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心得要真實地記錄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包括自己的成長和變化等。史記閱讀感悟和心得簡短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史記閱讀感悟和心得簡短,方便大家學習。
人們常將歷史比作長河,源遠流長,生生不息。它或奔騰澎湃,或波瀾不驚。發(fā)源自蠻荒的遠古,流過茫茫大漠,也流過千里沃野,奔流向視野不可及的天際之外。歷史這條長河,消融了無數(shù)日月星辰的光輝,折射出兩岸風景變換的悲喜。無數(shù)的或壯烈或平庸的生命走過他們自己的軌跡,匯成文化的大海。每到險要的轉(zhuǎn)折,長河總能泛起奪目的浪花。那是風雷激蕩的年代先民們將自己的生命投入到時代的滾滾洪流中放射的光彩?;厮葸@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隨水流浮沉,感受這有生命的江河蘊藏的無窮力量,總能使試圖體驗它的人感嘆民族的偉大精神所在?!妒酚洝罚袊谝徊考o傳體通史,就是這么一部讓人驚異的為歷史長河樹立的大傳。
《史記》約成書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篇。作者司馬遷生于今陜西省韓城市,十歲開始讀古文,二十歲就是一個很有才情的青年學者了。他從二十歲開始到各地游學考察,前后十幾年間,向南到過湖南、浙江,向東到過今山東曲阜和安徽、河南的許多地方。這是一次飽覽祖國河山,尋訪文化遺址,收集歷史資料,向社會向人民進行調(diào)查和深入學習的過程。之后司馬遷又去西南地區(qū)進行了第二次大游歷。在這之后其父司馬談病危,司馬遷含淚接受了父親一定要寫完一本博古通今的歷史書的遺愿。他準備三十多年,寫作十二個春秋,終于完成了這部集古今文化大成,貫中華三千年歷史的通史巨著。后世仿效其體例和實錄精神,斷代為史發(fā)展成系列國史,稱正史。五十二萬字的皇皇巨著,司馬遷不僅完成了父親修訂史書的遺愿,也繼承了孔子的《春秋》精神。
《史記》首先讓我們驚奇而為之贊嘆的是它的包羅之廣泛,體大而思精,不僅寫了遠古、近古,也寫了現(xiàn)代、當代;不僅寫了帝王將相、英雄豪杰,也寫了廣大下層的各色人等。這種囊括各盡各類知識、各家各派文化與一爐而加以融匯貫通的氣派,是前無古人的。而且我們還能從中發(fā)現(xiàn)讓我們激動的思想閃光:表現(xiàn)進步的民族觀,進步的經(jīng)濟思想,強烈的民主性批判性,貫穿全書的豪邁的人生觀、生死觀、價值觀。就中國史學的具體發(fā)展而言,《史記》的貢獻巨大,它建立杰出的通史體裁,建立了史學獨立地位,建立了史傳文學傳統(tǒng)。比起其史學成就,更讓人驚奇的是它的文學成就。司馬遷慣于在生動的故事中敘事,敘述富有戲劇性和悲劇情懷,而且有極強的實錄精神。
讀過《史記》的多個篇章之后,我能發(fā)現(xiàn),司馬遷本人,是有著浪漫的詩人氣質(zhì)的。從《報任安書》和《史記》中,處處可以看到他富于同情心、感情強烈而容易沖動的性格特點?!妒酚洝吩跀⑹鰵v史人物事跡的同時,處處滲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內(nèi)心的痛苦和郁悶,這就是我們千年之后讀《史記》仍不能不為之感動的關(guān)鍵。(wWW.Zr120.cOM)
