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免費

| 新華0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情況,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并且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優(yōu)秀的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免費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免費,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免費篇1

教學重點了

解有關《詩經》的文學常識,結合課文下的注解疏通文字。

教學難點

對詩中文言詞語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璀璨,特別是在卷帙浩繁的古代文學長河中,我們的祖先為后人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詩歌財富。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陸游、李清照等等這些偉大詩人的名字,幾乎已是家喻戶曉,他們的許多優(yōu)秀詩句在今天已是膾炙人口。飲水思源,當我們順河而上追其源頭時,便會看到那閃爍著耀眼光輝的起點,這起點就是作為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的《詩經》。今天,就讓我們一道來探究一下這源頭里的無窮奧秘吧!

二了解有關《詩經》的文學常識

(一)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前的提示短文以及注釋①,可設計問題幫助學生盡快掌握重點知識:

1.《詩經》反映的是我國哪個歷史時期的生活?

2.既然是詩,為何后來又被改稱為《詩經》呢?

3.《詩經》是按照怎樣的體例編輯的?

教師明確:

1.(略)

2.此乃主要是漢代學者認為《詩經》為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所編輯,故將此視為儒家經典,因此,稱其為《詩經》。

3.(略)

(二)教師補充介紹:

《詩經》中普遍運用賦、比、興的藝術手法(教材第30頁練習中對此有解釋)。下面重點解釋“比”和“興”。高中舊教材中曾選用了一首《碩鼠》便是運用了”比“的手法的非常典型的詩。其詩作者將奴隸主喻為大老鼠。詩人發(fā)出了”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的憤怒控訴;《伐檀》中有一句“河水清且漣漪”,可將它當作“興”的使用,即作者言黃河之水是“假”,控訴剝削者的行徑是“真”;另外,《關雎》一詩的開頭兩句詩,更是典型的“興”。作者言“鳥情”為是的言“人情”;再有,就是本單元第七課《孔雀東南飛》一詩中的開篇那兩句詩:“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亦是如此。

根據對上述解釋的理解,同學們在學習完《氓》這首詩后,做一做課后練習第二題。

三引導學生閱讀預習提示,了解三首詩的基本內容

(以便于更好地疏通文字)

思考問題:

1.三首詩寫的各是什么內容?

2.從提示的文字中看,你對那首詩更感興趣?為什么?

四導讀全詩,疏通文字

(一)教師范讀(或放錄音,或放多媒體課件)

1.學生給生字注音

2.體會詩的朗讀節(jié)奏

(二)學生自讀,并結合課下注解掌握詩中詞義。

(三)學生分別將三首詩口頭譯成現(xiàn)代漢語(可分組進行,每兩至三組負責一首詩的翻譯)。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三首詩,掌握詩的內容。

2.預習課后練習一、二兩題。

板書設計

《詩經》三首

題解:

1.《詩經》簡介: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

風、雅、頌;

賦、比、興。

2.各詩內容:《氓》家庭生活;

《無衣》軍旅生活;

《靜女》愛情生活。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免費篇2

對《我有一個夢想》的課型定位,我把它定為一堂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都是語文課應該關注的。以往我們很注重提高學生的文才,但這堂課我想提高的是學生的口才。這是一篇優(yōu)秀的演講辭,演講最能打動人心的是聲音。因此,這節(jié)課我主要是想引導學生用耳朵來感受這篇課文。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我把這節(jié)課分為了三大板塊,因為我這堂課最大的目標是讓學生通過這篇課文了解演講的特征,在實際生活中學會演講,因此不管是對背景的介紹還是對重點段落的細讀都是為他們能更好的演講這個目標服務的。同時學生在進行“假如我是馬丁·路德·金”的角色扮演時,為了演講在反復誦讀課文的過程中,自然能夠感受到字里行間所傳達出的馬丁·路德·金為追求種族平等的偉大獻身精神。并且本篇課文為了增強語勢,大量的使用了排比句的特點學生在反復讀、講的過程中自己就能親身體會到。

這堂課的得與失:

得:

1.既然是一堂語言運用課,就要讓聲音來充實整個課堂,因此在導入和最后的課堂小結里我都設計的是讓學生品讀一段話。學生在讀書聲中走入了這堂課,在朗朗讀書聲中結束了這堂課。在教學中學生感受到了語文課中聽、讀、說的魅力,整堂課使學生耳目一新,激發(fā)了其對課堂的興趣。

2.通過前一部分的細讀課文和后一部分的模擬演講的對比,讓學生體會到了讀和講的區(qū)別。

3.學生準備演講時反復誦讀課文,在誦讀中體會到了全文大量運用的排比、比喻句的作用。

4.通過用錄像以及對當時背景的介紹把學生帶入情境。在假設自己就是馬丁·路德·金的前提下進行演講。學生在實踐中更深的體會到了作者爭取種族平等的熱切情懷和為自由、平等、民主而奮斗的獻身精神。

5.在演講中通過老師的指導和同學的互評,提高了學生的演講能力。

失:

1.學生細讀的段落出于課堂時間的考慮我選擇了第二段和第五段,而舍棄了最精彩的18-25段。果然我讓學生找富有激情、氣勢的段落他們馬上找到了18-25段。但是我沒有準備,所以我不得不繼續(xù)引導他們往課文前半部分找,才出現(xiàn)了第二段和第五段。因此課前的預估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生成。

2.在最后總結完演講需要注意的問題時,教師應該進行一次演講示范,使學生獲得最直觀的指導。

3.模擬演講學生有很大的學習興趣,由于時間原因上臺的學生有限,效果受到影響。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免費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重要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戰(zhàn)國策》及相關知識,把握古代記敘散文的特點。

3、理解分析荊軻、太子丹、秦武陽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記敘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過程和方法目標

1、介紹相關歷史背景,讓學生在歷史大背景中觀照荊軻刺秦王的故事。

2、引導學生提要勾玄地閱讀課文,學會抓住關鍵詞語,概述文章的敘事脈絡,做到綱張目舉,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3、設計思考題,引導學生深入領會古代散文簡潔、精煉、細節(jié)傳神的語言魅力和敘事藝術。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1、理解領會荊軻不避艱險、舍生忘死、扶弱濟困的英雄精神。

2、引導學生領略英雄的才華與品德,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

1、分析荊軻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為

2、積累重要文言基礎知識。

【教學難點】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領會古代記敘散文的語言魅力和敘事藝術。

【教學方法】

1、講解法

2、自主合作法

3、誦讀感知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諸多風流人物之中,有一位僅有短短兩句吟唱,而這兩句卻成為千古絕唱,這就是荊軻的《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詩中透露出無限的悲涼和對人生的留戀,但荊軻仍然一無反顧,“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許多英雄就這樣永遠地走入歷史深處。今天,讓我們在前人的記述中再來探尋英雄的足跡,傾聽歷史的回音。(板書課題)

二、【《戰(zhàn)國策》簡介】

多媒體展示,學生齊聲朗讀

《戰(zhàn)國策》又稱《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編著,全書共三十三篇,分為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wèi)、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戰(zhàn)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和社會面貌,著重記載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這部書記事寫人十分生動,既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又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三、【背景簡介】

多媒體展示,教師簡述

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tǒng)一中國之前的六年。當時,秦于公元前230年滅韓,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趙(滅趙是公元前222年),秦統(tǒng)一六國的大勢已定。當初,燕王為了結好于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為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殺秦王贏政,使秦“內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后聯(lián)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失敗之后,秦大舉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滅燕。

荊軻,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齊國人,后遷居衛(wèi)國,原叫莊坷,到了燕國以后,才叫荊軻,他喜歡讀書擊劍,結交名人勇士。課文中提到的擊筑的高漸離,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雙全的燕國處土田光。田光覺得自己老了,無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為了激勵荊軻,便__了。荊軻接受了任務,太子丹高興萬分,馬上封荊軻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課文記敘的情況。

四、【掃清閱讀障礙】

1、讀準字音(多媒體展示,師生齊讀)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

卒(cù)提(dǐ)創(chuàng)(chuāng)揕(zhèn)

拊(fǔ)髓(suǐ)樊於(wū)期箕踞(jījù)

亢(kàng)夏無且(jū)

2、疏通疑難語句(多媒體展示,學生討論,教師點撥)(疑難語句由學生預習得來)

①秦王必說見臣:

說,同“悅”。說見:高興地接見

②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窮:走投無路,猶如“追窮寇”之“窮”。古代缺少衣物錢財一般叫貧,不得志、無出路叫窮。

困,困窘。樊將軍“父母宗族,皆為戮沒”,“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可見“窮困”。

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

全句意為: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來投奔我,我不忍心因為自己的事情而傷害了長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聞教:

乃,語氣副詞,表轉折。教:指教。全句意為:而今才聽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這里名詞作狀語,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來。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現(xiàn)在(是)拿著一把匕首進入兇險難測的__的秦國,我之所以停留,是因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愿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

愿意全國上下做秦國的臣民,(燕王)排在諸侯的行列,供應、貢獻、賦稅和郡縣一樣,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廟。

給(jǐ),供應,供給。職:貢賦,賦稅。

⑦北之人:北方邊遠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人。

蠻夷:古代泛指少數(shù)民族。

鄙:邊疆,邊遠的地區(qū)。

高中語文優(yōu)秀教案篇7

【教學目標】

了解作者相關知識。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瑪?shù)贍柕碌男愿裉卣鳌?/p>

探討小說的主題。

【教學重難點】

理解人物性格和小說的主題,以提高學生的小說鑒賞能力。

【教學方法】

討論探究等

【教學工具】

多媒體、常規(guī)教具

【教學準備】

關于小說人物形象和主題問卷調查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作者介紹

幻燈片展示

三、情節(jié)簡要回顧與結尾猜想

問:整個故事圍繞什么展開?

項鏈

問:故事基本上可分為幾部分,以“項鏈”為中心詞來概括。

借――丟――賠――假

問:哪個情節(jié)最為震撼人心?

結尾

問:故事結尾“抖了一個包袱”,出人意料,奮斗了十年竟然就是為了這一掛假項鏈!真相大白了以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請你大膽推想,同組討論。

估測可能結果:

a、得到全部賠款(可能性不大)

b、得到部分賠款,瑪?shù)贍柕绿谷唤邮芰耍源髿g喜

c、得到部分賠款,瑪?shù)贍柕路艞壛耍赡苄圆淮螅?/p>

d、表示同情,但沒有賠款,瑪?shù)贍柕滤饕r款(可能性不大)

e、表示同情,但沒有賠款,瑪?shù)贍柕碌惶幹?/p>

估測瑪?shù)贍柕虑楦斜憩F(xiàn):

a、傷心難過,感到命運不公。

b、非常生氣,抱怨對方未能提醒(可能性不大)

c、感到震驚,但很快調整過來,明白了生活的一個幽默,淡然處之。

d、百感交集以致精神崩潰、喜怒無常。(可能性不大)

四、人物性格分析

過渡:剛才同學們的各種設計都是基于對文中人物性格特征的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根據文本來分析一下主人公瑪?shù)贍柕隆?/p>

1、問:在借項鏈之前,莫泊桑對她有過一些介紹。從首先外貌看,她長相如何?

她也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讓學生1讀)

問:莫泊桑說“美麗、豐韻、嬌媚,就是她們的出身;天生的聰明,優(yōu)美的資質,溫柔的性情,就是她們唯一的資格”,從這句話可以看出,“美麗動人”意味著什么?

是通往上層社會,過上奢華生活的敲門磚。

問:文中有沒有現(xiàn)成的例子?

佛來思節(jié)夫人,她是瑪?shù)贍柕碌摹耙粋€有錢的女朋友”,而自己則連陪嫁的資產也沒有。

問:長相是美麗動人,那么為什么作者用一個副詞“也”?

