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人生的邊上》是楊絳女士的一本哲理性散文集,凝結(jié)著她在人生暮年對真理、生死、對命運、對人生價值的思考追問。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走在人生邊上》讀書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上周看完了楊絳女士晚年所著的《走到人生邊上》,頗有收獲。
首先,先生提出神和鬼是否存在的問題,以古籍《論語》中孔子的觀點和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為依據(jù),推導出“沒有見到過不代表不存在”的觀點。那么在這么一個未知的世界中,人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呢?每個人都有雙重本性,一個是靈性良心,一個是血肉之軀(即善惡雙重本性),而對于人性本善還是本惡的問題,先生的觀點是分兩個階段:最初的嬰兒階段是本善的,但過了這個階段人的欲望開始生長,劣根性慢慢浮現(xiàn)。這是就會出現(xiàn)靈與肉的矛盾與斗爭,在這個爭斗中,難以出現(xiàn)一方完全壓制另一方的情況,修道之人亦有欲望隱隱浮現(xiàn)之時,而萬惡的罪人在晚年也往往會有一絲內(nèi)疚,所以更多的情況是靈與肉的妥協(xié)。既然自然的存在情況與人的本真已定,那么人會由天命決定嗎?先生舉例自己的家庭經(jīng)歷,相信天命的存在,人一生的經(jīng)歷中許多都是當時的處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關(guān)鍵時刻做出選擇的還是自己?!八忝陌衙毂茸鞔?,把運途比作河,船只能在河里走。但船要擱淺或傾覆時,船里還有個我在做主,也可說是這人的個性做主”。天地造人,讓人在大環(huán)境中自我完善自我成長,外界環(huán)境可能非常艱苦,人便在其中鍛煉?!昂帽认懔希瑩v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運用適當?shù)姆椒?,鍛煉我們的靈魂,肉體只是媒介,那么即便我們百年歸天,肉體腐爛消失,我們還留下一個好的靈魂,靈魂固然不滅,只是不知道會飄往哪里罷了。
正文之后先生用許多小故事作本書的注釋,展現(xiàn)不同的靈魂。人一輩子,最難得的是活得明白,我們乘一葉扁舟,在生命的大河中動蕩起伏,顛沛流離,或許迷失在風雨中,或許安然于陽光里,待到走到生命盡頭再來回望,才會發(fā)現(xiàn)也許人生的道理很簡單。仍記得研一時給我們上哲學課的韓國教授說,魚是無法知曉自己身在水中的事實的,我們通過事物的邊界來認識事物,人生也該是如此吧,需等到最后畫句點的時候才看得清整體。須時刻謹記,不要被眼前的事物蒙蔽了眼睛,任何情況下都要秉持自己的信念,記得天地之間為人的本質(zhì)。在熱鬧的世界,守住一方自己的天地。
摘錄幾句很喜歡的書評:
這位可敬可愛的老人,我分明看見她在細心地為她的靈魂清點行囊,為了讓這顆靈魂帶著全部最寶貴的收獲平靜地上路。 ——周國平
楊絳的散文平淡、從容而又意味無窮??芍^‘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讀她的散文更像是聆聽一位哲人講述些煙塵往事,在平靜、平淡、平凡中有一種卓越的人生追求。 ——盧翎
多年前,錢鐘書先生寫過一本《寫在人生邊上》,堪稱經(jīng)典。若干年后,楊先生寫《走到人生的邊上》,也是一本思想性、可讀性極強的書。兩本書像雙子座,在中國讀書界風光無限。錢鐘書楊絳夫婦在專業(yè)追求、興趣愛好等方面都有共同性,可謂志同道合。他們從牽手結(jié)婚到人生晚年,一路風風雨雨走過,實為不易。此書的副標題是“自問自答”,很謙虛,絲毫沒有高人一等的架勢,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看出楊先生在晚年孜孜不倦的求索身影。此書中,注釋部分將近占去全書一半的篇幅,這在當代出版的圖書中是不多見的。一般書(古籍除外)注釋部分都是書的附屬部分,而此書每篇注釋都一段塵封的往事,是對正文部分人生思考的鮮活例證。每篇注釋可單獨成篇。比如:阿菊闖禍、勞神父、三叔叔的戀愛等篇幅,本身可當作都好散文拿來讀。
