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十五年》所表達的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縮影:絕對大多數(shù)的人都穿了件絢麗的外衣,那就是滿口仁義道德,背地里卻干著傷天害理的勾當,來滿足自我的私欲。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讀萬歷十五年心得體會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不一樣于斷代史或大事記的傳統(tǒng)歷史寫作手法,黃仁宇先生所著的《萬歷十五年》(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選取了明朝萬歷年間一個普通的年份進行了社會和人文層面的分析,誠如開篇所言:“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萬歷十五年……當日四海升平,全年并無大事可敘”,然而隱藏在平靜的社會生活后面,潛伏著明朝由盛轉(zhuǎn)衰的必然趨勢。
有鑒于唐朝藩鎮(zhèn)制造成的動亂和宋朝管理的松懈,明朝實行嚴格的中央集權(quán),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皇權(quán)甚至取消了丞相設置轉(zhuǎn)而依靠原先僅為文學侍從的“大學士”作為統(tǒng)治中樞,組織機構(gòu)的失衡日漸構(gòu)成。文官的地位在明朝到達了歷史的頂點,武將們出生入死、屢建奇功,但其社會影響,卻未必抵得上一篇精彩的文章。明朝任用文官作為總督巡撫來指揮各級武官,在總督巡撫之下還有“兵備使”或“海防道”,名為監(jiān)察,實際擁有調(diào)度攻防的權(quán)力,在軍政方面,人事的任免以及補給、交通各項也統(tǒng)統(tǒng)由文官主持。這種軍事組織,一方面打擊了武官的進取性,更造成決策和軍事行動的遲緩。在經(jīng)濟上明朝的財政、稅收政策打擊新興的工商業(yè),維持單一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在文化上僵化科舉制度,采用“八股取士”;而對外貿(mào)易上實行“海禁”,重回閉國鎖關(guān)的政策。明朝擁有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200萬的軍隊,卻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軍事供給和作戰(zhàn)本事,“土木之役”中一國之君竟被瓦刺俘虜,而之后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景山,然后是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間的努爾哈赤率領清兵入關(guān)取而代之,留下了歷史的遺憾。
中國封建社會在唐宋到達頂峰,明朝的皇帝從太祖朱元璋起未嘗不是雄心壯志,延續(xù)一個強盛的帝國夢想。從家教和制度約束的角度來講,明朝的皇帝也有可圈可點之處,如萬歷皇帝年青時一次與后宮歌女把酒言歡,慈圣太后得知后竟在宗廟祖先牌前痛哭流涕,自責未盡教導之職,并罰皇帝長跪,與朝臣商議差一點廢了萬歷皇帝,雖貴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帝,但小日子也不好過。與其政治抱負不相稱的是明朝單一、低效的國家管理機制。明朝強化封建的倫理道德和政治思想,萬歷年間的歷史舞臺上出現(xiàn)了一位封建社會模范官僚:海瑞,他的一席治國話語很有代表性:“兩漢力田孝弟并科之意,隆禮相愛,惟上意向,唯民趨之,一歸本業(yè),力返真純”,期望領導社會回復到歷史上和夢想中的單純。然而,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歷史發(fā)展的潮流,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而滾滾向前,生產(chǎn)技術(shù)和經(jīng)濟文化在明朝快速發(fā)展,復雜的社會發(fā)展挑戰(zhàn)著政治管理層的智慧,然而明朝的統(tǒng)治者未與時俱進,死守著封建傳統(tǒng)的治國理念,單一、低效的官僚管理制度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要求構(gòu)成強烈的反差,雖然明朝經(jīng)濟發(fā)達,但當大敵當前竟無法組織有效的軍事供給制度和作戰(zhàn)戰(zhàn)略。明朝的政治家們也未嘗不在反思“土木之役”、正規(guī)軍打可是倭寇此類現(xiàn)象的
制度根源,張居正、戚繼光等有識之士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終因觸動既得利益者而遇到強大阻力而無力回天。傳統(tǒng)史學家將明朝的滅亡與宋朝一樣歸于外族入侵這樣的外部因素,然而《萬歷十五年》揭示的制度性缺陷說明明朝的衰敗已是歷史的必然,而這種衰敗,也代表著封建社會由盛轉(zhuǎn)衰的中國大歷史的轉(zhuǎn)折點,而其對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影響深遠。
最終,黃仁宇先生《萬歷十五年》一書所思考和研究問題的方法也值得我們學習,一個朝代的興衰,在一個“四海升平”的年份里找到了體制根源,從平凡的事件中看出事物發(fā)展的機理,從風平浪靜中洞察涌動的暗流,這不是一種睿智嗎?