主人公欲望與處境的反差,雖然具有這一資格,但是她缺少機遇、確切地說是門第和金錢,因此她不甘心。這里表現(xiàn)出主人公微妙的心理感受。(讓學生1重新讀)

問:一、二兩段還有沒有表現(xiàn)這種“不甘心”感覺的詞語了?

只得、只好

問:當我們心有不甘,內心自然會充滿對未來的各種想法,那瑪?shù)贍柕略趬粝胧裁??思考三、四、五段,總結為幾類。

豪華的住宅、精美的飾品、與男子閑談、美味的食品――――“物質享受”

問:對于這些物質享受作者用了“夢想”一詞,卻沒有用“幻想”或“想象”之類的詞語。為什么?

“夢想”本身有兩層含義:一是妄想,二是渴望?,?shù)贍柕聦@些物質享受的渴望是顯而易見的。但瑪?shù)贍柕碌纳鐣匚凰坪醢凳玖诉@一切是難以實現(xiàn)的。

問:當夢想不可得,瑪?shù)贍柕赂械皆鯓樱坑梦闹性拋碚f。

“傷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天整天地哭泣”一個“常常”,表現(xiàn)出這種苦痛的“綿綿無絕期”。

過渡:在痛苦之中的瑪?shù)贍柕陆K于得到一個絕好的機會,那就是可以參加教育部部長舉行的夜會。接下來就是借項鏈和陶醉于舞會幸福的云霧里的情節(jié)了。樂極生悲,在慌忙趕回家的時候,丟失了項鏈。

2、我昨天作了一個問卷調查,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有一個觀點驚人地相似。這些同學的觀點都是基于小說開頭的介紹和參加舞會前后的情節(jié)。

展示幻燈片:

瑪?shù)贍柕鲁錆M了虛榮心,借項鏈和丟項鏈都是對其虛榮心的極大諷刺

瑪?shù)贍柕聻樘摌s心付出了青春

話題:你是否也認為是“虛榮”,為什么?如果不是,你認為應該是什么?

話題準備:

什么是虛榮?虛榮應該是“停留于表面上的光彩”,言下之意是一種虛幻的榮耀,這種榮耀在漢語中指得是虛幻的、不切實際的。

瑪?shù)贍柕绿摌s嗎?我認為這肯定是有一點的,例如“她一向就是向往著得人歡心,被人艷羨,具有誘惑力而被人追求”。這種虛榮我們有沒有?這是人的一種正常心理,只要不是在虛榮里面迷失自我,就無可非議。

但是僅僅認為她虛榮是淺顯的。

理由是:

一、瑪?shù)贍柕缕邆€“夢想”側重于物質生活,很顯然,她極度渴望能進入上層社會,過著一種高貴奢華的生活,這在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中似乎是被人鄙棄的,因為中國人講究“安貧樂道”。而西方則講人權,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這是無可非議的。特別是在十九世紀資本主義經濟高速發(fā)展時期,對物質生活的極度渴望是整個社會的特點。因此,我們能否說,瑪?shù)贍柕掠兄鴮粝氲目释?,不甘于現(xiàn)狀。剛開始這種渴望僅僅停留于幻想之中,而不是以辛勤勞動來換取,這就是她人性的弱點了!

二、舞會時候的陶醉是不是強烈虛榮心的暴露呢?

是暴露了,但仔細分析似乎有些淺顯。她“得到成功”,她“狂熱”、“興奮”地跳舞,瘋狂地陶醉了!那她成功的表現(xiàn)是什么?因為什么而興奮?文中寫道“所有男賓都注視她,打聽她的姓名,求人給介紹;部里機要處的人員都想跟她跳舞,部長也注意她了”,很顯然,他現(xiàn)在正在享受上流社會的生活,他當初的“夢想”得以暫時的實現(xiàn)了,她證明了自己可以在上流社會中獲得尊重。

總之,虛榮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释腋I罡菬o可非議的。因此虛榮心不應該成為批評她的最大理由。

渴求幸福,無可非議。但是這種渴望僅僅停留于整天的幻想之中,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她輸給了自己性格的弱點。

4、過渡:中國人說“樂極生悲”,項鏈丟了。經過十年辛苦,瑪?shù)贍柕陆K于還清了債務,十年后的瑪?shù)贍柕掠惺裁醋兓?/p>

外貌和性格都發(fā)生了變化

外貌變蒼老了:由一個“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變成了“顯得老了”“她成了一個窮苦人家的粗壯耐勞的婦女了”“胡亂地挽著頭發(fā),歪斜地系著裙子,露出一雙通紅的手,高聲大氣地說著話,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學生2讀出來)

問:那性格有變化嗎?

性格變化1、變得勤勞了。過去停留于幻想中,后來的她能夠以“英雄氣概”面對,變得非常勤勞。

性格變化2、敢于面對現(xiàn)實。由過去的舞會后“逃跑”,到現(xiàn)在勇敢面對佛來思節(jié)夫人。

問:瑪?shù)贍柕聦τ诋敵跄莻€舞會感到后悔嗎?文中哪句話有表現(xiàn)?

“他一個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當年那個舞會來,那個晚上,她多么美麗,多么使人傾倒??!”(學生3讀)還是很向往那種生活的美好。也許如果生活能夠再來一次,他還會選擇參加舞會,但是悲劇也許不會重現(xiàn)。

總之,瑪?shù)贍柕峦饷沧兊蒙n老了,但是她得性格卻變得現(xiàn)實了,成熟多了。具有了更多美好品質。

5、照應課堂開頭:

根據以上分析,瑪?shù)贍柕侣牭郊夙楁湹南r會怎樣呢?可能是獲得部分賠償,皆大歡喜,賠償方式可能是多樣的。

五、主題分析

過渡:小說借助這樣一個人物要告訴讀者什么呢?

幻燈展示學生觀點

總結:幻燈片

主題1、從哲理角度概括,也許就是莫泊桑本人所說的:“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

主題2、從情節(jié)角度看,對瑪?shù)贍柕略庥霰硎就?,贊頌了瑪?shù)贍柕碌拿篮闷焚|。

主題3、結合作者作品看,莫泊桑作為一位現(xiàn)實主義作家,關注生活細節(jié)與人物精神的結合。(幻燈展示《羊脂球》等故事梗概)結合這些作品和時代背景可以看出,這篇《項鏈》主題在于表現(xiàn)瑪?shù)贍柕驴朔诵匀觞c,不斷完善自己的性格,并歌頌了瑪?shù)贍柕碌拿篮闷焚|。這是對十九世紀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發(fā)展帶來的欲望膨脹、精神貧瘠現(xiàn)象的鞭撻和指引。

六、引申拓展

通過鑒賞這篇小說,我們有很多收獲:

1、小說三要素中人物形象的解讀往往是理解小說主題的鑰匙。

2、小說人物,是立體的、發(fā)展變化的,我們要深入到人物內心世界,追尋人性發(fā)展軌跡。

七、課外思考

嘗試以性格的全面觀、發(fā)展觀去分析其它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免費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2、學會抓住意象欣賞詩詞。

3、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品味詞的意境與語言。

教學難點:

1、鑒賞詞作的意境。

2、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創(chuàng)作風格。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復習詞的有關知識。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背景。

二、教學新課:

1、師范讀課文,生自讀,注意詞的感情基調及節(jié)奏。

2、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用散文化的語言說出本詞創(chuàng)設的意境。

(2)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罷”,而詞中作者卻“日晚倦梳頭”,從中你能體會到作者什么心態(tài)?

(3)“聞說”“也擬”“只恐”這三個詞說明了什么?

(4)本詞的作者是如何抒發(fā)感情的?

學生合作學習10分鐘,教師個別進行輔導,然后集體交流。

3、重點解讀:

鑒賞這首詞美在哪里?

學生自主考慮,尋找“美點”,集體交流。

4、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搜集古人寫“愁”的句子。

三、總結:這首詞與《望江南》有什么相同之處。

學生可各抒己見,教師總結。

四、類文閱讀:李清照的《醉花陰》。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這兩首詞。

2、練習第一二題。

《武陵春》教學片斷實錄

一、課前綢繆

師:我們古人寫“愁”,可以說是窮形盡相,淋漓盡致,感人肺腑。讓我們回憶一下,從你所知道的詩詞當中搜尋,總結一下,古人通常是通過哪些物象來寫愁的?用詩詞來證明。

生:用月亮來表現(xiàn)愁。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生:張繼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p>

生: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蓖醢彩摹按猴L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生:用水來表現(xiàn)愁。李后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薄半僦瑴I,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p>

生:用酒來表現(xiàn)愁。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p>

生:范仲淹的“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p>

生:用梧桐來表現(xiàn)愁。李后主的“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p>

生:用山來表現(xiàn)愁。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p>

生:李白、杜甫用頭發(fā)來表現(xiàn)愁。李白是“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杜甫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

師:這樣看來。只要詩人詞人的心境是郁愁的,天地萬物都會被感染上愁緒,所謂“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就是這個道理。詩人們愁腸百結,所以百般寫愁。我們再來看看他們是怎樣具體抒發(fā)愁緒的。

師:詩人們抒發(fā)自己的愁緒。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觸景生情,以景襯情,情景交融;一是直抒胸臆。老師說詩詞句,大家說詩人的情感表達方式。

師:“巴山夜雨漲秋池。”

生:觸景生情,以景襯情,情景交融。

師:“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生:直抒胸臆。

師:“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東風無力百花殘”。

生:觸景生情,以景襯情,情景交融。

師:“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綿綿無絕期”。

生:直抒胸臆。

……

師:通過具體物象來寫愁,或觸景生情,以景襯情,情景交融,或直抒胸臆,讓澎湃的情潮溢出心堤。我們今天再學一首婉約詞《武陵春》,看看李清照又是怎樣寫出自己的愁苦的。

二、背景介紹。

紹興五年,李清照寓居在浙江金華時,寫了《武陵春》這首詞。這時她已經53歲了。經歷了國家敗亡,家鄉(xiāng)淪陷,文物喪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處境凄涼,內心極其悲痛。這首詞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實的生活片斷和思想感情。

三、朗讀指導。(示范朗讀)

四、研讀

師:你認為這首詞是圍繞哪個字展開的?(文眼)

生:愁。

師: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愁緒?作者是怎樣寫愁的。

生:從描摹人物的外部動作和神態(tài)來寫愁。

生:扣住細節(jié)來寫愁。

生:運用新奇的比喻來寫愁。

生:以景襯情,情景交融。

師板書

描摹動作神態(tài)

扣住細節(jié)愁新奇比喻

直接抒情間接抒情

五、欣賞

師:“風住塵香花已盡”。風兒停了,鮮花經過春風的搖動已經零落殆盡,只有土地上還殘留些花的芬芳,又是春意闌珊(將盡)的季節(jié)。

師:是人憐花乎?還是花憐人?