一般而言,睿智的老人都喜好對神鬼、人性、靈魂、天命、文明等問題進行深思,楊先生也不例外。對于這些問題,楊先生都有自己的見解。在書的前言部分,楊先生的開篇就直指“死”字,她寫道:我已經(jīng)走到了人生的邊緣,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沒有了”。中外一例,都用這種種詞兒軟化那個不受歡迎而無可避免的“死”字。楊先生在九十多歲的高齡,能灑脫地面對將來不可避免的“死”,是一種超我的人生境界。
自從我們社會的思想意識全部被唯物論一統(tǒng)江湖后,關(guān)于神鬼問題討論就很少見到了。用科學的方法來分析、研究我們的難題,已經(jīng)成為大家普遍的思維模式。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不思考這些問題好像不太可能,何況像楊先生這樣的知識分子。她在“神和鬼的問題”一文中,談到了“唯心”和迷信并不能劃上等號。比如人們都講信念,信念是一個心中抽象的概念,人們看得著嗎?毫無疑問,信念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我們還是需要信念,不能沒有信念。還有,我們經(jīng)常說大自然有規(guī)律,一代代的科學家都發(fā)現(xiàn)了許多規(guī)律。但后來證實一些規(guī)律是錯誤的,必須推翻。這樣看來,規(guī)律可能是不全面的,可以突破,可以補充。在文中,楊先生還回憶自己小時候找算命先生算命的事。她已經(jīng)走在人生的邊上,70多年前,算命先生準確測算家中之遭遇的事情,她還記憶猶新。算命先生可能不知道什么現(xiàn)代科學真理,就是根據(jù)《易經(jīng)》《周易》能推算命運的起伏。這是為什么?這個問題到現(xiàn)在她還想不通。
書中,楊先生談到了“修身之道”。人的身體需要鍛煉,人的品德需要修煉。她說:人的軀體是肉做的,不能捶打,不能火燒??墒侨说撵`性良心,愈煉愈強??鬃訌娬{(diào)修身,并且也指出了修身之道。靈性良心鍛煉肉體,得有合適的方法,肉體需要的“飲食男女”,不得滿足,人就會病死;強烈的感情不得發(fā)泄,人就會發(fā)瘋。靈性良心在管制自己的時候,的寬容,許可身心和諧。克制自己,當恰如其分。所謂“齊之以禮,和之以樂”,就是用禮樂來調(diào)節(jié)、克制、并疏導。這番話很有道理,要想成為堂堂君子,必須經(jīng)過磨練,同時要有很大的自制力。沒有這兩點,人的德行不可能提高到一個高的層次。
《走到人生的邊上》是楊絳先生晚年的人生諸多問題的集中思考,書中的很多問題,都是人們必須思考和面對的問題,不可回避。像這樣的智慧之書,也不是我一兩天就可以全能讀懂,以后要常常翻閱,不斷尋找人生的秘密。
在沒有開讀之前,我先準備好了紙巾在旁?!蹲叩饺松吷稀罚酥畬⑺?,豈不戚戚哀哀,悲悲切切,無語凝咽?
但開頭楊絳說“我是從醫(yī)院前門出來的。如果由后門太平間出來,我就是回家了?!币粋€九十六歲高齡的老人竟可以如此風趣地談生死,我不僅啞然失笑。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老人呢?
曾經(jīng)也看過楊絳先生的名言警句,但卻從未看過她的書,只感覺她是個知性的女人罷。讀了楊絳先生的《走到人生邊上》,這個女人太不簡單了,太厲害了,我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九十六歲出書,中國僅有此人了吧?她人緣極好,不分年齡段,都沖進門去看望她。她是那么的不恥下問,為求一個結(jié)果,她“探問了幾位七十上下的朋友。”她上知天文地理,說起古今中外文學大家簡直如數(shù)家珍。在心理學、醫(yī)學、兒童心理方面頗有造詣,英文很厲害,《論語》的句子更是信手拈來。她治學嚴謹,所有引經(jīng)據(jù)典,她都仔細的在后面注明出處。一個百歲老人不是老態(tài)龍鐘,卻是才思敏捷,詼諧幽默,她是個仙人么?
