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家里讀了路遙先生的《人生》,里面豐富多彩的人物描寫和故事情節(jié)使我回味無窮。
故事的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有著很多重要的岔路口。一開始高加林在學校做老師,由于高明樓給他兒子走后門,所以三星才把高加林換了下來,高加林的人生在那一刻也走到了最低點,然而他并沒有頹廢巧珍的出現(xiàn)是他重新振作了起來,幸運女神再次傾向了他 。后來在馬占奎的幫助下加林到了縣里去工作。在工作過程中他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萍。與此同時他也面臨著一個重大的選擇:巧珍?亞萍?在地位的誘惑下加林違背了他的良心而選擇了黃亞萍,這次錯誤的選擇不僅使他沒能最終和黃亞萍在一起而且還使他被停職重新回到了農(nóng)村。
高加林的這一些事說明了一個問題:他的人生不是沒有機會,而是在機會來臨的時候,他沒有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 ,而走上了錯誤的道路。在我們的人生路途中同樣充滿著許許多多的選擇,同樣關(guān)系著我們的命運。小到考試中的一道選擇題,身邊朋友的選擇;大到自己工作的選擇,人生目標的選擇,我們都一定要慎重的走出每一步。
也許你會問我們?yōu)槭裁匆欢ㄒ龀鲞@么多選擇。那是因為我們在不斷的成長,身邊的的環(huán)境也在不斷的變化,身邊交流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多,這時候我們就必須要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而選擇就是我們提高明辨是非能力的一個很好的途徑。我們通過不斷的自主選擇,自己也在選擇中得到鍛煉,在做出正確選擇的時候吸取成功的經(jīng)驗;在做出錯誤的選擇的時候吸取失敗的教訓;只有通過不斷的自主選擇我們的選擇能力才會不斷的提高,我們的人生才會跟家的豐富多彩。既然人生選擇這么重要,所以我們一定要掌握一些方法學會如何進行正確的選擇。首先我們應該在選擇之前認清自己的真實需要,選擇自己最適合,最喜歡的一條道路;然后我們應該根據(jù)選項查閱相關(guān)資料,全面的的了解這些選項的具體情況;最后如果我們一次選擇失敗了也不要放棄,因為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選擇,我們要從中吸取失敗的教訓,以便下次的選擇更加完美。
人生的選擇就是這樣模模糊糊,讓人看不透以至于有些擔心和后怕。但是人生就應該是這樣子的,我們要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斷的鍛煉自己,這樣我們的人生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僅有幾步,異常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yè)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能夠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能夠影響一生。
這是路遙所寫的人生這本書的開篇,在楓哥的提議下我靜下心來細讀這本書,對于閱歷尚淺的我也許看不穿書里錯綜復雜的人際關(guān)系,可是也漸漸領(lǐng)略了社會的真實與殘忍,而這些都和自我所作出的選擇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高加林,在3次作出自我人生的重大選擇時都為自我的選擇埋單了。第一次他選擇和秀珍在一齊的時候忍受了村里人的冷嘲熱諷,第二次他選擇和秀珍分手和亞萍在一齊的時候,他徹底失去了自我一生中最應當珍惜的人,他親愛的秀珍選擇了嫁給那個自我并不喜歡的馬栓,第三次他選擇和亞萍分手踏踏實實的回到自我所在的生產(chǎn)隊的時候,此時他已經(jīng)是一無所有的人。
一個人的生活中會有各種各樣的選擇,這些選擇鑄就了你的一生,你的未來也在這些選擇里埋下了種子,你不明白這個種子會結(jié)出什么果子,你也不明白這個選擇給你帶來的是幸運還是禍害。對于高加林所作出的選擇,以一個旁觀人的角度來看,一個人若是被太多的誘惑牽絆住,研究太多的名利,權(quán)衡太多什么才是最適宜的,最終卻把真正的自我最應當珍惜的璞玉給丟掉了,并且再也找不回來了。我不明白一個人要怎樣樣才能看清楚自我真正想要的,而不是適合自我的?,F(xiàn)實中有太多的利益糾葛,太多的紛爭,太多的忽略,所以我們一錯再錯,我們一心以為能在我們做出最適合自我的選擇時會遇見我們期待的幸福,卻不知我們已經(jīng)去了自我不明白的深淵,是不是僅有掉入深淵后我們才明白我們錯了,大錯特錯了呢
當結(jié)局漸漸清晰,我們沒大哭或者大笑,沒有絕望,沒有放棄對生活的期望,也許這就是我們在經(jīng)歷一切之后的笑看風淡云輕吧,我們明白我們真正長大了,成熟了,能夠去踏實本分的去做自我應當去做的事了,能夠坦然理解自我的命運了,也許這才是最重要的吧!