生:眾說不一。

師:你們說的都說得通。但老師認為是人花相惜,情景交融,物我一體。這種理解更生動些。注意賞析的時候要融情于景。

師:“日晚倦梳頭”,日上三竿仍無心梳洗,這句話采用含蓄手法,通過婦女特有的生活細節(jié)——倦于晨妝,反映了詞人的滿懷愁緒。為什么詞人倦于梳頭呢?用對稱句來賞析。

師:紅顏已老。

生:韻華已逝。

師:丈夫不在。

生:知己難覓。

師:對生活失去信心,

生:對現(xiàn)實充滿失望。

師:所以詞人懶于晨妝。

師:“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請美好的回憶來反襯現(xiàn)實的孤苦。要求句式對稱。

師:以前:夫唱婦隨,郎才女貌。朝看日出。

生:晚數(shù)星星。

師:短鋤栽花。

生:長詩佐酒。

師:以前夫婦倆攜手游天下名山,

生:并肩讀千古奇文。

……

師:說不盡的美好,道不完的甜蜜,然而,這一切都不在了,只有山川依舊。請用晏殊的詞句來表達這種物是人非的滄桑感覺。

生: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師:“欲語淚先流”,欲說無語,欲訴無人,唯有借兩行熱淚傾瀉心中的無限哀愁。那奪眶而出的眼淚,是內心萬重憂愁的外在表露。

師:“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卑С畋臼强床灰姷?、摸不著的,詞人卻把它比作可承載、可觸摸的實體,說自己的愁重得連船都載不動。一葉輕舟難載山重之愁,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具體,是描摹愁思的絕妙好辭。說說這三句是怎樣把作者的心情寫得一波三折的?

生:“聞說”、“也擬”、“只恐”這三個動詞寫出了作者試圖排遣愁緒的做法。前兩個詞給人一種希望,好像可以為作者松一口氣,而“只恐”又讓人跌落到作者的萬丈愁緒中,三個詞寫出了作者的沉重、無奈,又緊緊抓住了作者的心。一波三折,耐人尋味。

六、師總結、生朗讀品味。

七、拓展延伸

想一想還有哪些寫愁的詩句,請找出來背一背,并說明其特點。

《武陵春》閱讀練習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文下面問題。(7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上闋一個“”字寫出了作者心緒不寧,無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闋作者通過“”“”和“只恐”六個字凸顯了詞人一波三折的心緒,層層虐心,這樣的構思與表現(xiàn)手法堪稱新鮮奇特。(3分)

(2)這首詞的主旨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歷來被公認為寫“愁”名句,請作簡要賞析。(4分)

答:

答案:

(1)(3分)倦,聞說,也擬

(2)(4分)運用形象的比喻,將看不見摸不著的愁緒,比作可用小船來承載的具體的東西(2分),形象地寫出了內心哀愁的沉重(2分)。(或:作者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具體(2分),形象寫出了愁思的濃重(2分)。)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免費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新聞的基本格式和結構,了解新聞各部分的作用。

2、通過本文的學習,引導學生關心國家大事,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情。

3、學習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信息(本課主要學習從報刊、電視、網絡這些渠道獲取信息)。

【教學重點】

1、掌握新聞的結構和各部分的作用。

2、學習航天精神,學習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教學難點】

掌握新聞的結構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學習寫作新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家鄉(xiāng)泉州,有一座讓泉州人民引以為豪的建筑,它佇立在市區(qū)的圓盤上,上面有許多的飛天。這就是咱們泉州的城雕。城雕上的飛天,姿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飛天,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對飛上九重天的向往。那么,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中國歷還有什么與飛上藍天有關的人和事呢?

討論:時間為5分鐘左右。

總結歸納:最早的當屬嫦娥奔月了;牛郎織女的故事;女媧補天和夸父追日;《西游記》、《封神榜》等文學作品;敦煌有“飛天壁畫”、“唐明皇游月宮”。

二、主體

教師:我國從古至今對飛天的夢總是抱有很深很濃厚的憧憬,這個夢想終于在20__年10月17日得到了實現(xiàn)。這一天可以說是全國上下萬眾矚目的一天,也是我們的自豪感得到空前提升的一天。這一天,讓我們用一些定語來給它下定義。

同學們看書,自己找詞語,或者自己形容(時間為3分鐘)。

教師歸納、概括、點評:中國第一位宇航員、第三個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將航天員送入太空、實現(xiàn)了幾百年的夢想……(這些詞語可以由同學們自己找、自己說,主要的目的是讓他們對這一天的意義有所了解)。

教師:在課文的開始,開頭的三段,給我們介紹了本篇新聞的主要內容,這一部分叫作新聞的導語。導語放在開頭,由最新鮮、最主要的事實或者依托新聞的精辟議論組成。

一篇新聞除了導語以外,還有其他的一些部分。同學們,回憶一下,新聞還由什么部分組成?

明確:標題、電頭、導語、主體、結語。

教師: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呢?我們可以以本文為例來看這些部分的作用。標題,告訴我們新聞的內容;電頭,告訴我們時間和發(fā)布新聞的報社等情況;導語,剛才說過了,是介紹本篇新聞的主要內容。主體,圍繞導語具體展開對新聞事實的敘述;結語,就是結束。

新聞中,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開頭,次要的信息放在后面,這種結構叫作倒金字塔結構。

教師:同學們,再從整體上看看課文,課文結構的安排很有特色。前面和后面都是記述“神五”的發(fā)射場景,中間則穿插對中國航天史的回顧(這個回顧是簡要的),二者很自然地銜接在一起。這是不同于一般新聞的地方。這是一種首尾四合型結構。

同學們根據我們剛才歸納出來的文章的結構,看看文中交代的中國實現(xiàn)“飛天夢”的歷程中,有哪幾個關鍵的事件?

(提示:按照時間順序。)

參考答案:

1958年_發(fā)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wèi)星”的指示。

1960年中國第一枚火箭發(fā)射成功。

1970年中國成功地將自己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送上了太空。

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實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戰(zhàn)略決策。

“長征”系列火箭發(fā)射久經考驗。

“神舟”一至四號飛船的成功發(fā)射。

教師: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將宇航與送入太空,擺在中國航天人面前的困難有哪些?他們怎么克服的?

(提示,從課文中找出答案,并概括。)

教師:困難是巨大的,但是我們總算走過來了,我們相信未來我們的國力會更強,未來藍天上將會有很多中國人的影子,有很多的飛機上都寫著“MADEINCHINA”。

三、播放影片:火箭知識、神六起飛

四、總結全文,共同完成課后練習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免費篇6

我有一個夢想

馬丁.路德.金

[教學目標 ]

1.品味本文運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2.體會本文感情真摯、結構嚴謹、文辭優(yōu)美、氣勢恢弘的寫作特點,學寫演說辭。

3.理解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爭主張。

4.感受作者爭取種族平等的熱切情懷和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品味本文運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2.體會本文感情真摯、結構嚴謹、文辭優(yōu)美、氣勢恢弘的寫作特點,學寫演說辭。

[課前準備]

教學之前,引導學生查閱有關資料,了解作者及美國黑人的歷史和現(xiàn)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1.學生簡介作者及美國黑人的歷史和現(xiàn)狀。

2.教師課堂播放課件《馬丁·路德·金》和《我有一個夢想》的音頻片斷。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怎樣劃分本文的演講思路?

討論后明確:整個演講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第二部分(7-16)段,陳述為實現(xiàn)其要求所使用的斗爭策略。第三部分(17-32)段,表達作者心中執(zhí)著追求的理想以及為了實現(xiàn)理想所具有的決心與信念。第一部分是這次游行活動的原因,也是演講的基礎;第二部分是這次活動的策略與目標,也是演講的發(fā)展;第三部分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也是演講的高潮與結局。

2.《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特征是什么?

討論后明確: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信念不移,決心不改的執(zhí)著精神,構成了演講詞《我有一下夢想》的靈魂。充沛的情感是這篇演講詞的主線。演講者從"結束種族奴役的漫漫長夜"的期待開始,到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是"自己所在國土上的流放者"的失望,到兌現(xiàn)諾言的義正辭嚴,到"我夢想著"的燦爛前景;把夢幻、新曲、圣歌綜合起來,寄托了演講者悲憤與熱切的情感。這種情感又在與聽眾的心理中回蕩,明確的斗爭原則,切身利益的呈現(xiàn),美好未來的展望,都使聽眾的情緒受到感染并得以升華。

三、具體研習

1.演說辭開篇闡明了"簽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義,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明確:《解放黑奴宣言》在美國歷史上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也可以說這是保障黑奴權利的一部法典。作者高度評價了宣言的巨大意義,說它"猶如燈塔的光芒,給千百萬在那摧殘生命的不義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帶來了希望。"這樣,作者首先為黑奴爭取民權自由運動建立了一個強有力的法律基礎,說明美國自頒布宣言以來,黑奴就應該而且必須享有平等的權利。這就將美國政府置于一個極為不利的境地,也為以后的斗爭掃清了輿論上的障礙。

從內容上看,在闡明宣言的意義后,作者筆鋒陡轉,向人們揭露了一百年后美國讓人失望的現(xiàn)實,"黑人仍生活在富裕海洋中一個窮困的孤島上,仍萎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里,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黑人的這種悲慘的處境與首段中宣言的光輝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對比之下,文章自然會產生非常強烈的諷刺效果,增強了對敵的戰(zhàn)斗力和內容的感染力。

2.由演講辭第二部分能看出馬丁o路德o金的斗爭策略嗎?

明確:能。第二部分分為三層:第一層(第7段至第8段),提出斗爭原則和對白人的態(tài)度。斗爭的原則是不使用暴力。這和馬丁o路德o金的一貫主張是一致的。對白人的態(tài)度,不應該全不信任,因為普通白人的命運與黑人的自由是休戚相關的。第二層(第9段到第14段),指出斗爭的目標:黑人獲得自由,爭得正義的權利。這一層使用了排比句式,使文章的激情如飛瀑直瀉,表達了黑人爭民權,爭平等,爭自由的強烈愿望。第三層(第15段至第16段),指出堅定的信念。斗爭是長期的,不是這一次游行就能解決的,黑人的境遇也許暫時還不會得到根本的改變,但只要我們懷著不變的信念和熱忱,堅持下去,正義的愿望終會實現(xiàn)。

總而言之,馬丁o路德o金的斗爭策略包括五個維度:原則--不使用暴力,因為暴力易造成更大的情感傷害;態(tài)度――團結大多數(shù)白人,由此能獲得更多的認同和支持;目標――黑人必須獲得自由,達到的目的絕不含糊;信念――長期斗爭才能成功,勝利總會實現(xiàn);激情――蘊含著理性的導向,因為斗爭僅僅有激情沒有理智往往失敗。

3.本文是怎樣運用排比句演講的?運用這樣的排比句演講有什么效果?

