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在學生對周長有了直觀的認識后,劉老師給出了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圓形通過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動,幫助學生清晰建立周長的概念,突出了"從任意一點出發(fā),繞邊線一周,回到起點"三個要素,并且重點解決了曲邊圖形一周的長如何測量,滲透了"化曲為直"思想,學生的體會不斷的加深,至此,對"周長"這一概念的總結也就水到渠成了。其中劉老師為深化對周長內涵的理解,還畫出一個角,問:它有周長嗎?學生的發(fā)現是有趣的、深刻的:因為它斷開了、有缺口、不能饒一周,所以沒有周長!只有封閉的圖形才有周長。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劉老師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反思、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維習慣,有意安排了正方形、等邊三角形用曲線分割成兩個圖形后,比較分割后兩個圖形的周長,通過變式練習,提高學生反思的能力,這種探究不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使學生對周長的認識趨于深刻。

強震球老師的《圓的認識》是蘇教版的教材,它們的編排思路是先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實物揭示圓,讓學生感受圓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再引導學生借助實物、圓規(guī)等畫圓,初步感受圓的特征,并掌握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強老師在設計中先創(chuàng)設一個情節(jié):讓學生猜猜手里有什么東西,激發(fā)學生好奇心,然后拿著一條線,線下有顆球。告訴孩子們"用力甩起來,是什么圖形?"這個直觀的教具,充分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腦海中有個"表象"。而后畫圓的指導應放在如何畫出指定大小的圓,而準確畫出指定大小的圓則基于學生對圓規(guī)畫圓原理的掌握,即知道"以針尖為定點,兩腳之間的距離為定長(半徑)旋轉一周的點的集合"。學生這個意義上明白了圓的本質與圓規(guī)畫圓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有助于學生對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圓的主要特征的掌握。再后來當同學有對圓一定的了解與認識的時候以比賽的形式加深學生對畫圓時兩腳距離不能改變而加深印象,設計是這樣的:請同學上來比賽畫圓,看誰畫得又快又好,之后同學們會發(fā)現一條繩子的距離不會改變,另外一條繩子則是橡皮繩無法固定距離。這樣的游戲設計使學生從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到主動發(fā)現畫圓的技巧將學生置身于發(fā)現者,探索者的角色,以畫圓為主線貫穿全課,讓學生輕松地、本質地認識圓。

三、我的課堂還缺少什么

這幾位名師的講堂,讓我從觀摩中發(fā)現我的課堂里還缺少一些實質的東西,包括要有發(fā)現的眼睛,還不夠關注孩子們課堂的表情,要懂得去偽存真,生成點多,處理課堂突發(fā)事件能力,及駕馭課堂能力的培養(yǎng)?;蛟S多上幾節(jié)不同班級的課,能對我教學上的應變能力以及能快速讀懂孩子們心里的想法得到一定的幫助吧。因為在讀懂孩子的心的基礎上的教學,才能夠真正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產生要學數學,學好數學的強烈愿望。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20

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聽課活動,看到三位老師都以自己的特色展示著課堂教學藝術,傾聽著老師們精心準備的課,領略著她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她們在開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受到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執(zhí)教理念的啟發(fā)。

一、導課要為教學服務。

如盛莉芬老師精心設計的《認識周長》的導入,她是以喜羊羊和懶羊羊等學生喜愛的小動物來引入話題,并使之貫穿于全課,以此拉近了學生的距離,學生的向師性更強,他們積極的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去。龍子湖區(qū)教研室李婭婭老師的課前談話也很引人入勝,她通過“猜一猜,考察你的反應力”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們都非常樂意參與到這項游戲。于是,在這種自然、愉快的氣氛中,師生們共同進行下一輪的“看一看,考一考你的觀察力”活動,學生興趣大增,這樣的安排也為后面的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課堂上應讓學生體現自己的價值。

