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的科學教案大全

| 新華0

通過編寫教案,教師可以整合教學計劃、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教學方法等,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內(nèi)容體系。寫好中班的科學教案大全要注意什么?小編給大家分享中班的科學教案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的科學教案大全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不同紙質(zhì)的花在水里開花的不同現(xiàn)象和紙張的吸水性有關。

2.通過猜測、嘗試、分析、表達的方法,發(fā)現(xiàn)紙花在水里開花的原因。

3.積極投入探究活動,對紙質(zhì)花在水里開花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知道樹上、草上長出的花朵都會開。

物質(zhì)準備:面巾紙、手工紙、白紙、報紙、錫箔紙做成的小花;每桌上備有大水盆。

【活動重點】了解不同紙質(zhì)花在水里開花的不同現(xiàn)象和紙張的吸水性有關。

【活動難點】能從紙質(zhì)的不同猜測、分析、推斷影響紙花在水里開花的原因。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設置懸念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

二、感知不同紙花在水里開花的現(xiàn)象

(一)觀察白紙花在水里開花的現(xiàn)象

1.提問:這是一張普通的白紙,用它做成的花,能開嗎?

2.教師演示紙花開花,幼兒觀察。

3.請個別幼兒嘗試操作。

(二)探索不同紙質(zhì)的花在水里的開花現(xiàn)象。

1.介紹各種材料。

提問:除了白紙,小朋友們還只知道哪些不同的紙呢?

2.教師隨幼兒講述出示不同的紙并把各種紙貼到記錄表上。

3.幼兒猜測不同紙質(zhì)的花在水中能否開花。

4.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幼兒第一次操作。

5.師幼討論:你發(fā)現(xiàn)哪些花開了?哪些沒有開?為什么?

教師小結:有的紙花在水里能開,有的不能開。這和紙能不能吸水有關,吸水太快了會爛掉,不吸水就開不了。

(三)感知紙花開的快慢和紙的吸水快慢有關。

1.提問:這些紙花是同時開放的嗎?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示范規(guī)范操作動作。

3.幼兒第二次操作,教師一旁觀察指導。

4.交流:哪種紙花開的最快?哪種紙花開的最慢?為什么?

教師小結:不同紙的吸水快慢是不一樣的。吸水快開得就快,吸水慢開得也慢。

三、結束延伸

我們的花開的真漂亮呀!生活中還有一些些紙,比如牛皮紙、玻璃紙等等,小朋友可以仔細找一找還有那些紙,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一做,看一看它們做的小花能不能開,好嗎?

中班的科學教案大全篇2

活動目標

發(fā)現(xiàn)鏡頭能將物體變大縮小的現(xiàn)象。

了解凸透鏡的原理。

活動準備

大自然小科學、塑膠袋、塑膠杯、橡皮筋(本期學具)。

相機、水、透明杯、保鮮膜、布偶、鈕扣或錢幣、鏡子、玻璃紙、湯匙。

活動過程

1、老師拿著相機用伸縮鏡頭對幼兒拍照,老師不停的發(fā)出驚訝聲音說:「哇!變大了,哈哈!又變小了」。請幼兒猜猜看,老師用相機發(fā)現(xiàn)了什麼神奇的事。

2、播放剛拍的照片,與幼兒討論為什麼照片的人會有大有小,是不是還有什麼物品也能像相機同樣的效果。

3、翻開大自然科學P.44~48「變大變小」畫面,請幼兒指出還可以將物品變大、變小的工具有哪些(望遠鏡、投影機……)?

4、引導幼兒進行以下實驗,看看水能不能也將物品變大或變?。?/p>

(1)將鈕扣或錢幣放入塑膠杯裡,再將杯口蓋上保鮮膜,綁上橡皮筋固定,用手輕壓保鮮膜,使它形成凹陷狀;再把水倒上去觀察鈕扣有何變化。

(2)再取一個布偶,放在桌上,拿塑膠袋放在眼前,透過塑膠袋瞧一瞧布偶,觀察布偶的變化。

(3)改將塑膠袋裝入1/3的水,再看看布偶,布偶會變大嗎?試試看。

(4)再將八分滿水的&39;透明杯靠近布偶,會看到什麼景象呢?此時再將透明杯拿得遠一點,布偶又會有什麼變化呢?

(5)最后請幼兒試試其他的方式,如拿玻璃紙、湯匙……照一照,是否也會出現(xiàn)變大的現(xiàn)象,完成P.48記錄。

活動結束:

1、能指出物體的變化。

2、能操作器材讓物體變大或縮小。

中班的科學教案大全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各種電動玩具及其共同的特征。

2、使幼兒知道電池在電動玩具中的作用以及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

3、發(fā)展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玩具的興趣。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幼兒人手一個電動玩具。

活動進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興趣。

1、教師扮演師貓頭鷹博士,邀請幼兒去電動城玩。

2、幼兒在電動城里選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玩一玩,玩過以后,告訴大家,自己玩的是什么?它會怎么樣?

3、幼兒分散按意愿玩,教師巡回指導,提示幼兒進行觀察。

4、幼兒交流觀察結果。

二、尋找電池。

1、教師提問。電動玩具為什么有的能動、有的能響呢?(幼兒互相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2、幼兒自由探索和操作,尋找電池:請你們在玩具身上找找看,是誰供給它們電,使它們動的?