明確: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表達的是一百年來黑人的悲慘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側面、多角度地強化了黑人境遇的悲慘,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貧困,給聽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第5段:"現(xiàn)在是從……現(xiàn)在是把……現(xiàn)在是為……",作者要表達的是:現(xiàn)在是美國政府"兌現(xiàn)諾言"的最佳時刻。使用排比句式,則把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從"荒涼"走向"陽光普照";是把"流沙"改為"堅石",增加了這次游行的正義的分量。第27段連用五個"一起"在分句之間排比,表達了黑人團結協(xié)作,將民權運動進行到底的決心和信念。通過排比句的使用,則使這個信念堅定、執(zhí)著、充滿了義無反顧與視死如歸的悲壯,喚起了所有讀者與聽眾的共鳴。排比語句的使用,能使作者表達的內容更加豐富,思想更加深刻,語氣更加強烈,感情更加充沛。能產生排山倒海的氣勢和一瀉千里的激情,進而增強演講的表達效果。

四、分析本文的寫作特點

1.本文是一篇演說辭,作者面對著集會群眾充滿了熱情,但激昂的情緒并沒有使其結構有絲毫的紊亂。文章緊緊圍繞著爭取黑人民權這一中心,先談美國讓人激動的歷史,然后揭露百年后讓人失望的現(xiàn)實,由現(xiàn)實中政府兌現(xiàn)諾言的緊迫性自然而然地引出自己的夢想。全文線索清晰,絲絲入扣,整體性強。其冷靜深入地分析,穩(wěn)健嚴謹?shù)慕Y構,使得文章周密老到,無懈可擊。

2.文章在語言表述上極富特色。馬丁·路德·金有著"黑人之音"的美譽。他的這篇演說文字生動流暢,語調熱情,具有極強的鼓動性和感染力。尤其是演說中各種修辭手法的靈活運用,更顯示出作者超凡的語言駕馭能力。作者把美國應該履行的義務比喻成"空頭支票",支票上蓋著"資金不足"的戳子后被退了回來,這形象地揭露了政府的虛偽與可鄙。"我夢想有一天"五個連續(xù)的排比段落使得這篇演講充滿了真摯熱烈的感情色彩,氣韻流轉,一氣呵成。這扎根于美國現(xiàn)實中的夢想是那么親切而令人神往,它淋漓盡致地表達了黑人群眾渴望自由平等的心聲,也增強了人們?yōu)槊駲喽窢幍牧α俊?/p>

五、小結

這篇演說辭蘊含了作者的奔涌的激情,它以磅礴的筆勢揭露了美國的現(xiàn)實,展示了黑人的痛苦的生活處境,贊頌了黑人群眾的高昂的戰(zhàn)斗精神和爭取民權的決心,滿懷憧憬地表達了要求人人平等,渴望民權自由的強烈愿望。

六、擴展閱讀

人類歷史上最珍貴的一刻

[美]理查德·尼克松

因為你們的成就,使天空也變成了人類世界的一部分。而且當你們從寧靜海對我們說話時,我們感到要加倍努力,使地球上也獲得和平和寧靜。

在這個人類歷史上最珍貴的一刻,全世界的人都已融合為一體,他們對你們的成就感到驕傲,他們也與我們共同祈禱,祈望你們安返地球。

欣賞提示:

1969年6月19日,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點火升入太空,5天后,即6月21日,乘坐該飛船的兩位美國宇航員首次在月球上登陸,開辟了人類歷史性旅程的新紀元。尼克松的這篇演講,就是當宇航員登上月球之際,通過電視向他們發(fā)表的。

也許可以這么說,這是當今世界的政治領袖們發(fā)表的最有特點的演講之一了。說它最有特點,并不僅僅是因為它簡短,只有幾分鐘,只有幾句話;也不僅僅是因為它是一位地球人向登上月球的另兩位地球人發(fā)表的首次講話,雖然這樣的機會確實很難得很珍貴。我們說這篇演講很有特點,主要是因為尼克松抓住人類歷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珍貴時刻,把對這位宇航員的講話,擴大到以全體地球居民為對象。你看他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篇幅中,談"天"說"地",從月球上的"寧靜海",談到地球上的"和平和寧靜",使聽眾不由自由地產生某種聯(lián)想,不僅借機炫耀了美國的科技實力,而且宣揚了美國的對外政策。

鑒賞訓練:

假如有一天,你作為中國首位登上月球的一名科學家,請你對全國乃至世界發(fā)表演說,你將怎樣演講?你能圍繞這個主題撰寫一篇精短的演講詞嗎?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免費篇7

教學目標 

1. 聯(lián)系時代背景,揣摩重點句段的深層含義及強烈的感情色彩。  

2. 反復誦讀,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體會并學習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

4.體悟馬丁•路德•金的崇高獻身精神。樹立遠大的理想,為崇高而偉大的事業(yè)奮斗。 

教學難點: 

1.對本文背景的了解和對非暴力抵抗主義的認識。 

2.演講詞的特點及運用。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感悟體會重點句段,更好地理解全文。 

2.問答、討論與拓展。 

教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公開課)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文:

投影:一次使全世界永難忘懷的大游行,一場令全世界刻骨銘心的演說。

導入語: 

在2003年8月酷熱的一天,數(shù)千人匯聚在美國華盛頓林肯紀念碑前,紀念緬懷一位偉人。人們又記起了那一次使全世界永難忘懷的大游行,那一場令全世界刻骨銘心的演說。四十年前的8月28日,約25萬人的游行隊伍匯聚在此,聆聽馬丁•路德•金博士的演說。金博士慷慨陳詞,演說感人至深。其中“我有一個夢想”的名句更是膾炙人口,流傳至今。今天,我們就來賞析這篇激情洋溢的演說詞——《我有一個夢想》。

二、介紹作者與背景:(補充一些圖片,加深印象。如林肯紀念堂前的紀念活動、被刺的情景、墓地、故居等圖片)

三、原音重現(xiàn):金博士為何會有如此魅力?他的演講究竟有什么迷人之處?我們先欣賞原音重現(xiàn),對照課后練習英文片段聽演講錄音,體會演講的語調、激情。(播放錄音)

四、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齊讀,領會感情,體會演講詞的特點。

2、分組讀有關段落,并思考討論問題:

①“我有一個夢想”中的“夢想”具體指什么?試概括。(即消除種族歧視,爭取政治、文化、經濟上的民主、平等、自由)

作者說“這個夢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國的夢想中的?!蹦阍鯓永斫膺@句話?(美國的夢想就是民主、平等、自由)

③馬丁•路德•金一貫主張非暴力主義,倡導非暴力抵抗原則,文中一些語句體現(xiàn)了他的主張,試找出并體會。

小結:

《我有一個夢想》,這是20 世紀最為驚心動魄的聲音之一,穿過近半個世紀的時光隧道,我們仍能感受到其中的大悲憫和大悲痛。但即使在這一場波濤洶涌、黑人的不滿情緒一觸即發(fā)的集會上,金博士仍然以他慣有的理性和基督之愛向人群宣講。(7段)這就是一個“非暴力”提倡者的理念之花。在他看來,“手段代表了在形成之中的理想和進行之中的目的,人們無法通過邪惡的手段來達到美好的目的。因為手段是種子,目的是樹?!?/p>

3、學生自由朗讀,體會歸納

演講詞的特點:

板書:說服力、感染力

內容:針對性、思想性、鼓動性

結構;議論文,邏輯性

語言:口語化、得體

藝術:修辭(排比、比喻、呼告、反復)

五、重點句段賞析:(結合課后練習)

(1)美國沒有履行這種神圣的義務……但是我們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經破產。

運用比喻,把美國政府比作支票的簽字者,而把美國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翱疹^支票”指的就是政府違背諾言,對有色人種拒付支票。這樣就撕破了政府的虛偽外衣,讓聽眾明白他們和政府之間的關系,促使聽眾放棄幻想,更加清醒、警覺地投入戰(zhàn)斗。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來,黑人義憤填膺的酷暑就不會過去。

運用比喻,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擺脫貧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這樣就能把黑人為之奮斗的最終結果的感受,生動而直觀地傳達給聽眾。與此形成對比的則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備受摧殘的生活現(xiàn)狀,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  

(3)有了這個信念……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yōu)美交響曲。 

“這個信念”當指前文的夢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夠到來,正是有了這樣一種信念,他們才有了拼搏奮斗的源泉。所謂“交響曲”是一種大型管弦樂套曲,既有管樂,又有弦樂,自然少不了合奏與“交響”。作者把它用到這兒,可謂匠心獨運,恰到好處,因為它恰如其分地展現(xiàn)了黑人運動取得最終勝利后和白人一樣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諧而又優(yōu)美的畫面。

(4)10—14自然段:面對黑人的現(xiàn)狀,針對“熱心人”的質問,作者義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條件式排比句,如出膛之彈,似噴井之油;如江海洶涌,似急風掃云,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人身受到攻擊,我們不滿意;生活范圍受限,我們不滿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們不滿意。但我們決不貪得無厭,只要‘正義與公正猶如江海之波濤,洶涌澎湃,滾滾而來’,就是我們斗爭勝利之日?!?nbsp;          

這段正義逼人、豪氣沖天的誓言,極大地鼓舞了人們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爭的決心,但同時也不失理智。

六、學生即興演講:

現(xiàn)在,民主、平等、自由已不是馬丁•路德•金一個人的夢想,它已成為全人類共同追求的一個永恒主題。人類從嬰兒時期成長到現(xiàn)在,有過無窮無盡的夢想,有的已美夢成真,有的正在努力實現(xiàn),有的似乎還很遙遠,但夢想的美好讓我們執(zhí)著追求。

請以“夢想”為話題,聯(lián)系實際,即興演講,注意體現(xiàn)演講詞的特點,時間一分鐘。

補充:

1、  國風的詩《我有一個夢想》;

2、袁隆平作的一則電視公益廣告:“我曾經做了一個夢:夢見水稻長得像高粱一樣高,稻穗長得像帚帕一樣長,米粒長得像花生米一樣大,幾個朋友坐在水稻下乘涼……”

七、結束語:聽了大家慷慨激昂的演說,我們的心靈又經受了一次洗禮,我們人生的目標又清晰了幾分。愿大家珍惜時光,努力拼搏,為心中的夢想而奮斗!愿全人類的美夢成真!讓我們一起祈禱吧?。ㄔ凇镀矶\》歌聲中結束)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免費篇8

【教學要點】

檢查背誦。分類歸納文言知識,如實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句式、名句,一一落到實處。

【教學步驟】

1、背誦第三、四段。

2、分類歸納文言知識

1)詞類活用

例句活用類型釋義

1、吾得兄事之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兄長一樣2、項伯乃夜馳之公軍同上連夜

3、常以身翼蔽沛公同上像翅膀一樣4、籍吏民,封府庫名詞用作動詞登記在冊

5、沛公軍霸上同上駐扎6、沛公欲王關中同上統(tǒng)治

7、范曾數(shù)目項王同上用眼示意8、道芷陽間行同上取道

9、刑人如恐不勝同上處罰10、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名詞使動用法使之為王

11、項伯殺人,臣活之動詞使動用法使……活

12、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同上使……跟從,率領

13、素善留侯張良形容詞用作動詞交好14、拔劍撞而破之形容詞用作動詞擊碎、擊破

15、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詞用作動詞小事

2)古今詞

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明確:古義:婚姻,古義兒女親家,女方之父為婚,男方之父為姻。今義:結婚的事,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系。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明確:非常,古義:意外的變故。今義:副詞,很。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明確:古義:現(xiàn)在別人(指沛公)今義:現(xiàn)在的人,與古人相對。

而聽細說明確:古義:小人的讒言。今義:詳細說來。

3)句式(了解“此……也(耳)”“何以……”兩個句式)

此成危急存亡之秋也明確:判斷句,這就是……啊。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明確:疑問句,賓語前置句,憑什么……呢?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明確:反問句式,“為”語氣詞,呢,表意“……呢?”