她描述嬰兒的表情是那么生動形象,刻畫得是那么逼真“假如聽到大人責罵,也會哭,或忍住不哭,嘴巴癟呀癟地表示委屈或無奈。”一個可愛的老人形象也躍然紙上。
她是那么的寬宏大度。她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讓人心生敬佩。“盡管他們達不到十全十美,人畢竟是血肉之軀,帶些缺點,更富有人情味吧。只要能認識自己的缺點,不自欺欺人,就很了不起。”“過去的悲歡、希望、憂傷,恍如一夢,都成過去了?!?/p>
她是那么的能屈能伸“我們這種自由思想的文人是沒用的,我們考慮再三,還是舍不得離開父母之邦,料想安安分分,坐坐冷板凳,粗茶淡飯過日子,做馴順的良民,終歸是可以的。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不是不得已。”“我們很不必為了人世的不合理而沮喪,不論人世怎么不合理,人類畢竟是世間萬物之靈?!?/p>
她是那么的睿智?!叭穗m然渺小,人生雖然短促,但是人能學,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貴在人自身?!薄叭艘惨粯樱覀儚膽n患中學得智慧,苦痛中煉出美德來?!?/p>
《走到人生邊上》中的《她的自述》秀秀說“我活一輩子是為啥呀?”
是啊,人這一輩子到底為的啥?這幾年我也糾結(jié)于此。
一位母親病重時候,特別操心四個未成年的子女,放不下脾氣不好的丈夫,擔心兒女將來對丈夫不孝。后來四個子女都端端正正地長大了,她的.丈夫這么多年身體也不錯,下茶館打麻將,以他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著。這位母親當年如果沒有那么多擔心,會不會一切都會有些改變呢?她一生為子女為家庭,到頭來什么也沒落下。她的一生為的什么?
一位父親,他三歲喪母,中年喪妻,老年雖然有四個子女,卻孑然一身。年幼小兒常問:姥爺一個人孤獨么?這位父親一輩子又為的什么?
我有個二伯無兒無女,跟著我們,一生很節(jié)儉。我每每回家清理雜物的時候,會把他不穿不用的物品扔到垃圾堆里。二伯總要去找回來。垃圾場很大,但他一定會找回來,哪怕是一個杯子一件少了袖子的衣服。二伯臨終時,拿出身邊的衣服,掏出里面所有的錢,數(shù)過來數(shù)過去,也就是一把零鈔而已。他去世后,從他房間整理出幾筐破舊的衣服。我們姐妹總會給他添置衣服,但再舊的衣服他卻從來不舍得扔。二伯的一生又圖的什么?
人一輩子到底圖什么呢?為子女,子女會離開,為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為名,人死后,名聲又能留多久?為權(quán),權(quán)利也不會伴你一生。
想著想著,我就覺得人生真的沒有意義,很無趣。我迷茫、困惑、傷感,我像個溺水的人卻找不到一棵救命的稻草。我整夜整夜睡不著覺。我抑郁了嗎?醫(yī)生確定地說:沒有。那我是怎么了?
我太計較生命的結(jié)果了。所有的人結(jié)果都一樣,那就是死亡。但我們卻不能直奔它而去。生命真的是個過程。人要放開了活。
楊絳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guān)系?!?/p>
是的,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guān)系,我要放開了活。雖然頓悟了點兒,卻不曾徹悟。但就這么悟了一點點兒,我就改變了不少。
我把金錢看淡了。遇上喜歡的衣服,我會想:買吧,現(xiàn)在不買,難道等老得穿不成了再買?遇上喜歡吃的東西,我會想:吃吧,現(xiàn)在不吃,難道等到?jīng)]牙再吃?我會經(jīng)?;丶铱锤赣H,看到他缺啥少啥總會添置些,再也不會想著等我有錢了好好孝敬他老人家。以前不論干什么,都會說等我有錢了再。“等”有錢了,自己能等得起么?父親能等得起么?有人說只不過為自己吃穿找借口罷了,也罷。
我把孩子看淡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在需要我的時候我甘做引路人,不需要的時候我就默默退后吧。我有多大能力操多大心。不能出了自己的限。
我把愛人看淡了。愛人不是我的臉,我的臉不需要愛人來長。我也不用給愛人長臉。在這個圍城里,我專一,我付出,我享受,我承擔。
我把一切看淡了,不會像以前不會拐彎地生氣,直氣得昏天暗地,不吃不喝,直氣得心口生生的疼。我也不失眠了,無論發(fā)生什么,舒舒服服睡上一覺才是頭等大事。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一心追逐名利權(quán)位,就沒有余暇顧及其他。修身,鍛煉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p>
有些人把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有些人把夢想帶進了墳墓。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極的坐等成功,只有行動才能決定人生的價值。事實證明:那些成大事者都是善于行動的大師。楊絳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她很需要校長這個職位帶來的工資,但她義務反顧選擇了辭職,因為她要創(chuàng)作。
很多人希望能在平坦的人生之路上高唱心中最美的牧歌,像海子去尋找美麗的灰姑娘,像三毛去天堂尋找心愛的荷西。而人生哪里有坦途?“只有人類能懂得修煉自己,要求自身完善。這也該是人生的目的吧!”把一切經(jīng)歷,不論好壞,都當作自身完善的一場修行吧。
讀完九十六歲高齡的楊絳女士寫的《走到人生邊上》,除了一陣陣的敬佩,還有就是深深地思考!
