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個好的主持稿要注重語言表達、結構邏輯、內容豐富、突出主題和目的、運用修辭手法和技巧等方面。寫好端午節(jié)主持稿班會要注意什么?小編給大家分享端午節(jié)主持稿班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楊:尊敬的各位領導、現(xiàn)場的各位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李:為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豐富居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導大家崇尚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共同紀念一個特殊的日子——端午節(jié)。
楊: 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兩千多年來,飄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詩人屈原一路相伴,他那愛國情懷、浪漫詩篇,已經(jīng)化為民族的文化與精魂,深深地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今天,讓我們一起過一個古色古香的端午節(jié)。社區(qū)學院各社區(qū)居委會、居民、教師共同參加的“粽葉飄香、資源共享、學校社區(qū)情綿長”端午聯(lián)誼活動現(xiàn)在開始!
李:首先,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蒞臨現(xiàn)場的各位領導和嘉賓,他們是大港教育學會徐升恒主任、張貴鳳老師、教育局成教科李樹長主任,大港職成教中心程懷林校長、四化里居委會主任王玉昆、前光里居委會主任靳玉紅、楊,五方里社區(qū)居委會主任郭其梅;六合里居委會書記于清河;楊:歡迎你們來到社區(qū)學院和大家一同體驗并感受悠久的中華文化。謝謝,今天的活動有好看的剪紙、好聽的演講、好吃的粽子、好看的舞蹈。
李: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居民剪紙送祝福。他們剪的是葫蘆。因為端午節(jié)是個驅邪防災的節(jié)日,葫蘆能驅病災,除五毒。
楊:下面有請剪紙達人張培華、張月霞、曹俊姑、賀蘭英。一會兒把他們剪的葫蘆祝福送給在場的居民們。
李: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演講:端午節(jié)論壇說心聲。
楊:1、前光里:資源共享過端午、幸福和諧鄰里情
李:2、五方里:
楊:3、教師代表苑麗麗:國家級示范校中骨干專業(yè)——計算機專業(yè)。
李:4、四化里:我們的——“聚寶盆”(四化里居委會)
楊:5、六合里:情系端午、粽送溫情、共建美麗和諧社區(qū)
李:6、前光里:粽葉飄香話端午 鄰里和諧慶佳節(jié)
楊: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知識競賽:請選手上場。他們是:
1、前光里隊:靳玉紅,趙宏,吳鳳琴,李新。
2、五方里隊:郭齊梅,高福珍,國琴,魯安賓。
3、教師代表隊:鄭相芬,聶鑫,苑麗麗。
4、四化里隊:王玉坤,孔大萍,李振平,竇福生。
5、六合里隊:于清河,榮玉萍,孫玉香,申德敏。
前光里代表隊請聽題:
1、端午節(jié)傳說之一紀念是我國春秋時期哪個人物?(屈原)
李:五方里代表隊請聽題:
2、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產(chǎn)于哪個時期嗎?(春秋時期)
楊:教師代表隊請聽題:
3、我校作為國家級示范校申報通過的重點專業(yè)有(ABD)A、計算機B、數(shù)控C、英語D、學前教育
李:四化里代表隊請聽題:
4、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狀。為什么粽子的形狀大多以角為主?(象征牛祭祖)
楊:六合里代表隊請聽題:
5、()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并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80
李:第四個環(huán)節(jié):包粽子連情誼賽開始了。
您知道在我們國家,端午節(jié)最多最普及的風俗是什么嗎?那莫過于是吃粽子了。想吃到好吃的粽子,包粽子就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最精彩包粽子比賽馬上開始了,我先介紹一下比賽規(guī)則:共有5支參賽隊伍,每個隊伍4人,計時5分鐘,哪個隊包的最多、不漏米、美觀,哪個隊就獲勝。
有請計時員張鑒臣老師。
楊:隊員先包著粽子,下面進行第五個環(huán)節(jié):抽題競答長知識。我們給現(xiàn)場朋友出幾道題:規(guī)則是搶答題,誰回答,誰上臺,并答對問題,可以獲得獎品一份。
1、踏青的習俗不僅僅是端午節(jié)的風俗習慣,也是某(清明)節(jié)日的習俗。
2、端午節(jié)的習俗有哪些?(吃粽子賽龍舟飲雄黃酒)
李:3、。端午節(jié)是個驅邪防災的節(jié)日,主要活動圍繞除五毒、驅病災而產(chǎn)生的。請問除五毒中的五毒指哪五毒?(ABCDF)
A、蛇B、蝎子C、蜈蚣D、蟾蜍E、眼鏡蛇F、壁虎
4、核心價值觀中國家的價值目標有(ABCD)
A、富強B、民主C、文明D、和諧
楊:5、核心價值觀中社會的價值取向有(ABCD)
A、自由B、平等C、公正D、法治
6、核心價值觀中公民的價值準則有(ABCD)A、愛國B、敬業(yè)C、誠信D、友善
李:7、端午節(jié)又叫(BCDE)節(jié)?