4)名句積累

明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無犯

勞苦而功高如此——勞苦功高

5)一詞多義

例句出處釋義

a、公等碌碌,所謂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薦》依靠、憑借

b、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夢游天姥吟留別》順著、根據

c、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頗藺相如列傳》乘機

d、后因伐木,始見此山《夢溪筆談雁蕩山》因為、由于

e、因合納斗盆《促織》于是、就

f、陳陳相因成語沿襲

h留待作遺施,于今無會因《孔雀東南飛》原因、理由

例句出處釋義

聞妻言,如被冰雪《促織》如同、像

天時不如地利《得道多助》比、及

如揚州,過瓜州揚子橋《〈指南錄〉后序》到、往、去

萬事如意成語順、隨

如其離違,宜別圖之《赤壁之戰(zhàn)》如果、假如

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過秦論》好象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侍坐》或、或者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同上至于

空空如也成語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例句出處釋義

簾內擲一紙出,即道人意中事《促織》意圖、意愿

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傷仲永》意思

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意態(tài)、神情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指南錄〉后序》意料

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張儀《史記張儀列傳》懷疑、猜疑

例句出處釋義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靜夜思》舉起、抬起

舉其一不計其十,究竟舊不圖其新《屈原》提出、舉出

舉兵伐徐,逐滅之《韓非子五蠧》發(fā)起、發(fā)動

戌卒叫,函谷舉《阿房宮賦》攻下、占領

舉賢任能成語推薦

有儒生柳意者,應舉下第《柳毅傳》科舉考試

殺人如不能舉《過秦論》全、盡

舉世無雙成語全部、整個

例句出處釋義

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廉頗藺相如列傳》道歉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孔雀東南飛》推辭、謝絕

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孔雀東南飛》辭別

嘗有所薦,其人來謝《漢書張安世傳》感謝

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東南飛》告訴、勸告

乃花既謝,亦可無罪于主人矣《芙蕖》凋落、衰亡

拓展:后人評價項羽的詩歌:

題烏江亭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烏江亭王安石

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改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詠項羽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明確:

杜牧:男兒應當能屈能伸,不輕言失敗。應從“包羞忍恥”“卷土重來”分析入手。

王安石:軍民離心,敗勢難回。由“壯士哀“勢難回”“肯與君王卷土來”分析入手。

李清照:氣勢豪壯,令人敬仰。結合李清照身世簡要點撥。

3、課堂小結

《鴻門宴》是《史記》中極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馬遷對文中這位失敗了的英雄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遠的魅力。項羽用性格的筆寫下了只屬于他自己的人生篇章,無論是暴戾、輝煌還是悲壯,無論是抗鼎拔山的人杰,還是自刎烏江的鬼雄。

練習設置

1)結合《鴻門宴》的學習,聯(lián)系古今人物對項羽的理解,將自已對這一人物的認識寫一篇人物評論,600字以上。

2)完成《優(yōu)化設計》練習中“鞏固與創(chuàng)新”部分。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免費篇9

【教案設計說明】

《再別康橋》是現(xiàn)代著名的詩人徐志摩的代表作?,F(xiàn)被選入粵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在教學中要體現(xiàn)《語文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課程目標”――閱讀優(yōu)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fā)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在閱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fā)珍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的美,提高審美的境界的目標。

本課教案設計重點圍繞詩歌的語言、藝術魅力兩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品味詩歌的語言、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采用反復朗讀,分析詩中的意象,通過朗讀-思考-分析-朗讀-教師范讀等幾個環(huán)節(jié),達到理解詩歌的內容和重點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目標。

重點難點目標的突破,利用設計問題的形式,從詩歌的朗誦技巧入手,從詩歌中的主要意象和其表達的情感等方面啟發(fā)引導,借助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目標】

1.了解徐志摩及本詩的寫作背景。

2.掌握一般的朗讀技巧,有感情地朗讀詩文。

3.分析詩中主要意象,體會詩的意境,理解詩歌的情感。

【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詩文。

2、分析詩中主要意象,體會詩的意境,理解詩歌的情感。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學生朗讀,教師引導、總結點評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導入

歌曲《再別康橋》欣賞。

二、談談你所知道的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新月詩派的代表人物。1921年開始寫詩,深受19世紀浪漫主義詩人拜侖、雪萊和印度詩人泰戈爾的影響。他的不少詩作語言清新、比喻貼切,風格輕柔明麗。

徐志摩的康橋情結:

1920年赴英國,就讀于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留學時光。1928年秋第三次到英國、再別康橋。這首《再別康橋》是作者在歸國途中寫下的切身感受。

“我在康橋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恐怕這輩子再也得不到那樣蜜甜的機會了。我不敢說康橋給了我多少學問或是教會了我什么。我不敢說受了康橋的洗禮,一個人就會變氣息,脫凡胎。我敢說的只是——就我個人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

三、掌握輕重,注意節(jié)奏,讀出詩歌優(yōu)美流暢的旋律

1、配樂:《安妮的仙境-班得瑞》。

2、如何讀出自己要強調的部分(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范讀詩歌)

關于輕重音的把握輕音如何讀出強調的意味

四、體味意象,感知內容,讀出詩中隱藏的康橋情結

試從每一節(jié)詩歌中找出一個主要意象,老師指導朗讀,分析這個意象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讀出來。

板書設計:

星輝:狂放

↗↘

潭:夢想↘

↗夏蟲:沉寂

青荇:陶醉↘

↗↘

金柳:喜悅↘

↗↘

云彩:傷感云彩:傷感

第1節(jié),連用三個“輕輕的”,透露了難分難舍的離情,應該以輕微跳躍的節(jié)奏,襯托緩步飄然離去的形象,要讀出別離傷感的情調。

第2節(jié),寫岸邊的金柳樹倒映在康河里,仿佛夕陽中的新娘,要讀出詩人無限眷戀和喜悅之情。

第3節(jié),寫在康河的柔波里,詩人甘心做一條水草,要讀出詩人對康橋深深的陶醉。

第4節(jié),寫榆樹下的清潭,沉淀著彩虹似的夢。要讀出詩人融情入景,將夢想全部融入康橋。

第5節(jié),詩人感情達到了高潮。要讀出他幻想著撐著一支長篙,泛舟到青草更青處尋他“彩虹似的夢”,“向星輝斑斕里”放聲高歌的狂放。

第6節(jié),詩人由幻想回到現(xiàn)實,悄悄吹奏別離的笙簫,要讀出情感回歸沉寂的惆悵。

第7節(jié),與開頭呼應。重章疊唱,但以詞句的變換融入更多的不得不離去的哀愁,也要讀出別離傷感的情調。

情感線索非常清晰:愁(1)——喜(2-5)——愁(6-7)

小結:這一系列“經詩人運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意象,構筑了哀而不傷,離愁中有沉醉的深沉意境,表達了詩人在離別康橋時的依戀不舍?!对賱e康橋》優(yōu)秀教學設計

五、欣賞配樂朗誦。

六、學生再次配樂朗讀。有時間請同學做朗讀點評。

七、嘗試全班一起背誦詩歌。

八、課堂小結,作業(yè)布置

1背誦全詩

2課后看看電影《人間四月天》。

3朗讀并賞析徐志摩詩《沙揚娜拉》

沙揚娜拉

――贈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免費篇10

【學習目標】

1、語言建構與運用: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以、而、焉”等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并歸納其規(guī)律,積累常見文言字詞,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2、思維發(fā)展與提升:體會人物對話的語氣和特點,欣賞燭之武高超的勸說藝術。在掌握字詞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3、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體味本文類比推理和比喻說理的方法,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4、文化傳承與理解: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精神。培養(yǎng)積極的人生觀。

【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以、而、焉”等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并歸納其規(guī)律,積累常見文言字詞,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2、難點:體會人物對話的語氣和特點,欣賞燭之武高超的勸說藝術。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一)作者及背景簡介

《左傳》的別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

《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

因為《左傳》和《公羊傳》《谷梁傳》都是為解說《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

秦晉圍鄭背景。

秦、晉圍鄭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鄭有兩事得罪了晉國:其一,晉文公重耳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其二,晉楚城濮之戰(zhàn)中,鄭國出兵幫的是楚國,而此役楚國失敗。

晉國為什么要聯(lián)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

也需要向外擴張。發(fā)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zhàn),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zhàn)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lián)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lián)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zhàn),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后,當晉國發(fā)動對鄭國的戰(zhàn)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伙伴。秦、晉歷史上關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愿望,所以,秦、晉聯(lián)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自讀課文,注意重點字的讀音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縋(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秦伯說(yuè)

(三)題解

退:使動用法,使-----撤退;師:軍隊

二、合作探究

(一)研讀第一段

1、理解以下文句: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2、本段僅25字,卻道出很多內容,有哪些?

(二)研讀第二自然段

1、誦讀,體會和把握人物性格和心理:

“國危矣”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2、重點體會以下詞句: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無能為也已

是寡人之過也

3、提問:面對為難,鄭國君臣的表現(xiàn)如何?

(三)研讀第三段

1、學生借助注釋細細梳理本段。(品味燭的形象及其高超的游說技巧,)

2、分析理解本段。

(1)“夜……秦伯”:

(2)燭之武說秦伯運用了高超的攻心術,請找出原文相對應的句子: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

第三步:替秦著想,以利相誘。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

3、“秦……乃還”表現(xiàn)了秦王怎樣的形象。

4、探究燭之武游說藝術。

(四)研讀第四自然段

1、重點品位下列詞句: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取蔽之”

2、提問:本文是如何結尾的?

三、交流展示

(一)文章寫燭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二)晉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你怎樣看待晉文公的退兵理由?

(三)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請舉例分析這一寫法特點。

《燭之武退秦師》答案

二、合作探究

(一)研讀第一段

1、“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是本段關鍵一句,語速要較慢,尤其是“且”處應稍作停頓,“也”字要拖長聲音。

2、“晉/軍函陵,秦/軍汜南”?!皶x”“秦”之后要略作停頓。因為“軍”在此名詞活用為動詞,當“駐扎”講。

3、明確:①秦晉圍鄭,來勢兇猛;弱小鄭國,危如累卵。②“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晉圍鄭的原因,又暗示鄭國有機可乘,為“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二)研讀第二自然段

1、“國危矣”要讀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要讀得堅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是燭之武對只能虛度人生的無可奈何慨嘆,要讀出傷感的基調,而鄭伯,面對燭之武的牢騷,并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的不滿,而是從諫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鄭伯之言一定要讀得心平氣和。

2、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之:助詞,

無能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無能:不能。已:同“矣”。

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判斷句)

3、提問:面對為難,鄭國君臣的表現(xiàn)如何?

明確:①佚之狐出謀劃策,力薦燭之武。②鄭伯從諫如流,情真意切,感動了燭之武。③燭之武面對鄭伯的誠意,深明大義,承擔了赴秦說秦師的重任。

(三)研讀第三段

1、“夜……秦伯”:說明形勢危急,燭之武不畏危險。

2、燭之武說秦伯運用了高超的攻心術: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坦言知亡,避其銳氣:鄭既知亡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亡鄭只對晉有利: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著想,以利相誘。(舍鄭會對秦有益: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3、秦……乃還:秦權衡利害,決定退兵,但卻派人留守要塞,體現(xiàn)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探究“三巧”游說藝術。

(1)以“利”巧攻心理。(2)以“害”巧析形勢。(3)以“史”巧施離間。

5、學生同桌討論歸納,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鄙:名詞的意動用法;

封:名詞的意動用法;厚: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盒稳菰~活用為動詞;乏困: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東:名詞活用做狀語;陪:通假字,通“倍”;

共:通假字,通“供”;厭:通假字,通“饜”;

說:通假字,通“悅”;闕:通假字,通“缺”或“掘”;

6、師引導學生結合燭的&39;游說步驟即興背誦本段。

(四)研讀第四自然段

1、誦讀指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頓,因“微”是連詞,表假設,為“假如沒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詞,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頓。

2、提問:本文是如何結尾的?

明確:以晉文公再風云突變中,頭腦前行,毅然撤軍作結。而這也正是燭之武所想達到的目的。

三、交流展示

(一)文章寫燭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答:這段文字看似閑筆,卻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燭之武的境況,是一個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評鄭伯不能用人,但在關鍵時刻,作為國君尚能接受規(guī)諫,誠懇負責。三是點明燭之武深明大義,以解國難為重。這一內容粗線條地勾勒出燭之武的形象,為下文寫他奔赴國難的義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鋪墊。

(二)晉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你怎樣看待晉文公的退兵理由?