西漢末的辭賦家楊雄說:“子長多愛,愛奇也?!保ā斗ㄑ浴罚!妒酚洝窋⑹碌闹行氖侨恕Ω鞣N歷史人物,司馬遷是有偏愛的。那就是“好奇”,就是喜愛非凡的、具有旺盛生命力與出眾才華的人物。那些奮起草莽而王天下的起義者,那些看上去怯懦無能而胸懷大志的英雄,那些不居權(quán)位而聲震人主的俠士,那些膽識過人、無往不勝的將帥,那些血濺五步的刺客,那些運籌帷幄、智謀百出的文弱書生,乃至富可敵國的寡婦,敢于同情人私奔的漂亮女子??,這些非凡的人物,構(gòu)成《史記》中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史記》洋溢著浪漫的情調(diào),充滿傳奇色彩。尤其將秦漢歷史劇變之際人物的傳記合起來作為一個單獨的部分來讀,真是像一部英雄史詩。而正是這種浪漫的詩人氣質(zhì),使司馬遷遭遇李陵之禍,也正是這種性格,使我們嘆服《史記》恢弘絢爛的文采。
《史記》的故事,又有不少是富于戲劇性的。司馬遷似乎很喜歡在逼真的場景、尖銳的矛盾沖突中展開他的故事,由書中人物自己直接行動以表現(xiàn)自己,使讀者幾乎忘記了敘述者的存在。像著名的“鴻門宴”故事,簡直是一場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的獨幕劇。人物的出場、退場,神情、動作、對話,乃至坐位的朝向,都交代得一清二楚。這段故事不需要花多少力氣,就可以改寫成真正的戲劇作品在舞臺上演出。另外,《史記》中寫得最為壯麗動人的,是英雄人物的悲劇命運?;蛟S是自身的命運使然,司馬遷更鐘情于寫悲劇人物,所寫大大小小悲劇人物多大120多個?!俄椨鸨炯o》寫項羽最后失敗自殺,竟用了一二千字,作為歷史記載,可以說毫無必要;作為文學作品,卻有一種淋漓酣暢的效果。項羽在可以逃脫的機會中,因無顏見江東父老,拔劍向頸;李廣并無必死之罪,只因不愿以久經(jīng)征戰(zhàn)的余生受辱于刀筆吏,橫刀自刎;屈原為了崇高的理想抱石沉江??。在這種反復(fù)出現(xiàn)的悲劇場面中,司馬遷表現(xiàn)了崇高的人對命運的抗爭。他告訴人們:即使命運是不可戰(zhàn)勝的,人的意志也同樣是不可屈服的。我們從中看到漢武帝時代的文化中那種壯烈的人生精神,為之感嘆再三。正如魯迅所說,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司馬遷用如椽大筆書寫他們有價值的業(yè)績,為正義謳歌,為俠士吶喊,為失敗的英雄流淚,為不屈不撓的人們助威。讓我們在悲天憫人的情懷中,更加堅定對美和善的追求。
本紀、世家、列傳三種《史記》中主要體例以前常被我理解成帝王——本紀,諸侯——世家,人臣——列傳。在讀過《史記》多個篇章,理解司馬遷著史的初衷與宏旨之后,我明白了,本紀寫的是一個時代的風云人物,他主宰著時代車輪的方向。本紀是《史記》的大綱;風云人物也不可能一個人完成改變世界的事業(yè),在他們身邊的許多英雄豪杰便被寫入世家;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為建設(shè)時代的宏偉大廈耕耘著的不平凡的小人物,他們被寫入列傳。這就是為什么項羽最終失敗卻被寫入本紀,孔子一生奔走呼號,他的主張沒有被采納也被寫入世家的原因。《史記》的體例構(gòu)成了完整的系統(tǒng),不是一部以朝代為斷限,干巴巴羅列帝王將相,糾纏于一姓興亡的狹義史書。它能完整的表現(xiàn)一個時代的縱深,再現(xiàn)那個時代社會生活的面貌。
對于這一部《史記》,我以前常常不把他當做十分嚴謹?shù)臍v史書。它記載了許多神話傳說,那些幾乎沒有可信度。另外,受時代的限制,司馬遷也沒有擺脫“天人感應(yīng)”神學思想的影響。而現(xiàn)在,我意識到,對某一歷史事件的記載也許有誤,也許這一故事為后人層累式的構(gòu)造,但恰恰是這一構(gòu)造而不是精確的歷史事件影響了后人對世界的看法。堯舜也許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偉大,而其作為中華文明德行的楷模、人文精神的源頭,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堯舜也許是假,但“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純”卻是真,是無數(shù)知識分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人性的呼喚。因此堯舜的故事所告訴我們的,更多的不是這樣兩人本身的存在,而是一個民族的整體文化面貌。我們可以說,每個以堯舜為精神楷模而追尋理想世界的中國讀書人,都是堯舜的化身,是這個“文化的堯舜”的一部份。堯舜是一種抽象的文化潮流和充滿人文關(guān)懷的文化符號。