三位教師在教學上都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做到收放自如,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動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充分體現了“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只起到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教學理念。比如,鳳陽路二小的謝xx老師在講《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課時,讓每一位學生從信封中找到6張撲克牌,學生自己先動手擺一擺,接著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擺法,在這一連串自主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深刻的感悟到“要使摸到紅桃a的可能性是1/6,6張牌里都必須要有一個紅桃a?!钡慕Y論,輕松突破本課的重難點。又如盛莉芬老師為了突破“一周”的概念,先讓學生找一找自己身邊有一周的事物,指一指它們的周長并用手摸一摸,感知圖形的周長,在頭腦中建立周長的概念,以此培養(yǎng)了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特別是在測量愛心、圓等不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時,教師讓學生利用提供的材料,自己想辦法解決,學生先用繩子把愛心和圓圍成一圈(多余的繩子用剪刀剪去),再把繩子拉直,然后用直尺量出繩子的長度,即是這些圖形的周長,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活動中學生們輕松掌握了這種“化曲為直”的解決策略。還有李婭婭老師講《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時,她著手讓學生自己探究,完全放手讓學生動手計算,又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猜想——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中,找到了規(guī)律。

三、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新課程強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學有用的數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并讓他們感知學習數學的重要性。謝老師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她能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會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用猜“左右手”的方法決定誰先發(fā)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活動,感受到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從而想到用分數來表示這種可能性的大小并把它運用到生活中,李老師設計的練習是本課的一大亮點,通過“抽獎”、“砸金蛋”等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的游戲活動,促使學生調動生活中所有的經驗和所學的可能性大小的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又如李婭婭老師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以“快餐店中的套餐。每份12.5元,售出10份。100份。1000份,分別是多少元?”這一實際生活中的話題引入數學知識,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接著李老師又讓學生運用這一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從而讓學生掌握了規(guī)律并學會運用規(guī)律去解決問題。

四、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中三位老師都能很熟練的應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謝xx老師使用多媒體動態(tài)演示6張紅桃依次變成黑桃,讓學生分別來說說“紅桃和黑桃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就是這一動態(tài)的變化過程,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又如盛莉芬老師上課伊始,就使用flash動態(tài)演示懶羊羊不沿操場跑一圈和它中途停止,沒跑完一圈的過程,讓學生指出其錯誤,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深刻領悟到了“一周”的含義。

總之,這次的聽課,使我感觸頗深。我覺得一節(jié)好課它是有生命力的,而這種生命力來自于學生對身邊事物的感知與體驗,來自于對問題的好奇與思考,來自于對知識的猜想與驗證,來自于對活動的探究與解決。而這些恰恰是我的課堂所缺少的。所以,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間,引導學生經歷體驗、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解決問題。我還要多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我相信自己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21

這是一節(jié)很新穎的課,“自行車里的數學”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比例后面的一節(jié)綜合應用課。本節(jié)課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已學習過的圓和比例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自行車中的問題,體會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性。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王老師將自行車搬進課堂,在學生的眼里,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這樣,學生學起來自然感到親切、真實,這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tài)度和意識。對于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學好數學,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促進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王老師首先從咬合的大小齒輪轉動的圈數和鏈條傳動為切入點,從學生已有的反比例知識儲備出發(fā),為學習自行車里的數學,作好鋪墊。然后再通過質疑引入例題教學,讓學生在說一說、試一試的活動中分兩個層次及由淺及深地全程參與到“前齒輪轉一圈,后齒輪轉幾圈”“要是蹬一圈,能走多遠?”的問題討論全過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自行車前后齒輪的數據進行仔細的觀察、分析、計算,得出結果。從而建立數學模型,這樣既拓展了學生思維,同時達到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