答:其實,“不仁”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fā)兵攻鄭。“不知”才是實質。“知”通“智”,這個“智”,是理智,就是對現(xiàn)實情況的客觀分析,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耙詠y易整,不武”,勝負之數(shù),難以意料。晉的退兵,說到底,也是一個“利”字起作用。

(三)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請舉例分析這一寫法特點。

答:文章注意伏筆與照應的地方較多,如:①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說明秦、鄭并沒有多大的矛盾沖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師埋下了伏筆。②“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的有關內容。③“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lián)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lián)盟提供了條件。

文章預后瞻前,巧施伏筆,簡練而不失謹嚴,自然而耐人玩味。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免費篇11

教學目標:

1.理解、學習抗戰(zhàn)軍民深明大義、舍家衛(wèi)國、積極樂觀的民族精神。

2.學習、賞析名家通過傳神的對話描寫把人物寫活的本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把握人物形象

難點:人物對話的分析

教學課時:1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一定看過不少描寫戰(zhàn)爭的小說和影視劇,下面請大家說一說描寫戰(zhàn)爭場面的成語。

如:槍林彈雨、硝煙彌漫、刀光劍影。

能再說幾個嗎?能殘酷點的。如:炮火連天、血肉橫飛等。

“血肉橫飛”“刀光劍影”充滿血腥味的戰(zhàn)爭場面描寫的確讓人驚心動魄,而今天我們要學的孫犁的《荷花淀》,也是描寫抗戰(zhàn)最艱苦階段白洋淀人民的戰(zhàn)斗生活的。大家看過課文了,小說中有沒有“血肉橫飛”“刀光劍影”的戰(zhàn)爭場面?

2、那么主要描寫了什么?景物。還有人物對話。

小說共四千余字,我統(tǒng)計了一下,有將近一半的篇幅是人物的對話描寫,很顯然這篇小說刻畫人物形象主要的手法是--人物的對話描寫。

3、中國文學長篇古典小說對人物的對話描寫都極為出色,極為精彩,大家能說出幾部這樣的作品嗎?《三國演義》?!都t樓夢》。好像還有《水滸》。

孫犁先生十分推崇《水滸》和《紅樓夢》這兩部小說,說這兩部小說的人物對話讀起來“叫人就像看見了說話人的神情,聽見了說話人的聲調”。也就是說這兩部小說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把人物寫活了。孫犁的《荷花淀》汲取了傳統(tǒng)經典小說的精華,把對話寫得簡潔樸素,讀后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窺見了人物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這節(jié)課我和大家一起來賞析這部小說高超精妙的人物對話藝術。

4、:小說的人物對話部分分布在故事的哪些情節(jié)里?

“_話別”“探夫遇敵”“助夫殺敵”。

二、分析小說傳神的對話描寫:|

A、分析小說“_話別”中三處對話描寫:

師:小說寫到由于白洋淀抗日形勢的變化,小葦莊游擊組長水生和同村的幾名年輕人參加了地區(qū)隊,明天就要上前線打日本鬼子去了,大家推選水生回家和家人說一說,盡管水生嫂還是個開明的人,但水生還是擔心妻子一下子承受不了,水生吞吞吐吐、想方設法地尋找著的開口時機,但細心、溫柔的女人還是覺察到水生今天的反常,經過再三追問,水生終于小聲說了句“明天我就要到大部隊上去了”,于是就引出了下面這段十分精彩的_對話。

(一)、分角色朗讀這段對話(水生小聲說:“明天……”到‘女人流著眼淚答應了他”)

1、盡管水生小聲地告訴了水生嫂“明天我就要到太部隊上去了”,但女人還是不由自主地“震動”了一下,這“震動”寫出了女人怎樣的心情?震驚、悲痛。

2、為什么?

因為上戰(zhàn)場總會有犧牲,說不定這次_話別就是生死離別,女人是不忍離別。

3、女人有沒有把這種強烈的感情發(fā)泄出來給水生看?沒有,她克制住了。

4、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吮”字。

5、她是把強烈的感情克制住了,用一個“吮”的動作掩飾過去了,那么她為啥要克制與掩飾?發(fā)泄出來好了!

因為女人懂得丈夫上前線是光榮的,自己不能拖后腿,但確實又不忍心離別。

6、這一“震動”-“吮”,把深愛丈夫、不忍離別又顧及大局,顧及丈夫事業(yè)的復雜、纏綿的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我們很自然會關心水生嫂到底會怎樣對待生死攸關、至關重要的大事呢?

(二)、分析“你走,我不攔你。家里怎么辦?”

1、經過水生一番說,水生嫂終于有了一個明確的態(tài)度--“你走……怎么辦?”說起此句,還流傳著一段佳話。有家印刷廠把此句中的句號印成了逗號,為此孫犁先生大為光火,說這是個非常嚴重的錯誤,你說錯誤在哪里呢?

逗號與句號的區(qū)別是什么?停頓語氣的長短。

2、如果是逗號,這個就成了什么復句?

轉折復句,重心在后句了,那就是說女人是不開明的,拖她丈夫的后腿了,應該說水生嫂這話是發(fā)自內心的,她是理解和支持丈夫的。

3、要是你是水生嫂你也會這樣做嗎?

是的,我覺得水生嫂很光榮。

4、看來代代總有英雄出!巾幗不讓須眉!既然是不拖后腿,理解、支持丈夫,女人為啥還要說“家里怎么辦”?水生嫂說此話時,家里該怎么辦,心里想好了沒有?

沒想好。不,我說想好了。(眾說紛紜,意見不一)

5、要正確理解一句疑難的語句,要從上下文中尋找有價值的語言信息。大家在上下文中找找,哪句可幫助大家統(tǒng)一意見。

我認為是想好了的,因為下文有句“你明白家里的難處就好了”。

其實她要水生明白她已下定決心,鼓起勇氣要擔起這副干斤重擔。她只要水生理解,她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因為她是人,她是女人。

6、就這么個簡單的句號,一個含蓄的卻又明知故問的問句,把一個深愛丈夫卻又深明大義、敢挑重擔的真實自然又光彩照人的形象矗立在我們面前了。

(三)、分析“嗯”“嗯”“無言地流淚地答應”。

1、水生明天就要去了,水生嫂主動要水生囑咐她,水生嫂是怎樣答應的?

“嗯”“嗯”?!盁o言地流淚地答應”。

2、雖說水生嫂的回答是簡而又簡,就這么個“嗯嗯”,甚至是無聲地回答,但總覺得水生嫂在聽水生囑咐時是心潮起伏、久久難平的。你想她此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依依不舍,她呆呆地等著。

3、水生有沒有說:“我走了,你要照顧好爹和小華”,他囑咐的內容有什么特點?

要求水生嫂積極進步。

4、那么最后一句為啥是最重要的一句,女人為什么流著眼淚答應了他?

如果叫敵人活捉了,對一個弱小的女子會是怎樣的境遇。

會受欺辱。會受蹂躪。

5、與之拼命會犧牲這是很明顯的,那么水生為什么要妻子選擇犧牲也不讓妻子受辱?

要她保持女人的清白。更重要的是在日本鬼子面前要保持民族尊嚴。

6、那女人為啥要流淚呢?那是什么眼淚?

是悲傷的眼淚,因為馬上要與丈夫離別了。

是激動的感激的眼淚。

7、何以見得?

打是親,罵是愛。選擇犧牲是對她的愛。

8、此時水生嫂有的是對丈夫深深的依戀、無盡的感激、含蓄的表態(tài)。反正這些說也說不完的心情都包容在這一字干金的“嗯”里和無言的流淚的回答中了。讀后讓人回腸蕩氣,真可謂達到了“一切盡在簡言中,-切盡在不言中”的神妙的境界。

B、分析“探夫”前的一段對話:

才過了兩天,女人就藕斷絲連起來了,她們商量著要去探望丈夫,在這之前有一段十分富有個性的對話,我讓大家自己來閱讀分析。

1、女人此時共同的心理是什么?思念丈夫。

2、比較第一和第五個女人性格的異同,第一與第五個女人的異同在哪里?

都是內心的,秀氣的。

第一個女人可用含蓄來概括。

第五個女人更有一種害羞的可愛。

3、補全水生嫂的話,省略句的作用是什么?擔心

叫一男生回答,你覺得那個女同學說得好不好?能對一個已經很出色的答案提出更高的要求,至少追求很高,下工夫總會有收獲。

C、分析戰(zhàn)后回家路上的對話:

女人們不巧沒碰上她們的丈夫,在回家的途中卻碰到了日寇的船,她們急中生智將小船駛進了荷花淀,碰巧又把敵船引進了伏擊圈,又十分碰巧在伏擊戰(zhàn)中碰見了日夜思念的丈夫,她們目睹了丈夫們神速、徹底地消滅日本鬼子的情景,她們感到非常自豪,由于刺激和興奮,回家的路上她們又說笑起來。

1、這八句精妙靈動,這些對話表現(xiàn)了女人們怎樣的愿望?

不甘落后,積極上進,與男人們并肩作戰(zhàn),成為抗日戰(zhàn)士。

2、最后一句大家猜猜是誰的話?

最后一句到底是誰說的?這是個無法確定的問題,只要說出理由就行。不過我們必須要從文中找出理由來。

(1)可能是水生嫂說的,因為前面水生曾說:“不是她們是誰,一群落后分子。”

水生真的是在責怪女人們嗎?似責怪,實為疼愛、體貼。

(2)另外有人要求水生嫂成立隊伍。倒像前面提到的第二個女人說的,她心直口快。水生嫂性格比較內向、含蓄,不會是她說的。

你們的分析都有道理,難能可貴的是能從上下文中找到有關的語言信息,真正鉆入了課文。

三、小結:

1、小說最后一段要不要?為什么?

要,說明女人們由普通的農村婦女成為抗日戰(zhàn)士了。

2、作者在對這群女人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刻畫的時候,沒有作任何肖像描寫,甚至后面兩段對話描寫時也沒有介紹哪句話是誰說的,但這簡潔樸素的語言,使人物一個個栩栩如生,真情畢現(xiàn),呼之欲出。這簡直是太神妙了。如果說《紅樓夢》《水滸》通過人物的對話把人物寫活了,那么我們通過分析體會也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孫犁的《荷花淀》通過人物的對話把一群真摯多情、深明大義、積極上進的婦女寫活了,這對話就可以口叫“傳神”的對話。

四、分析本文優(yōu)美的景物描寫,揭示文章的主題:

有道是一方水土養(yǎng)育了一方人,培育這些女人的荷花淀該是如詩如畫,令人癡迷。齊讀2、3段。

1、好一幅靜謐、和平、朦朧的人間仙境圖,真是太美了。你認為畫中最美的一筆是什么?

畫中的“靈魂”--水生嫂。

2、通過對水生嫂對話的分析,你覺得她的美僅限于此嗎?

她的心靈更美?!?/p>

3、總結:

白洋淀是那么的美麗富饒,人民的生活是那樣的和平幸福,白洋淀的人民深深愛著淀里每一根蘆葦,每一支荷花,但無恥、兇殘的侵略者要踐踏、蹂躪我們的家園,我們的人民豈能容忍?他們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家人,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生活,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家鄉(xiāng),更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祖國。正因為愛,所以女人們能割舍自己的柔情與幸福,送丈夫上戰(zhàn)場;正因為愛,所以她們能從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逐漸成長為一個英勇的抗日戰(zhàn)士;也正因為愛,這場殘酷又神圣的抗日戰(zhàn)爭才能在黨的領導下取得徹底的勝利。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偉大的人民心中有一個用真情甚至用生命、熱血寫就的“愛”字。

五、結束:

1、當年此小說發(fā)表時,許多大評論家把它當作散文來評價了。你們想想看,這是為什么?