3、幼兒交流探索結果,是電池讓電動玩具動起來的。

4、請一名幼兒上來將電池拿掉,其他幼兒仔細觀察。

5、教師簡單小結:看來,真是電池起了作用,電池可以供電給玩具讓它們能動、能亮,電池的本領可真大??!

三、學習正確安裝電池。

1、幼兒觀察電池,了解電池的基本結構。

2、幼兒初步嘗試給玩具裝上電池,讓它們能再動、再跑。(幼兒嘗試裝電池,教師巡回觀察,不作指導)

3、請一名幼兒上來邊操作邊講述,教師引導其他幼兒觀察。

4、請沒有完成的幼兒再次嘗試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了電池是各種各樣的,可以用在很多地方,還學會了正確地裝電池,可你們要記得電池用完了以后一定要拿出來,不然會把電動玩具給弄壞的,記住了嗎?

四、結束活動——教師扮演貓頭鷹博士,歡迎幼兒下次再到電動城來玩。

中班的科學教案大全篇4

教學理論依據(jù):

《捉迷藏的昆蟲》這個活動將昆蟲擬人化,和小朋友捉迷藏,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綱要》指出要“寓教育于游戲中”,本活動以游戲為主線,讓孩子在玩捉迷藏的過程中學習并鞏固新知識。同時科學是嚴謹?shù)?,因此活動中的材料多為實物原型。昆蟲的自衛(wèi)防身方式通常有保護色、擬態(tài)、警戒色三種,鑒于中班孩子的認知水平,只選擇了其中一種“保護色”,其他的知識留待以后探討。

教學策略:

1、采用觀察法和語言交流,引導幼兒對已有昆蟲的經(jīng)驗進行梳理。

2、通過捉迷藏游戲,尋找有保護色的小昆蟲。

3、通過錄像,直觀的呈現(xiàn)昆蟲自我保護的本領,理解昆蟲的保護色及其作用;

4、采用討論和直觀法拓展,激發(fā)幼兒探究更多動物自我保護本領的興趣;

5、采用游戲操作法,鞏固對保護色的理解。

活動目標:

1、了解枯葉蝶、螳螂等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2、產(chǎn)生探究動物自我保護本領的興趣。

活動重點:了解枯葉蝶、螳螂、竹節(jié)蟲三種昆蟲的自我保護方法。

活動難點:理解“保護色”。

活動準備:

1、幻燈片:《捉迷藏的昆蟲》

2、錄像:《昆蟲的保護色》《動物的保護色》

3、音樂:《春天》《清晨》

4、背景圖四組,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觀察昆蟲圖片,梳理幼兒已有經(jīng)驗。隨著音樂《春天》表演入場。

出示昆蟲圖片,提問:你認識它們嗎?這些昆蟲你在哪里見過?

2、尋找昆蟲,探究保護色的秘密。

(1)出示幻燈片,請幼兒尋找躲藏的昆蟲——枯葉蝶、螳螂、竹節(jié)蟲。

(2)討論它們身體的顏色和藏身地顏色的關系。

3、了解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1)觀看視頻《昆蟲的保護色》。

(2)討論保護色的作用和哪些昆蟲有保護色。

4、經(jīng)驗拓展,了解其他動物的自我保護辦法。

(1)提問:還有哪種動物有保護色?

(2)觀看課件:動物的保護色。

5、分組操作:游戲——幫小動物躲貓貓。

幼兒分成四組,將小動物圖片放到適合其隱藏的背景圖上,然后老師來找小動物,進行糾錯和交流。

活動延伸:在圖書區(qū)投放相關圖書、資料,讓幼兒繼續(xù)了解動物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中班的科學教案大全篇5

活動目標:

1、探索不同形狀的橋面與承重力的關系。

2、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并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能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務。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相同大小形狀的鉛畫紙人手一份,相同大小積木每人兩塊,雪花片若干,記錄紙、筆每組一份

活動過程:

1、談話引題

幼兒回憶設計過的橋面,教師根據(jù)幼兒回憶內(nèi)容展示橋面。

橋造好了,會有很多的車和人從橋上通過,所以我們的橋一定要造的很牢固,你認為這三中橋哪一種橋最牢固呢?(幼兒自由猜測)我們來做個小實驗就知道了。

2、講解實驗方法:

我們已經(jīng)知道橋墩的距離會影響橋的承重力,所以先得把橋墩的距離定下來,就在橋的兩邊,然后在橋中央放雪花片,比比哪種橋能放最多的雪花片,它就最牢固,為了能比得更清楚,我們還要把雪花片的數(shù)量記錄在紙上。

3、幼兒實驗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提醒幼兒互相合作,嘗試并記錄實驗結果。

4、講述實驗結果,得出結論

每組請一名幼兒講述操作結果,并得出結論。

教師總結并得出結論。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中班的科學教案大全篇6

設計背景

西瓜是幼兒經(jīng)常吃、喜歡吃的瓜果之一,果市場上隨處可見各種品種的西瓜的身影。在合山市河里鄉(xiāng)有一種西瓜品種,無籽,水分非常多,且色澤鮮嫩,人稱“河里瓜”,深受人們的喜愛。因此,為了讓幼兒感知西瓜的特征以及了解本土西瓜的文化,我選擇了西瓜作為教學內(nèi)容,設計了這節(jié)課,引導幼兒在觀察和品嘗西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河里瓜”的優(yōu)點,了解怎樣吃西瓜、為什么吃西瓜、怎么畫西瓜等內(nèi)容。

活動目標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過品嘗、比較,體驗河里西瓜的優(yōu)點。

活動重點:

了解各種西瓜品種的特征,體驗本土西瓜的優(yōu)點。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如何畫西瓜。

活動準備

1、外形各異的普通西瓜及河里西瓜若干。

2、餐巾、點心盤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3、繪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西瓜

1、教師出示外形各異的普通西瓜及河里西瓜若干,讓幼兒觀察。

(1)請各組幼兒觀察桌上的西瓜,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并進行適當引導。

(2)請幼兒表述各自的探索過程和結果。

教師小結:西瓜是圓圓的,瓜皮是有的是深綠色的,有的是淺綠色的。河里瓜還帶花紋,滑滑的、涼涼的、硬硬的;敲一敲會“砰砰”地響,推一推還會滾動。

二、西瓜里面是什么樣子的?