九十六歲,許多人已經(jīng)臥病在床而無心學問了,也有許多人,到了另一個世界享福。而這個經(jīng)歷了幾乎一個世紀的老人,仍然致力于學問,孜孜不倦,筆耕不輟。是什么,讓她如此高壽,又是什么,讓她如此高齡仍可以活得如此充實而豐富,看完此書,似乎,我懂得了什么……
人,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存在方式,一是肉體的存在,這是可視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另外一種是以靈魂的方式存在著。這兩種方式在同一個個體中存在著,相互斗爭又相互統(tǒng)一。斗爭是因為人的本性中有懶、貪、色、賭等七惡,這七惡與人的靈性良心背道而馳,當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兩者相遇,人便會出現(xiàn)各種煩惱,各種矛盾,如果這些得不到解決,甚至會出現(xiàn)心理問題。另一方面,如果人自覺經(jīng)過生活對肉體進行磨練,從而達到對靈魂的鍛煉,并形成一定的意志去控制自身肉體上的行為,便可從而形成靈肉統(tǒng)一的和諧狀態(tài)。無可否認,這個過程是漫長,要經(jīng)歷許多身體和心靈上的煎熬。但是,年輕的我們啊,為了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我們不是應該積極接受苦難的磨練,從而使自己的靈魂更高尚,更強大嗎?那么,當我們到了老年也可以想楊絳女士那樣仍然不被肉體打敗,執(zhí)著于靈魂之向往!
日薄西山之年,總免不了會回憶那曾經(jīng)的旅途,也總免不了會抽象出一些如命運、人的存在之類的哲學命題進行思考。千百年來,這樣的命題長盛不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結(jié)論,但總無定論。人總說“人生有命”。是不是人的命運就是天生注定的呢?楊絳女士并沒有明確給出答案,但她說:“人的可貴在于人的本身”。不管算命的怎么說,八字怎么規(guī)定,一切都由自己選擇。即使選擇錯了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人生本來就是一個沒有預演的現(xiàn)場直播。有時候,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盡了自己的努力,然后一切坦然就好!正如伏爾泰所說的:“沒有所謂的命運這個東西,一切無非考驗,懲罰或者補償?!?/p>
站在二十歲的`風華歲月里,許多事我未曾經(jīng)歷過,許多道理我也未曾悟出,許多人事我仍不懂處理。許多許多都是未知……但活在當下,勇敢接受鍛煉吧!在鍛煉中成長!這樣,或許當我走到人生邊上也能說,我已經(jīng)盡力了。然后,把那一生的回憶化作縷縷炊煙……
下班前聽vivo問有誰看了楊絳的新書走到人生邊上,好奇了一下,于是路過季風書園找了一本。
商務印書館印得非常薄,第一部分是以走到人生邊上的主題系列,幾乎是一個老太太的非理性漫游,楊絳不斷地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時而引用蘇格拉底,時而是孔子的論語。不能說對人生毫無見地,也很像一個過來之人,走過了慢慢的人生長河,在行將凋萎的時刻留下了一點思考,以饗人間還記得她的人。
楊絳的一生似乎都圍繞著如何做人這個角度,那種非常細膩的江南人固有的柔情,但她的筆端,總讓人覺得游走在執(zhí)拗和過于細膩、內(nèi)斂的人情。這在第二部分稱為“注釋”的部分顯得更多一些。
第二部分都是獨立的小段落,都是很好的小題目,記人記事,用字干凈洗煉,常見的“季康體”,會忽然在末尾引出一個出其不意的想法。楊絳又留了個題目叫做“他不知道自己在騙人?”,再次提及她的鄰居,省略的好像是錢鐘書和楊絳與鄰居對罵對打的事情;寫得很好,罵人不帶臟。
有個小疑惑,為什么非要在寫到某個歷史哲人的時候,背后加一個生卒年呢?比如蘇格拉底(某某年到某某年),William James(某某年到某某年);難道是老太太自己寫好的,怕別人搞錯誰是誰?
有個小缺憾,有篇寫南宋韓侂胄的,把名字寫成了“佗”,雖然都念托??赡苁蔷庉嬅醋屑毑椋蛘呤俏也恢肋@兩個字是通的。
《走在人生邊上》讀書心得800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