⑴沒有血腥的描述;⑵有的是清風明月,霧白的葦?shù)?,粉紅的荷尖及充滿濃郁生活氣息的傳神的對話描寫。

2、用茅盾先生的話說,《荷花淀》是“用談笑從容的態(tài)度來描摹時代的風云變幻”。之后人們送給它一個富有個性意味的名字“詩體小說”,而且因此形成了一個文學流派,名為“荷花淀派”或“白洋淀派”。

3、我們今天學習的僅是小說的一部分,要全面了解孫犁小說的風格,還需大家課后仔細去閱讀、分析,我向大家推薦,如果大家有興趣,可閱讀《荷花淀》的姊妹篇--《蘆葦蕩》。

六、作業(yè):閱讀《蘆葦蕩》及完成同步訓練。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免費篇12

教學目的:

1、理解感受老舍先生對北平的眷戀深情。

2、由老舍文章中從小處入手的寫作方法引領學生在寫作時注意抓細微之處。

教學重點:理解作者流溢在字里行間的懷鄉(xiāng)之情。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注意寫作是抓住細微之處的能力。

教學媒體:多媒體

教學方法:以朗讀、討論、交流作為學習本文的方法。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

2、查找有關懷鄉(xiāng)的詩文并談感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臺灣現(xiàn)代詩人余光中先生曾經寫過一首名為《鄉(xiāng)愁》的詩(背誦)。小時侯,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啊,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師:余光中先生由“小時侯”、“長大后”、“后來啊”、“而現(xiàn)在”幾個不同的時間段,寫出了他一生的不同時期對故鄉(xiāng)的懷念之情,而結尾處更是由期盼海峽兩岸的統(tǒng)一寫出了自己深深的思鄉(xiāng)之情。其實類似于余光中的《鄉(xiāng)愁》詩所表達的主題思想的文學作品在中國文學一直是層出不窮,例如咱們曾經學過的李白的《靜夜思》生齊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打對應的詩文幻燈片)師:外還有賀之章的《回鄉(xiāng)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該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打出相應的詩文的幻燈片)

師:另外還有些的詩句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月是故鄉(xiāng)明等。今天我們就共同學習一篇同樣是表達懷鄉(xiāng)之情的作品,那就是老舍先生的《想北平》。(打出相應的幻燈片)二、作者簡介:

師:說到老舍先生咱們不得不了解一下有關老舍先生的生平。老舍(1899—1966),北京人,滿族。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xiàn)代作家。主要作品《老張的哲學》、《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須溝》等。(邊說邊打出老舍的相關圖片和資料)

三、文章背景簡介(由對題目的解析入手)

師:同學們,大家都看到了文章的題目是“想北平”,既然是想北平,那說明作者當時在不在北平啊?生:不在。

師:的確。老舍先生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一九三六年,當時他正住在青島,那時日本帝國主義正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北平正處于危難之中,老舍作為這樣一位愛國的知識分子,他對作為他的故鄉(xiāng)的北平的懷念就可想而知了,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塊來看一下老舍先生是如何表達他的這種思鄉(xiāng)之情的?四、讀課文并思考討論問題a)作者說他愛北平但是又說不出來,為什么?

作者說他說不出,其實他還是說出來了,他是如何說的,以及說出了北平的那些特點?(生齊讀課文,然后討論問題,進行歸納并總結)

愛北平像愛母親一樣

說不出

不是詩人,道不出我的愛

復雜又有邊際

動中有靜對北平的布置勻調深沉的愛

說出人為之中顯自然

書多古物多物質豐富

四、寫作指引

師:通過學習咱們大家估計會發(fā)現(xiàn),老舍先生在文中寫到了許多不為人所注意的一些較小的事物,比如長著紅酸棗的老城墻、水中的小蝌蚪、葦葉上的嫩蜻蜓等,大家不妨回顧一下咱們剛剛學習過的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看看他的詩中又寫到了那些意象?學生回答:河畔的金柳、軟泥上的青荇。

五、布置作業(yè):

師:結合課文的學習咱們根據本課的學習,寫一篇作文,具體要求如下:請以思鄉(xiāng)為主題,寫一篇800字

左右的文章。注意要從細微處入手,小切點,深挖掘。教案說明:

1、《想北平》是高一語文第二學期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文章以“人類的棲居地”為專題,旨在觀照兩半球中的城鄉(xiāng)變遷,了解歷史文明的進程和發(fā)展走向,展示在特定生存境地中的人類情懷?!断氡逼健穭t用熱烈而蘊藉的情思寫出了與老舍先生“心靈相黏合的一段歷史,一大塊地方”,寫出了老舍先生對北平的深刻的思念之情。

文章中老舍先生先說他說不出對北平的愛,后又將北平與倫敦、巴黎、羅馬等古代歷史都城相比較,寫出了北平的特點,其實就是變相寫出了對北平的情有獨鐘和滿腔熱情,抓住由說不出到說出這個問題也就將整篇文章的脈絡把握清楚了。所以授課時將對文章的理解的重點就放在了這兩個問題上,即老舍先生愛北平但又說不出,這是為什么?以及老舍先生說他說不出,其實他還是說出來了,他是怎樣說出來的,說出了北平的那些特點?

2、本課的學習分為六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首先是導入,由臺灣現(xiàn)代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詩以及回顧以往學生學過的相同主題的詩句來引入,旨在使學生盡快進入一種學習情境,以便使他們融入到老舍先生所營造的這種思想之情中;其次是對老舍先生的簡介,老舍先生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一位重要的作家,有必要讓學生了解其相關的文學作品;再次是四文章寫作背景的說明,文章的寫作是建立在一定的時代背景以及與作者相關的人生經歷和心態(tài)上的,并且也與之息息相關,了解相關的寫作背景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第四就是讓學生齊讀課文并思考討論問題,使學生熟悉課文,并通過這種手段進一步深化他們對課文的理解,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達到有效把握文章主旨、體會作者情感的目的。第五步安排了將課文與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的對比,一則意在在寫作上找突破口,二則使學生也有一個整體的單元意識,在寫作上找突破口主要是抓取生活中的細微之處,小切口,深挖掘,并以此作為情感抒發(fā)的媒介。最后是根據文章的學習布置作業(yè),以達到有效鍛煉承前所學內容的目的。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免費篇13

設計思想

《燭之武退秦師》是人教課標版必修1第二單元第一篇文言課文,是《左傳》中的一篇優(yōu)秀敘事作品。《左傳》描寫人物,以極少的筆墨,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內心活動和某些細節(jié)的描寫,展示出不同人物的鮮明性格。因之,本文的學習,欣賞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領略人物性格之美、辭令之美。便是教學的主要任務。

課文情節(jié)相對簡單,但涉及到鄭、秦、晉三國歷史上的恩怨與利益,涉及到人物稱謂和外交辭令,當然,更涉及到許多古漢語特殊詞句。掃除這些障礙,要讓學生課下充分預習,教師針對性進行點撥。

同時,作為一篇文言短文,理解、把握常用實詞,辨析常見虛詞,亦是教學重點之一。

褚樹榮老師認為,閱讀、鑒賞文言文要有三個層面,即文句——文章——文化,很有道理。學習古代文章,不僅是掌握詞句,了解文意,還要和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借此觀照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給我們提供一個歷史的借鑒。本篇教學設計,力求準、穩(wěn)、實,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情有所獲。

故本課教學設想是:學生充分預習,自主合作探究。

(1)課前,布置學生預習,以發(fā)現(xiàn)問題;課堂上提出問題,師生擇要解決問題。

(2)課堂上解決疑難字句,在詞句積累過程中復習成語,打通古今漢語聯(lián)系,學以致用。

(3)嘗試用填空的方法,概括文意,表達觀點。

(4)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感受人物,領略文章理性之美、辭令之美。

(5)讀寫結合,融理解鑒賞與表達交流于一體,提升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古為今用的意識。

設計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A、知識與能力目標:積累文言實詞、虛詞、一些常見的特殊句式。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整體把握文章大意,培養(yǎng)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B、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方式,誦讀課文,填空概括文意。分角色朗讀,賞析人物的語言和性格。讀寫結合,融理解鑒賞與表達交流于一體。

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機,置個人安危于不顧、勇于擔當?shù)膼蹏髁x精神。

方法設計

1、朗讀法運用誦讀、自讀和領讀等多種形式,力求做到熟讀成誦。

2、情景設疑法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情境,巧設疑問激發(fā)學生的思維。

3、探究、討論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深入學習、結合文本語境合理推理詞語意思的語文能力。

預習設計

1、你對《左傳》了解多少?收集相關的材料。

2、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熟讀課文,思考:你覺得課文那個地方精彩?為什么?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由學生的預習導入:投影課題——《燭之武退秦師》,問:這個“退”字給如何理解?請學生回答。

孫子兵法云:“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燭之武何能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就解除了秦晉兩國對鄭國的圍困?這里面有著怎樣的大智大勇,讓我們一起走進那段歷史,感受一下春秋時期的刀光劍影;走近這位古代的英雄,欣賞那驚心動魄的唇槍舌劍吧!

二、熟悉文本,積累字詞

1、學生介紹《左傳》,教師根據情況適當補充。

2、讓學生提出在預習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師生共同選擇學生難以解決的問題作為重點。

3、學生齊讀課文。

(1)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2)師生一起糾正字音、句讀。(投影顯示)

4、積累字詞(投影顯示,學生在語境中推測,教師相機點撥)

(1)解釋下列詞語,說說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上區(qū)別

越國以鄙遠且貳于也焉用亡鄭以陪鄰行李之往來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解釋下列黑體詞,了解其活用類型

夜縋而出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既東封鄭若亡鄭而有益于秦

(3)比較辨析下列虛詞意思

其:以其無禮于晉君知其難也吾其還也

以:以其無禮于晉越國以鄙遠焉用亡鄭以陪鄰

焉:焉用亡鄭以陪鄰將焉取之朝濟而夕設版焉

(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點

以其無禮于晉晉軍函陵是寡人之過也夫晉,何厭之有

5、字詞訓練(投影顯示,請以下列黑體詞在本句中的意思填寫成語。)

且貳于楚也(忠貞不貳)

因人之力而弊之(因人成事)

以亂易整,不武(勝之不武)

朝濟而夕設版焉(朝令夕改)

夫晉,何厭之有(學而不厭)

是寡人之過也(聞過則喜)

(積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和學生的知識經驗聯(lián)系起來,現(xiàn)代成語脫胎于古代文言,學生掌握一些,此舉舉一反三,既活學活用,又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三、深入文本,把握內容

(一)學生分別讀四段內容,然后請學生思考討論,教師相機點撥。

1)“晉侯、秦伯圍鄭”的原因?(原話回答)

2)兩國駐軍有何特點?(原話回答),為何詳細寫出駐軍位置?

3)雖有不被重用的牢騷,卻答應臨危出使,你如何看燭之武?

4)以危國之臣的身份說服對手,燭之武找的出發(fā)點是什么?

5)你如何看晉國退兵的原因?