歷史并不僅僅是一種由死人積累的知識,也是一種由活人塑造的體驗。這是我讀過《史記》之后最重要的體會。這種人生體驗和超越生命的渴望,乃是貫穿于文學、藝術(shù)、宗教、哲學和歷史的共同精神。史家在此類“超越”中尤為重要。它之所以能把自身之外“盈虛有數(shù)”的眾多生命匯為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首先就在于,它是把自己的生命也投射其中。《史記》,完美地做到了。我想,司馬遷之為司馬遷,《史記》之為《史記》,人有俠氣,書有俠氣,實與這種人生經(jīng)歷有關(guān)——兩千年前,中國有個“骨頭很硬”的太史公先生。他敢于為一位同自己素無來往、遭人誣陷為“漢奸”的李將軍打抱不平,結(jié)果被漢武帝處以宮刑。在我看來,他正是屬于魯迅所說敢于“撫哭叛徒”的吊客。
說起《史記》,就不能不說雖不在它篇章之內(nèi)卻比任一篇章更顯重要的《報任安書》。
高中時我拜讀過《報任安書》全文,它對我的震撼無以言表。我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讀,直到背得爛熟。
漢武帝天漢二年,李陵兵敗投降匈奴。漢武帝聽聞消息后大怒,大臣們則紛紛落井下石??礃幼?,李陵是注定要落下個賣國求榮的罪名了。可是,我們今天已經(jīng)可以認定李陵當時是出于苦戰(zhàn)無果后的無奈之舉。但,司馬遷為了還這個完全稱不上是朋友的人的清白,付出的代價太大了。震怒的漢武帝要將司馬遷判以死刑,司馬遷經(jīng)過人生價值的考量,請求改判,忍受巨大恥辱接受了宮刑。在這篇與朋友的書信中,司馬遷將自己的心聲吐露無遺。在滿腔悲憤中,有意志力對命運的抗衡,有擺脫無奈之后的冷靜抉擇。那個時代對待生死是什么態(tài)度?“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入,削木為吏議不對,定計于鮮也?!保凰抉R遷要承受的是多大的恥辱?“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保皇鞘裁醋屗抉R遷做出生死抉擇?“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就連李陵與匈奴苦戰(zhàn)的描寫都如此驚心動魄:“且李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踐戎馬之地,足歷王庭,垂餌虎口,橫挑強胡,卬億萬之師,與單于連戰(zhàn)十余日,所殺過當。虜救死扶傷不給。旃裘之君長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賢王,舉引弓之民,一國共攻而圍之。轉(zhuǎn)斗千里,矢盡道窮,救兵不至,士卒死傷如積。然李陵一呼勞軍,士無不起,躬流涕,沬血飲泣。張空弮,冒白刃,北首爭死敵?!蓖高^兩千多年歷史煙云,我們?nèi)匀豢梢钥辞澹抉R遷和李陵一樣是錚錚鐵漢!
如果說《太史公自序》是司馬遷的“學術(shù)史”,那么《報任安書》就是他的“心靈史”。因為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將就死”之人的心靈對話,每句話都推心置腹,其輾轉(zhuǎn)于生死之際的羞辱、恐懼和悲憤,五內(nèi)俱焚、汗發(fā)沾背的心理創(chuàng)傷,非身臨其境者,絕難體會。
無怪《史記》的字里行間總透出一股不可折服的氣勢,可以使怯者立、弱者強!《史記》是用生命寫完的??!