最初對這個書感興趣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作者黃仁宇的傳奇人生,我是贊同人生要有不一樣體驗的。所以一個當過軍人的學者,一個顛沛流離遠走異國的歷史學家,這本身對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為評論說這個書和我們以往看待歷史的視角不一樣啦,研究的很深入啦什么的。能從和我不一樣的角度看問題,這一點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對這個書最大的感受,還是從吳曉波的激蕩三十年中看到的,吳曉波說,僅有經(jīng)過細節(jié)式的歷史素描,才可能讓時空還原到它應有的錯綜復雜和莫測之中,讓人的智慧光芒和美麗,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錯誤,被日后的人們認真地記錄和閱讀。(說實話,我認為對于離我們遠的歷史,我們需要更多的細節(jié),因為抽離和宏觀天然就多??墒菍τ诩な幦赀@樣的書,僅僅才過去三十多年,當事人都還在,這種時候細節(jié)就顯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視野和宏觀上對歷史規(guī)律的把握才是最難得的。在這一點上我有些苛求了)
黃仁宇對于歷史細節(jié)的把握源于他對歷史第一手資料的潛心研究,這種態(tài)度在此刻浮躁的年代越來越少了,雖然我們并不是一代人。這個書語言平實生動,并沒有晦澀之處,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墒瞧渲兴憩F(xiàn)的邏輯卻不像他的語言那么簡單。我讀歷史也不算少了,可是我對這個書最多明白了六成。如何去認識歷史,怎樣去認識歷史,這個東西我此刻也還不明白,但黃仁宇給了我們不一樣的感覺,讓我們覺得這樣也能夠啊。我覺得這個書是扎實的,也是趣味的。
三國演義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此定下了三國的基調(diào)。萬歷十五年的開頭,也定了這本書的基調(diào),就是大風起于青萍之末。這種從事情的微小發(fā)端,從而進一步能預見到之后的演變,這就是讀史明智的緣由,這也是基于對長期歷史演變的深刻理解而提煉出的歷史性規(guī)律認識。讀歷史的確是明智啊。
萬歷當皇帝其實挺失敗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沒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卻得天天做。隨著年齡的增長當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僅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依然做不了。這也是因為當時的政治氣候決定的,文人集團過于勢大,程朱理學深入人心,那個時候什么最大,不是皇帝,是禮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張居正有多優(yōu)秀自不待言,可是生前如此風光,死后卻如此蕭索,這其中到底是為什么呢,我得不出能夠一句話總結(jié)的原因??墒俏蚁氲搅速滤果湥谖粫r縱橫捭闔合縱連橫,讓德意志始終處于最主動的外交地位。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體系土崩瓦解,德國從此走上了另一條道路,由此導致了一戰(zhàn)。這么優(yōu)秀的人,為什么不能建立一套長久的體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體制中找到適宜的接班人呢,總是政治過渡的這么不順暢。以儒家的觀點就是沒有以德服人,還是不夠優(yōu)秀的。
反觀申時行,不似張居正那般鋒芒畢露一手遮天,但申時行是懂得進退為人為官之道的。他們最大的差別不在本事上,在為人之道上。我其實最佩服的是汾陽王郭子儀了,那是幾千年中國歷史人物的典范啊。
還有兩個人的比較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繼光,雖然他們是一文一武毫無關(guān)聯(lián)。我想比較的其實是海瑞的不合實際和戚繼光的實事求是。海瑞和社會政治現(xiàn)實格格不入,我們能夠敬服海瑞的高潔,但我仍質(zhì)疑海瑞的做法對社會有什么進取作用。而戚繼光呢,在明朝軍制如何落后的情景下,充分的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現(xiàn)實,從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實事。明朝有此名將,軍事上卻難有進取,不得不說,中華歷來被外地入侵都是內(nèi)部不團結(jié)的時候。武將有好下場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來還是得讀書啊。
至于李贄,我沒什么想說的,以前小時候看到李贄估計會說一些膚淺之言,可是這次看了之后,我卻不敢說什么了,以后看了他的書或者有更深刻的了解再說吧。
這個書挺好的,以后有機會還要重讀。
《萬歷十五年》是一本改變了人們歷史觀念的書,它的大歷史觀使人們對歷史的認識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該書是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三十年嘔心力作。最早在美國出版,從1999年第一版到此刻,《萬歷十五年》出版二十余次,這在學術(shù)上日益邊緣化的今日無疑是罕見的。
書中介紹了受制于他人事事不能自我做主的萬歷皇帝,深諳為臣之道,處事圓滑的首輔申時行,出色的改革家張居正,孤獨的將領戚繼光,古怪的模范官吏海瑞,還有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作者寫這本書時說“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jié)。寫作這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說明這一點”。書中所寫的人物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其中緣由并非其個人所致,而是當時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他們只是制度的犧牲品。
對于萬歷皇帝,所有人都認為他昏庸無能,但他也值得同情。他雖貴為天子卻事事被他人壓制,群臣在立儲問題上與他針鋒相對,使他最終被迫妥協(xié)。在無奈下,他用沉默向百官反抗,開始了長達三十二年的罷工。所以,使中國的國力不斷衰敗,這讓人十分扼腕。由于成憲的不可更改,一個年輕地皇帝沒有把自我創(chuàng)造本事在政治生活中充分利用,他的個性也無從發(fā)揮,反而被半信半疑地引導進這烏有之鄉(xiāng),充當著活著的祖宗。幾百年之后,他帶著人們最強烈的印象,仍然體現(xiàn)著命運的殘酷。