A、午日節(jié)B、重五節(jié)C、沐蘭節(jié)D、菖蒲節(jié)E、天中節(jié)F、龍日
8、端午節(jié)這天,古人在日出前為孩子們系五彩絲,俗稱五色絲,代表意義是:(AB)
A、避除兵鬼B、不染病瘟C、祝賀祝壽D、女性勞作功績
楊:9、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不同地方還有著不同的寓意。請問賽龍舟還有哪些意義?(BC)
A、紀念秋瑾B、慶祝插秧勝利C、預祝五谷豐登D、紀念古代英雄巖紅
10、下列選項中屬于我國法定節(jié)假日的是:(ABCEF)
A、元旦節(jié)B、春節(jié)C、中秋節(jié)
D、七夕節(jié)E、國慶節(jié)F、端午節(jié)
李:第六個環(huán)節(jié):手抄報展示特色。
我們共收回“粽葉飄香、資源共享、社區(qū)居民情綿長”手抄報?份。
下面請徐升恒主任,張貴鳳老師,李樹長主任,程懷林校長,朱向榮主任上臺抽獎。(發(fā)獎)
楊:包粽子比賽結束了,下面請房老師上臺報數(shù)。
李:第七個環(huán)節(jié)舞蹈:歡欣鼓舞迎端午。
我們今天還送來了精彩的舞蹈。他們是在社區(qū)活動的前光里代表隊,五方里代表隊,這兩個團隊在大港街舉辦的“舞動濱海”大賽中均獲得了一等獎。下面請欣賞由五方里代表隊表演的舞蹈《下馬酒之歌》。
楊:下面是送福包。請程校長和五方里居委會主任上臺,送上端午的祝福。
李:下面請欣賞第二個舞蹈,由前光里代表隊表演的舞蹈《張燈結彩》。
楊:下面是送福包。請程校長和前光里居委會主任上臺,送上端午的祝福。
李:(結束語):古往今來,端午節(jié)紀念詩人屈原,弘揚民族精神,抒發(fā)愛國情懷,已經(jīng)成為中華兒女的共識。借此佳節(jié),我們用活動演繹著工作、生活、生命、和愛。盼望,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盼望我們的學校蒸蒸日上、我們偉大的祖國越來越昌盛,越來越富強。今天的端午活動到此結束。
合:祝大家端午節(jié)快樂。感謝大家的光臨。
老師們、同學們:
端午節(jié),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jīng)端午節(jié)上最熱鬧的活動,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圣誕節(jié)”“愚人節(jié)”這樣的節(jié)日,面對這種現(xiàn)狀,我們不得不感到悲哀,發(fā)出“端午節(jié)是否不再姓“中”這樣的疑問。
當我們還沉浸在西洋節(jié)日的歡聲笑語中時,據(jù)可靠消息說“韓國準備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jié)為本國的文化遺產(chǎn),目前已將其列入國家遺產(chǎn)名錄。
聽到這種消息,中國人除(提供)了驚訝只有尷尬,這不僅僅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得失,不僅僅是少了幾項慶?;顒?,更重要的是,這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內涵豐富,留存著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過一次傳統(tǒng)節(jié)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如今,這個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傳統(tǒng)佳節(jié)眼瞅著即將成為他國的國家遺產(chǎn),我們將有多么尷尬?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jié)吃粽子,清明節(jié)吃青團,元宵節(jié)吃湯圓,中秋節(jié)吃月餅,春節(jié)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饑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繼承傳統(tǒng)文化方面,我們守著“聚寶盆”卻不善于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并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結果是傳統(tǒng)手工業(yè)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tǒng)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fā)展。就拿端午節(jié)來說,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jié)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于世;在韓國,端午節(jié)被稱為車輪節(jié),是插秧結束后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人著眼于創(chuàng)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tǒng)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么?有句話說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而現(xiàn)時的洋節(jié)興盛與傳統(tǒng)節(jié)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tǒng)節(jié)日,整個中華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huán)境如今都面臨著經(jīng)濟全球化和現(xiàn)代化的挑戰(zhàn)。一些西方發(fā)達國家憑借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fā)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fā)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生態(tài)造成了一定的沖擊。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chuàng)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梁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女:親愛的朋友們,“寄情端午”經(jīng)典誦讀晚會就要落下帷幕了,讓我們在零海岸的詩歌中結束今天的晚會。
男:汨羅江水啊,日夜流淌,
楚辭華章啊,世代傳唱。
龍舟還在打撈屈原的靈魂,
粽葉還在炊煙的升騰中飄香。
女:《天問》還在云際回響,
《九章》還在耳畔回蕩,
《離騷》雖然離我們兩千二百多年,
卻依舊閃耀著奪目的精神光芒。
男:屈原,屈大夫啊,
你和伍子胥作伴,
你同秋瑾共吟《國殤》,
你是詩人志士的自豪和驕傲,
你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
你是神州大地的兒子,
你是世界文壇的輝煌。
女:屈原啊,大地之子,你瞑目吧,
《橘頌》頌揚著和諧小康,
《抽思》思考著國富民強。
《九歌》正在歌唱上下求索,
中華民族正在譜寫嶄新篇章!