現(xiàn)在,我為我們中華民族歷史長河數(shù)千年從未斷流而慶幸,試想人類歷史上多少文明都淹沒在戈壁黃沙中,唯獨中華文明歷經(jīng)千年風霜,百川匯海,生生不息。這是因為中華民族無法開釋的“生死情結(jié)”一直在維系著中華的國脈和邦本。在《史記》趙世家中的趙氏孤兒一部分里,司馬遷道出了中華民族生死情結(jié)的完美注解:危急時刻,為了家國天下,死者慷慨從容,生者自強不息、忍辱負重;趙氏孤兒不僅是一個家族復(fù)興的希望,更是一種信念不滅的傳承,一句“春秋祠之,世世勿絕”的結(jié)語,抒寫了史學大師縱貫千古的良苦用心。法國文豪伏爾泰把它改編成戲劇時借成吉思汗說:“他們沒有征伐的武功,卻依靠道德統(tǒng)一天下?!备璧乱苍u論說中國作品中有“結(jié)了晶的人性”。這同西方“生存或是死亡”的價值抉擇一樣震撼著人類的靈魂。而司馬遷自己,也用自己的生命,詮釋著中華民族精神的偉大。
正如魯迅所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在危及中華民族存亡的關(guān)鍵時刻,具有這種精神的人物燦若星河: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范仲淹不懼個人榮辱得失,開啟政治改革先河;道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力圖挽大廈于將傾;國家將傾覆的時刻,抗清名將史可法寫下了“來家不面母,咫尺猶千里。磯頭灑清淚,滴滴沉江底?!钡母腥嗽娋?。
為什么中華民族高度重視歷史,就是那里面記載著中華民族精神永遠不滅的傳承和歷代祖先們生與死的輝煌。臺灣著名歷史學家連橫說過:“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可見中華民族精神的“生死”情結(jié),是中華千古史家一脈相承的靈魂。而創(chuàng)立了史學傳統(tǒng)的司馬遷,自然是居功至偉。一部《史記》,培育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民族精神,融入到了每個炎黃子孫的血脈之中。
現(xiàn)在我終于理解了什么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也理解了為什么魯迅會說《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長河浩蕩源流遠,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厮葸@條有生命的河流,感受先民血脈奔流的動力。我感到體內(nèi)一股豪氣在運轉(zhuǎn)回旋,身為華夏兒女,我們也要將自己的生命匯入到這條生生不息的長河之中。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一看到這句話,大家肯定會想到兩個字——《史記》。沒錯,今年暑假,我就品讀了這部輝煌的歷史巨著。
《史記》這部書記敘了從黃帝到漢武帝發(fā)生的史事,是我國的第一部記傳體史書。它逐一記述了夏、商、周、秦的興盛和衰敗的原因,堪稱一本百科全書式的鴻篇巨制。
《史記》的作者是西漢著名的歷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在父親的熏陶下,他20歲就開始游歷全國,收集素材。在他47歲時,他因為替一位將軍辯護,得罪了漢武帝,入獄受了腐刑。出獄后,司馬遷忍辱負重,花了20年的時間終于完成了《史記》,完成了他父親的遺愿,也終于名垂于青史。
品讀全書,我心中百感交集。我笑烽火戲諸侯的幽王,我憎驕奢淫逸的紂王,我贊愛國、執(zhí)著的蘇武,我頌敢于自薦的毛遂,我敬潛心鉆研道德學問的老子……