(可讓幼兒猜測,以引起他們對觀察、探索西瓜內(nèi)部特征的興趣。)

(1)教師:你們喜歡吃西瓜嗎?為什么?

(2)教師選一個普通的西瓜,一個河里瓜,分別切開,讓幼兒認識。

(3)讓幼兒分別品嘗普通西瓜和河里瓜,說說它們的不同之處。

(4)根據(jù)幼兒的表述教師小結: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特別河里西瓜,它是無籽的,吃起來又方便又好吃,能解渴、祛暑,深受人們的喜愛,是合山著名的本土水果之一。

三、畫西瓜

1、教師先示范如何畫西瓜,幼兒欣賞。

2、幼兒操作畫西瓜,教師適當指導。

3、幼兒相互交流作品。

教學反思

《西瓜》這節(jié)中班科學活動看似簡單,可在備課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要想上好這節(jié)課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幼兒對西瓜并不陌生,在炎炎夏日經(jīng)??梢猿缘?,但是那只是幼兒對西瓜的表象理解,并沒有深入了解西瓜的特征及家鄉(xiāng)“河里瓜”的優(yōu)點。因此,在課前準備上我在教具上也花費一番功夫,特意到市場上去買了許多西瓜及“河里瓜”。在上課的過程中,我通過讓幼兒觀察、品嘗、比較等方式,讓幼兒明白西瓜的總體特征及“河里瓜”的優(yōu)點。在給他們品嘗西瓜后,鼓勵他們用語言表述出西瓜的特征及味道,體驗本土西瓜的優(yōu)點。在說說普通西瓜和河里瓜的不同之處這個環(huán)節(jié)時,大部分幼兒都能說出不同點來。在畫西瓜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要求幼兒看著西瓜實物來畫,多數(shù)幼兒繪畫水平達到了我的教學要求。這節(jié)課感到不足之處就是老師與孩子們之間的互動少了些,氣氛不夠活躍。如果給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加入一些小互動、小游戲進去,讓幼兒學習起來沒有那么枯燥。

中班的科學教案大全篇7

活動目標:

1.探究影子的成因,初步了解影子的變化與光之間的關系。

2、能合理進行光與影子關系的猜想,并樂于操作、驗證。

活動準備:孫悟空手偶人手一個,手電筒人手一個,ppt,不同材質(zhì)的卡片若干

活動內(nèi)容:

一、開始部分:欣賞視頻皮影戲《西游記》,提問: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剛才看的是什么嗎?”

“你們看過皮影戲嗎?”

“你們知道最后我們在幕布上看到的是什么嗎?”

二、通過讓幼兒大膽猜測,以及實際操作,了解影子形成的條件,知道當燈光與物體的距離發(fā)生變化時,影子會變大或變小。

1、讓幼兒了解影子形成的條件

(1)通過讓幼兒大膽操作以及實際操作,讓幼兒了解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怎樣能產(chǎn)生影子嗎?”

“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操作一下看看到底怎樣可以幫孫悟空找到影子?!?/p>

小結:當燈光照在物體上的時候是會產(chǎn)生影子的。(物體將光擋住了,所以產(chǎn)生了影子。)

(2)給幼兒提供不同材質(zhì)的卡片,讓幼兒幫孫悟空的影子找到會發(fā)光的眼睛,知道透明材質(zhì)的物體具有透光性,可以看到淡淡的影子。

“小朋友們大家猜猜看,你認為哪一種材質(zhì)可以讓孫悟空的影子擁有一雙會發(fā)光的眼睛?!?/p>

小結:當物體照在透明的物體上時,可以看到淡淡的影子。

2、通過讓幼兒幫孫悟空的影子變大或變小,知道燈光與物體的距離發(fā)生變化時,影子的大小也會發(fā)生變化。

“小朋友們,大家想想看有什么方法可以讓孫悟空的影子變大或變小呢?!?/p>

小結:當燈光與物體的距離近時,物體的影子就會變大;當燈光與物體的距離遠時,物體的影子就會變小。

三、影子在生活中的應用。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影子在我們生活中都有哪些應用嗎?”