聽了名師工作室丁老師的對王老師本節(jié)課的點評,讓我對數學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丁老師談了自己怎樣去上這節(jié)課,首先她直接切入主題——自行車里的數學,讓學生談自行車里有哪些數學知識,學生談自己對自行車已有的認識與了解,老師適當引導,把問題引入“蹬一圈走多遠”,讓學生選擇方法解決這一問題,最后統(tǒng)一意見用計算的方法。那么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知道哪些條件,讓學生分析探討,得需要知道輪子的周長及轉的圈數,輪子的周長很好解決,轉的圈數就需要知道前齒輪和后齒輪的比值。整個教學過程丁老師只充當一個很好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丁老師的課堂中學生不是機械地記憶一種題型及解決問題的模式,而是全程參與了解決問題了過程,讓能力得到了提升。

丁老師不僅對王老師的課進行了點評,而且還對我們的課堂教學提出了很多的寶貴意見。如:上好一節(jié)練習課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內容選擇合適的授課方式;數學教學應多于生活及社會融合,多做一些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且有意義的實踐作業(yè)(如調查會員制、怎樣選購一樣商品、怎樣用A4紙做體積最大的圓柱);教師不要成為教材的奴隸,對于含有π的繁雜計算的題目結果可不計算出具體數字,減輕孩子的負擔……

雖然活動進行了兩個多小時,但是仍覺得意猶未盡。王老師的成穩(wěn)大氣及丁老師對教育教學的獨到見地讓我獲益匪淺。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22

學校為了提高我們老師的教學水平,讓學校的優(yōu)秀老師給我們上了六堂數學示范課。聽了我校這幾位數學老師的示范課,讓我受益頗深。他們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空間,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也讓我記憶猶新。

一年級帥老師語言輕柔,非常具有親和力,并且能夠時時刻刻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并及時表揚孩子,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三年級的涂老師,在講課開始設計的秋游情景,很快讓孩子投入到了學習中。四年級的萬老師講的《角的度量》這一課,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把復雜問題簡單化,讓學生們輕輕松松就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五年級曾老師運用了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手操作有猜想到論證,一步步誘導學生找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和長方形面積之間的關系。

作為一個二年級數學老師,我來說說甘老師上的《角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新課開始用花朵遮住三角形和圓,讓學生猜猜被遮住的圖形,學生根據所看到的角猜出是三角形和圓,利用猜圖游戲導入課題,讓學生能夠很快進入學習的氛圍。接著甘老師課件出示:五角星、鐘表的指針、張開口的剪刀,讓學生說說這些圖行李含有的各種圖形和這些圖形中的共同點,從而自然地引出角的概念。同時也讓學生從自己的發(fā)現中對角有了初步的體會。在學生掌握角的組成,會判斷角的基礎上,甘老師又讓學生找找教室里的角并用手摸摸三角板的角,使學生感受到角是尖尖的,進一步升華了角的概念。

這節(jié)課讓我覺得有意思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甘老師拿著折,通過打開、合上折扇讓學生感知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扇子張得越大,形成的角就越大,扇子張開的越小,形成的角就越小。接著讓學生思考,將角的兩邊延長或縮短,角的大小變化了嗎?老師用課件演示并講解,學生明白了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在教學畫角時,甘老師讓學生先動手探索畫角的方法,然后讓學生展示他們畫的角并指出是否正確,最后再跟學生一起總結正確的畫角方法,先畫頂點,再用直尺向兩個不同的方向畫兩條邊。在鞏固練習設計上,甘老師也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尤其是數角這項練習,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一下子沸騰了。

最后,我有一個疑惑:兩個角比較大小,課件演示時,學生很快發(fā)現兩個角重合,兩個角同樣大。只有一個學生,認為邊長的角大,老師引導孩子角的大小與角張開的口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學生明白了。我在想,是否學生對于角張開的口在哪兒,學生不太明白,如果課件上標上角符號,然后老師指著角的符號重合的地方,用手指著告訴學生這個地方就是角張開的大小,學生是否就更清楚了。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23