在我心中,”英雄“這個字眼不誰都能配得上的,而在這本書中,我就找到了很多名副其實的大英雄,項羽就是其中之一。他在鴻門宴時放走了自己最有力的競爭對手——劉邦,在告別了虞姬之后,他突圍失敗,被困在了東城,也損失了700余人,到了烏江,一位亭長讓他渡船前去江東稱個王,但是項羽婉言拒絕,并把他的烏騅馬贈于亭長,然后,他讓僅剩的二十多人拿著短刀,跟漢軍打肉搏戰(zhàn),在殺了幾百名漢軍之后,拔劍在烏江自刎。
像這樣讓我受益匪淺的故事,《史記》中還有很多很多,看了之后,讓我仿佛徜徉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細細品味著每一個歷史故事。我仿佛看見了太史公在昏暗的光下,時而奮筆疾書,時而若有所思……
因為下個學期我們就要開展古代漢語的學習了,而史記作為古代漢語著作的典范,尤為值得我們?nèi)ラ喿x?!妒酚洝繁霍斞赶壬u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我們在初高中時期時都接觸了《史記》的內(nèi)容,比如《項羽本紀》以及《陳涉世家》這兩篇文章。在學習這兩篇文章時,老師都特意強調(diào)過本紀記載的是帝王,世家記載王侯將相。《陳涉世家》中的陳勝,吳廣都是“鄉(xiāng)野村夫”,沒有文化,沒有地位,沒有財富。他們之所以反抗只是因為在趕赴服徭役時因大雨延期遲到,而秦律嚴苛,凡是延期都會被殺,因此陳勝吳廣在半路上決定要反抗,發(fā)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呼吁與倡議。利用魚腹中的紙條“大楚興,陳勝王”,助公子扶蘇為王來開展起義??梢哉f,陳勝吳廣的起義拉開了反抗暴秦的統(tǒng)治序幕。因此雖然陳勝并不是王侯將相,也將他記錄于世家這一部分,正是因為他的貢獻。因此是可以理解的。
項羽兵敗,自刎烏江??梢哉f是一個失敗者,即使卻被記錄在《史記》中,也應(yīng)當記錄在世家中,但是太史公司馬遷卻將項羽記錄在本紀中。可以說項羽被破例記錄在本紀中,是由于太史公的個人情感問題。太史公認為西楚霸王項羽雖然兵敗如山倒,自古以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但是卻不能磨滅項羽是個英雄的事實。
所以說《史記》這本書的意義不僅是為我們這些后人記錄下那段歷史。讓我們后人能夠以史為鑒,少走彎路??梢宰屛覀兣c過去的先賢對話,較為直面客觀的了解他們的人生。同時,《史記》中出了許多成語,歇后語。例如,指鹿為馬這個成語便是出自秦始皇本紀中趙高的話。不僅可以讓我們了解歷史,并且可以讓我們增長閱歷,豐富知識。
《史記》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吸引力便是太史公第一次把歷史人物以紀傳體的形式展現(xiàn)給大眾??梢暂^為直觀且客觀的給讀者對于一個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比如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項羽本紀》。第一次接觸到項羽本紀是在語文課本上,但是是節(jié)選。因此如果想要有自己的想法,便需要看看《史記》這樣可以直接了解,不是從百度上隨意找的,真實性并沒有保障。同時,現(xiàn)在各種各樣的“歷史劇”會曲解一些歷史人物來滿足劇情的推進,這在看劇的范疇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歷史的嚴謹度上就會有影響。
《史記》是我國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所著。它記載了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史記》之前,中國的歷史書只有兩類。一種是編年體史書,而另外一種是國別體史書?!妒酚洝穭t開創(chuàng)了中國史傳文學的先河,創(chuàng)立了紀傳體這一文學體裁。魯迅將《史記》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由此可見《史記》地位的重要性以及它經(jīng)典的內(nèi)容可以與《離騷》相媲美。