四、活動延伸:

日晷是利用太陽投影方向的不同來測量時間的一種計量工具,請小朋友回家后與你們的爸爸媽媽一起上網(wǎng)搜一搜,看看到底它的影子都會發(fā)生哪些變化。

五、活動結束:請小朋友們回教室休息一下,然后繼續(xù)商量如何制作皮影戲。

中班的科學教案大全篇8

【設計意圖】

陶行知“創(chuàng)造教育”理念認為:創(chuàng)造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謂創(chuàng)造教育,即是培養(yǎng)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獨出心裁”的教育,就是把學生的行和知、手和腦統(tǒng)一起來,“手和腦一塊干”。他在《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中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張,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嘴,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主張讓兒童去想,去思考,給孩子以動手的機會,培養(yǎng)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在手腦并用中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我們班在進行“省力的輪子”這一主題活動時,孩子們對汽車輪子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初步了解了輪子省力省時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作用后,在一次觀察輪子的過程中,有一個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與輪子互為一體的車軸,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光有輪子車子可不可以開呢?于是“車輪中那根細長棍子有哪些作用”成了本階段孩子討論的焦點。確實,車軸是與車輪互為一體的,有車輪的地方必有車軸,可我們了解的一直是輪子有如何如何的作用,車軸使輪子相互連接,使車體平穩(wěn)向前的作用一直是忽略不計的。本次活動由幼兒的提問生成,在探討輪子作用的基礎上,通過幼兒自己的操作、實驗,了解車軸與車輪互為一體,促進滾動的作用。

【活動目標】

1、了解車軸的名稱和用途。

2、喜愛實驗操作,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組合玩具車若干輛,汽車模型若干;

2.圓形硬紙卡人手兩張,木棍或牙簽、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找一找,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你們自己選一件玩具,玩一玩,看一看,找一找,在玩具上找一件神奇的東西,它可以連接車輪使汽車平穩(wěn)地向前開動,它是什么呢?

(幼1:是輪胎)

(幼2:是車子里的方向盤)

(幼3:是里面的發(fā)動機)

(幼4:是輪胎里面的棍子)

師:到底是什么神奇的東西呢?老師先不告訴你們,先看老師手上的車子。

(評析:活動的導入部分通過老師富有懸念的提問,將幼兒引入自發(fā)的探究環(huán)節(jié)中。本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始終帶著問題在玩樂。通過自己不斷的動手操作,答案在慢慢揭曉中。)

二、觀察老師的組合玩具車,初步了解車軸的作用。

(一)師:老師這里有一個汽車,它缺了什么呢?(車輪)

把車輪放上去就能開動嗎?(老師把四個車輪“放”到車身上去,松開手滾動,車輪四散滾開)

為什么有了車輪它還不能平穩(wěn)地向前開動?

(幼1:因為它沒裝好)

(幼2:車輪沒有連起來)

(幼3:中間少了一根連起來的棍子)

(二)師:車輪怎樣才可以連起來,讓它平穩(wěn)地向前滾呢?

(請一個幼兒上前和老師一起將車輪用車軸相連并拼裝到車身上去,拼接好后開一開,滾一滾)

現(xiàn)在玩具車可以開給你開給我,老師用什么東西把兩個輪子連起來,讓它不散開,能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的呢?它叫什么名字呢?它究竟有什么奇妙的作用?

(三)學習“車軸”的名稱,了解車軸連接車輪,促進車子平穩(wěn)前行的作用。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的三個部分是不斷遞進的。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老師不斷地拋出“問題包袱”,使幼兒關注到連接車輪的車軸,以及它必不可少的作用。)

三、操作實驗和討論交流。

(一)實驗

師:車軸到底有沒有那么大的作用,讓車子平穩(wěn)地前進,我們用圓紙板做車輪,牙簽做車軸做個實驗好嗎?

實驗1:滾動一塊圓紙板,觀察滾動的情形。

實驗2:用牙簽將兩圓心相連后滾動,觀察滾動的情形。

(二)討論和交流:

師:一塊圓紙板滾動是怎樣呢?兩塊圓紙板用牙簽連起來又是怎樣滾動的呢?

(幼1:我滾一個小車輪的時候,滾不起來,兩個連起來就好滾了)

(幼2:一個車輪滾一會兒就倒了,兩個車輪連起來可以一直滾)

(幼3:一個紙板滾得不平衡,兩個串起來就平衡了)

師:哪種方法可以使車輪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呢?為什么呢?

(幼兒自由發(fā)表見解)

總結:圓紙板有了牙簽相連所以能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所以車輪是因為有車軸相連才可以平穩(wěn)地前進。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高潮部分。幼兒通過圓紙板和牙簽的兩個小實驗,了解了圓紙板平穩(wěn)向前滾動的原因,從而遷移了相關的經(jīng)驗。)

四、擴展和想像

師:你還知道哪些地方是有車軸的呢?(依維柯、三機、大客車、皮卡、小轎車……)

假如車子在馬路上行駛,突然車軸沒有了,想一想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

(幼1:車子開著開著,“嘭”一聲,就爆炸了)

(幼2:如果沒有車軸了,輪子就到處散開了)

(幼3:車子會撞到一塊兒去,會起火,會爆炸)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充分擴展了孩子的想象力,雖然孩子們的答案千奇百怪,但是作用是顯見的,就是進一步加深了對車軸作用的認識。)

五、游戲:找車軸

再一次挑選自己喜愛的的玩具車,找一找它的車軸在哪里,向老師和同伴談談它的作用。

(評析:從尋找到了解,然后再尋找,孩子們已經(jīng)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通過孩子們自己動手動腦,孩子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延伸:

1、觀察在家庭中所玩的車輛是不是都有車軸。

2、與爸媽討論車軸的用途

3、在手工區(qū)提供廢舊紙盒,牙簽細木棍或細鉛絲,若干圓卡紙板,制作可以滾動的紙盒小汽車。

中班的科學教案大全篇9

設計意圖

幼兒園《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藝術領域也明確要求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材料開展教學活動,而大班的幼兒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因此我以蓋子為主材料,設計了《蓋子寶寶旅行記》這一活動,讓幼兒根據(jù)蓋子拓印的形狀,大膽的想象,用色彩鮮艷的油性筆,高光筆進行添畫,既讓幼兒體驗到了創(chuàng)作的樂趣,又增強了他們講述的能力。