(二)根據文意,在空格處填寫一個恰當?shù)淖诌M行評價。(投影顯示)

秦、晉征討鄭國,其理可謂()矣;強敵大軍壓境,其勢可謂()矣;

燭之武臨危受命,其情可謂()矣;一番說辭力挽狂瀾,其言可謂()矣;秦伯背盟結盟,其行可謂()矣;晉文果斷撤軍,其人可謂()矣。翻云覆雨敵我互換,其因皆為()矣。

參考答案:謬,危,義,妙,滑,智,利(意思對即可)。

(激蕩學生的思維永遠是語文課的一個任務,用文言思維如何?這是一個嘗試。)

四、感受文本,把握形象

分角色朗讀課文,感知文本內容、節(jié)奏,感知人物形象。

1、教師點撥:

1)注意每段的語意,注意語調、停頓、重音的處理。

2)要求——讀出人物的心理,讀出個性,讀出情韻,讀出理趣。

3)方法——先在組內自主分角色朗讀,然后小組展示。教師相機進行點撥。

2、請學生思考、討論:

⑴燭之武有哪些可愛之處?用林則徐的哪兩句詩可以概括他的精神?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趨避之?!?/p>

(對人物形象的把握,不應該抽象分析,在學生自己的誦讀感悟中,他已經習得了。)

五、探究文本,把握說理藝術

學生合作探討燭之武說辭一段,把握高超的說理藝術。

1、點撥——

①“秦晉圍鄭,鄭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銳氣。

②“若亡鄭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鄭只對晉國有利。措辭委婉而謹慎,他沒有立即指出秦、晉聯(lián)盟的虛偽性,而是從地理位置入手,巧妙地點明秦、晉之間的厲害關系。既符合實際,又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晉聯(lián)盟的基礎。

③“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說明舍鄭會對秦國有益。如果說第二層是分析危害動搖秦伯的話,這一層則是引誘秦伯了。他換了一個角度,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

④“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有了前面的鋪墊,燭之武不失時機地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系,說明晉國曾對秦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然后又從歷史說到現(xiàn)實,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讓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

2、你認為燭之武說服秦伯,他抓住最關鍵的那一點?(彼此之間的利益關系)

3、學生朗讀燭之武說辭一段文字。

六、課外拓展(選作)

(一)情景訓練:假如你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位隨地吐痰的年輕人,你如何去說服他注意公共衛(wèi)生?課下準備一段說辭,準備在下次的演講會上表演。

(二)課外延伸:課下收集相關資料,進行專題研究:我看《左傳》人物說辭的藝術特色。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免費篇14

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課文。

2、掌握、積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詞語,了解古今異義現(xiàn)象。

3、把握文章的線索,體味簡潔而豐富的語言。

4、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會理想。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線索,體味簡潔而豐富的語言。

2、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會理想。

教學難點:

1.把握作品虛景實寫、實中有虛的寫法。

2、正確認識和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課前準備:收集課文相關材料

教學方法:朗誦法、討論法、情景設計法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

2、掌握一詞多義及省略句的用法。

3、流暢的朗讀課文,利用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

一、導入:

有位英國文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便是

在最痛苦的時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學們往往也有這種體驗:當你遇事不順時,當你心煩意亂時。當你郁悶低沉時,你會去想象一些開心的東西,你會去幻想著一切都變得美好順利歡暢的一剎,你會去遐想成功帶來的無盡的歡暢......生活在東晉的著名詩人陶淵明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生活充滿坎坷磨難,但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桃花源記》就表達了他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

1、關于作者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世稱靖節(jié)先生,別號五柳先生。生于東晉末期,出身于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過幾任小官,由于不滿官場丑惡,41歲時棄官回鄉(xiāng),歸隱田園,留下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傳世美談。他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其詩自然質樸,意味雋永。代表作有《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

2、關于作品

《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是陶淵明所作的《桃花源詩并記》中的?記?。此文包括?記?和?詩?兩個部分。?記?是?詩?的序言,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詩?是對所記的桃源世界的歌頌和贊美,并對桃花源社會作了一些補充。兩者相互配合,共同構成了一個與現(xiàn)實世界相對立的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會。

3、關于寫作背景

本文寫于公元421年,當時政治黑暗,軍閥割據,戰(zhàn)亂頻繁,生靈涂炭。當時陶淵明已歸隱多年,對于戰(zhàn)亂造成的苦難,有著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無法改變現(xiàn)狀,也不愿干預這種現(xiàn)狀,只好借助創(chuàng)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三、預習

豁然開朗(huò)屋舍儼然(yǎn)阡陌交通(qiān)黃發(fā)垂髫(tiáo)便要還家(yāo)土地平曠(kuàng)

劉子驥(jì)詣太守(yì)間隔(jiàn)

四,讀課文,疏通文意

1、第一段翻譯,重點字詞的歸納。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注意太原是年號,該句交代了時間,主人公,以及他的職業(yè)。)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緣:沿著。之:的)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的兩岸數(shù)量很繁多。注意:百步其實是一個大致的數(shù)量詞,表示估計而已。)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而美麗,花兒紛紛都落下來。古今異義:鮮美:鮮艷美麗。今:味道好。

雜:別的;繽紛:繁多的樣子。)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漁人非常詫異,繼續(xù)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甚:很;異:感到奇怪;之:語氣助詞;復:繼續(xù);前:向前;欲:想要;窮:形容詞-動詞走完;其:指示代詞,這,那)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的發(fā)源地,便出現(xiàn)一座山。盡:到頭)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光亮。仿佛:隱隱約約。)

便舍船,從口入。(漁人于是下了船,從洞口進去。省略句。舍:舍棄)

初極狹,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省略句。才:僅僅)

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復:繼續(xù)?;砣婚_朗:形容由狹窄幽暗忽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然:…的樣子,豁(huò)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呈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然:…的樣子。儼然:整齊的樣子。儼(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屬:類。)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田間小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都處處可以聽到。阡陌:田間的小路。交通:交錯

相通。今:運輸和郵電事業(yè)的總稱,阡(qiān)陌)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樣。其:這,那。悉:都)

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老人和孩子們個個都安閑快樂。黃發(fā):指老人。垂髫(tiáo):指兒童。髫,古代小孩的垂發(fā)。(指代),垂髫(tiáo))

2、字詞翻譯:

緣:沿著。繽紛:繁多的樣子。

甚:很。復:繼續(xù)。欲:想要。

盡:到頭。仿佛:隱隱約約。

才:僅僅?;砣婚_朗:形容由狹窄幽暗忽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儼然:整齊的樣子。屬:類。

阡陌:田間的小路。黃發(fā):指老人。

垂髫(tiáo):指兒童。髫,古代小孩的垂發(fā)。(指代)

3、古今詞義。

鮮美(古義:鮮艷美麗芳草鮮美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阡陌交通今義:運輸和郵電事業(yè)的總稱)妻子(古義:妻子兒女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今義:指男方的配偶)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來此絕境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無論魏晉今義;不管(連詞)關聯(lián)詞語)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免費篇15

教學重點: 

一、 反復朗讀以感受排比的表達效果 

二、 體會演講思路的邏輯性。 

教學難點 : 

一、 文章的整體思路發(fā)展 

教學流程: 

一、 導入  語 

1、請同學說說當你在學習煩悶時是什么支持你繼續(xù)學習? 

2、請同學欣賞下面的一段話 

我們的前途尚存荊棘坎坷??蓪ξ襾碚f這不算什么。因為我已達至頂峰。我不會在乎。和任何人一樣,我愿意生命長久。長壽本在情理之中。但我現(xiàn)在不執(zhí)著于此。我只是要行上帝的意愿。他讓我攀登險峰。我極目遠眺。前方就是樂土?;蛟S我不能陪你同行。但今夜我要讓你們知曉,我們就是將要抵達樂土的子民。我不怕任何人。我的雙目已看到上帝蒞臨的光芒。 

這段話是一位著名的人物一次演講中表達出的對追求理想的決心,即使付出生命的代價。有人說:這位偉大的思想者是人類良知的代表,是黑人世界的一顆耀眼的啟明星,他說“愛心是我們唯一的武器?!?nbsp;

二、 簡介作家 

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國黑人律師,著名黑人民權運動領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運動的影響。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他主張以怨報德,以愛報恨 

美國第一夫人勞拉稱金“畢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業(yè)”。她說:“我們難以想象沒有金的美國歷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讓美國變得更公平?!?nbsp;

三、 請同學簡介這篇演說辭的時代背景(六十年代民權運動) 

四、 題目是《我有一個夢想》,那么,請找出含有面對這個題目,如果是你,你將從哪些角度來寫夢想? 

夢想的內容、怎樣實現(xiàn)夢想?為什么要實現(xiàn)夢想? 

我們現(xiàn)在從文章中找出相應的段落,看看有哪些段落是和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和的。 

五、 默讀全文,給每一段標上序號,然后勾畫出含有“夢想”字樣的句子?齊讀一遍。教師范讀,再請學生自讀。 

六、 請根據這些句子,在結合文章背景,作者的夢想究竟是什么?(15字內回答) 

美國真正實現(xiàn)人人平等 

現(xiàn)在,請根據這六個排比,具體說說“夢想”的內容: 

讓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權 

擁有正義和自由 

消除種族歧視和隔離 

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處,親如兄弟 

小節(jié):這六個句子不但極具氣勢、形式整齊。而且,內在邏輯嚴密。 

無論一國家、一民族、一團體還是個人,只有在政治上確立了自己地位,才能擁有討論正義和自由的權利,只有在偌大的社會中推行正義和自由的思想,才能從思想上消除歧視思想,只有消除了歧視,才能真正出現(xiàn)黑人和白人和睦共處的局面 

現(xiàn)在,請大家用排比句的形式來評論這六個排比句(提示:可以從表達效果、內容、技巧等方面進行評價) 

這六個排比,如長虹貫日,瑰麗絢爛(文采);如陽光普照,正大光明;如飛瀑直下,一氣呵成(表達酣暢淋漓);如鐵鏈相接,環(huán)環(huán)相扣(邏輯嚴密) 

引申:早在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也有一個可以和馬丁媲美的人物——墨子 

在戰(zhàn)國時代,他就提出了兼愛非攻思想,希望天下人人平等 

(告訴學生,在進行概括時,應注意一些議論句和總結句,因為它們能顯露作者的觀點) 

七、 為什么要實現(xiàn)夢想呢?哪些段落寫到?1——5集會的原因和目的。(60字內) 

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視和貧困的環(huán)境中,美國沒有實現(xiàn)百年前自由的諾言,今天討回權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實現(xiàn),美國將出現(xiàn)叛亂。 

注:學生可能不能回答出來,先能找出幾段就是幾段。尤其是第一段和第五段可能包括不進,教師加以點撥,五段是說明現(xiàn)在是兌現(xiàn)承諾的時候 

八、 怎樣實現(xiàn)夢想?段落是——6——16段(40字內) 

斗爭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 

斗爭的手段:團結白人、長期堅持以徹底達到目的 

斗爭的態(tài)度:堅決、毫不退縮、徹底。 

引申:墨子曾經說過:使天下人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愛得萬民-------愛人者必見愛,而惡人者必見惡也。 

對比以前的議論文,這篇文章在結構上的特別之處就在于沒有按提出觀點——為什么——怎么辦,的順序,非常新穎。邏輯上環(huán)環(huán)相扣,非常嚴密,別致。夢想放在后邊起到的作用?引人思索,讓人振奮。影響深刻。 

要分析文章的層次,主要是抓議論和評論性的句子 

小節(jié):要讓文章寫得層次分明,需要注意邏輯關系 

文章的結構層次分明,不但體現(xiàn)在段落之間,而且在某些段落內部也同樣嚴謹舉例: 

課文一、二段,齊讀一遍。 

第一段作者告訴了什么?和第二段怎樣聯(lián)系起來的?廢奴是燈塔 

(然而,連詞來連接,聯(lián)系緊密,當然也方便聽眾理解) 

請畫出第二段四句話之間關系的結構圖(并列、遞進、總分) 

(1) 總(2)(3)分(4)總為什么? 

小節(jié):第一句:綜述現(xiàn)狀悲慘(2)(3):物質上貧困,精神上遭受歧視。(4)想把現(xiàn)狀公諸于眾。在總結時學生會遇到理解上的困難,提示: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注意本體和喻體 

窮困的孤島:黑人窮困而孤立無援 

故國家園:美國    流亡者:沒有歸宿感(讓學生聯(lián)想生活中的例子,海外游子) 

十一、在馬丁逝世后的今天,你認為在美國,馬丁的夢想實現(xiàn)了嗎?

[1]

50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