上周五我有幸到江陰市第一中學聽課學習,雖然只有半天的時間,觀摩了兩位老師教學優(yōu)質課,但是收獲頗大,現把自己的一點感想寫下來。

第一堂課是高三物地班的一堂《函數與方程》的一輪與二輪銜接的復習課,上課教師還是比較年輕的,采用的課堂教學模式也是活動單三單導學模式,有課前預學單、課堂講評單及課后檢測單。對于課前預學單教師的處理方式是我比較欣賞的,一共有3個填空題,要求學生前天晚上做好,并有解答過程,教師也已批改好,并對學生的不同解法進行分類,課堂上用投影儀把學生的解答過程展示出來,并作適當點評總結,甚至有變式訓練。如“求方程的解的個數”,變式為“討論方程的解的個數”,把題目進行升華,由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如何動靜結合、動中求靜,此處算是一個亮點??梢钥闯鼋處熯€是花了很多功夫的,這對我算是一個啟示:“如何讓學生從小題中看變化,從變化中掌握方法”。

第二堂課是高二文科班的一堂《導數在函數中的應用——單調性》,教師立足課本,教參鉆研透徹,了解學生的學情,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出發(fā),引出新知識。

而且教師的教態(tài)端莊、面對學生親切和藹,課堂上也有及時的課堂評價,隨時關注學生的情感,多多表揚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就是他們的黑板設計比較寬敞,用了食物投影,還有大塊黑板能讓學生進行板演,不過讓學生同時黑板板演3道題,解題過程也不是很簡單,時間有些短,下面的學生會來不及解答。對于課堂檢測的3道題目中前2題,跟本堂課的重點不是很配套,學生基本不會,所以檢測的效果就沒有了。所以對于課堂檢測還是應該課上講什么,課堂檢測練什么,不然就失去它的意義了。

這次聽課活動雖然是短暫的,但是我會將每次學習活動積累的經驗,應用于以后自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努力做一位優(yōu)秀的數學教師。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24

今天在我們學校參加了中心校舉行的初中數學優(yōu)質課的聽課學習活動。我們學校的王英老師和北張中學的王改萍老師對分式一節(jié)進行了新課程改革示范課,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課堂授課水平之高,對教材內容挖掘之深,課堂教學過程設計之精彩,及對課外知識拓展之廣,讓我對自己所教學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下面就這方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1、數學是有趣的。

長期以來,數學幾乎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詞,重知識的傳授,輕能力的培養(yǎng);重學習的結果,輕探究的過程;重反復的練習,輕情感的滿足……這一切,使我們學生對數學很難激起興趣。他們感到數學是枯燥的、煩瑣的,數學幾乎等同于做題,而且沒完沒了。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zhàn),渴望挑戰(zhàn)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挑戰(zhàn)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為他們走向成功搭橋鋪路,使他們感到數學是有趣的。

一個巧妙的問題引入,把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激起,你還用擔心本節(jié)課學生學習的熱情嗎?這就是老師的智慧,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我們就應該在我們的課堂上多提供一些既能學習到數學知識,又讓學生感覺有趣的問題,我們的數學教學才會充滿活力與魅力。在王英老師這堂課中就在導入時結合133班的人數問題使學生以下就有了興趣。

2、數學是簡單的

領略到了這兩位老師的教學藝術,我們看到了平時寡言的學生也可以和大家一起討論,聽到了富有思想的回答,讓人忍不住為他們鼓掌,同時也忍不住為老師的教學喝彩,因為她們用最簡單的話語來解釋數學,讓學生們觸及到了數學的本質,從而在內心發(fā)出強烈的震撼。讓孩子們覺得數學的簡單,不僅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智慧,是還原數學最樸素的狀態(tài)。只有這樣,才能極大地釋放孩子的潛能。而為了做到這一點,老師在課堂上精彩的設計才是最關鍵的。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明顯的得到了提高,課堂氣氛比活動前活躍了很多。游戲中也可以學習數學,數學知識可以通過玩游戲來解決,我想這種方法非常適用初中的同學,我相信參加同學永遠都不會忘記在數學課上的一次次爭論和老師精心設計的游戲。