男:親愛的朋友們,今天我們共同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謝謝大家的支持!朋友們再見
男:尊敬的各位領導
女: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好!
男1:歷史在飛躍,我是中國少年,黃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
女1:時光在流逝,我是中國少年,書寫著中華五千年的文明。
男2:時代在召喚,我是中國少年,黃河流水是我沸騰的血液。
女2:民族在期盼,我是中國少年,彰顯著中華世代相傳的美德。
男合:今天,我們迎來我們一年一度的節(jié)日
女1:五月初五是秋高氣爽的美好日子
男1:這一天,我們祝所有人:
合:端午節(jié)快樂!
我宣布__小學《端午節(jié)演講比賽》現(xiàn)在開始。
結尾:
男1:這是一個溫暖的`五月,
女1:這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
男2:走進五月,
女合:我們用快樂的眼神凝望初夏,
男合:我們用激動的心情渴望收獲!
女2:歡度這個節(jié)日,
男合:我們用嘹亮的聲音歌唱祖國
女合:我們用深情的語言詮釋情懷
男2:我們懷著感激的心情共慶豐收
女2:我們滿懷真摯的情感共享成功的喜悅,
女合:讓我們用最優(yōu)美的語言,
男合:為我們偉大的祖國獻上最美的祝福,
合:祝愿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我宣布__小學《端午節(jié)演講比賽》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男)尊敬的老師
(女)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好!
(男)我是三一班的王思哲
(女)我是三一班的張妍
(合)很榮幸能夠主持這次出旗儀式班會
男: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女: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男:同學們,我們剛才念的這首詩寫的就是端午節(jié)
女:這首詩是我國唐朝詩人文秀寫的《端午》
男:這個星期四是農歷五月初五
女:我們又將迎來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男:讓我們再一次走近端午,領略中華五千年的文化
合:“話端午 敬先人”主題升旗儀式現(xiàn)在開始!
(男)第一項:請升旗手上臺,介紹升旗手事跡。
(女)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他們表示祝賀。
(男)請鄧老師為升旗手佩戴綬帶。
女:第二項:出旗,全體立正
(男)下面將要走過主席臺的這支護旗隊伍是我們三一中隊的同學們,這是一個和諧競爭,樂善好思的集體,同學之間互相比賽,又互相關懷,每位同學都積極踴躍地發(fā)揮自己的長處,為班集體貢獻一份力量。
(男)面對著鮮艷的五星紅旗,我們心潮起伏,熱血沸騰
(女)祖國,我們永遠熱愛您
(男)讓我們一起唱響共和國的最強音。
(女)第三項升國旗、唱國歌
(男)學校是育人的搖籃,這里是我們成長的地方,
(女)我們愛你——光小,
(合)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唱響那優(yōu)美動聽的校歌
(男)第四項:唱校歌
(女)第五項:請董思媛同學做國旗下演講,大家歡迎。
男: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
女:我們對祖先創(chuàng)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
男:我們要繼承先烈遺志,不必有驚天動地的壯舉
女:我們只需認真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盡心做好每一件事。
男: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讓我們真誠待人、做事守信,學習、活動求真
女:“話端午 敬先人”主題升旗儀式到此結束。請各班有序退場!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居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又是一年好時節(jié),繁花似錦,歡歌如潮。五月節(jié),劃龍舟,龍鼓響,大江邊。雖然不曾親臨大江,面對那洶涌的波濤,但是就像全國人民一樣,我們在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即將到來之時歡聚在此,為我們社區(qū)的老人過一個祥和、溫暖的端午佳節(jié),請允許我代表___鎮(zhèn)__社區(qū)的全體成員向居民朋友以及所有到場的在職黨員們表示熱烈的歡迎,謝謝你們長期以來對社區(qū)工作的支持,予以忠心的感謝。
第一環(huán)節(jié),包粽子
俗話說的好,萬水千山“粽”是情,今天既然是“五月五”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習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說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粽子的。下面我們進行一個包粽子比賽:我們總共(_)人,分成三組,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看誰的手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那么現(xiàn)在哪,我們可以自由組合,但是人數(shù)一定要是相同的!(包的時候可以讓大家說一些端午的習俗: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音雄黃酒,游百病,配香囊,備牲醴。等等)
第二環(huán)節(jié):送粽子
把我們的愛心粽子送給我們社區(qū)的兩位孤寡老人,秦媽媽和劉媽媽!