活動目標:

1、用添加的方法把蓋子變成不同的形象。

2、幼兒能積極地參與活動,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的樂趣。

重點難點:用拓印的方法和添畫法表現(xiàn)出蓋子不同的形象。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蓋子,黑色的長卷一幅,各種顏色的顏料。

2、高光筆,油性筆,幼兒每人各一支。

3、《郊游》的音樂,輕音樂。

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不同形狀的蓋子。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去森林里旅行,出發(fā)吧!(幼兒隨音樂進入教室)師:咦,我們遇到了誰?蓋子今天躺在這里,沒有人和他一起玩,我們現(xiàn)在和他一起玩一玩好嗎?在玩之前,老師有兩個問題要提出,你的蓋子和其他的蓋子寶寶有什么不同?如果蓋子可以走路的話可以怎么走?(幼:形狀不同,顏色不同、花紋不一樣、圖案不一樣、大小不一樣、有的高,有的矮……)

2、引導幼兒在輕松的音樂中體驗蓋子拓印的樂趣。師:這些蓋子說:“我天天躺在這里動都不能動,我也好想和小朋友一起去旅行,你們愿意幫幫我嗎?”(幼:愿意)那我們要怎樣幫幫它呢?但是蓋子想穿很漂亮的衣服,你們看老師在后面準備了什么?(幼:顏料)現(xiàn)在請小朋友挑一個你喜歡的蓋子給她穿上漂亮的衣服,開始行動吧!

3、給蓋子添加五官和肢體。師:我們剛才帶著大大小小的蓋子寶寶到馬路上走一走,但是這些蓋子說,我想要看到更美麗的風景,想要聽到更好聽的聲音,你們愿意幫幫我嗎?(幼:愿意)。那你們要怎樣幫幫我呢?(幼:先給它畫上耳朵,眼睛。)還給他畫上什么呢?(幼:鼻子、嘴巴。)可是蓋子又說了:“我變成蓋子以后,我想和我的好朋友手拉著手一起去旅行”那要怎么辦呢?(幼兒:給他們畫上手。)但是有的好朋友如果很遠很遠的話,我要怎么辦?他要和好朋友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怎么辦?

4、幼兒根據(jù)蓋子拓印的影像,進行大膽的想象,把蓋子變成不同的形象。師:蓋子終于出來旅行了,他現(xiàn)在可高興了,看這個蓋子它走著走著,遇到了誰?你們覺得它像什么?它又走著走著遇到了誰?蓋子呀,在旅行的路上肯定會遇到很多有趣的故事,那就看小朋友等一下能不能幫忙把這些還沒有變身的蓋子,變成一些更有意思的東西,你們覺得它像什么,你就把它變成什么。(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展示作品,分享交流。師:蓋子到底在旅行的途中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誰能把你的蓋子遇到的有趣的事情說一說呢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我首先,是游戲法游戲能調(diào)動幼兒的興趣,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活動的開始我就以小朋友去森林里旅行碰到了蓋子寶寶,蓋子寶寶要和小朋友玩一玩的游戲來導入,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其次,我還讓幼兒用蓋子拓印并將蓋子寶寶的五官和肢體,還有蓋子變成的不同的形象,用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發(fā)揮了幼兒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幼兒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建立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中班的科學教案大全篇10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青蛙的成長過程。

2、知道青蛙吃害蟲,要保護青蛙。

3、培養(yǎng)愛護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蝌蚪找媽媽》視頻、魔術圖片、小卡片、小蝌蚪頭飾、《小蝌蚪找媽媽》歌曲。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

"黑腦袋圓溜溜,一條尾巴拖后頭。東游游來西游游,好像許多黑豆豆。"小朋友,你們能猜出我是誰嗎?對啦,我的名字叫小蝌蚪,別看我長得挺可愛,其實我是個很可憐的孩子,媽媽一生下我就去了別的地方,我都長出小尾巴了還沒見過我的媽媽。你們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找媽媽呢?那就跟我走吧。

二、播放視頻,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1、觀看視頻,感受小蝌蚪找媽媽時的身體變化。

2、出示魔術圖片,引導幼兒描述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3、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環(huán)境。

三、發(fā)放卡片,幼兒動手操作。

1、幼兒按照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排序。

2、幼兒自主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四、音樂游戲:"小蝌蚪找媽媽"幼兒圍成一圈跟在老師后面,根據(jù)歌詞自編動作。

五、小結:

小蝌蚪變成青蛙以后,經(jīng)常幫農(nóng)民伯伯捉田里的害蟲,青蛙是我們的朋友,我們一定要保護它哦。

活動延伸:

1、春天到了,天氣逐漸轉(zhuǎn)暖,幼兒可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去河邊觀察小蝌蚪。

2、幼兒自己在家養(yǎng)一些小蝌蚪,觀察小蝌蚪變青蛙的整個過程。

中班的科學教案大全篇1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蟬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2、對蟬有探究興趣,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蟬的認識。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蟬若干只、蟬的鳴叫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用錄音機放蟬的鳴叫聲,請幼兒聽一聽、猜一猜這是什么東西的叫聲?

二、引導幼兒觀察蟬。

1、教師出示蟬,引導幼兒討論:蟬是什么樣子的?