在儒家的道德中做官要清廉,做人得正直,孝順。但現(xiàn)實卻是做官的腐敗,做人背信棄義。張居正想改變現(xiàn)狀,但無奈根基太深無法撼動。海瑞為官清廉與體制格格不入,最終導致了杯具命運。當時的中國是一個以道德維系的體制,但這種道德僅有圣人才能做到而大部分人都不是圣人,所以當?shù)赖屡c現(xiàn)實相差過大時,人們選擇放棄道德,成為“兩面派”,開始了明著一套,背著一套。
正是在這種傳統(tǒng)的影響下,人們雖然口口聲聲說著道德,但私底下卻沒有人這么做?,F(xiàn)代社會道德的缺失也正是如此,老人跌倒了不敢扶,以及“小悅悅”事件正是這種道德缺失的具體體現(xiàn)。只加強道德建設并不夠,還需要健全法律制度。學習西方的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完善我國的法制,這才是改變現(xiàn)狀的必由之路。
中國以道德代替法律是一種失敗的,但此刻很多西方人士,認為西方法律才是道德的根源,這也是不正確的。正如作者所說:西方所謂的“自由”與“民主”都是抽象的觀念,務必經(jīng)過每一個國家的地理及歷史上的因素才行得通。英國之民主即不可能與日本之民主相同,而法國的自由也和美國的自由有差別,所以要具體分析。
書中指出道德并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shù),尤不可代替法律,但從沒有說道德能夠全部不要,只是道德觀點應當遠大。凡能先用法律和技術(shù)解決的問題,不要先扯上一個道德的問題,因為道德是一切意義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能妥協(xié)。所以,在現(xiàn)代應加強法制建設,同時重視道德作用。只可是不要把道德技術(shù)化,要優(yōu)先研究法律的作用,這樣便不會重走以前的老路。
洋洋灑灑近三十萬字的《萬歷十五年》今日最終讀完了。一部歷史書竟能讓我如饑似渴、手不釋卷地讀完,連我自我都感到些許詫異。一部書只寫了一年——萬歷十五年,寫了幾個人,寫了幾件事,場景不可謂不小,正如該書作者黃仁宇所言:在歷史上,萬歷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聽人言,大師就是能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人。比起許多鴻篇大作,《萬歷十五年》實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卻濃縮了整個中國歷史的興衰成敗,以小見大,知微見著,將整個中國歷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仿佛讀完這一年,頃刻間便能在讀者的腦海中建構(gòu)起清晰的歷史脈絡一般。在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中以知一葉而知全秋的寫法,將整個中國歷史映耀腦海。同時黃仁宇先生的文學化寫法,使讀者絲毫感覺不到干巴枯燥、索然無味的歷史書,而是在品味小說,鑒賞詩詞般,一瀉千里地讀完。讀完后還感覺唇齒留香,余香滿頰。細細玩味著,淺淺嘗茗似的,在腦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簡直就是在品嘗一道大廚精心制作的文化大餐。
當我們品味這道美食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國是一個有極強文化傳統(tǒng)的封建王朝,在秦統(tǒng)一中國,漢武帝的獨尊儒術(shù),廢黜百家以來,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發(fā)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統(tǒng)一,思想上的統(tǒng)一,精神上的統(tǒng)一引導中國的發(fā)展。眾所周知,先秦哲學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可到了漢代卻獨尊儒術(shù),這并不能歸咎于生物的隨機選擇,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儒家強調(diào)仁、義、禮、智、信,這在以土地為基本生活資料的封建王朝是十分重要的。
錢穆先生曾說,中國的國家是國與家的結(jié)合,上至君主下至戶主,在自我的管理范圍內(nèi)是具有絕對權(quán)威的。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內(nèi)戶主具有權(quán)威是生理中產(chǎn)生的,而君臣關(guān)系則是一種社會關(guān)系,儒家的“仁”很好的調(diào)和了個中矛盾,使得家國一體。家是一國,國是一家。在《萬歷十五年》一書中,萬歷皇帝是具有絕對權(quán)威,自我能夠隨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張居正、申時行等代表的士官階層對皇權(quán)卻是一種無形的鉗制。這與西方的三權(quán)分力是不一樣的,三權(quán)分力講究平等,而一士官階層對皇權(quán)的鉗制則是不平等的。士官對皇權(quán)要盡忠、盡孝、盡義,是為了輔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給予的拘束。這并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而士官對自我也是從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我。這就造成了重禮輕法,重道德輕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圍了。每個文人都有自我的一套道德準則,有自我的良心,有自我的政治抱負。從那里看,張居正死后被諫,乃至于被鞭尸,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家國同構(gòu)的社會,講究尊上敬祖。尊上為忠,敬祖為孝。自古以來,忠孝占據(jù)著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儒家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中的禮能夠用于治國,孝能夠上升為忠。觀其《萬歷十五年》一書,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等,哪個不是先強調(diào)家,再來治國的呢?
