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資源寶庫。它千百年來,萬口傳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為我們民族約定俗成的教科書。對孩子人格的養(yǎng)成和情操的陶冶,對民族精神的養(yǎng)育,都有其他任何手段所無法代替的作用。
正如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所說的:在心靈純凈的童年時期記誦下來的東西,如同每天的飲食,會變成營養(yǎng)成為生命的一部分,長大之后學習、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運用出來。至于成年后再來讀這些書,因為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猶如脾胃不健康的人,即便面對串盛的美食,也難以吸收其營養(yǎng)了。
我們的經(jīng)典琳瑯滿目,經(jīng)典詩文的誦讀,這項活動的開展,孩子們受益匪淺。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斜將杜老先生那種高-瞻遠矚和俯視一切的雄心彰顯出來,那種豪邁的氣概又影響了多少后人?!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老先生的這句話,讓我更偏重理解的是學習者對學習內(nèi)容的態(tài)度或感覺這一方面。正所謂“興趣是的老師”?!吧賶巡慌?,老大徒傷悲”,“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白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等等這些千古名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要珍惜時間,時間是寶貴的?!熬痈呗曌赃h,非是藉秋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些古詩句教育人們要做一名愛國,尊重他人,孝敬父母的人。
通過經(jīng)典誦讀,孩子們從小就能體會“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朋友間的深情厚意。
我希望今后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能真正喜歡上古詩文,真切的感受到古詩文之中的美,并將它發(fā)揚光大
這個學期最讓我開心的時刻就是每周三下午的綜合實踐課,我們一起打開還散發(fā)著油墨香的新書---《中華經(jīng)典詩文誦讀讀本》,一起誦讀經(jīng)典詩文。
從這本新書里,我認識了古代的圣賢孔子、孟子、老子......特別是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在老師的講解下變得淺顯和易懂,里面的一句句話都包含著一個個深刻的做人做事道理。從中我知道了做學問要“溫故而知新”,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做事情要從小做起,從簡單開始,由易到難地去做,這就是“天下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細”。想到我自己平時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總想著要退縮,不想去努力,我不禁有些臉紅,這些話語,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和教育。
在這本書里,我還認識了拾遺求利的樂羊子和拾金不昧的樂羊子的妻子;認識了可愛的“蜀鄙二僧”,他們讓我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最讓我感到好笑的是那個濫竽充數(shù)的南郭先生,我真想對他說:不學習,不勞動,靠欺騙過日子是只能混得了一時,混不了一世的,最終必定成為大家恥笑的對象。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痹缟线€躺在被窩里的時候,我經(jīng)常會不由自主的朗誦起朱自清《匆匆》里的開頭,它讓我知道了我們的日子是永遠一去不復返的,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
在這本書的第一頁上寫著:經(jīng)典浸潤人生,經(jīng)典伴隨一生。讓我們都來誦讀經(jīng)典吧!我想我們一定會收獲更多、更多。
最近,我讀了《朝讀經(jīng)典》這本書,書中有很多教我們立志、學習、做事情的好文章、短篇小說和經(jīng)典語錄,讓我百看不厭。其中,“學先立志”這篇文章讓我受益匪淺。
“學先立志”中說道:“夫?qū)W,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猶不種其根而徒事培擁灌溉,勞苦無成矣?!币馑际牵簩W習而言,沒有什么比立志更重要的了。
不樹立志向,就好比種莊稼時不先植根,而只顧著給它培土、灌溉。這樣做盡管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最終還是一無所獲。這是要告訴我們,做事情要抓住根本,確定目標是成功的關(guān)鍵。
是啊!我們做一件事,首先要設定一個目標,然后不斷朝著目標前進,最終會有收獲。如果沒有目標,就像一只無頭蒼蠅,整天飛來飛去,無所事事,最終可能一事無成??梢?,決心是非常重要的。
縱觀歷的偉人、圣賢,我們身邊的一些成功人士,都是從小就樹立起遠大志向的。鄧亞萍從小就喜歡打乒乓球,她夢想有一天能在世界上展示她的才華。
但由于身材矮小、雙腿粗壯而被國家隊拒之門外。但她并沒有氣餒,而是把失敗轉(zhuǎn)化為動力,刻苦練習技巧,持之以恒的努力,終于打開了夢想的花蕾——她站在世界冠軍的領(lǐng)獎臺上。
對于我們的小學生來說,如果你想取得好成績,在學習上取得成功,你必須樹立遠大的志向和目標。在實現(xiàn)大目標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地設定一些小目標,近期的目標,一個接一個地去實現(xiàn)。
就像我們要不斷提高,鞏固自己的學習成果,先上班級第一,然后上全年級第一……在提高學習成績的同時,還要提高思想境界,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鍛煉身體,實現(xiàn)德智體美和勞動的全面發(fā)展。
當然,實現(xiàn)既定目標并非易事,但我們需要有堅定的信心、毅力,不斷克服各種困難和矛盾,排除各種“障礙”、“絆腳石”。只要我們堅持,堅持再堅持,奮斗,奮斗再奮斗,我們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南宋思想家朱熹說過:“立身先立學,立學先立志”更有言云“有志不在年高”。我們更應該珍惜大好時光,常立志不如立長志,認真學習,早日成為棟梁之才。
“我要去喀山讀大學。一經(jīng)決定,我變暗下決心,無論如何都要達到目的?!备郀柣缡菍懙健4藭r的高爾基已是處在于我們年齡相當?shù)碾A段,沒有任何資本,也沒有任何親人的幫助,有的只是與他毫不相關(guān)的人的一句不經(jīng)意的鼓勵而已,在他看來,這些就足夠讓他實現(xiàn)大學夢。但不得不說,大學夢的實現(xiàn),完全是他自己努力的結(jié)果。