2、引導幼兒觀察:蟬的頭上有什么?嘴是什么樣子的&39;?背上有什么?身體下面有什么?肚子是什么樣子的?

3、小結:蟬的身體是黑褐色的。頭上有一對復眼,一對短短的觸角,嘴像針,是一根空心的管子。背上有兩對薄而透明的翅膀。身體下面有三對足。肚子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

4、討論:蟬能發(fā)出怎樣的聲音?這種聲音是從哪里發(fā)出來的?(雄蟬在夏天發(fā)出“知了、知了”的聲音,這種聲音是蟬的翅膀振動發(fā)出的。)

三、了解蟬的生活習性。

討論:蟬生活在哪里?吃什么?(蟬生活在樹上,靠吸樹枝里的汁生活,所以它危害樹木,是害蟲。)

中班的科學教案大全篇12

活動目標:

1、觀察樹葉的特征,簡單了解樹葉的外形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

2、探索、發(fā)現(xiàn)常綠樹與落葉樹的不同特征,通過動手實驗,發(fā)現(xiàn)枯葉和綠葉的區(qū)別,培養(yǎng)幼兒的求知欲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初步了解樹葉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茶葉是樹葉的一種。

活動準備:

1、落葉樹葉和常綠樹葉;

2、石臼、搟面杖、剪刀、鵝卵石、記錄表;

3、茶葉包一個、茶壺、熱水、布;

4、投影儀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隨音樂《小樹葉》進入活動室。師:孩子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到了,天氣漸漸變涼了,樹上的葉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你知道它們是怎樣飄落下來的?(幼兒可以用語言、動作等表現(xiàn))讓我們一起來和小樹葉跳個舞吧?。ń處熞贿吅陀變何璧?,一邊灑落樹葉,幼兒每人撿起一片樹葉。)

二、基本部分:

一)運用圖片,幫助幼兒了解樹葉的外形結構及每部分的作用。

1、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樹葉的外形結構。師:“樹葉是由哪幾部分組成?”教師出示樹葉外形結構的圖片,使幼兒知道大多數(shù)樹葉是由葉柄、葉片、葉脈組成。

2、幼兒討論,初步了解樹葉每部分的作用。師:樹葉是由葉柄、葉片、葉脈組成的,那他們對樹葉來說都有什么用呢?(幼兒討論)教師演示樹葉每部分作用的圖片,向幼兒分別講解葉柄、葉片、葉脈的作用。

二)通過幼兒動手實驗,發(fā)現(xiàn)常綠樹葉和落葉樹葉的區(qū)別,培養(yǎng)幼兒的求知欲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找出常綠樹和落葉樹的不同。

2、如果樹葉寶寶從樹上落了下來,慢慢地它會發(fā)生什么變化?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小結:使幼兒知道樹葉寶寶離開了樹媽媽,就會一天天地干掉,枯死,變成一片枯葉。

3、教師出示一片枯葉:枯葉和小朋友手中的綠葉有什么不一樣呢?(引導幼兒從顏色、質(zhì)感的不同、大小等方面回答)教師介紹記錄表,教會幼兒記錄的方法。幼兒選用桌上的工具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教師提問:誰來說說你剛才是用什么工具,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三、使幼兒初步了解樹葉在生活中的作用。

1、師幼討論,初步了解樹葉在生活中的作用。

2、教師變魔術,知道茶葉是樹葉的一種。小結:茶葉是一種特殊的樹葉,它可以泡水喝,對我們的`身體非常有好處。而且有些樹葉可以制成藥材,給人治??;有些樹葉可以制成樹葉食品、樹葉飲料,有利于人體健康。

四、結束部分:

活動延伸,教師與幼兒一起到戶外找一找哪些樹是常綠樹,哪些樹是落葉樹,搜集落葉,做葉子粘貼畫。

小結及反思:

小結:使幼兒明白枯葉與綠葉的根本區(qū)別:易碎、不易碎;沒有葉汁、有葉汁。

我注重不同領域之間相關內(nèi)容和同領域中不同內(nèi)容的整合,比如:既有音樂體驗,又有動手操作;既利用了圖片投影,又添加了小魔術,使孩子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課后反思:

這次活動是大班“多美的秋天”主題中有關《秋天的樹》,我選擇的是孩子們最常見的也是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有明顯變化的葉子——樹葉。

從整個活動設計上來看,內(nèi)容非常豐富,它是由幾個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lián)的內(nèi)容組成的,。從整個活動過程中來看,孩子們通過不同的表達方式,表現(xiàn)出了他們對樹葉的認識,有肢體語言、有實驗記錄、有語言描述等等,動手操作的小實驗讓孩子更感興趣,我為他們提供了多種開放性的材料,發(fā)揮了他們最大的自主性,使孩子們在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中解決問題,同時,孩子們在動手的過程中也動了腦,在操作的過程中也學會了記錄,在每一次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后,知道了枯葉和綠葉的區(qū)別,進一步了解了樹葉特征。

中班的科學教案大全篇13

小小圖形變變變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的基本特征,并且能夠正確區(qū)分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2、能夠?qū)ι钪谐R姷奈矬w形狀進行分類,學會用各種圖形組合物體。

3、感受用圖形進行創(chuàng)作的樂趣,樂于探索,發(fā)現(xiàn),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

正確區(qū)分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掌握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的特征,了解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形狀。

活動難點:

學會用各種圖形創(chuàng)造性地組合成相應的物體。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會使用膠棒,對各種圖形有一定的了解,了解生活中各種物體的形狀。