《萬歷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圖。它就是一只張著血盆大口的饕餮怪獸。它要吃人,它將人變成怪獸。張居正死后被吃,海瑞被吃,申時行被吃,戚繼光被吃……還有無數(shù)人都被這張沾滿鮮血,腥臭無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是一個吃人的社會,這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
黃仁宇寫的《萬歷十五年》這本書的核心思想就是“萬歷十五年平淡無奇,明朝注定滅亡。”也就是說,在平淡無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后,導致了一個不平凡的大帝國的滅亡,這實在是十分經(jīng)典的。你仿佛看到冰山上頭的一角,然后感覺到底下有一個巨大的冰山,在支撐著它,使你認清一個歷史的必然性,明朝的滅亡并不是決定在李自成打進北京城,而是決定在萬歷十五年。
我們能夠把萬歷十五年這個時期的明朝看作是一個家族企業(yè),萬歷皇帝就是這個家族企業(yè)的繼承人、董事長;把第二章所寫的首輔申時行當做是他任命的CEO;把第三章寫的張居正這個人,當作是一個前任的CEO,你能夠比較前面的CEO跟后面的CEO做法有什么不一樣,從而影響了什么樣的一個未來;第四章,“活著的祖宗”,你能夠看作是這個家族企業(yè)所遺留下來的一些企業(yè)文化、企業(yè)的價值觀,所帶來的一些制約,祖宗雖然已經(jīng)死了,可是仿佛活著,你的權(quán)力和限制都是來自祖宗,可是到底對一個人影響有多大,又與這個人的本事有關(guān)系,如果萬歷是唐太宗或者康熙這樣的皇帝,把他擺在同樣一個地方,做的肯定是不一樣的事情。
第五章所寫的海瑞,是一個低階別的政府官、地方官,有點像我們分公司、辦事處的主管。他們直接接觸客戶,立即服務,為當?shù)胤铡H缓笏矔a(chǎn)生書中所講的困惑:到底是聽朝廷的,還是要聽老百姓的?類似這種矛盾。像以服務為導向的部門,自然是以客戶為先。可是,朝廷的意愿與百姓的心聲,永遠是兩難的選擇。
接下來戚繼光。戚繼光是一個將領,他去打倭寇,這比較像行銷部門,跟競爭對手作行銷的戰(zhàn)爭。例如我從臺灣被派到大陸來,就是一個外派的將領,就是要來攻打這個市場。而在打仗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用掉公司很多的資源,但這個仗要怎樣打,公司就要所以決定怎樣去分配資源。
如果說“活著的祖宗”代表了歷史的包袱、歷史的價值觀、或者是朝廷上層的價值觀,第七章講到的李蟄正好相反,代表的是下層平民文化的價值體系和思想體系,他比較接近老百姓,可是跟上層的思想體系有一些沖突,是“自相沖突的哲學家”。這就好像剛進公司的大學畢業(yè)生,感覺公司的上層,就像是“被腐化的知識分子”,權(quán)力很高,已經(jīng)萎靡了。
從第一章念到第七章,從“公司董事長”內(nèi)心的轉(zhuǎn)變,一向看到普通人的思想。然后你會慢慢醒悟,平淡的“萬歷十五年”如何決定了幾十年后明朝的滅亡。把它歸到你此刻的企業(yè)里面,或許這一周也是平淡無奇,和以前一樣,但可能公司未來的五年就決定在這一周,不是因為這個禮拜產(chǎn)生了什么驚天動地的大變局,不是!而是在這一周背后,有一個很大的冰山、一個很大的體系在運作,有形的官僚體系,加上無形的思想體系在運作,而導致了你五年后的景況。
這本書的價值就在于,當我們觀察身邊周遭組織里的這些人,從他們?nèi)粘5淖龇ā⑾敕?、看法當中,能夠看到企業(yè)未來的興衰,從而培養(yǎng)出一種對未來的洞察力。所以很值得我們?nèi)テ纷x。
讀萬歷十五年心得體會范文五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