這本書即使只是抽空翻一頁,也會瞬間感到內(nèi)心安詳。因為讀這本書的時候,你會感覺像是漂浮了起來一樣,可以從更高的視角去觀察世界。然后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生存狀態(tài),比如考試、工作、結(jié)婚……就像是一條定好的窄路一樣,讓我們活得像是一部機器。但書中啟發(fā)我們,生命并不只是一份工作和職業(yè)而已,這都是我們的外在。
生命本身是極為廣闊而深奧的,我們讀書受教育的目的是要收獲智慧,我們生存的意義在于感知自己。這本書就是讓你意識到,感知自己的內(nèi)心是一輩子的過程,是急不來的。認識清楚了這一點,心也就靜下來了。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這本書是印度的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所著。被譽為比泰戈爾、紀伯倫更偉大的心靈導師。他在文中所闡述的東西讓人耳目一新。他在“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一章中說道:“教育的真正的意義,就是培養(yǎng)人的智慧。智慧就是一種無限的包容力,允許人自由的想,沒有恐懼,沒有公式,然后你才能發(fā)現(xiàn)真實的,正確的事物。人一旦有了恐懼,就會失去智慧。”
作者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問題:“什么是學生?”真正的學生應該是要去學習、研究、探索、發(fā)問的,他不是在讀完碩士或者博士時候來結(jié)束學習,而是終身都在學習。做一個學生是永遠都在學習的,只要你在學習,你就沒有老師。終身學習是現(xiàn)在教育的理念,只要你學習,就沒與特定的老師來教導你,因為萬事萬物都是老師,風中飛舞的葉片、河水潺潺的細語、電閃雷鳴的時候、天空飛翔的小鳥、一個衣衫襤褸的可憐人、一個西裝革履的大老板、一個幾十年如一日贍養(yǎng)病榻上老人的媳婦、一個為了一句承諾而默默守墳了幾十年的老人等等這一切都是學習的對象。從生活中學習,從工作中學習,從高興快樂中學習,從憤怒悲哀中學習,從貪婪野心的行為中獲取經(jīng)驗教訓……感悟?qū)W習要用心領(lǐng)會,要借鑒,要升華,要內(nèi)化這就是學生。也只有這樣才是學生了。
今天讀了閱讀理解里的一篇文章——《人生的偶然》。文章講述了一個學習成績很差的女孩,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從好友那得到了一份考試答案,那次考試她考了全班第一,當同學們都懷疑她作弊,向她投來懷疑的目光時,老師卻給了她表揚和鼓勵,為了對得起老師對她的信任,她像發(fā)了瘋一樣開始學習,一年之后她考上了重點高中,三年以后,她考上了北大。十幾年后,她回母校作報告,見到了她的數(shù)學老師,老師對她說了真相:其實老師知道那次考試她作弊,但他相信也許女孩能從此發(fā)奮,所以給了她鼓勵和信任。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有感觸。我慶幸文中的女孩能遇到這樣的好老師,是老師的鼓勵和信任,給了女孩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她考試作弊了,本應該受到相應的懲罰。而她是那么的幸運,老師不但沒有懲罰她,而且給了她表揚和鼓勵,老師明明知道她是作弊的,為什么還要表揚她呢?原來,這個善意的謊言源于老師對學生的關(guān)愛,老師知道她有一顆渴望上進的心,于是就給了她機會。而她,也沒有辜負老師,老師的信任點燃了她的希望。從此,她發(fā)奮讀書,成為了一個讓老師驕傲的好學生。我在想,如果當初老師指出女孩作弊的話,或許女孩會自暴自棄,永遠抬不起頭,但老師并沒有這樣做,他把秘密埋藏在心底,他相信學生會得到改變。是老師的一次偶然機會改變了女孩一生的命運,一個善意的謊言編織了女孩的夢想,最終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她的人生從此與眾不同。女孩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女孩抓住了那次偶然的機會。
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機會總是會給有準備的人,會給珍惜一切的人。也許是輕輕的一句話,也許是一個鼓勵的眼神,都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人生有很多的偶然,有很多重新開始的機會。我們不能輕易放棄任何一個機會,應該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偶然,把握人生的每一個機會,牢牢地抓住它,就有可能改變命運,讓我們的人生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