現(xiàn)在的大學生們呢?讀書,易上加易:資金根本不屬于我們考慮的范圍,支持卻來自社會各界,我們的父母,親人始終站在第一位。支持的無窮,學習資源的無盡,四年又四年,高爾基式的人才有多少,寥寥無幾,可以說幾乎沒有。怪誰?父母,親人,國家,教育制度?不用懷疑,就怪你自己!因為一個不容改變的事實—我們都已長大成人了。成熟的思想已宣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公子”“小姐”的生活的遠去,如果你還是只能過那樣的生活,我敢說,人與白癡可以畫筆直得等號了。
記得英語老師在講到一篇關(guān)于責任的文章時說過,人活著不僅僅是為自己很大程度上是在承擔著對父母,家庭,社會等很多反方面的責任。一個無憂無慮的人也是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對比一下當時的高爾基,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他為誰活著,為自己。親人的消失,社會的黑暗,沒有權(quán)利給他責任??蓛H僅是對自己負責,他就是自己成了一個大文人,不知責任更多時,他會怎樣呢?
有時一對比,我會覺得高爾基的大學生活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大學日子,反而我們的大學生活卻是很糟糕。不可否認,學校的條件要好很多,但結(jié)果卻與他差得很遠。究其原因,我們浪費了時間,時間也浪費了我們!
寫到這里,不禁想到了大學生找工作困難的現(xiàn)狀。很多人抱怨,生不逢時,國家,政府各方面的問能,但要知道,主要無能的還是自己,浪費青春,錯失良機,自食苦果!
為了所謂的素質(zhì)教育,對知識變的輕視,大學里教授的知識不斷減少。但對此大學生們?nèi)圆粷M足,以應付考試為目的學習,平時不認真聽講,甚至還總結(jié)出“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的歪理。只顧完善和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培養(yǎng)自己的業(yè)余能力,結(jié)果呢?“無法就業(yè)”,只因知識儲備不夠。也許應聘時憑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輕松過關(guān),贏得一個崗位,但平時違法完成對業(yè)務的處理,最后也只能是過過就業(yè)癮罷了。這時再去后悔大學時光的虛度,只能獨自品味“光陰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的真諦了。如何有意義地度過大學時光?留給自己反思吧!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是古典詩文《大學》里的句子。所謂大學,實質(zhì)為大學問,人世間最重要的學問。
原為《禮記》中的一篇。相傳為曾子作,近代許多學者認為是秦漢之際儒家作品。全面總結(jié)了先秦儒家關(guān)于道德修養(yǎng)、道德作用及其與治國平天下的關(guān)系。南宋朱熹把它與《論語》、《孟子》、《中庸》合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jīng)典。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jīng)一章,傳十章。認為,經(jīng)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
《大學》的版本主要有兩個體系:一是經(jīng)朱熹編排整理,劃分為經(jīng)、傳的《大學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禮記》中的《大學》原文。以朱熹《大學章句》本,流傳最廣、影響,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學章句》本。大學是對小學而言,是說它不是講詳訓詁,明句讀的小學,而是講治國安邦的大學.大學是大人之學。
《大學》為初學入德之門也.經(jīng)一章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三條綱領(lǐng),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八個條目是實現(xiàn)三條綱領(lǐng)的途徑。在八個條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十章分別解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讓人們革舊圖新。止于至善是指要達到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窮究事物的原理來獲得知識。誠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zhì)。齊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國、平天下是談治理國家的事。怎樣治理國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討厭的,不加給別人;要得眾、慎得、生財、舉賢。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見賢能舉,舉而能先。《大學》的的宗旨,在于彰明人類天賦的光明純瑩的心靈,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再通過禮樂教化,以啟迪人們的自覺,去除物欲,不斷更新自己的德行,而達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對大學的綱領(lǐng)有所體會,自然便會立定人生志向,以此為生命的理想方向。確定了心中志向,便不會輕易為外物所干擾,就會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論面對何事何物,都能認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親民的關(guān)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關(guān)系。知止是開端,能得是結(jié)果,對大學綱領(lǐng)有深切的認識和體會,自然距離大學之道的實現(xiàn)不遠。
人們常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又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兩者一樣,都被人用來表達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這種君子之道,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從小事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做起。
《大學》中修齊治平的順序與此并不相同。文章說: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順序不一樣,境界也就迥異:修齊治平是四有新人們的個人修行之道,平治齊修則是古之圣王的基本國策了。這種國策,用一句歌詞說,就是: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可是很遺憾,偏偏有些人吝嗇于一點愛,有些人等著別人獻出愛,還有人名為愛人,實為害人??偠灾徽\其意、致其知者,鉆營計較于片瓦只草、蠅頭小利者,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