讀過《史記》,我從中深切體會到了作者的那種思想。他將自己的感情完全傾注到自己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去。由于《史記》的大部分是作者忍受宮刑這一巨大屈辱所作,因此從整體上看《史記》飽含著作者的愛憎之情,尤其是對于一些悲劇人物。
拿《項羽本紀》為例:司馬遷將項羽政治上的幼稚描寫得淋漓盡致。例如在鴻門宴上,項羽本有機會將劉邦捉住,并將劉邦除掉。但是項羽卻仍把劉邦視為自己的知己,認為劉邦還是自己的友軍,自己的好兄弟。但他殊不知此時劉邦已是與自己爭奪天下的敵人。因此放走了劉邦,而當劉邦逃跑的消息被項羽一方得知時,范增十分惱火,說了“庶子不足以為謀”這樣憤怒的話,并將劉邦送與自己的禮物用劍剁碎。而項羽卻不以為然,將劉邦送與自己的禮物安然的收好。絲毫沒有意識到劉邦的危機。并且在劉邦的一番阿諛奉承之下,將自己要殺劉邦的念頭早已拋到九霄云外。作者通過范增等人的態(tài)度將項羽沒能把劉邦除掉而充分的表現(xiàn)出了作者對項羽的失望,對劉邦的溜之大吉表現(xiàn)出了作者十足的憎恨。而當作者在描寫項羽烏江自刎之時,作者對項羽的那句“天將亡我”又表現(xiàn)出了作者對項羽的惋惜與絕望。其實項羽是有機會生存的,他完全可以度過烏江,重整旗鼓。但他卻早已是“無顏見江東父老”。因而項羽唯心的說出了“天將亡我”這樣的話。讓司馬遷以及我們后人對項羽的喪生感到扼腕嘆息。
同時在《史記》中的《季布列傳》中,作者將自己的遭遇同季布在朱家當奴隸一事進行了深刻的“托物言志”。在《季布列傳》中司馬遷寫到:“以項羽之氣而季布以勇顯于楚,身屢典軍,搴旗者數(shù)矣,可謂壯士。然被刑戮,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負其才,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終為漢名將!”在這里,季布與司馬遷的遭遇似乎有些相似。季布在朱家為奴,日后成了漢的名將。而司馬遷自身忍受著宮刑這一巨大屈辱,日后寫成了《史記》,成為偉大的史學家。
在《史記》中,作者還語言犀利,文采斐然,表達了自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生死觀。因此,在讀過《史記》之后,我認為我們應(yīng)該學習司馬遷的那種忍辱負重的精神。不僅做事要腳踏實地,還要淡泊名利,最終成就自己的“大業(yè)”!
《史記》是中國史上第一本傳記體通史,撰寫了一個個名主辦璀璨的人物,如足智多謀的藺相如,英勇無比的西楚霸王項羽,墳書坑儒的秦始王……許多繁星般的人物,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上,揮之不去。其中,廉頗負荊請罪令我折服,荊軻刺秦王反被殺使我惋惜,秦始王求取仙丹、墳書坑儒讓我憤怒……就這樣,書里一個個特點鮮明,性格迥異的人物牽動著我的心,讓我難以忘懷。
課《史記》這本書的創(chuàng)作背景,更是讓人折服!窄小的囚窗,潮濕的監(jiān)獄,殘忍的酷刑,讓司馬遷受盡身體和精神的折磨??伤丝s了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于是,他毅然拿起筆,忍辱負重,饅頭苦干,用信念直淌筆尖,完成了這部歷史巨作。
想到這兒,我的心頭涌起了一股慚愧。司馬遷忍受了那么多痛苦,卻仍然振作起來,寫下《史記》,而我呢,遇到一點小事就半途而廢。記得四年級的時候,一時興起嚷著去學游泳,爸爸同意了。可當我來到游泳館時,我竟然玩性大發(fā),不好好學習。結(jié)果被爸爸摁在水里,我只好跟著爸爸在水下做著頻繁的動作,心里卻顯得十分不耐煩。這時我底下摔了一跤,跌進了水里,鼻子也喝了好幾口水。最后還是被爸爸搶救上來。我立刻像個撒嬌的孩子,一屁股坐在地上,因為那件“突發(fā)事故”,死活都不肯去游泳了,爸爸沒辦法,也只好依了我。