第三環(huán)節(jié):宴會開始
在這么愉快的節(jié)日里,正逢我們秦媽媽六十六歲的生日,讓我們一起用歌聲祝秦媽媽生日快樂(這時候上蛋糕)。讓我們一起四海舉杯,相聚一堂,歡聲笑語,喜氣洋洋。
第四環(huán)節(jié):結束語
時間過的太快了,很快我們的活動就要接近尾聲了。但是這相聚的歡樂卻將永遠留在我們記憶里。我們此時此刻的感覺與歡樂將成為我們生命不可或缺的唯一。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花不同。讓我們一起期待著明年的這個時候,再讓我們一起匯聚于此,一起去快樂,一起去釋放我們的激情!朋友們,再見!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家長、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男)從踏進這個校園開始,我們每天呼吸著馥郁的芬芳,采集著知識的花粉。歷經(jīng)寒暑,學校的風景日新月異;歲月如歌,校園的文化日累月積。
(女)特別是在這新的學期里,我們的校園更加生機昂然。范純斌同學,在這個學期里你發(fā)現(xiàn)我們的學院都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男)是啊!你這一提我才想到,從新學期的第一天起我就發(fā)現(xiàn),我們的校園大變樣了。你看:操場--平整寬闊,校門--重新聳立。
(女)宿舍樓、辦公樓裝飾一新,各個實驗廠充滿生機。
(男)圖書館全部開放,新食堂拔地而起。
(女)陽光下-----路邊的小樹茁壯成長;月光下-----路旁的自控燈再次燃起。
(男)教學樓更加寬敞明亮,校園內充滿歡聲笑語。
(女)在校園文化的熏陶下,我們也日漸成熟,深深的融入這個溫暖的大家庭,感受學習的快樂,分享豐收的喜悅。
(男)校園里的一草一木都見證了我們的成長
(女)校園里的一磚一瓦都見證了我們的變化。
(男)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舉行第16次主題班會
(女)這次班會的主題是”談談我的變化”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9月19日是我國的端午節(jié),家家團圓,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只不過沒有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吃喝玩樂,而是跟我的小姑媽、小姑夫、干爸、干媽一起過這個端午節(jié)。
“叮咚---叮咚---”我們家的門鈴響了,參與者人都到齊了,我媽精心準備的盛會的晚餐也燒好了,有:螃蟹、小公雞……
我們在一起談笑風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五十八方,只要有,他們都聊了,當然這是他們大人做的事,我們小孩就是先趕緊把飯扒完,再連忙去吃家長們買的月餅,邊吃邊玩,邊玩邊看電視,總之這一棟樓都聽到我們的聲音。
吃完飯,我們當然要按照中國的傳統(tǒng):賞月。聽說今年的月亮是最圓的,我們小孩迫不及待的想看到這離我們特別遠而且又大又圓的月亮。其中,我干媽的小孩還問我“我們能不能看到美麗的嫦娥姐姐?要是可以的話,我一定要讓她帶我去天宮看一看?!蔽覀兟牶笮Φ那把龊蠛?,笑的合不攏嘴。
就是這樣,我們伴著這美麗的月色滿足的閉上了我們的雙眼,也度過了這美好而愉快的端午節(jié)。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農歷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變?yōu)槌贼兆?、賽龍舟、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據(jù)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我國最早的愛國詩人,他的代表作是《離騷》。屈原因為愛國的&39;偉大報負得不到實現(xiàn),郁悶中跳汨羅江自殺了。人們怕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了,就包粽子扔到江里給魚蝦吃。于是有了現(xiàn)在吃粽子的習俗。
今年的端午節(jié),為了紀念屈原,我也學會了包粽子,包粽子的過程可真夠復雜呀!先把粽葉子煮一下,再把粽葉放在清水里泡,然后淘米,把餡拌進去,就開始包了。把粽葉放在手心里,折成一個三角形,這時候用米把三角形填滿,把多余的地方一折,然后用草扎緊,這個粽子就包完了?,F(xiàn)在放進鍋里,放滿水,煮二小時就可以吃了,包粽子的過程總算好了。
我們的粽子總算能給江底的魚蝦吃了,它們再也不會吃屈原的身體了。
為了永遠記住屈原的偉大,我們會把這一習俗沿襲下去。