物質(zhì)準備:PPT課件,四個毛絨玩具(身上貼有形狀標記),各類形狀的圖形卡片,膠水,等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觀察餅干的形狀,了解形狀的主要特征。

1、師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吃餅干嗎,你們都喜歡吃什么形狀的餅干呢?(引導幼兒說出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

2、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好吃的餅干,想請你們說說為什么它是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餅干呢?你們是怎么認出它是圓形的呢(相繼問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展示PPT】

【鼓勵幼兒說出圓形是圓圓的,沒有尖尖的角,正方形有四個一樣的角,一樣長的邊,長方形也有四條邊,他們對邊相等,四個一樣大的角,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老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慢慢引導,將正方形和長方形的不同之處要說清楚。以免幼兒混淆

小結:

我們小朋友都很喜歡吃餅干,有的喜歡吃圓形的,有的喜歡吃正方形的,有的喜歡吃長方形的,還有的喜歡吃三角形的。圓形是圓圓的,沒有尖尖的角,正方形有四個一樣的角,一樣長的邊,長方形有四條邊,他們對邊相等,四個一樣大的角,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

二、給小動物送餅干,能夠正確區(qū)分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展示PPT]

1、出示四只毛絨玩具:他們呀也想吃餅干,你們知道他們喜歡吃什么形狀的餅干嗎?(引導幼兒觀察形狀標記,推測每個小動物喜歡吃的餅干形狀)

2、請幼兒給小動物送餅干,鼓勵幼兒邊送邊講述某某小動物,送給你某某形狀的餅干(個別幼兒操作。3-5人 集體操作)

小結:

我們發(fā)現(xiàn)小熊喜歡吃圓形餅干,小猴喜歡吃正方形的餅干,小老虎喜歡吃長方形的餅干,小兔喜歡吃三角形的餅干。

三、對生活中常見物品進行分類,并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組合物體。

(一)對物品進行正確分類。

1、不僅僅餅干有不同的形狀,我們身邊的很多東西也有不同的形狀。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引導幼兒說出身邊各種物品的形狀,例如:手表是圓的,冰箱是長方形,魔方是正方體,三明治是三角形。)

2、剛剛小朋友說了很多的物品的形狀,現(xiàn)在老師給你們一些不樣的東西,看一看他們是什么形狀的,咱們來給他們分分類!(展示PPT 1:圓形 2:三角形 3:正方形 4長方形)

(二)用圖形寶寶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組合,感受用圖形進行創(chuàng)作的樂趣。

1、師:剛剛我們看了很多形狀的物品,小朋友們也對他們進行了正確分類,小李老師前幾天向魔術師學來了一個本領,可以讓這些圖形寶寶變出許多好玩的東西來,看看小李老師都向他們施了哪些魔法?(展示PPT)

2、師:請你們說一說都變出了哪些好玩的東西?他們都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對前面知識進行鞏固,并且感受用圖形進行創(chuàng)作的神奇)

3、剛剛我們看到了用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組成的小雞,花,還有房子?,F(xiàn)在我們再看一看用圖形組成的其他神奇的東西,小朋友們仔細的看,等一會呀小朋友也來做一做神奇魔法師。(引發(fā)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的樂趣)小結:我們知道生活中有很多不同形狀的物品,知道用圖形可以創(chuàng)作很多好玩的東西。小小圖形真奇妙!

四、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發(fā)給每個幼兒一份操作材料,讓他們也做小小魔法師,自己用圖形變出新的東西。待會表現(xiàn)好的幼兒老師也像這樣把你們的作品展示出來。

中班的科學教案大全篇14

設計意圖

影子是幼兒幾乎每天都能見到的,也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影子時大時小、時隱時現(xiàn)等各種各樣的變化,都引起幼兒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讓幼兒了解影子與光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幼兒對影子的好奇與興趣,讓幼兒在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中去探索是最好的方法,因此,特設計了《奇妙的影子》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探究影子的成因,初步了解影子的變化與光之間的關系。

2、能合理進行光與影子關系的猜想,并樂于操作、驗證。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光線較暗的教室、手電筒、各種玩具、布娃娃、記錄紙等。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請幼兒猜謎語:有個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事走在前,有時走在后。我和他說話,就是不開口。

二、組織幼兒操作實驗,了解影子的成因。

1、教師結合經(jīng)驗提問:你們在什么地方見過影子?為什么會有影子?在什么地方?jīng)]有影子?

2、幼兒拿出手電筒和玩具分組做影子的實驗,看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教師參與其中)

理解影子的成因之一:有光的地方有影子,沒有光的地方?jīng)]有影子。

3、引導幼兒進行探索實驗,拿手電筒照玩具和手,通過自己的實驗發(fā)現(xiàn)影子與物體和光三者的關系。

發(fā)現(xiàn)影子的成因之二:不透光的物體遮住了光才會有影子。

三、幼兒操作探索,理解影子的變化與光和物體的距離、位置有關。

幼兒兩人一組,用手電筒做光源從遠近不同的距離、高低不同角度照射布娃娃,觀察布娃娃影子的大小變化,并做好記錄。

小結:當光離物體近時,影子變大。離物體遠的時候,影子變小,光從低處照相物體的時候,物體變大,從高處照相物體的時候,物體變小。

四、啟發(fā)幼兒說出還有什么樣的光能照出影子?