3、數學是鮮活的。

現代數學觀認為:教材處理的核心總是是從學科世界走向學生的生活世界。當數學和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數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鮮明的現實背景,更有助于學生發(fā)現和理解數學概念,形成數學思想和方法,積累數學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經驗。我們應不斷攫取生活中的新鮮素材來充實我們的課堂,使我們的數學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活潑。這些鮮明的生活素材,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中提出的數學來自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這一理念。王英老師在這節(jié)課中就把植樹造林引入課堂呼吁學生保護壞境。

這次聽課活動雖然是短暫的,但是我們的課堂改革以及課程改革是長久,我會將這次學習活動積累的經驗,應用于以后自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去,努力去做一位優(yōu)秀的數學教師。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25

流暢,自然,大方,得體……我在網羅一切可以描繪一堂優(yōu)質課的修飾語,林林總總的詞匯和一堂富有鮮活生命力的課堂相比,可謂鉛華散盡也不能道出一位晚輩對于前輩的崇敬,仰慕之情。

些許深刻的印記再次將我的思緒帶到了課堂。那是一(1)班的數學課,我步入教室時,別的聽課的老師早已在那里靜候了。我為自己的晚到感到十分的慚愧,因為在聽課的所有教師里面,我是年級最小,資歷最淺的一位,無論任何緣由,都不能成為我遲到的理由。好在上課的鈴聲還沒有敲響,孟x老師在悉心地給孩子們做課前輔導?!胺治鲱}目時,首先要尋找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孟老師如是給孩子們說道。多么熟悉的一種聲音,頃刻間,一種相知的感覺迅疾傳遍我的大腦,但隨即就被憂慮所取代了,是的,我開始擔心起來,擔心一年級的孩子能否理解何為“已知條件”,在我的印記里,這樣的詞匯是一位中學生才可以深有感悟的東西。想象中接下來一定會發(fā)生一些孟老師不曾預料的事,我在暗自等待。

機會來了,孟老師叫一位同學分析題目已知條件?!邦}目告訴我們……”驚訝,取而代之的欣喜,我想自己本就不是一個“情緒善變”的人,為何今天卻在這短短的數分數秒中,發(fā)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改變?涵養(yǎng),積淀,我快速的翻轉自己有些欣喜異常的大腦,我的目光,我的靈魂,我全身每一處暗藏能量的場所都被深深的吸引了,我想,這定然是一節(jié)頗具大師風范的授課,我拭目以待!

鈴聲響起,終于,孟老師款款走上講臺,開始了自己修煉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藝術之旅。我將自己全身的力量匯聚于耳目,雙手,細細聆聽,善善觀察,手中的鋼筆就像有了生命一般,停停走走,飛轉流逝,記錄下每一處“巔峰對決”。從優(yōu)質課堂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做題思維邏輯的培養(yǎng),數學方法的滲透,語言表達能力的拓展,可謂形如流水,妙如天籟,那一刻,我的腦海里僅僅存留了藝術二字。我想用藝術去描繪當時的場景是再為合適不過了,那種真切,本真,卻又極富感染力的教學修養(yǎng)源自于對生活高度的追求。

教師不是演員,教育更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舞臺。很多人都曾提及過這句話,但也僅僅是說過而已,用行動去見證,用言傳去感知,這樣的教師終究幾何?

有幸聆聽,有幸學習真是倍感榮幸。我想,這短短的四十分鐘交給我的東西是無法用一串串簡單的數字可以衡量的。它就是一束純真的光芒,在教育幾近功利化的今天,在教育改革風靡全國,成效卻日漸甚微的今天,有人依然堅持著純真教育,有人依然走著本真教育的路線,或許,應試的浪潮會擊倒她,或許……如此諸多的困難,如此諸多的壓力,我的內心充滿一種深深的刺痛,我擔心……

51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