可現(xiàn)在回想起來,自己是多么可笑啊!司馬遷在受盡酷刑,飽受打擊卻毅然能竭盡全力,嘔心瀝血完成《史記》,而我卻因為一點兒小打擊,而放棄了學游泳。于是,我輕輕合上書本,撫摸著封面上“史記”這兩個大字,緩緩抬起頭,眺望遠方。然后,站起身來,拿起藏在行李箱里的泳衣,拉起爸爸,向門外跑去……
今年寒假,我讀了查爾斯·狄更斯的《大衛(wèi)·科波菲爾》,作文之讀后感:《大衛(wèi)·科波菲爾》讀后感??赐旰?,我被主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
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大衛(wèi)·科波菲爾。他的童年生活十分凄慘:父親在他未出生前就去世了,8歲時母親改嫁,繼父摩德斯通先生嚴酷殘暴,他的姐姐莫德斯通小姐也一樣鐵石心腸,不近人情。后來他被送往學?!X國最糟糕的學校之一,那里的人也并不友善——殘忍的校長,狡詐的朋友……大衛(wèi)在學校里飽受煎熬,然而他那善良的母親卻只能忍氣吞聲。不久之后,大衛(wèi)的母親便去世了。這是他的繼父便霸占了家產(chǎn),還把大衛(wèi)送去工廠工作,盡管他當時只有十歲。讀到這里,我不免為大衛(wèi)的悲慘童年感到萬分同情與難過。相比之下,我的童年簡直太幸福了。我享受著父母的關(guān)愛,在學校里又和藹的老師與友愛的同學,我是多么幸福啊!可是大衛(wèi)卻生活得如此悲苦,這是多么的可憐啊!
然而大衛(wèi)卻沒有放棄一切希望,他逃離了工廠,準備投奔他的姨婆——一位貌似嚴肅卻有著菩薩心腸的人。在她的幫助下,大衛(wèi)開始了全新的生活:他被送往一所正規(guī)的學校并且在那里完成了學業(yè)。然后就做了一名律師。盡管大衛(wèi)現(xiàn)在生活得很好,但它周圍仍有心懷歹意的人——尤賴亞·希普。
大衛(wèi)的生活還真是一波接一搏。他擺脫了殘暴的繼父卻又碰到了很有心機的系譜。我想,如果換做是我,也許早就放棄了,然而大衛(wèi)憑著他堅定的毅力,勇敢地走下去了。
邪不勝正!大衛(wèi)同善良的米伯考以及知心朋友阿格尼斯等人戰(zhàn)勝了尤賴亞·希普。
這是多么令人高興的事啊!大衛(wèi)終于打敗了敵人,戰(zhàn)勝了困難與挫折。
如果你認為從此大衛(wèi)的生活就會無憂無慮,一帆風順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大衛(wèi)與他最喜愛的朵拉——一位最最可愛的女孩,金發(fā)碧眼,甜美漂亮,天真無邪……結(jié)了婚。然而,朵拉卻因病是時,因此大衛(wèi)十分痛苦。在經(jīng)歷過太多波折后,大衛(wèi)發(fā)現(xiàn),原來在她生命中還有一位十分關(guān)心他的人,那就是恬靜溫柔的阿格斯。從此他們便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這,也許才是最完美的結(jié)局。
大衛(wèi)雖然經(jīng)歷過無數(shù)的困難,遇到過許多不友善的人,但在他的生活中也不乏善良之人:有可愛的保姆辟果提,少言寡語不善言辭的巴克斯先生,還有生活不如意的米伯考夫婦。他們時而興高采烈,時而憂郁不安,卻始終期待著“轉(zhuǎn)機”的到來。當然,還有聰慧的阿格尼斯可愛的朵拉。他們都帶給了大衛(wèi)無窮的歡樂與幫助,使大衛(wèi)更加堅強的生活下去。
讀完了《大衛(wèi)·科波菲爾》一書。我領(lǐng)悟到了許多。他就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一樣,堅強、勇敢……
我想:我們應(yīng)向大衛(wèi)學習,盡管人生中有許多不如意的事,但我相信,只要堅強,有信心勇敢地去面對它,就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