讓幼兒知道有光才會有影子的道理。教師小結:太陽光、月光、燈光、燭光等能照出物體的影子。

五、影子的利用。

1、交流:你們知道生活中影子有哪些用處?

2、小結:人們用影子的原理發(fā)明了電影;工程使用高樓的影子計算出高樓的高度;科學家用月球上山峰的影子計算出山峰的高度;藝術家用影子的原理發(fā)明了一種很有趣的皮影戲。

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qū)提供各種卡紙剪得西游記人物卡片、手電筒等,組織幼兒玩皮影戲的游戲,繼續(xù)探索光與影的秘密。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首先抓住孩子的認知特點,創(chuàng)設一個活潑有趣的氛圍,讓孩子積極主動的自我發(fā)現(xiàn),通過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讓孩子在玩中觀察、探究影子的產(chǎn)生、影子的秘密等問題。

其次在多次的游戲體驗中,讓幼兒獲得了關于影子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和變化的豐富經(jīng)驗,并引導幼兒充分的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使幼兒體驗到了操作探索的樂趣。

小百科:影子是一種光學現(xiàn)象。由于物體遮住了光的傳播,不能穿過不透明物體而形成的較暗區(qū)域,就是我們常說的影子。分為本影,半影。

中班的科學教案大全篇15

設計意圖

炎炎夏日,幼兒園的餐后水果以及下午餐點里常常會有西瓜,每次吃西瓜,孩子們都表現(xiàn)得格外驚喜和愉快。于是我做了個小調(diào)查,拿出近十樣瓜果,請幼兒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瓜果,結果喜歡西瓜的幼兒最多,理由是:“西瓜好看又好吃?!薄拔鞴虾芴?,紅紅的我喜歡。”“西瓜的水分很多,吃起來很爽?!薄拔鞴虾軟隹欤粤诵那橛淇??!薄热挥變簩ξ鞴先绱讼矚g,那么能否幫助幼兒進一步豐富、加深對西瓜的認識呢?海門有很多西瓜種植基地,我們可以組織幼兒去參觀、采摘等,并通過這些活動,讓幼兒感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幼兒階段的科學活動是啟發(fā)、引導幼兒主動探究周圍事物,讓其在操作中獲得直接經(jīng)驗和運用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過程,重在培養(yǎng)幼兒的好奇心和初步的科學態(tài)度。我預設了“參觀西瓜地”和“試取西瓜汁”兩個活動,讓幼兒在與周圍事物的交互作用中,不斷觀察、充分操作、反復感知,經(jīng)歷科學探求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

活動一:參觀西瓜地

活動目標

1.交流有關西瓜的經(jīng)驗和疑惑,對西瓜產(chǎn)生探索的欲望。

2.通過實地觀察和詢問,了解西瓜的一些生長習性,豐富有關西瓜的經(jīng)驗。

3.感受發(fā)現(xiàn)的樂趣,養(yǎng)成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

活動準備

記錄表人手一張(分為疑問、答案、新發(fā)現(xiàn)三部分),筆,與西瓜種植基地進行參觀前的聯(lián)系。

活動過程

1.互相交流,喚起已有經(jīng)驗。

師:西瓜是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的瓜果,那我想問問,你有沒有仔細觀察過西瓜?你知道哪些西瓜的秘密呢?

幼兒發(fā)言,教師適當總結。

2.提出問題,激發(fā)探索欲望。

師:原來我們知道西瓜的這么多事啊!那么,有關西瓜,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呢?

(幼兒的回答多種多樣,如:西瓜有沒有根?西瓜為什么長在泥土里,不是樹上?為什么西瓜里面有的子是白的,有的子是黑的?西瓜是怎么長出來的?……)

教師出示記錄表,請幼兒用簡單的圖像、符號把自己的問題記錄在“疑問”一欄中。

3.參觀西瓜地,觀察詢問,豐富有關西瓜的經(jīng)驗。

教師事先與西瓜種植基地的工作人員溝通好,到達之后,對方有專人帶領幼兒參觀,并進行集體介紹,然后請幼兒自由觀察瓜農(nóng)的.勞動,邊觀察邊提問。

幼兒人手一張記錄表,一邊參觀,一邊完成記錄表的另外兩欄:“答案”和“新發(fā)現(xiàn)”。

(大棚里面的自由觀察環(huán)節(jié)是幼兒最投入、最喜歡的,他們目睹了瓜農(nóng)剪枝、摘瓜、授粉的過程,提出了很多問題,也在瓜農(nóng)伯伯、阿姨們和藹、耐心的示范和講解下,獲得很多新知識。在采摘、裝箱的地方,幼兒又學會了辨別西瓜成熟的方法。最后,他們親自彈瓜聽聲,每人采摘了一個西瓜,高興、圓滿地結束了這次參觀活動。)

4.互動交流,分享各自探索發(fā)現(xiàn)的結果。

展示參觀時拍攝的照片,和幼兒一起回憶經(jīng)歷,幫助幼兒梳理獲得的經(jīng)驗。

利用記錄表進行分組討論交流。

說明

問題是科學活動的起點?;顒右婚_始,在喚起幼兒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我請幼兒自己提出問題,就是為了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動機和積極性。把幼兒帶到西瓜種植基地去觀察、發(fā)現(xiàn)、詢問,有利于拓展幼兒的學習空間,提高他們探索的興趣。同時,帶著問題、帶著記錄紙去參觀,使活動更具有目的性。這是一種主動的、探索性的學習,遠比簡單的“教師講、幼兒聽”“集體看視頻”等方式更有效。

50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